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塊跟一套房子,怎麼想都不應該掛鈎的事,但是如果你跟那些借貸平臺借錢的話,那麼,借一萬塊最後或許還的話就似乎40萬。所以在此,小編提醒大家,借貸有風險,大家需謹慎。
轉型做現金貸的某中型P2P平臺CEO張闖,曾經親眼所見這樣一個案例——一個剛畢業的小夥,向某現金貸平臺借了一萬塊,一年下來,連本帶息加滯納金,變成了4萬元。催收員給年輕人出了個主意,讓他去一個新的平臺借款,先還自己平臺的錢。結果,連本帶息,滾成了8萬。
第二波催收人再次故技重施,讓欠款滾成了20萬。滾到第四次的時候,年輕人已欠款40萬。
小夥子快崩潰了,催收的人絲毫不妥協,直接找到了小夥父母,老兩口沒有辦法,將家裡唯一的一套房賤賣,還清了債務。
欠債有風險,借錢需謹慎。在近兩年風頭正勁的現金貸行業,這樣利滾利的荒誕故事實在不算罕見。而在這種現金貸騙局下,其實還隱藏著一個「很難不掙錢」的嗜血生意。
野蠻生長,風控成擺設
2年前,27歲的太原人黃晴,放棄了花80萬才能買來的國企鐵飯碗,跑去幹現金貸。
這在人脈四通八達的小城,迅速傳成一個不小的新聞。家人強烈反對,周圍的人也嘲諷「她瘋了」。
誰也沒想到,成為一名貸款銷售員的黃晴,居然在一個月內狂掙4萬塊。而依然在國企的同事們,辛苦坐班,只拿著3000出頭的工資。
所謂現金貸,一般指針對個人的小額短期信用貸款,是消費金融的一個重要分支。
對於那些沒有徵信記錄,收入低的用戶群體,銀行等傳統機構顯然是不會關注的,於是專門解決這類人群信貸需求的現金貸便應運而生。目前,現金貸市場規模在300億元左右。
由於業務周期短,數額小,能夠滿足更多人群的信貸需求,且未來市場空間巨大、利潤可觀,很多平臺開始湧入這一行業。
2016年,現金貸開始在全國範圍內瘋狂燃燒。一二線城市,以線上貸款端為主;三四線城市,則以線下貸款的方式,紮根頗深。
據不完全統計,線上現金貸平臺已多達上千家,但一些公司為了拓展客群,會多個產品同時展業,因此活躍的現金貸平臺,有幾百家。而全國信貸員總數也已達100萬。
線下貸款需要信貸員和銷售員,而線上貸款,同樣開始出現「中介」。他們在這條產業鏈上,扮演著「形象包裝」的角色。
去年,陳慶龍和幾個人成立了一家公司,專門做「網貸中介」。
「中介的存在,靠的就是信息不對稱」,陳慶龍主要的工作,是幫助貸款用戶「包裝資料」,繞過風控。
最常用的一招,就是幫助客戶「包裝」工作單位。陳慶龍給公司安裝了一臺座機,將所有客戶的公司電話都留成這個號碼。一個專職小妹負責接電話,遇見貸款平臺回訪的,就回答:「對對,某某就是我們公司的員工。」
另外PS證件、包裝通訊錄等工作,也是陳慶龍的小伎倆。
不僅有「中介」可以幫助貸款用戶繞過風控,事實上,很多現金貸平臺對於風控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我們不關心風控,只要壞帳率低於50%,我們就可以盈利」,張闖稱,行業普遍的壞帳率在20%以上,但依然暴利,「一家知名的大型平臺,最開始的壞帳率接近50%,居然每個月還可以掙3千萬」。
太原分公司一名初級信貸員,每個月都會發出成箱的名片
2
友情提示:支持鍵盤左右鍵← →翻頁
看完這篇文章有何感覺?
上一頁12下一頁上一頁12下一頁
零和遊戲,低收入人群付高息
暴利吸取的,其實是借款人的「高息」血液。
現金貸公司專門服務於中低收入人群,他們的目標客戶大多是收入在2000到3000元,平均借款金額在500到5000元不等,客戶多為藍領、學生或剛步入社會收入較低且不穩定的年輕人。儘管收入不高,但他們的消費需求仍然很旺盛。
由於比銀行借款手續簡單,快速實時審批,移動端申請按日計息,現金貸鎖住了不少用戶。據統計,我國目前有1000-1500萬活躍現金貸用戶。
「借1000元,一周後還1100,感覺只多了100元」,資深從業人員馮秉稱,因為金額不多,加上很多平臺宣傳的,是「日息」、「月息」,用戶感知不敏感。
而一旦按照正規的方式計算,利息就變得驚人了。
我國法律規定,年利率超過36%為高利貸,超過部分,不受到「法律保護」。但市面上78家比較知名的現金貸平臺,平均利率158%,其中最高的「發薪貸」年化利率可達598%。
為了掩蓋住如此高額的利息,大多平臺都收取「管理費」。「這些都是為了掩人耳目,實際上就是利息」,馮秉稱。
按目前現金貸平臺普遍的借款利率計算,一旦借款人疏忽忘記還款,產生的逾期罰金有可能遠超借款本金。
趣店集團曾曝出「天價滯納金」,每天的滯納金是未還金額的1%,只需要100天,罰金就滾動到和本金一樣多。
而魔法現金客服稱,每日逾期罰款為74元,假設借款金額為1000元,只需要14天,利息就滾動到和本金一樣多。
誰會為了提前一周拿到1000元錢,而支付如此高額的利息?
「大多都是黃賭毒」,馮秉稱。因此,這個行業中,用戶的高危和底層,也備受詬病。這些人,大多會逾期,賴帳,甚至騙貸。而比他們更為優質的用戶,則用高額的利息,為這群老賴買單。
這個暴利遊戲中,吃虧永遠是「老實人」。
利滾利,騙局三步走
近日有媒體報導,上海一位許女士,2013年向一家「小額貸款公司」借款4萬元,經過「陰陽欠條」「平帳」等一系列運作,欠款額飆升到了150萬。最後「小額貸款公司」將她告上了法庭,連房子也被查封。網絡上有一個新詞形容這種詐騙套路——「套路貸」。
套路貸騙局通常有三步走。第一步就是先誘使借款人借貸,隨後以行規為由,哄騙借款人籤下高於所借款項一倍甚至數倍的欠條。比如借10萬元,欠條寫的卻是20萬元。此時騙子最常見的話術是「不會真讓你還這麼多,按期還就沒事」。
從4萬到150萬,「平帳」讓借款額飆升
第二步是「偽造」銀行流水。借款人籤下欠條之後,「小額貸款公司」會哄騙借款人前往銀行轉帳取款並拿走現金,留下銀行流水作為證據。比如「小額貸款公司」會與借款人一同到銀行轉帳,他們先將欠條上允諾的金額20萬元打入借款人卡中,接著讓借款人取出,然後拿走其中的10萬元,而借款人卻沒有拿到還款單。最後借款人實際到手的錢只有10萬元,但是銀行流水卻顯示有20萬元進帳。
第三步就是「平帳」,也是在這一步,原本的帳務可能膨脹幾十倍。一旦借款人違約,「借貸公司」就會用「平帳」的方式解決。「平帳」即由另一家「小額貸款公司」償還第一家公司的錢,借款人再籤下更高額的欠款合同。其中還會重複第二步「偽造」銀行流水的過程。
為了「平帳」,借貸公司會故意讓你違約,比如還款時藉故到外地,讓借款人無法聯繫到;或是違約的條款設置的非常苛刻,比如「逾期還款」的時限是按小時甚至分鐘計算,債務就翻著倍地往上漲。總之,就是要把借款者逼上「還不出」「還不清」的絕路。
一些犯罪分子撰寫的「套路貸劇本」,標題就叫《小成本、大利潤》
上一頁12下一頁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