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倉】高更 局部

2020-12-25 騰訊網

時間丨藝術丨深度丨我們

在這裡遇見最好的自己| 畫倉

保羅·高 更

▲ 你有高山,我有流水

Zhuangzhou one day when he went to sleep, he suddenly had a dream. In the dream, he became a butterfly, a vivid butterfly. How happy and comfortable he felt! I don't know I wasZhuangzhou. The butterfly didn't know where it came from and landed on a bunch of flower branches on the hillside. Suddenly a breeze blew.Zhuangzhouwoke up. When she was in a panic, she knew that she wasZhuangzhou. I don't know if it'sZhuangzhouin the dream orZhuangzhouin the dream? It must be different from butterfly. This is called the fusion and change of crops and me.

▲保羅·高更在他的畫前

他是高更,前股票經紀人,現在的落魄畫家。他的前半生可以用光鮮亮麗來形容。一個高富帥,娶了美人梅特,十年內生有5個孩子,過著安寧而富足的生活,夏日午後在酒吧中小酌,冬日傍晚在壁爐邊小憩,在閒情逸緻的時候畫畫,還收藏了塞尚、莫奈、雷諾瓦、畢沙羅等印象派畫家的作品。

▲高更夫人與孩子們

高更在妻子和五個子女之外,擁有數個情人和兩個私生子,連梵谷都感嘆:「他在創造孩子的同時,竟然還能創造作品!」

▲彈鋼琴的高更

▲左為高更母親,右為《阿琳·高更像》

▲保羅·高更,《母親與女兒》

▲左為高更,右為高更自畫像

-E N D-

畫 倉 H U A C A N G

圖片來源於網絡/編輯:王大羊

只為分享交流,所推內容若涉及版權問題

敬請原作者告知,我們會立即刪

本年度最好的視頻號

Zhuangzhou one day when he went to sleep, he suddenly had a dream. In the dream, he became a butterfly, a vivid butterfly. How happy and comfortable he felt! I don't know I wasZhuangzhou. The butterfly didn't know where it came from and landed on a bunch of flower branches on the hillside. Suddenly a breeze blew.Zhuangzhouwoke up. When she was in a panic, she knew that she wasZhuangzhou. I don't know if it'sZhuangzhouin the dream orZhuangzhouin the dream? It must be different from butterfly. This is called the fusion and change of crops and me.

相關焦點

  • 【畫倉】Lola Gil丨潛意識裡懷舊的藝術家
    【畫倉】Lola Gil丨潛意識裡懷舊的藝術家 人文丨藝術丨深度丨閱讀
  • 人物肖像畫:艾琳·高更的肖像-高更|美術作品
    A.D 19C-20C法國畫家_保羅·高更(Paul Gauguin,生於1848年至1903年)法國後印象派畫家、雕塑家,與文森特·梵谷、塞尚並稱為後印象派三大巨匠。肖像一:藝術家的兒子肖像二:艾琳·高更的肖像肖像三:兒童畫像肖像四:小布雷頓肖像五:兩個人坐在沙發上
  • 這個曾在高更畫作中出現的高更雕塑作品被證實是「贗品」?
    這個曾在高更畫作中出現的高更雕塑作品被證實是「贗品」?它此前一直被認為是高更在法屬玻里尼西亞的馬克斯薩斯群島(Marquesas Islands)時期的創作。它也被認為是「賣出了高更雕塑的最高價格」。高更雖然因其畫作而聞名,但他同時也是雕塑家,在大溪地島逗留期間創作了不少木質雕塑。認為雕塑的作者是高更的主要證據是,高更在他的筆記本Noa Noa(從1890年代後期開始,現收藏在奧賽博物館)中粘貼了這兩幅雕塑照片。
  • 蔣勳破解高更之美:解讀「後印象派大師」高更爭議一生
    《蔣勳破解高更之美》 蔣勳著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15.10《蔣勳破解高更之美》是美學大師、百萬暢銷書作家蔣勳先生的經典作品——「蔣勳藝術美學」系列第六本,也是本系列的壓軸之作。該系列解讀了世界著名藝術家的作品,包括達文西、梵谷、米開朗其羅、莫奈、高更等人。跟隨蔣勳,走進美學探索之路,洞悉藝術史上最真實的理性與感性,呈現最精彩的美學觀點及經典畫作。現代藝術的啟蒙者高更,為了追求遠方的呼喚,不惜傾家蕩產,拋下了蒼白矯情的歐洲文明,逃奔大溪地島。在最原始處,尋找蠻荒肉體的奢華。
  • 梵谷與高更的「相愛相殺」
    保羅·高更梵谷是在巴黎時認識高更的。他十分欽佩對方的畫風,特別是當他向高更展示自己的畫作時,高更還特別稱讚了其中的一幅《向日葵》,梵谷因此激動得久久不能平靜。梵谷對高更的到來充滿了渴望,決定用自己最出色的作品來裝飾高更的臥室。他想起在巴黎時高更曾稱讚過他畫的《向日葵》,就決定再畫一幅,來取悅自己心目中的「導師」。
  • 賞析高更名作《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誰?我們到哪裡去?》
    也並不是保羅·高更生前最後一幅畫。但是這幅富含哲學意味和神秘主義的《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誰?我們到哪裡去?》,卻是高更整個藝術家生涯中最知名的一幅大作。《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誰?我們到哪裡去?》是高更所創作的最大的一幅油畫,創作於1898年上半年,尺寸為139.1cm*374.6cm,現藏於美國波士頓美術館。
  • 保羅·高更生平,看完我驚呆了
    1871年高更離開海軍,而他母親在他出海時(1867年)就已過世,在他的監護人Gustave Arosa幫助下,高更進入巴黎的Paul Bertin證券交易所。在這段期間,他在Arosa和證券交易所同事Schuffenecker的勸誘下,開始作畫,Arosa本身是相當有品味的藝術收藏家,收藏了許多當時法國著名畫家的作品,Schuffenecker則是業餘畫家,在二人的影響下,高更逐漸向畫家的道路邁進。
  • 保羅·高更的著名畫作《大溪地少女》
    拒絕文明,逃離到原始島嶼大溪地島的畫家——一提起保羅·高更這個名字,這一想法便會在腦海裡湧現。我們所熟悉的高更畫作是1891年之後的作品,大部分創作於大溪地島。高更原是在證券公司任職的一名普通員工,育有5名子女。1876年,他的作品《威洛裡森林的風景》入選沙龍展,由此步入畫壇。
  • 蔣勳:梵谷與高更驚心動魄的62天
    高更與梵谷的相遇像不可思議宿命中的時刻,相互激蕩出驚人的火花。一八八八年十月,他們重聚在阿爾,要一起共同生活兩個月,更巨大的撞擊將在一年後發生,他們歷史的宿命糾纏在一起。為了高更要來阿爾,梵谷刻意布置了他的房間。
  • 一日一話 | 高更:愛在他鄉
    藝術家介紹:保羅·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法國後印象派畫家、雕塑家,與梵谷、塞尚並稱為後印象派三大巨匠,對現當代繪畫的發展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高更生於法國巴黎,他把繪畫的本質看作是某種獨立於自然之外的東西,當成記憶中經驗的一種創造,而不是一般所認為的那種通過反覆寫生而直接獲得的知覺經驗中的東西。和大多數同時代的藝術家相比,他的探索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原始藝術的影響,特別是他對南太平洋熱帶島嶼的風土人情極為痴迷。著名作家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的原型,就是這位大名鼎鼎的高更。
  • 高更全集(高清520張)
    嚮往心中的天堂--保羅·高更保羅·高更(1848—1903)法國1889 艾琳·高更高更出於對歐洲文明和傳統藝術的懷疑,索性離開歐洲到南太平洋的塔西提島和土著人長期生活在一起。他以率真、單純化、近於原始藝術的造型和配色 ,表示大自然提示帶給他的感受和他對島上「大自然的寵兒」的心儀傾慕。
  • 單純而樸實 | 後印象派保羅·高更作品欣賞
    保羅·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法國後印象派畫家、雕塑家,代表作品有《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 》《黃色基督》《遊魂》《敬神節》等。保羅·高更生於法國巴黎,年輕時做過海員,後成為一名股票經紀人。
  • 最「另類」的後印象派裡畫家:保羅·高更
    高更的作品在一眾印象派藝術家裡顯得極為獨特,他一生足跡踏遍了諸多國家,他的作品中也記錄下了所到之處的獨特異國情調、民俗生活。1848年,高更出生於巴黎。不同於其他畫家,他的職業生涯開始得很晚。年少時,高更曾在海軍服役,並因此而在海上航行去過許多地方,後來高更喜愛四處旅行也正與這段經歷有關。
  • 梵谷與高更的相愛相殺,內含驚喜哦!
    為了迎接高更的到來,梵谷以每月15法郎的價格租下了一套兩層公寓。樓下是工作室和廚房,樓上分別是高更和他自己的臥室。他在《阿爾的臥室》中描繪了自己的房間:兩個枕頭、兩把椅子、兩瓶水、兩幅畫像,甚至兩扇門。其實這只是他一人的臥室,這樣的布置可能是因為梵谷太過孤獨,太渴望有同道中人陪伴了吧。
  • 一文看懂梵谷、高更、塞尚
    1903年5月,在心臟病、溼疹和梅毒病菌的多年折磨下,55歲的高更在多米尼加島上一個小村子中孤獨死去。1906年10月,67歲的塞尚在野外寫生時遭遇暴雨而昏倒在路邊,自此一病不起,一周後與世長辭。就比如說那年,梵谷好不容易把高更請到了自己的畫室小住。結果,沒到一個月就鬧掰了,吵架,憋屈的梵谷一激動割下了自己耳朵。
  • 住進電影節裡 | 高更:「我是一個偉大的藝術家.」
    保羅高更在巴黎的藝術圈已小有名氣,但為文明社會的虛偽感到厭煩。高更走進叢林深處,認識了當地的毛利人,邂逅了原住民女孩德胡拉;一段三角關係也若隱若現地緩緩浮出...而最廣為大眾所討論的關鍵原因,就是他的「密友」,同為後印象畫派的畫家:高更(Paul Gauguin)。《高更:愛在他鄉》中文版先行預告片非常湊巧的是,高更的密友----我們的音樂劇《梵谷》劇組在北京也正進行巡演中 在北京的世紀劇院和大家見面啦 希望大家也去多多觀劇!吃下我們的安利!
  • 高更:被畫畫拐上「歧路」 卻抵達了藝術的神壇
    在成都博物館與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聯合舉辦的「光影浮空:歐洲繪畫五百年」展覽中有一位這樣的藝術大師,他就是法國著名畫家保羅·高更。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高更被畫畫拐上「歧路」的傳奇人生。保羅·高更的人生在如今的各種搜尋引擎上似乎都凝成了一句話「保羅·高更(1848–1903),一位法國後印象派藝術家、雕塑家,與梵谷、塞尚並稱為後印象派三大巨匠。」
  • 高更:被畫畫拐上「歧路」卻抵達了藝術的神壇
    在成都博物館與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聯合舉辦的「光影浮空:歐洲繪畫五百年」展覽中有一位這樣的藝術大師,他就是法國著名畫家保羅·高更。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高更被畫畫拐上「歧路」的傳奇人生。  保羅·高更的人生在如今的各種搜尋引擎上似乎都凝成了一句話「保羅·高更(1848-1903),一位法國後印象派藝術家、雕塑家,與梵谷、塞尚並稱為後印象派三大巨匠。」
  • 使梵谷自己割下耳朵的摯友——同樣精神異於常人的高更
    高更的《獻給梵谷的自畫像》今天雷語就跟同道們說談說談奇人高更,偉人的精神世界太過高深,咱只聊聊他的牛掰、偉大之處和成功的地方。高更作畫時使用自然界所沒有的純色,平塗似的塗抹在畫面上,既不表現自然色彩也跟物體的塑造無關,更不考慮光線對物體的影響,透視法則更是不存在,以上種種的做法,我們看到高更的那些讓人奇怪費解的、變了形的畫面也就不奇怪了。
  • 美學名家蔣勳推壓軸之作 「破解」高更的爭議一生
    本報訊(記者 王嘉)繼解讀達·文西、梵谷、米開朗基羅、莫奈等人後,美學名家蔣勳又將目光轉向「後印象派大師」高更,其「蔣勳藝術美學」系列第六本《蔣勳破解高更之美》近日即將面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