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廳中慢慢觸摸桌子邊緣
□記者賀笑天劉瑤實習生王堃文圖
核心提示|走進黑暗,對健康的你來講,是每晚的享受,對視障人士來說,卻是一生的磨礪。昨天是國際盲人節,大河報聯合鄭州市和勤青年志願互助中心,邀請公交司機、眼科醫生、企業高管、電臺主持人等一起加入「黑暗工作坊」,體驗白天去懂夜的黑。
【體驗】假如世界突然黑暗了半小時
昨天上午,讀者們跟隨引導員、裝備好眼罩和盲杖,進入工作人員事先布置好的「暗房」,開始了半小時關閉視覺的黑暗體驗。
在兩位視障引導員的不斷提示和指引下,讀者們依次穿過了沙發、茶几、鋼琴組成的「客廳」,由綠植、落葉組成的「公園」,由櫃檯、食物組成的「超市」,以及由飲料、吧檯組成的「咖啡館」。
「呀,我踩到枯葉子了!」
「這瓶是礦泉水吧,比可樂瓶粗。」
「你找給我的錢不對吧,應該是幾張?」讀者們調動眼睛以外的一切可用感官,努力應對著各種考驗。
「所有的感覺都被老天收走了,從沒想過要用觸覺生活,很恐懼。」電臺主持人張明由衷感慨。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出現的不和諧狀態,都是因為沒有用心去感受,而誤會對方表達的意思。」企業高管李軼茹說。
【分享】視障引導員:用20%的感官活出100%的人生
「大家好,我是1號引導員李玉梅,請跟著我的指示前進。」當視覺被封閉的慌亂在心裡流竄時,這個溫柔鎮定的聲音撫平了體驗者心中的躁鬱。
而體驗結束後揭下面罩,大家仍然沒有分辨出來,眼前這位一頭慄色捲髮、妝容精緻、穿著時髦連衣裙和高跟鞋的女士,竟然是一位從未感受過光明的視障人士。
這是41歲的李玉梅第一次做引導員,她笑著承認自己剛才有點緊張,「就是擔心大家碰著了,我的水平我不擔心,有自信。」她的性格就像笑容一樣爽朗,李玉梅告訴記者,自己的愛人也是一位視障人士,兩人是盲校同學,現在一兒一女,圓滿幸福。
「我們也跟正常人一樣,愛美,有一心想要追逐的夢想。」李玉梅說,愛打扮的她從小就培養女兒的審美,「出門前我讓她自己檢查好衣著,搭配得體才能出門。」
「有點不好意思呢,我剛把手機淘寶給卸了,這不快雙十一了嘛!」李玉梅最大的愛好就是網購和旅遊,依靠讀屏軟體她一一「瀏覽」評價,再參照店鋪信譽,往家裡置辦了從零食到家具家電各種大小件,買得實在太多了,只好主動卸掉手機上的終端,向愛人表示「再買就剁手」的決心,李玉梅幽默地解釋。
眼科門診醫生石迎輝說,人接觸外界信源,80%來自於視覺感官。然而李玉梅恰恰用20%的感官活出了100%精彩的人生。眼科醫生:應把「黑暗中的對話」納入職業培訓
石迎輝在此次體驗之前,他僅僅參與過醫院組織的「蒙眼小遊戲」。
當最後一絲光亮都被眼罩遮起來時,石迎輝說,他真實感受到了著急和不確定所帶來的深深絕望,「沒有光,完全依靠其他感覺,摸、聞、聽,我站在4號位,一直牢牢扶著前面3號的肩膀不敢鬆手,一鬆開就沒方向了。」
石迎輝發現,除了焦慮和絕望,原來打開內心、百分百信任別人,「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你沒有選擇,只能信任身邊的人,信任引導員,後來他們說兩位引導員都是視障人士,我完全沒想到。」石迎輝說。
他的職業接觸最多的是低視力人群,很少接觸完全感覺不到光亮的視障群體。儘管上學時學的就是「視光學」專業,也學習過使用盲杖,可是如此真實的感觸從未有過。「應該把這種體驗形式納入眼科醫生職業培訓,可以激發職業自豪感,更努力去挽救病人的視力,哪怕有一點點亮光。」
公交司機:明眼人「打的」,視障人士「打公交」
鄭州37路公交車司機孫躍青提出建議:在一些城市的公交車站,等車的盲人能夠使用移動終端,將自己當前的所在地和乘車信息輸入並發送出去,離他最近的公交車司機在收到訊息後,對相應站點的上車乘客就會格外留心。「鄭州也應該運用這樣的技術,讓盲人們出行更便利。」
「很多時候我們在車上,不知道有盲人要乘車,或者周圍環境限制,盲人沒法知道是哪路車來了。」孫躍青說,「這種時候如果能藉助技術,在司機和盲人乘客之間架起信息溝通的橋梁,問題就更容易解決了。」
「這和我們現在的打車軟體很相似,我們把這種技術推廣到盲人的手機上,配合讀屏軟體一起使用,就當是給盲人們『打』公交車。」孫躍青說,用雙手給盲人搭建一條看不見的盲道。
不過,對於盲人乘車終端的推廣,孫躍青也不是一味地樂觀。「一個是成本,這不太好說,另一個就是盲人自己的出行習慣。」在鄭州市第一按摩醫院門口,孫躍青所在的37路車隊設置了供盲人按摩師使用的臨時停車點,但許多按摩師們十幾年下來,或是自己回家,或是家人接送,早就有了固定的出行路線。「有位劉大夫每天下班自己走到人民路坐地鐵,到桐柏路下車再換乘公交回家,習慣這東西不好改。」
小貼士黑暗中的對話
「黑暗工作坊」體驗館讓明眼人走入漆黑環境,用腳、手、耳、鼻和皮膚來感知世界。
鄭州市和勤青年志願互助中心理事長張楠講述了它的來歷。
德國一位電臺DJAndreasHeinecke經常在節目中接聽視障人士傾訴的電話,其中有人想找工作,AndreasHeinecke雖然有過猶豫,但最終還是為他在電臺找了份工作。
一次工作間失火,所有員工都驚慌失措,唯獨這位視障人士異常淡定,他用低沉的聲音說:「如果大家相信我,我能帶你們走出去。」
在他的幫助下,大家成功逃離了火海。
由此AndreasHeinecke發現,視障人士的能力不遜於明眼人,在某些方面甚至更優。1988年,他在德國創辦了「黑暗中的對話」體驗活動,希望藉此消除社會對殘障人士的偏見,並為失明人士提供平等的工作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