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多萬潮汕人在深圳都怕做一件事,卻被這個「姿娘仔」說服了

2021-02-18 潮汕圈

【潮汕圈-向世界報導潮汕】

速讀

 到底是什麼神秘力量,讓最看重「兆頭」的潮汕商人「出血」?還一下子出了這麼多

我,一個土生土長的潮汕搭埠仔(男孩子),從小就被家裡的大佬們教示:

要為家、「鄉裡」(家鄉)

儘自己的一分力

 

阿弟啊

你將來要生』夠鍋』(很多)奴仔

將來家裡壯丁就多了!

長成英俊小夥子時,「鄉裡」的阿伯就會來家裡「滴茶」說:

阿弟啊

今年迎老爺

鄉裡就派你去幫忙扛旗子

身上的肌肉練得越來越多時,經常會有阿叔神色緊張地跑進屋說:

到了大城市,賺了第一桶金,第一件事就是捐了一筆錢給鄉裡,修橋鋪路。

我終於成功活成了「別人家的孩子」,賺錢多又慷慨的潮汕人,為家鄉出錢出力。

可是,幾年前,我就做了一件事,結果被家裡罵了個狗血淋頭。

 

我第一次見到阿嬤那麼激動

 

其實,我沒做什麼殺人放火傷天害理的事。

 

實際上,我還是做了一件可能是「好事」的事——

 

 

那天談完生意後,在深圳華強北走著走著,看到捐血車,不知受了什麼力量吸引,我就走上了捐血車……

 

成功地捐了血,還拿到一本獻血證。

 

長這麼大,我第一次捐血,走在華強北路時,我很興奮,覺得自己做了一件好事。

我得意忘形地給我媽打了個電話,順口「透露」了這件事。

結果,我媽像是受了打擊:

 

「什麼?出血?你從小到大都沒被醫生抽過血,怎麼跑去出血,這多損你身體啊!」

 

阿嬤更激動,幾乎要哭了:

 

「我們可以出錢出力,但絕對不能出血!」

 

後來和潮汕朋友一交流才發現,因為捐血被家裡人罵的不只我一個人——

 

2016年,其他城市都是獻血狀況一片大好,唯有潮汕地區的獻血新聞畫風是這樣的.

▽ 

 

相關數據顯示,汕頭目前有超過500萬人口,2015年全市採血總量為9.23噸,血液需求量卻達到14噸,明顯存在相當大的缺口;

同時,汕頭人均用血量1.6毫升,人均獻血量僅為0.65毫升,距離世衛組織推薦的人均8毫升用血量和4毫升獻血量還有很大差距,血液使用和採集情況也暫未完全達標。

——《南方日報》

2016年06月14日報導

「出血」才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潮汕人最怕的事。

 

潮汕人是「無償獻血」難以攻破的堡壘。

 

可是,深圳一場無償獻血活動的新聞差點讓我掉了下巴——

2017年8月21日,有1000多名潮汕人參加獻血,獻血量383210毫升,刷新深圳團體獻血人數和獻血量的紀錄

 

到底是什麼神秘力量,讓最看重「兆頭」的潮汕商人「出血」?

還一下子出了這麼多!

 

原來,這是深圳市潮汕商會聯合深圳市血液中心舉辦的無償獻血活動。

 

而推動這場活動的,除了一個不讓家人「省心」的搭埠仔——

深圳市潮汕商會常務理事、義工委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參與無償獻血167次的魏偉光之外.

 

還有一位瘦小的「姿娘仔」(女人)——

 

在接到深圳市潮汕商會的邀請後,她憑著多年一線基層工作經驗和專業知識,先後十幾次和小夥伴走進18個潮屬社團——

最終,讓這塊獻血界的「硬骨頭」變成了刷新記錄的「獻血狂人」。

但張豔豔啃下的「硬骨頭」不只這一塊!

 

 

Rh陰性血比較罕見,被稱為「熊貓血」。

2007年的一天,深圳一位「熊貓血」產婦在臨盆時,遭遇了一次「產科殺手」——羊水栓塞!

來源:soogif

當時,人已經大出血,急需輸血1萬毫升。

很多人聽到消息後,都趕到市血液中心獻血大廳,可尷尬的事情發生了——

沒幾個人血型是配得上的。

工作人員只能通過「熊貓血」獻血者資料庫,一個個詢問這幫「珍貴」的獻血者,請求他們趕緊來「救命」。

 

所幸的是,產婦最終被救回來了。

但當時在供血服務科工作的張豔豔,從這些緊急事件中看到舊有機制的危機。

因為「熊貓血」用量少,平時沒有庫存,在急需的時候就依靠電話招募緊急採集,有時甚至三更半夜四處找人,等他們趕來獻血,再供給醫院,這是有潛在危險的。

——深圳市血液中心獻血服務科科長 張豔豔

這樣,深圳市「熊貓血」終於能完全滿足臨床使用了。

 

此後,深圳很少發生「熊貓血」緊急事件。

 

 

怎麼保證輸血時不出錯,這是市血液中心的小夥伴常常感到頭大的問題。

「為什麼不把這些瑣碎的事交給智慧機器人?讓護士能有更多時間和獻血者交流,為獻血者服務。」張豔豔想。

於是,她和團隊連續找了幾家國外企業,希望他們能設計生產出智能採血系統。

可意外的是,老外一聽,認為這根本不可能實現。張豔豔吃了「閉門羹」。

最後,張豔豔找到深圳的科技企業,經過四年的合作研發和磨合之後,終於開發了全球第一個獻血者智能採血系統。

 

它是怎麼幫護士「解脫」的?給大家舉個例子——

4月10日中午,在深圳羅湖書城捐血站,護士小黃拿著採血袋和血樣管在一臺機器前掃描過機。

扎針後,採血開始。

然後,小黃就和捐血市民小李聊一些注意事項和健康知識,後面竟然「啥都不用幹了」!

因為除了扎針,血樣管留樣、搖勻、熱合、針頭處理等瑣碎工作,都交給身邊的「機器人」。

不一會兒,小黃將血樣管和採血袋放進冰箱裡。全程不過10分鐘,採血過程簡潔利索。

戳下方視頻查看全程

如今,那些曾拒絕張豔豔的外企,反而來學習這一項技術。

也許在別人看來,張豔豔身上總有股巨大能量,可以「啃」下各種難骨頭。但在她內心深處,有些「骨頭」卻「啃」得異常艱辛。

 

深圳的無償獻血事業起步早,一直都走在全國前列,但也有過低潮期。

 

2003年,剛剛進入市血液中心工作的張豔豔就遭遇的第一個大低潮期——SARS病毒肆虐。

來源:網絡

 

當時,在馬路上走的行人少了3成,更別提來獻血的市民。

但血液供應要有保障,張豔豔和一幹同事只能把捐血車開到大商場旁,沒想到效果很好,來獻血的市民越來越多,她和團隊甚至要加班加點才能完成工作。

還好,SARS期間的血液供應有保障了。

忙碌了幾天,停下來的一天晚上,她打電話回甘肅老家的醫院,想問問因癌症住院的父親的情況。

 

「你難道不知道嗎?」醫院的護士說。

 

「知道什麼?」張豔豔也很錯愕。

 

「你還是打電話回家問問吧!」護士告訴她。

 

打電話回家,她才知道,年事已高的父親在前一天去世,沒能見父親最後一面,是她此生最大遺憾。

 

在工作上,張豔豔攻克下一個一個難題,但她也有在黑夜裡落淚痛斥自己失敗的時候。

 

從2002年從事無償獻血事業開始,張豔豔的工作時間就和一般人相反,別人休息時,則是自己需要上街、工作最忙碌時,而這時候,她只能把孩子交給了家裡老人帶。

因為工作忙,用盡了溫柔,有時候回到家,對孩子的耐心不足。在孩子青春期時,張豔豔遭遇了很多父母的「糟心事」——

孩子沉迷於電腦,一度染上「網癮」。

來源:soogif

這讓她當時也焦慮,差點崩潰:「我怎麼那麼失敗?連個孩子都沒教好!」

 

後來,經過反思和溝通,如今,她和孩子的關係有好轉了,這讓她無比喜悅。

 

回想17年前,張豔豔從一名兒科醫生轉為捐血車體檢醫生,有過失落、也有過感動。這段緣分,讓她至今都沒有後悔自己當年的「轉身」。

深圳市血液中心從事著無償獻血工作,同時也是無償獻血的參與者,從中心領導到普通員工,都會定期無償獻血,大家都在用實際行動踐行』我健康,我獻血、我快樂』的無償獻血理念。

——深圳市血液中心獻血服務科科長 張豔豔

     廣東潮汕高教科技研究院已獲批 為未來"潮汕大學」鋪路

     高雄市長韓國瑜上任後 高雄與潮州公司籤2億農產品合約

     雪蕾翁振國:60後潮商的香水創業之路

     衝擊千億規模途中 潮汕房企龍光開始降速

     全國人大代表黃貴松建議:汕頭應創辦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

     全國人大代表寧凌:建議將汕頭、湛江納入大灣區拓展區

    《老廣的味道》第四季之濠江潮汕砂鍋魚粥

      潮州大廚林俊勇教你做外脆內軟的潮州蠔餅

      招賢納士 | 珠海市汕尾商會廣納賢才,「職」等你來!

      南北「露露」商標侵權糾紛開庭再審 當日未宣判

      汕頭成功申辦2021第三屆亞洲青年運動會

      感動國內外網友的潮州「鞠躬小女孩」找到了!

      潮商張欽偉在央視《華人世界》講述 如何打開海外市場 

      深港兩地潮商考察團到花都調研考察洽談粵港澳大灣區合作

      珠海暨珠海潮人海外聯誼會第七屆領導班子就職典禮圓滿舉行

      李嘉誠如何在關鍵時刻助他一臂之力

      對不起,這是我第500次拒絕去揭陽!

      元宵戲曲晚會之潮劇《桃花過渡·燈籠歌》《東吳郡主》

      汕頭市委書記方利旭帶隊赴香港拜會李嘉誠先生

      你知道潮汕人多有意思嗎?

     

  【免責聲明】本刊所有內容均來自網絡,由潮汕圈進行整理編輯, 所有權利屬於原作者及原出版單位,本平臺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僅作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你的支持,我的動力、關注、評論或轉發

都是對我們的支持。

相關焦點

  • 你對潮汕女孩一無所知.
    網絡盛傳深圳女孩「談戀愛不如搞錢」廣州女孩「承包各種靚湯」今天那麼這一期我們就聚焦一下沒有一頭牛能活著逃離的潮汕平原聊一聊網友眼中神奇的——「潮汕姿娘」! · 潮汕為什麼叫女孩「姿娘仔」 ·   不過是口口相傳 相傳,古時候,人們主張女主內男主外。女人負責家中的一日三餐,煮好飯,做好菜,男人種田打獵。
  • 張夢弘原創歌曲《潮汕姿娘》用正能量回應質疑
    1個月後,張夢弘帶著她的原創單曲《潮汕姿娘》站在了觀眾面前,她用實力和對夢想的執著告訴全世界,潮汕女生不光賢惠,而且充滿智慧與才氣,為了夢想,不畏流言不懼困難。潮汕姿娘,好樣的!1991年出生的她擁有不俗的唱功和不錯的創作能力,2009年於普寧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後,她在深圳的一個工廠裡面做了差不多一年的文員。轉變發生在她來到袁靜和她丈夫創立的演藝公司。她跟老師學習五線譜、作詞、作曲不久後就迸發出了不小的能量,她被安排參加一些企業的年會和MV拍攝。在2012年9月接觸網絡主播之前,袁靜說,「她有幾首歌曲在潮汕地區傳唱度已經很高。」
  • 潮汕民謠 & 童謠四十首 是不是很熟悉??
    潮汕:潮汕地區影響力最大,人氣粉絲最火爆的微媒體平臺,不是潮汕人關注了解潮汕,出門在外的膠己人關注了解家鄉即使信息,在本地的膠己人關注了解身邊正在發生的事
  • 【潮汕歌曲】:做人悽慘死…
    潮汕話2仔日物個阿兄,開只破麵包車,擔話死絕大聲。落車雙腳青遁,做人過無分寸,者人硬虎惡棍。出嘴店是撲母,聽了心情過孬,過想對依放倒。面頂生粒烏記,支煙刀手硬戲,行為不可一世。看定個物獵頭,擺包中華假豪,出嘴愛買高樓。一身個味過臭,朝行朝車大炮,鐵想掠依來哨。
  • 揭陽人不得不服的經典潮汕口頭禪!
    潮汕話:唔相信有霞鬼邁銀紙個意 思:形容人都是喜歡錢.潮汕話:過腳事,歇住歇!意 思:過去的事就算了!潮汕話:鼠鬼鼠尼意 思:偷偷摸摸潮汕話:個錢橄欖個錢姜聽做個錢銀呈個錢香意 思:就是對某職業成迷,做什麼事都向著職業!
  • 90後汕頭姿娘仔的奶茶創業夢:一杯有潮汕情懷的鮮奶茶
    可是,自身都難保的他們,卻希望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助力這場全民戰役。疫情面前,沒人是一座孤島。從畢業到創業之前,不過幾年的時間,她換了好幾份工作,工作性質都是文職類的,當過助理,也在國企當過文員,輕鬆沒什麼負擔,可是她總是覺得按部就班的生活雖穩定但總感覺少了些什麼。 每個人都有深藏在內心深處的夢想,很多人也只是在午夜夢回的時候拿出來品味。 小吳不是,她決定付諸行動。
  • 潮汕工藝·手鉤花 一支針挑起半個家
    我不知道啊 圖上的這些針就是勾花時用的勾針,不知道也並不奇怪,因為我們中國大概是在六七十年代的時候非常興這個鉤花,老一輩的人幾乎都會這門手藝,但到了現在的八零九零後,都已經不太熟悉這項傳統工藝了。
  • 那些讓你不得不服的經典潮汕口頭禪!
    意 思:不識字潮汕話:微死鬼咯驚意 思:不怕死連鬼都怕潮汕話:靜過冥寡意 思:比晚上靜,形容不熱鬧潮汕話:戶神使莽,莽使蚊意 思:形容從大到小的去使喚別人潮汕話:潤過藤意 思:形容一個人多次的勸言都不聽或者叫做某事也沒有去做
  • 潮汕後生仔自拍演唱《我曾是個臭仔》,做有變...
    點上面 潮汕配音秀快速關注公眾號推薦:
  • 食在粿香,味在潮汕
    每次過年,都是潮汕「姿娘」展現才藝的時刻,也表現著她們心靈手巧般的賢慧,那便是做粿、炊粿、拜老爺,以祭拜神明、祖宗,祈求一家子的平安幸福、吉祥如意。潮汕民間傳統做粿、炊粿、拜老爺及祖宗,也就成了潮汕「姿娘」,生活之中一件神聖的事兒。
  • 潮汕人開的小吃店,不賣潮汕小吃?
    還有老鹽系列的飲品,鹹味的果汁,這在深圳真的很少見。開在城中村裡,老闆娘是潮汕妹子,嫁了海南老公。卻做的一手比海南本地人還正宗的海南味道,不禁感嘆潮汕女人的賢惠!在這兒下的每張訂單,都有醬爆蝦餅的身影,那麼受歡迎!如果不點,豈不是走寶了?
  • 深圳潮汕人較多的美食街,現在拆剩一半了
    原文標題:深圳潮汕人最多的美食街,現在拆剩一半了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吃貨一族,ID:Afoodies】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東門和湖貝的交界處,有一條10多年的老街,這裡曾經比東門商圈還要熱鬧。老饕們管這裡叫「潮州街」,鹹茶、炸油粿、砂鍋粥、潮汕刨冰…這裡用「家鄉的味道」慰藉了無數在深「膠己人」的心和胃。
  • 在深圳,客家人讓人心服口服!
    大家總說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所以走在這座城市中,也總是遇到各地的「老鄉」。比如湖南老鄉、湖北夥計、江西老表、潮汕膠己人......
  • 潮汕工夫茶:千年傳承 茶香情濃
    在國內國外跑,我每天都要喝工夫茶。」年近七旬的歸僑王喜鵬老先生向記者展示了他隨身攜帶的可攜式工夫茶具,小巧精緻,茶壺、茶杯、茶盤一應俱全。移居美國後,喝一喝家鄉獨特的工夫茶,最能讓王伯一解思鄉之情。 身為「老茶客」的王伯對工夫茶了解頗深。他對記者說,過去一套潮汕工夫茶具由火爐、羽扇、茶罐等大小28件組成,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慢慢地簡化為四五件。
  • 南溪人,兒時的童謠你可記得?
    以前,人家中夏天避暑常備四大神器:蚊帳、葵扇、蚊香、涼蓆現在的夏天,很多人家裡都裝了空調,似乎所有問題都迎刃而解了,但還是覺得以前父母在床邊用扇給你扇著風,講著故事哄你睡覺的情景怎麼也忘不掉。挨呀挨,       挨米來飼雞。
  • 《勞熱》三部曲,潮州一個姿娘仔講述我們傳統節日~勞熱的故事
    阿公在家做的齋碗一般都是其他村下的訂單,在老爺宮做的則是村裡勞熱要用到的齋碗,正月初五之後,他有時早上在家做齋碗,家人會幫忙打打下手;為了這個實踐活動能順利進行,我跟阿公都忙活了好一陣,盡力給隊員們留下深刻印象:這是一次新奇有趣的體驗。
  • 潮汕兩個姿娘上央視,在星光大道教朱軍小尼說潮汕話!
    TEN.組合這對年輕的95後是來自咱大潮汕!是央視CCTV1綜藝頻道《星光大道》周賽優秀選手!2016年潮陽人【性行為】調查,不羞羞,調查我們是認真的...▶潮汕公媳亂倫慘劇震驚全國媒體,各種配音秀你敢讓老婆看嗎?
  • 《爸,我一定行的》:一部被潮汕人刷屏的電影
    如果你的微信有潮汕人好友,那麼2018年你一定被這樣一部電影刷屏,它叫《爸,我一定行的》,是一部潮汕電影。這部電影以一個潮汕小夥子為視角,講述他在潮汕過著迷茫的生活,然後又去到深圳打拼的故事。其實,這幾乎是很多打工仔的故事。整部電影的製作比較精良,無論是畫面、鏡頭還是演員表演,都算是一部比較合格的院線電影。
  • 深二代的尷尬:承認自己是深圳人,需要勇氣
    我是潮汕人?又不地道。非必要時不會用蹩腳的潮汕話作日常交流,論對潮汕的了解,做過旅遊攻略的人甚至都比我熟悉。我是深圳人?也不是很正宗。對本地歷史、本地文化同樣一知半解,不過是一直以「非深戶」的身份在深生活求學。所以,我是哪裡人?
  • 潮汕大型情景劇《母親的夢》首演
    「這麼多年來,我創作的作品都離不開潮汕文化。我總是思考怎樣用獨特的方式,將所思所想融入劇中人物血液裡。」當談到創作「基因」這個話題時,潮汕大型情景劇《母親的夢》編劇、總導演趙曙光這樣說。在《母親的夢》的創作過程中,他也是如此傾注自己的心血:以一個潮汕姿娘(「姿娘」即女人)的一生經歷,展現汕頭這座城市的變化,展現潮汕女人的勤勞賢惠和對信念的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