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某個朋友私信我,說《穿PRADAD的女魔頭》中文版出了第二本,你看了嗎?我說,慚愧得很,就書店裡翻了翻,算沒看。她又問:你說這書裡寫的,接近現實嗎?我說:完全兩回事,在國外,是穿PRADA的女魔頭,在國內,是穿PRADA的窮嗖嗖。說完我自己都樂了,這話從何說起呢?!
那就話說早年間吧,這個早是多麼早呢?就是時尚雜誌剛在中國露端倪的那會兒,1990年前後吧——
那時候大家普遍都還比較窮,時尚編輯裡基本沒有什麼富二代、官二代,能得瑟兩下的,大都是有點海外關係的,比如舅舅大爺姑媽姨媽在美國法國什麼的,還有就是突然有個從臺灣回鄉認祖的爺爺或者姥爺,這些親戚會帶來很多讓大家開洋葷的新鮮玩意兒,小到可口可樂的聽裝限量版,大到嚇死人的普世價值觀,把這些花花綠綠、大陸少見的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設計好印在銅版紙上,就成為了那個年代國內第一批的時尚雜誌。
那一代的時尚編輯,基本都是歪打誤撞,大學畢業要找個工作,正好某個女性雜誌在招聘任制的編輯,姓何的就這麼碰上姓鄭的了——正合適。後來幹的好的,成為總監、成為主編,運氣好的,又成為後來約定俗成的一線大刊的總監、主編,但這是後話,早年間,誰也不知道哪一本本土雜誌後來會突然開竅,會尋求版權合作,成為再後來的VOGUE中文版,BAZAAR中文版。成為第一代的時尚編輯,真心幸運,又真心不是什麼幸運事兒。
說幸運,這份職業的確給人很多體驗的機會,天南海北,好吃好喝,各大奢侈品拿出最奢侈的款待精神,逢迎Come from China的時尚編輯,在邏輯上這沒有什麼不通,誰叫那裡是全球購買力最強勁的新興市場,換誰做老闆都一樣,得重視。
尤其有了微博、微信朋友圈之後,這種生活變成可以帶現場直播的,已經做到高TITLE的前幾批時尚編輯,在旁人眼裡,嚯,就是好一塊繡滿了大牡丹花的上等錦緞,華麗不說,旁邊居然還有無數端著七彩絲線和繡花繃子的人在排隊候著。
烈火烹油、鮮花著錦,可惜國內的時尚終不是這個產業的源頭,神經末梢的觸碰,反應到大腦,只能算是完成偵察兵的任務,中樞神經永遠在遙遠的歐羅巴。即便被拍成電影,女魔頭也活在美利堅,歐洲人看了還是會哼一聲表示不屑,每年好幾十億的奢侈品大產業鏈,怎麼會是你們說了算……
所以國內穿PRADA的,要麼是時尚愛好者,要麼是時尚從業者,女魔頭,想多了……
一窮二白,基本上是第一代、第二代……直至第N代時尚編輯的通病,直到跟王思聰差不多年紀的一批富裕的熊孩子,因為真正熱愛,家裡倒貼錢地進入這個行業,才算有所改變。但這個群體,畢竟不佔主流,大多時尚編輯,在節節攀升的CPI面前,越發的一窮二白。
窮,指經濟上。
基本上時尚編輯都沒什麼錢,幹的年頭越長,越是兜比臉還白。因為這一行,有點像唱戲,唱戲首先得有行頭,奢侈品於普通百姓的悖論就在於,其質量和身份隱喻遠遠高出生活必需,其價格就必然遠遠超出常人所能負擔的程度。
就不討論是不是真正源於熱愛才去消費奢侈品了(沒有不愛的理由啊,那麼精湛的工藝、那麼潮流的設計、那麼高大上的品牌文化的隱喻),單是時尚編輯要出席各種活動……見各種採訪對象……況且,您還不能老是一個經典款吧……連《月牙兒》裡的韓月容都知道:「把我所有的一點東西都折賣了,作了一身新行頭,我的確不難看。」
然而,工資就那麼點兒……早期時尚編輯裡一大堆人在北京房價沒飆升,1萬多就可以買到1平米新城國際和棕櫚泉的時候,選擇了忠誠於自己服務的奢侈品行業,而不是置業。相信搞一個工作成本排行榜,無論國外還是國內,時尚編輯都不會跑出前三名!有時候不是虛榮不虛榮的事,而是人在哪個環境裡,就會有哪個環境的壓力,名利場比的就是浮華,你這個時候非說樸素是一種美,對不起,遊戲規則搞錯了。前陣子聽一句名言,就此落下心臟病的根兒:「沒錢不是你的錯,沒錢還混時尚圈就是你的錯了!」
白,指思想上。
知乎上有個提問:「為什么女人看韓劇會被說層次低,男人看A片就不會被這麼說?」迄今為止最精湛的回答是:「因為男人清楚地知道那只是A片,而女人往往搞不清那只是韓劇。」同理適用於時尚編輯。
從來都是改朝換代的時候,早先社會底層的人通過各種財富積累獲得新的社會地位,才贏來奢侈品市場的新一輪大繁榮,我們這一代Chinese正好趕上這個大變革期。然而,14億人共同吃飽飯沒問題,但14億人都消費得起奢侈品,估計在共產主義社會也實現不了。
時尚編輯容易把雜誌裡的生活,當成自己本來就應該有的生活,原本一份職業一個平臺帶給人的便利和好處,卻害得大多數人把自己站成瞭望夫崖,他們要求自己找的的男朋友女朋友要像雜誌裡的明星或者模特,要求自己的生活品質要等同於雜誌裡的LIFESTYLE版塊,實現不了,就鬱悶,就跟自己過不去。不過,既然連王爾德都說「擺脫誘惑的唯一方法是臣服於誘惑。我能抵抗一切,除了誘惑」,我也深深理解朋友圈夜裡大半夜還睡不著覺的那一批人,因為,我也這樣過!
因為一本書,突然話癆了這麼多,我已經做好被時尚圈裡的諸多好朋友板磚拍死的準備,但不管前面的話怎麼陰損缺德,中國的時尚圈、或者說時尚編輯圈,都是眼下我們這個國度真真切切最值得被愛戴的一個群體,他們追隨自己的內心,敢愛敢恨,不買假貨、尊重創意、自我約束、市場化程度最高,這個群體裡,帥哥美女如雲,北上廣深花大價錢搞起來的摩天寫字樓、潮流新鮮地裡,他們通常是最漂亮的人文風景。
試想像一下,假如沒有這個圈子的人不遺餘力地自我建設和影響它人,你花了好幾百塊在「XXX」裡喝下午茶,與你鄰座的將是哪些人?你花了好幾千塊甚至好幾萬塊從奢侈品店裡買回的包包和配飾,跟你撞款的又將是哪些人?你花了好幾百萬從五環路外買回的嶄新房子,同你一起擠電梯的又將是哪些人?正是這些穿PRADA的窮嗖嗖,在時時刻刻、不遺餘力地身體力行著同一件事——要全中國,都向上看!
點擊就會美!美!美!時尚COSMO
cosmochina
在這裡,所有女孩都cool and hot
時尚美人計
cosmobeauty
美容圈最懂八卦,八卦界最懂美容
COSMO時髦辦
cosmofashionoffice
全方位的時尚急救
壞女孩沙龍
badbadgirls
世間只道女孩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