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霸權史:從大航海時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戰!

2021-01-10 圖聞天下頭

在哥倫布未發現美洲前,或者說在大航海時代之前,世界歷史是孤立割裂的,無法與現代史和全球化的今天相提並論。

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說,世界霸權應該從哥倫布發現美洲開始算起,從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爭霸開始。

後航海時代之西班牙

如今的西班牙

這個時代,由於西班牙王室支持航海,支持哥倫布的徹底性,美洲的發現,最先最大受惠者當然是西班牙。

西班牙殖民者一度獨霸了美洲,掠奪黃金礦產和勞動力,並將這批資源轉化為財富,用於發展和保障更大的航海霸權——西班牙無敵艦隊誕生。

西班牙無敵艦隊是當時橫行大洋的艦隊,掌握了海權基本就掌握了殖民地,也就掌握了世界霸權,沒有國家敢挑戰它,直到英女王收編海盜,以小博大,擊敗西班牙,為未來的世界霸權鋪平道路。

資產階級革命時代之英國法國

拿破崙帶領法國崛起

1588年英國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 標誌著英國開始確立海上霸權,但其他各國的經濟尤其是資本主義都在發展,英國充其量也只是其中一員,並非世界霸主。英國霸權的確立,還是要歸功於資產階級革命。

英國國王的專橫,加劇了國內矛盾。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終於爆發。在反覆近50年鬥爭後,英國終在1688年徹底完成君主立憲制,資本主義快速發展,工業革命助推其成為世界第一的科技和工業實力。

英國從此一躍成為世界頭號強國,取代了葡萄牙成為美洲、亞洲和非洲大片殖民地的擁有者。

可就在對中國鴉片戰爭前幾十年,英國在歐洲大陸,與後起之秀的法國展開了較量。

眾所周知,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後,政局混亂,正好為拿破崙上臺提供了良機,他成為資產階級和法國各階層支持的領袖,並五破英、普、奧、俄等國組成的反法聯盟。

雖然看起來是國家戰爭,封建君主與新法國(拿破崙已稱帝,法國其實是半資本半封建國家)的戰爭,其實是法國與英國,俄國爭奪歐洲霸權,以至於未來世界霸權的戰爭。

戰爭結果,歷史已經有了答案,英國保持了歐洲乃至世界的霸權,但下一個後起之秀,軍事化國家德國已經在摩拳擦掌。

一戰爭霸戰

一戰中的德軍士兵

對於新晉的資本主義國家來說,德國是最具有擴張性的。

一戰讓歐洲幾大資本主義國家捲入戰爭,大家為歐洲霸權,為以後的世界霸權(其他洲的國家在他們眼裡都是可以爭奪的殖民地,只要打贏即可)打得不可開交。

最終,德國沒落到什麼好;奧匈帝國也解體;英法在一戰後元氣大傷,影響到後來二戰的參與力量,法國更是希特勒佔領全境;俄國發生了十月革命……

所有的參戰方似乎都是有害無利,傷到了元氣。但有三個是例外,一個是美國,一個是日本,另一個就是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德國。

英國在一戰中的裝甲車

二戰後美國趁機接棒世界霸權

當一戰在歐洲打得震天響的時候,美國卻發了戰爭橫財,日本遠在亞洲加入協約國。

需要注意的是,在19世紀末和一戰前,日本先後佔領了朝鮮,擊敗德國取得了中國山東的勢力範圍,其實力大增,它不僅要稱霸亞洲,更想稱霸亞太和全球(從日本的國策就君凡)。

美國更是毫髮無損實力大增,在引領第二次工業革命到一戰前,美國都置身事外,潛心發展工業和經濟,這為後來二戰奠定了強大的物質基礎。美國的軍火、經濟和科技均碾壓了英法德日,只是因為其對外政策,並沒有過多介入歐洲和亞洲事務。

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發,美國被拖入戰爭。相繼對日本和德國宣戰,美國的加入徹底改變了戰爭的天平,也讓美國開始接手歐洲亞洲乃至全球的事務。

二戰打殘了歐洲,英國法國日落西山,日本德國更不用說了,成了戰敗國。

這個時候,美國和蘇聯這兩個戰勝國,隨著時間推移成為了超級大國,也成為了冷戰的主角。

世界霸權進入了美蘇爭霸時間,直到蘇聯解體,美國的霸權地位在上世紀90年代末達到頂峰。

二戰讓世界霸權重新易手

相關焦點

  • 《航海圖的世界史》
    在幾乎沒有可靠航海圖的哥倫布時代,在大洋中航行就像在黑暗中摸黑前行一樣,充滿了危險。但是,即便最初是漫無目的的航海,一旦描繪出航海圖之後,未知的神秘海域就會變成普通的航海線路。航海圖實在是一個有趣的存在。 本書通過對這些冒險的回顧,講述從「航海圖」到「世界地圖」的變遷。繪製航海圖是俯瞰世界的嘗試。陸地與海洋的組合將世界區分成三塊,舞臺與時代同步。
  •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
    去年,女兒說想了解一下二戰,在網上搜了一下相關書籍信息,簡單對比了一下,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英〗李德·哈特 著)。問過女兒,二戰史看了有什麼體會?她講,隆美爾好厲害哦,義大利軍隊太水了,根本就是打醬油的,甚至連醬油都打不好⋯⋯😳春節假期,想起這本書,問女兒,看完了嗎?
  • 2020年全球存在4大隱患?俄專家:可能會導致第3次世界大戰爆發
    在此背景下,近日,俄羅斯軍事專家對今年的世界局勢進行了分析。他認為當前世界上存在4大隱患,很可能會成為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此外他還預測2020年下半年以後,人類將會進入現代歷史上最動蕩、最混亂的時代。
  • 第二次世界大戰——邱吉爾二戰回憶錄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英國走向衰落的臨界點,而美國卻日益崛起,在國際上獲得了更大的影響力。 但英國面臨了財政上的「敦克爾克」之後,也在美國的援助之下,夾帶自己的利益,爭取雙贏的局面,畢竟誰都不傻,追求利益最大化也在意長遠。
  • 《大航海時代--空白的世界》大航海元素滿滿的日式小清新桌遊
    如今的我,陷入的「桌遊的深坑不可自拔」,沒想到也會遇到一款《大航海》的桌遊~~~那麼我們就來看一下 說起大航海時代,不少人首先想到的會是遊戲史上的那個經典的光榮大航海系列。每每想起,依然可以津津樂道。大航海時代的魅力在哪裡?不外乎未知世界的探索、求知、發現。一直探索下去,看看會發生什麼、發現什麼,這也許是當初玩家們在遊戲中沉迷的原因。
  • 讀書|第二次世界大戰:崩塌的世界
    在有記錄的人類歷史歷程中,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最具毀滅性的一場衝突。其影響範圍遍及全球,堪稱典型的總體戰爭。不難理解,這場戰爭留下的陰影幽暗而長久,綿延其後數十載。從1945年戰爭正式結束開始,三代人的時間已經過去,對那場衝突有著鮮活記憶的人也已為數不多。
  •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這是一款以二戰為主題的戰爭策略類遊戲,玩家將在遊戲裡選擇盟軍和蘇軍的陣營加入進去,面對來自各方的敵人,招募更多的軍人,培養出最強大的軍隊,引進不同類型的裝甲車可以提升軍隊的戰鬥力,提升整體實力,在戰鬥中通過合理的排兵布陣取得戰鬥的勝利,喜歡戰爭的玩家趕快來下載吧!
  • 老師不會告訴你,世界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其實不是英國而是它
    其實在大航海時代之前,所謂的霸權都有很大的地域限制,稱霸世界是不可能的。在大航海時代到來後,英國並非第一個能夠徵服世界的歐洲國家。當時影響最大的兩個國家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特別是16世紀時的西班牙帝國,它不僅是歐洲當之無愧的霸主,而且還是世界上殖民地最多的國家,鼎盛時期國土面積達到3150萬平方公裡。
  • 一部電影,濃縮、刻錄著二次世界大戰史慘烈的腥風血雨
    (二)▲一部電影,濃縮、刻錄著二次世界大戰史慘烈的腥風血雨塞拉耶佛市容當年,在那個文化娛樂活動極為匱乏,生活色彩極其單調的年代,一部前南斯拉夫電影《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對於中國民眾來說,突感耳目一新,百看不厭。成為了家喻戶曉,迄今仍魅力不減,津津樂道的前南斯拉夫人民抵抗納粹德國的二戰故事。同齡的朋友們,至今仍能回憶起影片中的人物對白和情景片斷。
  • 冷戰鐵幕下的滿地花火:獨立解放浪潮如何改變戰後的世界格局?
    引言「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以霸佔一個國家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獨立浪潮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勝利,軸心國失敗而結束,世界人民終於戰勝了法西斯。▲失去家園的歐洲兒童第一個要素就是歐洲內部的衰落,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連年的炮火和殺戮基本上摧毀了大部分的歐洲,就連不可一世的英帝國也因為這兩場世界大戰終結了自己的日不落時代,歐洲內部的衰落所帶來的後果就是歐洲在世界上的殖民體系也走向了盡頭
  • 第一次世界大戰比第二次世界大戰更是人間煉獄
    說實在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性質上多少還有點不同,這也就決定了戰爭的慘烈程度不一樣。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帝國主義之間的帶有侵略性質的非正義的戰爭,不同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法西斯勢力與反法西斯勢力之間的戰爭。
  • 好書·推薦丨 「視覺歷史」叢書·第二次世界大戰重大戰役
    著有《帝國的滅亡》《登陸日:從諾曼第到解放巴黎》《戰爭中的世界1939—1945》和《現代戰爭的精英:特種部隊的編制、訓練和使用1917—1993》等二十餘部作品。多次受邀擔任歷史頻道、發現頻道、國家地理和BBC等電視頻道專欄中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歷史紀錄片的顧問和解說嘉賓。
  • 捷克:第三次世界大戰已進入「第一階段」
    這份報告中指出,隨著中俄美三國在全球「爭奪霸權」,世界正面臨新一輪世界大戰的威脅,當前正處於「第一階段」。此外,報告還認為當前世界局勢正遭受到質疑,各方意見忽略了和平對話的重要性,國際法的地位已經下降,世界上很可能會爆發全球性的軍事衝突。而三個大國直接的競爭,正增加更多的不安地因素。  換而言之,這份報告覺得:中美俄的爭霸將成為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
  • 加拿大為何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悄然崛起
    文/寂寞的紅酒加拿大,位於美洲北部,和美國山水相連,是世界領土面積第二的國家。作為美國的鄰國,在美國耀眼的光環下,加拿大一直沒有什麼存在感,完全和龐大的體量不相稱。實際上,作為世界主要工業強國之一,加拿大實力還是很不錯的。
  •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以夢為帆,迷惘堅定交織的大航海時代
    航海也一樣,第一個敢於以無畏的勇氣投入一場看似無望的航海大冒險的人,才是一個值得被歷史記住的英雄。哥倫布無疑在大航海時代屬於這樣一個堪稱獨佔鰲頭的人物,他的成功背後百折不撓的毅力確實非常人所能為也。但除了這些勵志的正能量的意義之外,他在九死一生的航海大冒險中,所經歷的充滿著冒險、欺詐、義氣、背叛、血淚等諸多元素的豐富多彩的細節更令人耳目一新。
  • 薦書 | 「視覺歷史」叢書·第二次世界大戰重大戰役(有福利)
    著有《帝國的滅亡》《登陸日:從諾曼第到解放巴黎》《戰爭中的世界1939—1945》和《現代戰爭的精英:特種部隊的編制、訓練和使用1917—1993》等二十餘部作品。多次受邀擔任歷史頻道、發現頻道、國家地理和BBC等電視頻道專欄中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歷史紀錄片的顧問和解說嘉賓。
  • 若無希特勒,第二次世界大戰還會開始麼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元兇就是德國的希特勒,在他領導下的德國儼然變成了一部戰爭機器,基本橫掃了歐洲所向披靡。但假如希特勒死在一戰的時候,那第二次世界大戰還會發生麼!
  • 第二次世界大戰十大最強武器(十)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一次破壞力量最大,瞻洲的範圍最廣,還有殺傷力最恐怖的一次戰爭。根據戰後數據的統計,共有來自30多個國家的1億多人,直接或間接參與到了二次大戰,總傷亡超過6000萬人。二次大戰造成大規模,毀滅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當時發明了好呢多先進新功能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武器的重點:創新,技術,通訊和醫學上。美國最終在這場戰爭,發明了最具破壞性的原子彈,結束了戰爭,並最後中取得了勝利果實,二戰以德國的瓦解以及日本和義大利帝國的淪陷而告終。
  • 哥倫布的發現,大航海時代的「世界地圖」,加勒比海航起點
    2020-05-08 17:11:41 來源: 球球的辣媽 舉報   歐洲的大航海時代其實也是波特蘭海圖的時代
  • 20部——第二次世界大戰電影大片!(值得收藏)!
    有溫度 有深度 有廣度就等你來關注第二次世界大戰,簡稱二戰,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和匈牙利王國、羅馬尼亞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等僕從國為一方,以美英法中等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被侵略國家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