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愈內在小孩四步驟:看到、接納、寬恕、成為自己!

2020-11-22 騰訊網

每個人的童年裡,

都或多或少的受過傷。

成年之後,

依舊無法釋懷。

那來看看這篇文章吧,

也許能幫你緩解曾經傷痛。

每個人的童年似乎都會或多或少的受過傷。童年的創傷、受傷的內在小孩。

會在我們長大成人之後依然深深的影響著我們生活、工作、財富、家庭的各個層面。

讓我們不停的陷入創傷的限制,重複創傷的模式。

其實,療愈童年創傷,療愈受傷的內在小孩,並沒有那麼難,只需要我們帶著一點耐心、一點愛心、一份堅持。

以下療愈童年創傷的四個步驟,就像一扇療愈童年創傷的大門:打開那扇門,看見問題,直面問題,解決問題。

對於很多的童年創傷,比如童年缺乏愛、呵護,以及受到的不公與評判,都有很大幫助。

這篇文章,不論你是渴望療愈自己,還是成為療愈師去幫助他人,都可以作為參考。

慢慢地在生活中實踐,

慢慢去療愈自己。

漸漸地,

你會發現生命越來越輕鬆喜悅!

01

承認那個不公和困難

我們要為當初那個受傷的、委屈的小孩平反。

「那是不公平的,我也是個孩子,我想要自由玩耍。

現在卻要擔負照顧妹妹的責任,這不是我的義務,這是我的犧牲。

而你們卻不懂得感謝和欣賞我,給我那麼多的批評、要求甚至命令,你們剝奪了我、命令了我、苛責了我,這非常不公平!」

「那是不公平的,我本是一個美麗的女孩,你們卻因為重男輕女的陋見對我失望。

我怎麼努力都進不到你們的心裡去,即便是我做得比哥哥、比弟弟都好,你們還是喜歡男孩輕視我,這不公平!」

「那是不公平的,本來我是一個神聖的生命,你卻告訴我咱們不能和別人比,本來我們應該為自己講話,你卻出於害怕要我逆來順受。」

「那是不公平的,你身為父親,你的強大是本應用來保護和支持我,你卻用來威脅和命令我。

而且你居然享受你的勝利,這是非常不公平和不人道的…」

放心吧,我們都遭遇過各自的不公平,如果我們的父母不是佛陀和菩薩的話。但即便是佛陀,他也遭遇過父母的不公平,他的父親想盡辦法要用他做繼承人。

去充分地承認這個不公平,不用害怕憤怒和怨恨,就算是仇恨也不必怕。

充分地去怒,去表達這被自己積壓已久的情緒,去接納內在的真實感受。最終,被怨覆蓋的愛就會湧出來

若你又愛又怨,你就既不能好好地愛,又不能好好地怨,兩邊都不是。

如果你想真的愛自己,那就充分地去為自己講話,這些本就是真實的,為什麼要用「不應該」來打壓?

但我說的不是報復,不是對父母大發雷霆,如果這發生了,不必內疚,如果沒發生,我不建議這麼做。

你可以對你的諮詢師控訴父母,你可以在鏡子面前對自己控訴父母,但不要去直接這樣對父母。

對於父母,我覺得最大限度的話是:當初你那樣做,我真的很受傷,現在想起來,我還是很委屈。

總之,這一步就是承認那個孩子遭遇不公平,為他平反。

不必壓抑憤怒和怨恨,充分的憤怒是很美的,很自然的。

然後悲傷會進來,憤怒到極致就是悲傷,當悲傷來臨,接納也就開始了,當接納開始,愛也就產生了。

因為所有的怒和怨,不過是求愛不得罷了。

02

第二步:欣賞和感謝自己「活下來」

想像一下那個孩子,忍受了這麼多,承受了這麼多,委屈了這麼多,壓抑了那麼多,孤單了那麼多,無奈了那麼多,痛苦了這麼多……

終於活到現在,得以有機會覺察和療愈,得以有機會做自己,這是那個小孩子的偉大成就。

我頭腦中有一個畫面,是一個士兵受傷了,他自救,他可能都不能走了,他就爬,忍著傷痛一寸寸的爬,一段段的捱過來。

經過荊棘經過沼澤經過黑暗,那麼久,那麼遠,終於來到一個安全的地方,他自己救了自己,他是一個英雄。

他所有的努力和犧牲就是為了讓我們活下來,而他做到了。

我們可以享受他帶給我們的安全、自由和「活下來」。我們可以欣賞那個小孩子是如此的頑強、執著,感謝他一路的辛苦和努力……

對那個小孩子來講,他是沒有可能對抗那個環境的,他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保存自己活下來。

如果我們享受這個「活下來」的話,那麼完全有理由去給那個孩子巨大的欣賞和感激。

如果我們不願意看這部分、不屑於看這部分,那就不是任何人的不公平,而是我們自己對自己的不公平。

03

第三步:寬恕

首先是寬恕父母的不知和有限,相信他們在最深的地方是愛我們的,相信他們不是存心和我們作對。

相信他們也在自己痛苦和有限中,寬恕他們沒有機會了解愛的真諦,寬恕他們沒有被足夠好的愛過。

相信他們對我們的態度不僅都是他們所遭遇的態度,而且是其中最好的,甚至是他們出於愛而改良過的,是他們努力以後的。

不需要再像一個小孩子一樣找他們討要愛,而是作為一個平等的人去給出愛,給出諒解,給出放下……

我們現在比他們更強大,意識層面更高、高很多,能力更強,也更有機會學習和覺察。

當我們真的站起來,

我們就可以去愛他們。

首先是原諒和尊重他們。

其次是寬恕自己。

寬恕當初自己沒有能力照顧好自己,沒有能力給自己安全、自由。

寬恕當初不懂得或者不敢為自己說話,寬恕自己作為一個小孩子的有限。

寬恕自己為了適應環境而壓抑、隱藏甚至變形了自己,寬恕自己因此而積累了大量的情緒,以至於會遷怒他人、會煩躁不安,情緒此消彼長、綿延不斷。

寬恕自己接受了那個環境錯誤的教導和暗示,而讓自己變得卑微,認為自己不重要、不夠好,認為自己不配得。

寬恕自己沒有能力去認識、覺察和擺脫那些困境、孤獨和害怕;寬恕自己在那個環境無從學習自愛、自尊和自我安慰,而經常與自己作對,經常對自己批判甚至苛責。

寬恕自己習得了對自己並不好的觀念和模式,思維模式、感受模式和行為模式。

寬恕自己也曾因為無法消化自己的情緒而對別人不公,給別人帶來壓力、焦慮和痛苦。

寬恕自己內在的不和諧,寬恕自己就像腿受傷了一樣一瘸一拐地活著。

寬恕吧,寬恕了自己,

就可以寬恕別人;

寬恕吧!

不去看任何人,

包括自己的不好和錯誤,

只去看美好的和出於愛的,

自己值得這麼做。

04

第四步:我是誰

不管你做什麼,不管你說什麼,你都在向世界顯示你是誰。

當你抱怨、憤怒的時候,你把自己當做了誰?

當你孤單、害怕的時候,你把自己當做了誰?

當你認為只有別人改變對你的態度你才能快樂和滿足,你把自己當做了誰?

如果你喜歡把自己當做受傷的小孩,如果你把自己當做無力的小孩,如果你把自己看做一個弱女子,如果你把自己當做一個慫男,那是你的權利,也是你獲得痛苦的途徑。

你有權這樣做,你有權終其一生這樣做,只要你願意。

同樣,你也有權把自己看做一個成熟而為自己負責的人,你可以自己尊重自己,自己陪伴自己。

自己熱愛自己,自己安慰和支持自己,可以從傷痛中獲得鑽石,從困難中蛻變成熟。

即便你不習慣、不熟悉這樣做,你也能學會,一定能做到,只要你願意。

同樣,你還有權用更大的視角來感受自己。

你可以認出你本是一個生命,無暇、自足而圓滿的生命,那些經歷、感受、觀念都不是你,你擁有這些但這些不等同於你。

你是一個舞臺,上演過悲傷無助的戲劇,如果你願意你也可以邀請喜劇上臺,你是惟一的主人。

你不是任何一幕劇,你可以呈現、經歷和擁有這些,你可以把悲劇當做一個張力和伏筆而重寫你的劇本,你可以毫無評判、完全接受地欣賞舞臺上的任何呈現,你可以和任何一個場景在一起但又不屬於它們。

你可以有永恆的和諧,因為是你承載它們而不是它們束縛、定義你,你可以永遠的滿足,因為你什麼也不缺乏,什麼也不會失去。

這四個步驟看完可能只需要十幾分鐘,徹底完成可能需要一生或者幾世,但這不重要,反正早晚都會知道,早晚都能完成。

這一生,重要的是,

在哪裡就好好地在哪裡,

心中有一個心靈進升的地圖。

有一個願意前行的心念,

有一個願意逐步走的耐性。

當你的信任和耐心足夠,

沿途就都是風景。

祝福你。

相關焦點

  • 療愈童年創傷的4個步驟:讓生命越來越輕鬆幸福
    童年的創傷、受傷的內在小孩,會在我們長大成人之後依然深深的影響著我們生活、工作、財富、家庭的各個層面,讓我們不停的陷入創傷的限制,重複創傷的模式。 其實,療愈童年創傷,療愈受傷的內在小孩,並沒有那麼難,只需要我們帶著一點耐心、一點愛心、一份堅持。
  • 推薦一行禪師的書《與自己和解:療愈你內心的內在小孩》
    與我們的內在小孩連結,好好地去關愛她/他,去看到他/她所受的苦,給到他/她曾經沒有得到的愛,幫助他/她長大,對於我們的成長和療愈是很有幫助的。為此,在此想向各位推薦一行禪師的一本書:《與自己和解:療愈那你內心的內在小孩》此書涉及的其實就是正念的方法來看到和幫助你自己。
  • 自我療愈,對話「內在小孩」,做自己的心理治療師
    接下來,就是自我治療的步驟,與內在的自我進行對話。你需要安撫自己的內在小孩,告訴他,你已經是成人了,可以自己保護自己,不用再那麼害怕而逃避了。你需要告訴他,你也希望他可以支持你,跟你一起去面對困難,一起去接受挑戰,一起去維護自己的權利,爭取自己的利益,不要害怕!
  • 《幻樂之城》不止是一檔綜藝節目,而是一趟內在小孩的療愈之旅
    鏡子說:「是你自己來的。」曉明:「我為什麼看不清楚你的臉?」鏡子:「因為我不想讓人看得太清楚,你不也一樣嗎?」曉明突然端坐姿勢回答到:「你跟我怎麼可能一樣呢?大家都知道我每天都會努力成為一個更好的人,一個更好的兒子,一個更好的丈夫,現在也會是一個更好的爸爸,我挺成功的。」鏡子苦笑說:「這就是你所謂的成功嗎?你真的了解你自己嗎?
  • 以愛療愈恐懼,擁抱你的內在小孩
    今天我們要一起共讀的書,名字叫做《擁抱你的內在小孩》。這本書的副標題是:「以愛療愈內在的恐懼」,這是一本教我們如何療愈內心恐懼、如何將恐懼轉化為愛的書。在書中,心理治療師克裡希那南達和阿曼娜給「內在小孩」做了更詳細的解釋,叫做「深沉恐懼和缺乏安全感的內心」。你需要先把內心的恐懼想像成一個飽受驚嚇的小孩,他可能正蹣跚學步,可能剛剛開口說話。這個小孩可能會感受到的恐懼,比如,經常會感到不安全,覺得周圍都是威脅;總是難以安靜下來,常常焦躁不安等。
  • 怎樣自我療愈童年創傷?
    雖然我們無法穿越回去保護童年那個弱小無助的自己,當認識到它的存在之後,我們可以主動去彌補童年的缺失、去降低它的影響,補全自己缺失的那一塊,成為一個完整而強大的人。怎樣自我療愈童年創傷?療愈童年創傷,療愈受傷的內在小孩,並沒有那麼難,只需要我們帶著一點耐心、一點愛心、一份堅持。
  • 如何用粉色水晶來療愈自己的內在孩童
    慢慢的我們就忘記了我們的本質,圓滿的俱足的那個內在本質,然後就會形成各種坑洞,然後我們成年後就開始進入一個不自知的破壞性的模式--補洞行為。我自卑,我就讓自己成為一個成功人士追求物質來補洞,我缺愛,我就在關係中不斷的索取依賴企圖補洞,我無價值,我就通過買奢侈品來提升價值來補洞。
  • 童年創傷如果沒被看見,你就還是當初那個小孩……
    就像心理學家埃裡克森說的: 從成年期開始,人除了完成自己本身的成長任務,其實還肩負著另一個巨大使命——去補完童年缺失的品質,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完整的人。雖然我們無法穿越回去保護童年那個弱小無助的自己,當認識到它的存在之後,我們可以主動去彌補童年的缺失、去降低它的影響,補全自己缺失的那一塊,成為一個完整而強大的人。怎樣自我療愈童年創傷?
  • 童年創傷如果沒被看見,你就還是當初那個小孩
    就像心理學家埃裡克森說的: 從成年期開始,人除了完成自己本身的成長任務,其實還肩負著另一個巨大使命——去補完童年缺失的品質,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完整的人。雖然我們無法穿越回去保護童年那個弱小無助的自己,當認識到它的存在之後,我們可以主動去彌補童年的缺失、去降低它的影響,補全自己缺失的那一塊,成為一個完整而強大的人。怎樣自我療愈童年創傷?
  • 心靈療愈的過程
    但是大致的過程,我想可以總結為下面的步驟,這個步驟也可以說是每一個人想要療愈自己所必須經歷的過程,下面我們來一個個看看。在療愈心靈的這個階段,可以讓自己充分釋放負面情緒、表達、哭泣、都是正常的。在這個階段,輔助一些身體和呼吸的工作,釋放壓抑在身心中的負面情緒和能量。在充分釋放宣洩之後,療愈心靈不能只停留在這個階段,還需要繼續往前,進入領悟階段。很多時候,我們的內心痛苦和心理問題是因為某個人或某件事,然而更深層是,我們內心不能接受和面對某件事,不能原諒和寬恕某個人。
  • 【27天療愈訓練營】療愈內在小孩&療愈原生家庭 跨年雙修證書班!
    第一節:1月2日(周三)20:00-21:00主題《認識你受傷的內在小孩》你是否已淡忘了童年的經歷?但那些記憶會深藏於你的潛意識中,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你的一生。一次父母打罵、一場噩夢般的考試、被同齡人欺侮孤立……這些被淡忘的童年創傷,就是被你遺忘的內在小孩。
  • 擁抱你的內在小孩深度情緒療愈心靈成長培訓課程2021年7月30-8月1日3天現在招生中
    學習疾病的自我治療           學習自我內在小孩創傷療愈           學習人際關係的療愈           學習為自己及他人情緒療愈實操關鍵步驟你想學一門獨特的療愈自己身心健康的技術課程嗎?你想學習通過心理學的方法技巧來療愈自己的健康和他人嗎?你想成為情緒療愈師嗎?你想讓你的工作更順利嗎?你想讓你的金錢財富更豐盛嗎?你想成為生活的贏家嗎?你想覺醒嗎?
  • 愛的療愈,療愈關係也療愈自己
    修藍博士在他的著作《零極限》中有一句很核心的話:「對自己面對的一切承擔百分之百的責任」。博士認為,我們看到的一切其實都是自己內在的投影,所以當我們把自己投影源裡的障礙去掉的時候,我們眼裡看到的障礙,就不存在了......。
  • 心理測試:總覺得自己不優秀怎麼辦?|心理:怎樣學會接納自己?
    根據心理學家馬斯洛的觀點,一個健康的人應該能夠做到與人性一樣接受自己,不怨天尤人,「正如一個人不會抱怨水為什麼是溼的,石頭為什麼是硬的一樣。正如我們所看到的,快樂和自我接受是互補的。自我接受決定了你快樂的程度,你越能接受自己,你就越能快樂地接受和享受。
  • 白大衛|親愛的內在小孩
    一個成人關照著自己的內在小孩,就能知道自己的心靈停在了哪個階段。當一個人把內在小孩的需求都向外投時,他就不斷在老闆、伴侶,甚至孩子身上索取未被滿足的東西,無法停止,這就是病態。而其實一個人的成年的自己,是可以照看好自己的內在小孩的。當把內在小孩的需求轉向內時,療愈就發生了。內在小孩,並不是體內真正獨立存在的個體,但他確實會提示我們自己需要什麼。「小孩」是關於「世界」的象徵,也象徵創造力、享受生活,被允許表達自己,被允許學習和犯錯,而不犯錯又怎麼學習呢?這些都是與內在小孩相關的東西。
  • 鏡子練習第9天:愛你的內在小孩(二)
    我發現和內在小孩攜手合作非常有助於療愈過去受到的傷害,但我們並不常連結自己內在那個擔驚受怕的孩子的感受。如果你的童年充滿恐懼,以及承受身體或言語暴力,你也許習慣在內心鞭打自己。而這麼做的時候,你就是在以幾乎相同的方式對待內在小孩,但內在小孩無路可逃。許多人的內在小孩都很迷惘、寂寞,而且覺得被排斥。
  • 靈性 | 改善家庭關係的真相:接納自己
    原來,這個老人在軍隊服役二十多年,受訓成為軍官的過程中,他不知怎麼地關掉了自己的某個部分——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在都有個小孩,這個人讓他的內在小孩沉沒無聲,他已經變得太像大人,一個只會思考的大人。即使已經退休,他也習慣維持權威處事的作風,總是像老大一樣發號施令,要求家人服從。
  • 白大衛內在小孩之信念的轉化 聚焦童年+深度療愈( 6月8-11日)
    是的,當我們意識到壓抑和忽略所帶來的這些沉重的代價的時候,就到了我們去檢視自己這些評判背後的信念的時候了。我們需要回到童年,去療愈和轉化那些在我們童年時期所遭遇的一些強烈的事件帶給我們的那些限制性的信念。「信念的轉化」課程可以幫助你看到這些。最終你將明白,你身外的一切人、事、物,全是你一己想法的倒影。
  • 《重啟人生》:我們無法選擇原生家庭,但可以選擇自我療愈
    我們是一個天然的個體,活著是為了「實現」自己,而不是其他。親人的生命終結,受傷者可以幫他實現未完成的心願,依然會有心心相印、靈性相通的感覺。心中有愛,在哪裡都不孤獨。02、療愈我們的內在小孩每個人的心裡都住著一個內在小孩:他有深沉的恐懼和恐慌,非常沒有安全感。
  • 我接納不夠完美的自己
    愛自己的第一步,是接納不完美的自己。我們活在世上,不是為了活得完美,而是努力成為一個接納自己的好,也接納自己的不好,接納自己的光明,也接納自己的黑暗的人。這才是一個完整的人,才是真正地愛自己。不滿意別人,正是因為不滿意自己!你怎樣批判別人,就會怎樣批判自己。原來,真正不能接受的人是自己,不是別人!生活中遭遇的每一件事,我們和每一個人的衝突分裂,都只是一種象徵;每一個象徵都代表了我們內在的衝突和分離!內在的衝突源自我們黑暗的投射:接受你的黑暗面,你就不會被黑暗所困,所有的黑暗也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