一位牧師敘述他從守星期日到守星期六(安息日)的理由

2020-12-23 天路上的擎光者

(林大衛牧師)

近代中外各國無不採用七日一周制度,以「星期日」為假期。在這日,天主教和多數的基督教徒都聚會禮拜。本人也是基督徒,自幼遵守星期日,在教堂裡與許多虔心的同道們敬拜上帝。但現在我已改變了習慣,不再守「星期日」,而改守「星期六」為聖日。今將其中的理由,詳細陳述如後。

當我在幼年守「星期日」的時候,總以為守星期日就是遵守上帝十誡命的第四條,這條誡命吩咐人說:「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六日要勞碌作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華你上帝當守的安息日;這一日,你和你的兒女,僕婢,牲畜,並你城裡寄居的客旅,無論何工都不可作;因為六日之內,耶和華造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華賜福與安息日,定為聖日。」(出20:8-11)

到了一個時候,我發現誡命所謂「第七日」乃是「星期六」。因為星期日是一周的第一日,新約經文對這個問題有充足的證據,四福音書都記載耶穌是在「七日的第一日」復活的,這就是現在的「星期日」。為此基督徒每年遵守的「復活節」是在星期日。馬可福音十六章第一節記著說:「過了安息日」,耶穌在「七日的第一日」復活。證明安息日是在星期日的前一天,就是星期六。

在我國通用「星期」和「禮拜」的名目以前,曾經一度用過「曜」制,即:日,月,水,火,木,金,土,七曜。這曜制也將「日曜」,就是星期日,列為第一日。及至後來換用「星期」的名稱,「月曜日」(一周的第二日)遂成為星期一,一周的第七日便成星期六。此種改變是怎樣來的呢?

查基督教傳入中國,最先入境的傳教士多數贊成遵守「第一日」為聖日,既提倡採用「禮拜」或「星期」之名稱,又以第一日為「禮拜日」。其他數字,乃依次排列,希望能將第一日僭據十誡中第七日的地位。今日竟然有許多本國的信徒,以為「星期日」就是「安息日」。事實卻不然。

中國信徒對於「星期日」所生的誤會是特殊的。其他民族非但沒有此種困難,反而在他們的言語上有很多便利。除我國外,其他文明各國很少用數字為日期名稱。英語的七個名稱是:「Sunday , Monday , Tuesday , Wednesday , Thursday , Friday , Saturday」這些字裡並無數目的含義,況且在英文的課本,字典和日曆表上,Sunday,(星期日) 總是列為一周的第一日,Saturday (星期六) 列為第七日,可見通用英語各國人民可以免去許多誤會。

通用西班牙語的人們,更多一種便利。因為西班牙聖經中「安息日」譯為Sabado (原文是Sabbath )。同時「星期六」俗稱為Sabado,並無其他名目。故凡通用西班牙語者,無須有人為他解釋「星期六」是「安息日」,因為他們向來稱「星期六」為「安息日」。不但西班牙文如此,即俄文,阿拉伯文,葡萄牙文,敘利亞文等等,也都稱星期六為「安息日」,因為這些國家的文化,沒有不受到猶太教和基督教的影響。

我們既從新約聖經和語言學兩方面得著憑據,證實「星期六」確是「安息日」;又看到上帝有命令吩咐人「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為什麼世界各國人士,多數遵守星期日呢?

有人以為守星期日,必是根據聖經的教訓。他說:耶穌在星期日復活,所以這日就成為「聖日」,而且安息日因此作廢。但我翻閱全部聖經,卻沒有找著一句話來維持這種意見。

耶穌受難之前,固然為教會設立一些新的禮節,就是浸禮,洗腳禮,和聖餐禮。新約聖經中也有命令吩咐信徒遵守這三種禮節。如果耶穌真有意命教會廢除安息日而遵守星期日,那末他也會有話記在經文中指示教會如此奉行,使後代不至於誤會。但希奇得很,耶穌復活的前後,沒有留下片言隻字吩咐人們要守「七日的第一日」。

然而有些真理,例如割禮與祭禮的廢除,是使徒們在耶穌升天之後才闡明的。試問,使徒有沒有宣布廢除「安息日」呢?沒有。他們非但沒有廢除安息日,尚要自己遵守,在有會堂的地方,他們進會堂遵安息日。(見徒13:14) 在沒有會堂地方,他們在戶外祈禱上帝,(見徒16:13) 使徒雅各說,「因為凡遵守全律法的,只在一條上跌倒,他就是犯了眾條。」(雅2:10)這是指著十誡而說的,可見使徒們都維持十誡的恆久性,沒有一人敢廢除上帝的天法。

我認清楚以上的要點之後,就作了如下的結論。

(一)上帝沒有廢除安息日,也沒有定星期日為聖日,上帝吩咐人守安息日,是用最簡明的言語,並沒有把意思藏在深奧的比喻中,或用含糊的話,暗示予人。十條誡命是上帝親口頒布,親手刻在石版上。(見申5:4;10:4) 安息日是上帝親自設立的,並且以身作則,教人遵守。 (創2:1,2)

(二)在全部新約聖經中,耶穌始終未曾吩咐人遵守任何新的記念日。即是聖誕節,和復活節,也不過是人的遺傳,並不是根據耶穌的吩咐。耶穌說:「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又教訓人說:「在安息日作善事是可以的。」 這話表明耶穌沒有廢除安息日的存心。若有意廢除那末何必討論在安息日什麼事可作,什麼事不可作呢?

(三)人既每年一次慶祝「復活節」,而又每周做禮拜紀念耶穌復活,是不合理的。焉有人每年紀念自己的生日, 又每周再紀念生日呢?原來上帝用六日造天地的唯一目的,是要設第七日為安日。現在試問,耶穌的復活,也是完成前六日工作最後的收場嗎?不是。耶穌救人的工作,不止費六日的光陰,耶穌救人是他的一生的使命。故此他定浸禮為復活記念,(見羅六:四)甚為合理,因為人受浸禮,一生只有一次。

上帝,耶穌和使徒都沒有廢除安息日,他們更沒有叫人遵守星期日。足見現今遵守星期日的人,不是聽從上帝的吩咐,乃是繼承人的遺傳。或問,守星期六和星期日究竟有什麼關係?豈不都是敬拜上帝的日子麼?豈不都是七日中之一日麼?固然,星期六與星期日相差只有二十四小時,但是這細微的分別,在原則上就是服從與不服從的分別了。我們可以在守的日子上表現是服從上帝,或是悖逆上帝。

我們試先從新約聖經講起。新約指明耶穌是我們的模範。使徒約翰說:「人若說他住在主裡面就該自己照主所行的去行。」(約一2:6)上帝吩咐人遵守的道,耶穌都一一奉行。換言之:信徒所應有的一切行為,耶酥沒有一樣未曾給我們作榜樣的。他對門徒說:「我給你們作了榜樣,叫你們照著我向你們所作的去作。」(約13:15)

既然如此,我們要問,耶穌在守聖日的事上給我們留下什麼榜樣呢?請看路4:16節:「耶穌來到拿撒勒,就是他長大的地方;在安息日,照他平常規矩,進了會堂,站起來要念聖經。」請注意:耶穌在安息日照「平常的規矩」,就是撇開日常工作,進會堂守安息日。換言之;信徒所應有的一切行為,耶穌沒有一樣未曾給我們作出榜樣的。他對門徒說:「我給你們作了榜樣,叫你們照著我向你們所作的去作。」(約13:15)請問:現今二十世紀的基督徒有沒有這習慣?

除了耶穌的榜樣外,還有使徒的標準。在使徒行傳裡有五處提到使徒在耶穌復活之後,仍舊守安息日。這五段經文,記在徒13:14,44;16:13;17:2;18:4。此外另有一處(徒20:7)提到信徒在「七日的第一日」開會聽道,可是這次聚會的原因是為保羅送行,臨別聽他的贈言。況且這傳記並內有稱那日為「聖日」,也未用現代通用的名稱,就是「主日」。又因聖經是以日落為每日的開始,(士14:18;利3:32),故那次的晚會實系今人所謂星期六晚上。

至於「主日」這個名稱,在新約聖經裡只用過一次,記在啟一章十節。這節經文說:「當主日我被聖靈感動。」寫這話的是使徒約翰。他沒有說「主日」是一周的第幾天,但他用這名稱,定是有聖經根據的。在賽58:13節,上帝稱安息日為「我聖日」和「耶和華的聖日。」耶和華也說過,「因為人子是安息日的主。」(太12:8)他既是安息日的主,當然安息日就是「主」的日子。所以我們若以經文為根據,那末這問題唯一的答案是明顯的,「主日」就是「安息日」。

現在耶穌教徒稱星期日為「主日」,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當然是在全部聖經寫完之後。查第二和第三世紀「教父」的遺作中,已有稱星期日為「主日」的先例。可是更改安息日的運動,在十二位使徒去世之後不多幾年就露出頭緒,但這改日的運動那時尚未普及各地,因在第五世紀仍有不少守安息日的教會。現在姑引兩位史家的話以作證明。

第五世紀的史家蘇祝文 ( Sozomen ) 論到當時的情況說:「康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和其他幾座城的居民在安息日聚會,在次一日也聚會。但羅馬城和亞力山大的人沒有此種風俗。」(蘇氏的教會史第七卷十九章) 同時代的史家蘇格拉底(Socrates)在他所作的教會史第五卷二十二章記著說:「幾乎全世界的教會都在安息日舉行聖禮,但亞力山大和羅馬城的信徒,為了某種古舊的遺傳,不肯如此行。」

在這兩段證言中,我們可以看出兩件事實:

眾教會廢棄安息日而改守星期日為聖日,不是在很短期間做成的,乃是經歷四五百年的遷延,彼此先後逐漸改變的。就是到了今日,仍有遵守安息日的教會。 最先放棄安息日的,是羅馬和亞力山大兩城市的教會,這是為什麼的緣故呢?查一,二世紀間耶穌教在羅馬帝國傳開,同時有太陽教,又稱「米斯拉」教,也正盛行地中海沿岸各處,並以亞力山大和羅馬兩城為據點。該教崇奉太陽神,並在星期日有禮拜太陽的儀式。其教義對羅馬軍人影響最深,故漸漸成為羅馬的國教。在第二世紀末葉羅馬王帝科莫德(Commodus)受禮加入該教。至第三世紀歐瑞廉王帝(Aurclian)正式承認米斯拉為國教。此後戴歐其先(Diocletian)和猶立安(Julian)各王帝都是米斯拉教的熱心教徒。 至321年康士坦丁王帝頒布了歷史上第一條守星期日的律法。現在譯錄一段於下:「各城市之官長、居民、工業等,須在可敬之太陽日休息,鄉間農民可繼續農業。」(譯自Codex Justinianus第三卷十二條)

這條律法有兩個要點:

(1). 康士坦丁稱星期日為「可敬的太陽日」。康士坦丁原信太陽教,他也是羅馬王帝中第一位承認耶穌教的,並且也有信奉耶穌教的傾向。但在實際上他很久沒有放棄太陽教的遺傳,從他所定的律法上我們就可以看出這點來。

(2). 這律法雖然吩咐人在太陽日休息,卻沒有提出任何理由,也沒有說起耶穌的復活。又沒有稱太陽日為「主日」。在律法的本身上,我們查不出任何耶穌的色彩來。

在星期日拜太陽的風俗於第四世紀已成為普遍的習慣,所以影響一般傾向世俗的基督徒提倡教會也應遵守星期日為聖日。康士坦丁王帝頒布了守「太陽日」的法律之後,各教會在公曆325年召集了一個有歷史性的尼西亞會議(Council of Nicea)擬定許多宗教規條。其中第二十條說:「既有人在主日和五旬節跪拜上帝,本聖會議決此後為求一律化,大家在祈禱時應當肅立。」(郝弗利Hefele編教會會議史第一卷第四十二部,四三四面)。本議案雖然不以守日子為主題,它既說有人在「主日」跪拜上帝,就表明守太陽日的風俗在許多教會中是一件既成的事實。同世紀的一位宗教領袖猶西比烏(Eusebius)在他評論詩篇第九十二篇的序言中說道:「一切在安息日應當遵守的禮,我們已經挪到主日了。」但第四世紀的教會並未因此而將星期日完全替代了安息日。

查尼西亞會議之後,又開了老底嘉會議,繼續為眾教會定了許多條例。其中第十六條說:「在安息日應當大聲誦讀福音書。」但第二十九條說:「基督徒不可在安息日學猶太人停止工作,卻要老作;但基督徒應當特別尊敬主日,在可能範圍內,不要作工。但他們若作猶太人,就與基督隔絕。」第四十九條又說:「四旬齋期內(Lent)除安息日和太陽日外,在其他日子不可獻餅。」(郝氏編教會會議史第二卷第六編,第九十三段)

從以上三個條文中,我們可以得出三個要點:

(一). 第四世紀的教會習慣每周遵守兩個日子--安息日和太陽日。

(二). 他們在安息日有聖會,但禁止停工,並避免猶太人守安息日的規矩。

(三). 他們偏重太陽日,並稱它為「主日」。上述星期日的特殊地位,雖然為多數教會所承認,但這情形並不是普遍的,因為有事實證明,遵守安息日的習慣在中古時期始終沒有間斷過,直迄如今,在世界各國仍有許多守安息日的基督徒。

現在再引幾件史實作為證明:

第六世紀的天主教王革瑞各力第一(Gregory I )曾向羅馬城的市民發出通告說,「據報有屬邪靈的人在你們當中散布反對神聖信仰的教訓,禁止人在安息日作工。」(尼西亞後教父遺著第十三卷,十三部,三三六面)這是天主教會的立場,因為它承認這改變日期的工作是它所主動的。一如現代天主教的出版物所說:「天主為古教定下,每瞻禮七,命他們罷工,恭敬天主,後來聖教會用天主的權柄,挪了一天,命人在每七日之頭一日,罷工,望彌撒,恭敬天主。這一日,叫主日。」(上海土山灣印書館印行邪正理考二五四面)

天主教會自負改變聖日的責任,正是應驗了但以理七章二十五節的話:「他必想改變節期和律法。」此節經義說他「想」改變節期和律法,因為上帝並不認可這種改變,到現在也有許多愛慕真理的人不同意這種擅改十誡的妄想。同時也有許多信耶穌的人,對安息日的問題,還沒有得著徹底的解決。他們捫心自問:我應該守星期日呢?還是守安息日?上帝說:「第七日是向耶和華你上帝當守的安息日。」同時有人強調地說:「不然,你應當守星期日為聖日。」

我以為這問題不能單憑客觀的事實來決定。因為守安息日是很切身的一件事,足以影響每一個人的整個生計。無論從事何種職業的人,都會在守安息日的事上感到困難,因為守星期六根本是逆潮流的事,在各方面都要遇到種種不便,以及物質上的損失、親友的反對、眾人的嗤笑、甚至肉體的痛苦或性命的危險。為了這些緣故,許多人雖然承認守安息日的理由是充足的,仍覺得沒有守安息日的自由。也有許多人看明守安息日的困難,就掩耳不聽勸,或強辯守星期日合理,為保守自己的成見和生活的常態。所以我說:守日子的問題,雖是客觀的,也有主觀的成份。耶穌說:「人若立志遵著他的旨意行,就必曉得這教訓或是出於上帝,或是我憑著自已說的。」(約7:17)

安息日比一切聖日更重要。它在一切聖日節期之先,是在上帝創造世界的時候設立的。惟有安息日在十條誡命中佔有地位,且為主要地位,其字數佔十誡全文三分之一。這樣,有什麼紀念日可同安息日比較呢?有人說:安息日是猶太人的紀念日,所以非猶太人就無須遵守。現在我們姑且承認安息日是為猶太人設立的,再研究猶太人為什麼要守安息日。

據經文的記載,自從罪惡入世以來,全世人類困於罪惡的漩渦中。但上帝始終未將人類丟棄;卻在這叛逆天命的世上堅持守真理的堡壘。他從人間選出一群人,將救恩的真理,託付他們保守傳揚,為使真理的光輝能在每一世代光照一切尋求他的人。歷代志下十六章九節記著說:「耶和華的眼目遍察全地,要顯大能幫助向他心存誠實的人。」這是上帝召「選民」的宗旨。

選民中的一位先祖是亞伯。他遵上帝的吩咐,獻犧牲祭天,悔改認罪。他的弟兄該隱是罪人中的首領,自以為大,照自己的私意奉獻素祭。既被拒絕,就仇恨亞伯,將他殺死。自那日起,上帝的選民常遭該隱同類的猜忌,壓迫,殺害。

選民的傳統在聖經裡有詳細的記載,亞伯之後有塞特、以挪士、該南、瑪勒列、雅列、以諾、瑪土撒拉、拉麥和挪亞。聖經裡雖沒有明言這班人曾守安息日,我們也不能說他們未曾守過。況且我敢斷言這些必定是守安息日的人。第一,上帝當初定立安息日,不是為自己遵守的;他賜福給安息日,也不是為自己享受的。耶穌說:「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可2:27)可見上帝在安息日所賜的福,也是以人類為對象。亞當和他的子孫,既是人類的先祖,那麼他們當然是最早遵守安息日的人。

到洪水時代,上帝吩咐挪亞造方舟,救了全家的性命。待洪水稍退之後,聖經記載說:「挪亞開了方舟的窗戶,放出一隻烏鴉去,那烏鴉飛來飛去,直到地上的水都幹了。……他又等了七天,再把鴿子從方舟放出去;到了晚上,鴿子回到他那裡,嘴裡叼著一個新擰下來的橄欖葉子,挪亞就知道地上的水退了。他又等了七天,放出鴿子去,鴿子就不再回來了。」(創8:6-12)

這段記載,證明挪亞慣用七日一周制度,必是以安息日為起落,足見上帝設立安息日在一千五百餘年後,仍有選民挪亞作真理的保守者。這真理主要的一部份就是安息日。

嗣後上帝揀選亞伯拉罕,他說:「都因亞伯拉罕聽從我的話,遵守我的吩咐和我的命令、律例、法度。」(創26:5)這話表明在頒布十誡之前,已經有了律法。上帝律法的中心乃是安息日。可見亞伯拉罕也是守安息日的人。亞伯拉罕的子孫(以色列)後來被埃及人壓迫,強服奴役,以致他們沒有信仰自由,安息日當然也忘記遵守了。

但上帝差遣摩西去解放以色列人,救他們脫離埃及國,到他們恢復自由之後,上帝最先為他們恢復守安息日習慣。(見出埃及記十六章)這樣,安息日也作了他們恢復自由的表號,所以上帝吩咐以色列人說:「你也要記念你在埃及地作過奴僕;耶和華你上帝用大能的手,和伸出來的膀臂,將你從那裡領出來,因此,耶和華你的上帝吩咐你守安息日。」(申5:15)

這是在公元前一千五百年前後。全球的人都已經失了安息日的流傳,惟有特蒙上帝召選的民族遵守這真宗教的記號。上帝說:「又將我的安息日賜給他們,好在我與他們中間為證據,使他們知道我耶和華是叫他們成為聖的。」(結20:12)

除了安息日之外,上帝還將一切有關得救的真理,就是十條誡命和救主降世的預言預表,交付猶太人。所以保羅說:「這樣說來,猶太人有什麼長處,割禮有什麼益處呢?凡事大有好處:第一是上帝的聖言交託他們。」(羅3:1,2)受天託付,保守「上帝的聖言」。這是何等偉大的任命啊! 這是選民的義務,也是他們的光榮!

到耶穌降世後,「選民」的範圍經了一度的擴展。那時猶太人在心靈方面已經失去了亞伯拉罕的信仰,耶穌責備他們說:「你們若是亞伯拉罕的兒子,就必行亞伯拉罕所行的事。我將在上帝那裡所聽見的真理,告訴了你們,現在你們卻想要殺我;這不是亞伯拉罕所行的事。」(約8:39,40)可見當時的猶太人已經完全失去亞伯拉罕的信仰,故在守安息日和其他誡命上也失去純正的精神。他們有敬虔的外貌,卻背了敬虔的實意。

耶穌是「安息日的主」,所以矯正一般人的錯誤,為人作守安息日的榜樣。可惜猶太人不肯領受耶穌的教訓,卻設計謀害他,將他釘死在十字架上。此後聖靈借使徒作了以下的宣言:「上帝的道先講給你們,原是應當的,只因你們棄絕這道,斷定自己不配得永生,我們就轉向外邦人去。因為主曾這樣吩咐我們說:我已經立你作外邦人的光,叫你施行救恩直到地極。」(徒13:46,47)這話表明「選民」的資格不受國界的限制,就如彼得所說:「上帝是不偏待人;原來各國中,那敬畏主行義的人,都為主所悅納。」(徒10:34,35)選民的資格,不受國界的限制,這是天國福音「大喜的信息」!

使徒保羅說:「你們受洗歸入基督的,都是披戴基督了。並不分猶太人,希利尼人,自主的,為奴的,或男或女;因為你們在基督耶穌裡,都成為一了。你們既屬乎基督,就是亞伯拉罕的後裔,是照著應許承受產業的了。」(加拉太書3:27-29)

可見中國人若是信主,也可算為亞伯拉罕的子孫,並作上帝的選民,況且我們若是屬乎基督,就要比不信主的猶太人更有福了。

聖經說:「因為外面作猶太人的,不是真猶太人,外面肉身的割禮,也不是真割禮;惟有裡面作的,才是真猶太人,真割禮也是心裡的,在乎靈不在乎儀文;這人的稱讚,不是從人來的,乃是從上帝來的。」(羅2:28,29)

以上假定「安息日是為真猶太人設立的。」我們現在憑著所讀的經文,在這句話上多加一個字,就是說:「安息日是為真猶太人設立的。」況且惟有屬基督的「真猶太人」,才能充分地體驗到安息日的福。「真猶太人」「以心靈和誠實」敬拜上帝。他們是從罪惡世界的埃及地被釋放的。我們本來都是魔鬼的奴隸,但「耶和華用大能的手,和伸出來的膀臂」將我們領出來,因此,耶和華我們的上帝吩咐我們守安息日。

這樣看來,惟有真實「重生」的人,才能照著上帝的理想,遵守安息日。惟有屬靈的人,能在安息日「不辦自己的私事,不隨自己的私意,不說自己的私話」而單「以耶和華為樂」。耶穌要使你「乘駕地的高處」「又以你祖雅各的產業養育你」。(賽五八:十三,十四)

這就是我遵守星期六安息日為聖日的理由。

相關焦點

  • 基督徒,你有什麼理由不守安息日(星期六)呢?
    徒16:13,使徒們在安息日為主作工。賽66:22-23,就是在新天新地,得救的人還要守安息日。3、 安息日不是現在的星期日嗎?我們都知道現在的星期日被說成是記念主復活的日子。那麼主是在哪一天復活的呢?可16:9,主的復活是在七日的第一日。也就是說,星期日是七日的第一日。而安息日是哪一天呢?
  • 【深度長文】安息日會的'不守安息日能否得救'問題
    他們認為星期天的,都不是守安息日,要星期六的才是守安息日。前言:這是一篇與一位安息日會信徒的信件討論整理(所有私密部分全部不公開)。這位信徒,是安息日會的,但喜歡來我們園地閱讀,可是,他沒有平安。請問:依據本條,安息日會主張各世代的人都要遵行十誡,包括守星期六的安息日。依據本條,安息日會的主張是:雖然因信稱義,但遵守誡命(包括守星期六的安息日)乃是真正因信稱義者必定會結出的果子,而且可以帶給基督徒康寧感。所以,看不出那種強烈的律法主義傾向嗎?依照本信條,不守星期六安息日者,是真正因信稱義的人嗎?
  • 被遺忘的安息日
    ----海因裡希·格雷茨,猶太人歷史,第二卷    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召開了大公會,以推進他本人的政治生涯,他想讓基督教脫離猶太教,大多數基督徒那時都在聖經陰陽曆中的逾越節記念救主的死(那時安息日已經更改了),君士坦丁想把基督徒和異教徒聯合在一起,他把對逾越節的慶祝,都改用儒略太陽曆計算的復活節星期日來代替。
  • 第一個安息日-聖日
    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經完畢,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神賜福給第七日,定為聖日,因為在這日神歇了祂一切創造的工,就安息了。守安息日乃是紀念上帝創造之奇工,所當永矢鹹遵的永遠的責任-守安息日的命令,乃遠在十誡之先,乃為上帝道德律的一部分。因為六日之內,耶和華造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於此可見安息日之重要與價值。此乃紀念並慶祝上帝創造之工及其位格,必然與超越性。
  • 【答疑解惑】為什麼說保羅讓哥林多人守安息日呢?
    1、保羅對哥林多人說:受割禮算不得什麼,不受割禮也算不得什麼,只要守 神的誡命就是。要求他們只要守神的誡命就是了。保羅說割禮不要緊,但是守誡命要緊。他要求哥林多人要堅持遵守誡命。受割禮算不得什麼,不受割禮也算不得什麼,只要守 神的誡命就是了。 (哥林多前書 7:19 和合本)2、守安息日是誡命的第幾條誡命呢?第四條。
  • 安息日與獸的印記(上)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天,星期天不是第七天嗎?這個就是--小孩子是這麼想的,小孩子說1、2、3、4、5、6、7,第7天是不是星期日啊?小孩子會這麼想。當然我們如果這麼想的話,也不能說就絕對不對,因為大家被這個事情(星期幾的說法)誤導了,理解嗎?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這個是世人的一種說法,或者說是中國人的一種說法。
  • 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
    安息日與主日之間是否有連續性呢?我們以什麼方式去遵守主日呢?關於主日(安息日)的種種疑問,我想根據聖經和要理問答來解答是十分有必要的。因為,在現今的世代,雖然從安息日的真理中背道往往不受到重視,但我們認為它是最嚴重的背道之一。 看重主日是為了回歸聖經,回歸到神為我們所指明的善道上來,也為了保守教會信徒。荷蘭人曾稱主日為「上帝的堤壩」。
  • 基督徒該怎麼理解「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為要解答很多人的困惑)
    筆者也曾勸勉教中的會友,要依靠神的恩典去找工作,在談條件的時候一定要把星期日得去做禮拜這件事放在首要的位置,看神的帶領,如果是出於神的,他也會感動老闆,使他允準我們的要求。對於一個初信者來說,這條誡命往往會使他覺得有壓力。好不容易熬到星期日,卻要去教會做禮拜,這就等於變相地剝奪了自己的休息時間。尤其是,如果禮拜天生意特別好,或幹活還有加班費的情況下,就更加捨不得了。
  • 星期六之後為什麼是星期日,而不是星期七?
    小孩子總是會問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其中之一就是「星期六之後為什麼不是星期七,而是星期日呢」。問題看起來簡單,實際上有學問,好多大人都不一定能正確解釋,只好「王顧左右而言他」。首先得從「星期」這個概念說起。有人說,「星期」這個概念,源於中國的「七曜」。
  • 聖經安息日與救恩
    經文:賽五十六1-21耶和華如此說:「你們當守公平,行公義;因我的救恩臨近,我的公義將要顯現。2謹守安息日不予幹犯,禁止己手不作惡,如此行、如此持守的人有福了!」首先,公平(mishpat)與公義(zedapah)這兩個字是同義詞,所談及公義的準則並非由個人來定義,而是由摩西五經律法所定義,律法所談到的公義並非一種人文主義的世俗產品,而是一種由神的吩咐與命令所定義的公義,所以是一種神學性的公義,公義的實踐連結到與神的盟約關係之中。
  • 為什麼星期日不叫星期七?
    星期日指的是星期六之後、下一個星期一之前的那一天。
  • 關於安息日和安息日會的解答
    「上帝到了第六天做完了,第七天祂就安息了」,這個安息就是享受,也可以使被造的與祂之間有一個交通,所以我們到了七日的第一日我們安息了,我們來到上帝的面前。這個猶太人在安息日的時候他們親近神,他們守安息,他們禱告,這就是交通,所以「交通」是很需要的,不是說給魔鬼留地步。上帝的安息不等於「什麼都做,去睡覺」,沒有這個事情。日本人就利用美國人享受安息日,疏於戰備的時候成功的偷襲了珍珠港。
  • 尼13:理由總是有的,但我們願意放下這些理由去順服主嗎?
    在17節到22節說神禁止以色列人在安息日做工,讓他們要安靜下來,紀念神的創造和祖先出埃及的事。安息日的一個周期是從禮拜五的日落,一直到禮拜六日落,猶太人還有他們的僕人以及到訪的外國人,甚至是牲畜都要遵守安息日為聖日。
  • 情人節特稿 王祖藍、吳建豪等基督徒為什麼要選擇婚前守貞?
    實際上,上述的這些藝人很多並不是從一開始就有基督教信仰,堅持婚前守貞。其中吳建豪就是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例子,他曾於主內電臺臺灣GoodTV談到自己在這方面的掙扎。吳建豪在美國出生,之後回到臺灣,開始在亞洲發展自己的事業。吳建豪身處娛樂圈,私生活方面比較混亂。他信仰之後,有牧師提醒他注意個人生活,經牧師提醒之後,他填了守貞卡,承諾婚前守貞。
  • 美女誘惑 吳建豪亮守貞卡護身(圖)
    吳建豪昨與馬正遠牧師出席「神大能醫治布道會」,馬正遠牧師於2007年帶領吳建豪信奉上帝,昨他不經意透露,第一次跟吳建豪見面時,吳建豪正為感情壓力所苦。推照時間表,當初讓吳建豪所苦的女友應是2007年分手的徐若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