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月-紅樓夢人物

2021-03-01 紅樓夢書迷

麝月是中國四大名著《紅樓夢》裡的人物之一的寶玉身邊的一等丫鬟(丫鬟也 分一等二等,不細論)。按照第5回眾丫鬟的排序「襲人、晴雯、麝月,秋紋」,她並不突出。再看文中寫她是「公然又是一個襲人」,可見她的脾氣秉性與襲人相似。襲人的筆墨在前80回的《石頭記》裡比較多,涉及麝月的則少了很多,乍看到象是襲人的影子。曹雪芹寫大觀園每個女兒都有她的一段筆墨。

如果不是脂硯批語的出現,這將是一個就此被埋沒了的好女兒。一則批語最能說明問題:「閒上一段女兒口舌,卻寫麝月一人,襲人出嫁之後,寶玉寶釵身邊還有一人,雖不及襲人周到,亦可免微小敝等患,方不負寶釵之為人也。故襲人出嫁後云:「好歹留著麝月」一語,寶玉便依從此話」 可見寶玉寶釵落魄後依然還有麝月在身邊服侍,這自然是高鶚續書的後40回故事。但是即便是這樣寶玉依然離開二人,出家為僧。

麝月的存在對寶玉是極為關鍵的。「壽怡紅群芳開夜宴」一節裡,麝月所掣花籤為「荼縻」花,題為「韶華勝極」。「韶華」是指人的青春年華,「勝極必落」則突出美好的時光馬上過去。寶玉覺得不吉利,所以會把籤藏起來不讓大家看。籤中又引用宋代王淇《春暮遊小園》裡的詩句「開到荼縻花事了」,則表明良辰美景就要結束。

荼縻花是最晚才開的花,有蘇軾詩:「荼靡不爭春,寂寞開最晚」。曹雪芹以花喻女兒,用荼縻花則表明「諸芳盡」。正好印證麝月是陪伴在寶玉身邊最後的女兒。

《爾雅-釋草》裡記載「荼,苦菜」。所以也有「荼毒」這樣的詞語。苦則預示寶玉日後的生活是艱苦的,正如批語裡提到寶玉後來「寒冬噎酸齏」,苦不堪言。因佛教裡說荼縻是來生的花,所以也叫「佛見笑」。佛見笑有意預示寶玉最後大徹大悟,出家為僧。又因為其花色象黃酒,也稱為酴醾,這樣的稱呼暗合寶玉題蘅蕪院的對聯中「睡足酴醾夢也香」。「酴醾」就是荼縻花釀的酒(古時四川釀酒),西漢的揚雄在《蜀都賦》中稱為「酴清」,既是此種酒。這樣一來所聯繫的伏筆則很明顯了,麝月是陪伴寶玉作完紅樓一夢的最後一個人物。

「使力不使心」的晴雯和墜兒媽吵架,為吵架而吵架,以吵架對吵架,永遠解決不了問題。麝月先用話壓住,講的不是理,是身份:「這個地方豈有你叫喊講禮的?你見誰和我們講過禮?別說嫂子你,就是賴奶奶林大娘,也得擔待我們三分。」

再說出道道來,說是道道,還是自家的身分:「便是叫名字,從小兒直到如今,都是老太太吩咐過的…連昨兒林大娘叫了一聲『爺』,老太太還說他呢,此是一件。二則,我們這些人常回老太太的話去,可不叫著名字回話,難道也稱『爺』?那一日不把寶玉兩個字念二百遍」 最後還不忘羞辱一番:「嫂子原也不得在老太太、太太跟前當些體統差事,成年家只在三門外頭混,怪不得不知我們裡頭的規矩。這裡不是嫂子久站的,再一會,不用我們說話,就有人來問你了。」更叫小丫頭子來:「拿了擦地的布來擦地!」 弄得墜兒娘無言可對,只得帶來墜兒去。

後來輪到芳官的乾娘何婆欺負芳官,襲人息事寧人,自拿了洗頭的家當給芳官,不料羞得何婆責打芳官:「沒良心,花掰我剋扣你的錢。」晴雯性子火爆,直接開罵:「你老人家太不省事。你不給他洗頭的東西,我們饒給他東西,你不自臊,還有臉打他。」何婆反駁:「一日叫娘,終身是母。他排揎我,我就打得!」

襲人有自知之明,找來麝月:「我不會和人拌嘴,晴雯性太急,你快過去震嚇他兩句。」

麝月聽了,忙過來說道:「你且別嚷。我且問你,別說我們這一處,你看滿園子裡,誰在主子屋裡教導過女兒的?便是你的親女兒,既分了房,有了主子,自有主子打得罵得,再者大些的姑娘姐姐們打得罵得,誰許老子娘又半中間管閒事了?…你們放心,因連日這個病那個病,老太太又不得閒心,所以我沒回。等兩日消閒了,咱們痛回一回,大家把威風煞一煞兒才好。寶玉才好了些,連我們不敢大聲說話,你反打的人狼號鬼叫的。」說得那婆子羞愧難當,一言不發。

兩場戲,麝月左一句老太太,右一句寶玉,橫批一句大家規矩,三座大山壓下來,號令天下婆子,誰敢不從。總之怡紅院的地盤我做主,你們跟我們不是一個檔次的,鬧什麼鬧,一邊去。

沒料到過了幾天,何婆舊病復發,又要打親女兒春燕,襲人倒想學麝月:「三日兩頭兒打了幹的打親的,還是買弄你女兒多,還是認真不知王法?」反遭何婆反擊:「姑娘你不知道,別管我們閒事!都是你們縱的,這會子還管什麼?」寶玉這個不中用的只知道干著急:「你只在這裡鬧也罷了,怎麼連親戚也都得罪起來?」

還是麝月出馬,眼見大帽子不起作用,現官改現管:「去把平兒給我們叫來!平兒不得閒就把林大娘叫了來。」只一句話,那婆子滿面流淚,陪盡好話,從此降服。

麝月是安分守己的,大家出去頑自己守著。麝月是體貼照顧的,體諒襲人病了,讓老媽媽子們歇歇,小丫頭子們頑頑。麝月是善解人意的,晴雯抱怨林之孝家嘮叨,麝月確能為他人想:「他也不是好意的,少不得也要常提著些兒。也堤防著怕走了大褶兒的意思。」

有這般的性格,又有「三言兩語」的「做賊」能耐,關鍵時候還能挺身而出,麝月如何不得好評?如何不做姨娘?王夫人說「笨笨的倒好」,平兒單告訴麝月留心墜兒,襲人出嫁,囑咐「好歹留著麝月」,好比蕭何薦曹,元直走馬。

《紅樓夢》 第63回寫到麝月掣籤時,有一段值得玩味的文字:"麝月便掣了一根出來,大家看時,這上面一枝荼縻花,題著"韶華勝極"四字,那邊寫著一句舊詩,道是"開到荼縻花事了"。注云"在席各飲三懷送春。"麝月問怎麼講,寶玉愁眉忙將籤藏了說:"咱們且喝酒。"說著,大家吃了三口,以充三杯之數。"

寶玉看了籤為什麼要犯愁?又為什麼要把籤藏起來?這一籤到底包含著什麼意思? 原來荼麻縻屬於薔薇科落葉灌木,初夏開花,花冠為重瓣,帶黃白色,美麗可供觀賞。歷代詩人以其開花較晚,故把荼縻看作是送春之花。籤上的那句詩出自宋代王淇《春暮遊小園》"一從梅粉褪殘妝,塗抹新紅上海棠。開到荼縻花事了,絲絲天棘出莓牆。"荼縻花一開,意味著"三春過後諸芳盡",良辰美景就要結束了。麝月忠厚老實,心地善良。在怡紅院幾個大丫頭中,她受襲人"陶冶教育"影響最深。襲人不在,常常留著麝月看家,所以在王夫人的眼中,襲人和麝月視為一體,遇事往往襲麝並舉,如談到寶玉房中丫頭時說:"只有襲人,麝月這兩個笨笨的倒好。"這就明顯地把襲人,麝月與晴雯劃清界線。寶玉雖然寵愛晴雯,但怡紅院裡的實權派丫頭卻是襲人和麝月。

第20回寫元宵節晚上,襲人病了,怡紅院裡的眾丫頭都出去賭錢,只有麝月看家。寶玉叫她去玩,麝月道:"你既在這裡,越發不用去了,咱們兩個說話玩笑豈不好?"此處有脂硯齋批曰:"全是襲人口氣,所以後來代任。""代任"者,襲人的接班人也。

麝月是寶玉身邊最後的一位侍婢,是送走春光最晚開的花朵,應了詩籤上所說"開到荼縻花事了"。

從名字上看,「麝月」和「檀雲」,通常被認為是一對兒。

在第23回中,寶玉四時即事詩中的《夏夜即事》中有:「窗明麝月開宮鏡,室靄檀雲品御香。」在第78回的《芙蓉誄》中,有「鏡分鸞別,愁開麝月之奩;梳化龍飛,哀折檀雲之齒」。

「雲」和「月」,似乎總是一對。在第50回中,進入惜春的「暖香塢」之前,要經過「穿雲」和「度月」:「過了藕香榭,穿入一條夾道,東西兩邊皆有過街門,門樓上裡外皆嵌著石頭匾,如今進的是西門,向外的匾上鑿著『穿雲』二字,向裡的鑿著『度月』兩字。來至當中,進了向南的正門,從裡邊遊廊過去便是惜春臥房『暖香塢』。」

看來,這兩人是一對兒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可是,奇怪的是,此雲、此月,怎會有檀麝之香呢?

「窗明麝月開宮鏡」。那次寶玉給麝月蓖頭,被晴雯譏諷,寶玉說「滿屋裡就只她磨牙」。這時,晴雯轉回來了,麝月便對著鏡子裡只擺手。這一段非常好看。麝月除了她的口才,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大約就是這一次了。

說到「麝月」,似乎總是和鏡子相關聯(大約是因其形如月);而「檀雲」呢,似乎是指一種檀木做的梳子(大約是因其紋像雲)。說起來,這「麝月」和「檀雲」,其實並不是真正的雲和月。

再比如「茜雪」之名。雪怎麼是紅色的呢?在寶玉的乞紅梅詩中,有「入世冷挑紅雪去,離塵香割紫雲來。」其中的「紅雪」,是指紅梅花。「茜」是紅色。看來,這「茜雪」也未必是真正的雪。

襲人是花神生日。可是,這位「花」姑娘,後來卻嫁給了優伶。原來,這「花神」也是假的,不過是優伶扮的。

此外,「秋紋」和「碧痕」也是一對。秋水之紋,碧水之痕,是風過後留下的痕跡,但並非「風」本身。

襲人(花)、麝月、秋紋(風)、茜雪,寶玉的丫鬟,似乎風、花、雪、月都佔全了。但是,這風,這花,這雪,這月,卻又是那樣地不真實。

「開到荼蘼花事了」。夢醒之後,唯見一面鏡子。原來,如寶玉一般,這不過是對鏡一夢罷了。此鏡,大約便是那面「風月寶鑑」(亦為《石頭記》的別名)吧。

「晴雯」和「檀雲」,二者似乎都是「雲」。在有些版本中,這兩人似乎是一人。可是,「檀雲」不過是指梳子的質地和花紋;而「晴雯」呢,卻是真正的彩雲,是要和天上的明月相配的。

在「真真國」女兒詩中,有「月本無今古,情緣自淺深」。在我看來,這「月」,便寄託著作者的「古今之情」。因此,有香菱苦心學詩、再三詠月。「雲」是為了烘託「月」的。「晴雯」諧音「情文」,大約便是因這「古今之情」所作之文吧。

彩雲易散,而明月猶在。春夢雲散,此情終是難了。

麝月名至奇,內涵豐富。《玉臺新詠》雲「金星與婺女爭華,麝月共嫦娥竟爽」,麝月之名蓋出於此。麝月本指鏡子,此句指代月。書中兼用兩意。《紅樓》評詩「一物珍藏見至情」末句「雲自飄飄月自明」,其中之月當暗指麝月。「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之嫦娥就是指月。但是「麝月共嫦娥竟爽」一句必要弄清才行,因為它極有可能隱含麝月真相。

吳世昌先生曾說麝月就是一面鏡子,其論頗窺真趣。麝月正是來照賈府的衰敗的,風月寶鑑有正反兩面,脂硯曾舉「好知青冢骷髏骨,就是紅樓夢裡人」,說的就是這個意思。麝月在前八十回中皆是正面,所以前半部說的是風花雪月,後半部變故迭起,即為反照。風月寶鑑的作用就是這個。13回「賈天祥正照風月鑑」直指賈府之衰,賈瑞死是賈府敗的徵兆,可卿死是影射風月繁華惡兆。賈府之敗由麝月做見證人,這是很可玩味的。「開到荼縻花事了」說的是荼縻花開得最晚,在群芳歸位之後。「開到荼縻花事了」句出自宋代王琪《春暮遊小園》詩,東坡詩云「荼縻不爭春,寂寞開最晚」,正是「麝月共嫦娥竟爽」之意。任拙齋詩云「一年春事到荼縻」,其意更為明顯。荼縻乃是送春之花,而荼縻正是麝月的象徵。

我們看63回眾人抽籤的事,其先後是有順序的。麝月在寶釵、探春、湘雲、李紈之後抽籤,是說湘雲在他們之後死。麝月掣籤,上有「韶華勝極」四字,又註:在席各飲三杯送春。勝極豈非春之盡乎?物極必反。送春,即是送三春之意,有雲「三春去後諸芳盡,各自須尋各自門」,也可互相參照。三春去,麝月必返矣。

我們分析一下「開到荼蘼花事了」句。「花事了」三字猶可玩味。花既可指群芳,又可指花襲人,其實還可指花芳官。什麼事了?自是花襲人出嫁事。一到花襲人出嫁,麝月就要走了。但是脂硯有言「(襲人走時)好歹留著麝月」,可見麝月此時並不離去。那麼花事了當如何解呢?無疑應想到芳官,芳官和寶玉的婚姻(詳見拙文《芳官論》),寶芳婚事能夠延續一段時間的(評詩云「屈從優女結三生」,優女自是芳官了),當此際麝月離去,此時襲人尚在,與蔣玉菡共同供奉寶玉(脂評「供奉寶玉夫婦終始」,可見襲人未去)。作為風月寶鑑的麝月已經照賈府落敗,所以還本歸真。這才是「花事了」真解。

然而風月寶鑑失而復得,這是因為寶芳婚事根本不可能順利,因而出家,但是又還俗(見拙文《寶玉論》),所以麝月要復出,所謂復得。詩句「開到荼蘼花事了,絲絲天棘出梅牆」(天棘:蔓生植物,論詩者多以為名本佛家,如宋代羅大經《鶴林玉露》,據此說。連初用「天棘」一詞的杜甫詩「天棘夢青絲」也是為僧而賦的。可見「花事了」後,寶玉出家(「出梅牆」)。所以雪芹的藝術構思肯定借用了王琪詩意。

麝月實際上還是個實心眼的傻孩子。她雖然很聽襲人的話,但又和晴雯很玩得來。晴雯生病她照顧,晴雯著急她勸解,晴雯吵架她幫忙,晴雯隔肢芳官她給按著,晴雯打墜兒她幫著拉開,一方面是可憐墜兒,另一方面當然也怕晴雯病上添氣。她雖平時對晴雯的挑釁比較忍讓,實際與晴雯之間卻也語笑不避嫌疑,有時髒話倒比吵架用得還多。比如見晴雯撕扇子就直截了當說她「造孽」;見晴雯半夜不穿大衣跑去嚇她,直罵「你死不揀好日子」「皮不凍破了你的」;見她打墜兒,便說「又作死,好了打多少打不得,這會子鬧什麼!」晴雯雖號稱「爆炭」,卻並非混不講理,也是知恩圖報善解人意的人,對於賈母,賴大家的,還有寶玉的知遇之恩一直非常感念,對於麝月的真誠友誼也很領情。雖然麝月急起來對她說話也毫不客氣,但她也知道麝月是一片好意,並不還口。所以她與麝月的關係也是比較融洽的。其實這二人性情上也頗有相似之處,兩人都是吵完就忘,並不記仇的人。而且罵人時也都有點衝口而出不假思索的特點。只是麝月心思較為單純厚道,總是就事論是,口才也好,所以罵得比晴雯更加成功,並且由於被罵者心服,所以也不會記恨於她。所以麝月的人緣比晴姐姐要好得多。所以她能同時又是一個襲人,又和晴雯好。

比如看見寶玉晴雯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她就顧不得寶玉是主人,晴雯是領導,衝上去就說「少造些孽吧」,對他們糟蹋東西的行為表示不滿。當芳官受寶玉的寵,晴襲二位姐姐正抬舉她,教她吹湯,幫她梳頭,把從前的不滿藏起來的時候,麝月指出了芳官弄壞掛鐘的錯誤。這兩件事雖小卻表現了麝月身上的閃光點。一是就事論事,對事不對人,她看不上的是這人的行為本身,但決不象老媽子那樣說晴雯張狂,也不象晴雯罵芳官「狂」襲人說芳官「可惡」等泛泛而罵洩私憤。二就是表現了她勞動人民的本色——愛惜東西不浪費。書中寫晴雯的哥哥是「一朝身安泰便忘卻當年流落時」,晴雯又何嘗不是如此,她和司棋等「副小姐」一樣,好日子過久了,就以為這種富麗繁華的生活是可以長久的,「夢裡不知身是客」,哪想到有朝一日一道命令下來,掃地出門,什麼都沒有了,連茶水都喝不上的日子還有呢。至於芳官就更厲害了,連飽飯還沒吃上幾天就嫌鴨子油膩了,全忘記自己不久前還象商品一樣被賣來賣去,她的表現也可算是「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了吧?麝月當然未必能懂得盛宴必散的道理,但她根本就知道做人不能忘本,「常將有日思無日」。知福、惜福的人才可能造福,只有這樣的人才可以最終陪伴照顧寶玉於貧寒之中。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公眾號:紅樓夢書迷

相關焦點

  • 紅樓夢:開到荼蘼花事了——千萬不要輕視麝月
    沒標籤,沒特色,就是麝月最大的標籤,最大的特色。晴雯懟天懟地懟主子寶玉,唯獨沒有懟過麝月。襲人訓導丫鬟們,對寶玉更是多次箴言,可是對於麝月,她認可她是最好的工作夥伴和助手。麝月工作能力不輸襲人,但麝月從來不想當主角。沒欲望,就不會成為別人的靶子,這是麝月的生存智慧。二、麝月口齒直追晴雯,比晴雯還要咄咄逼人。賈府中人包括讀者都選擇性忽視。
  • 紅樓夢:「開到荼蘼花事了」,麝月抽到荼蘼花籤有什麼寓意?
    「開到荼蘼花事了」,麝月在第62回抽到了最不吉利的「荼蘼花籤」,至此《紅樓夢》風格急轉直下,大觀園也迎來了致命轉折。隨著賈母查賭,王夫人抄檢大觀園,薛寶釵搬走,迎春出嫁……最終一敗塗地。麝月成了大觀園群芳的「關門人」。這就是麝月的最大意義。
  • 紅樓夢賈府中的女僕們——麝月
    但看似平凡普通的麝月,還是有她自己的性格特點的。 我們看麝月的名字,只覺她名字實在出奇。《玉臺新詠》雲「金星與婺女爭華,麝月共嫦娥竟爽」,麝月之名大概便來自於此。同時在書中在第二十三回中,寶玉四時即事詩中的《夏夜即事》中有:「窗明麝月開宮鏡,室靄檀雲品御香。」在第七十八回的《芙蓉誄》中,有「鏡分鸞別,愁開麝月之奩;梳化龍飛,哀折檀雲之齒」。
  • 「麝月」到底是怎麼來的?
    在《紅樓夢》中第一次出現,是在第五回陪賈寶玉去秦可卿房中午睡,可是曹雪芹和脂硯齋的批語,並沒有提及這個名字的出典。《紅樓夢》中諸多人名之命名,本身即冠絕古今,其研究,大概也異常艱難吧?宋淇在《紅樓夢識要》中認為:麝月這個名字,許多人也沒有加以探討過,總以為它和麝香或月光有關。首先查對的是《漢語大詞典》「麝月」詞條的解釋,顯然有誤:(1)指月。
  • 麝月對賈寶玉的重要意義
    文/歸途如虹麝月是《紅樓夢》裡很有特點的一個丫鬟。我對她印象很深。她責任心強,正義感強,又牙尖嘴利,是一個很有特點的人。
  • 紅樓夢趣談:晴雯提醒麝月注意的「湯婆子」到底是什麼婆子?
    紅樓夢由於年代的原因,很多當年使用的物件現在都少了或者沒有用的,比如「湯婆子」。現代人乍看會迷惑,「湯婆子」是什麼婆子?賈家那麼多老媽子嬤嬤的,會是那樣人麼?細讀原文會發現,「湯婆子」不是婆子,而是一個家用器皿,我們今天說說這個不是婆子的「湯婆子」。
  • 麝月小傳
    麝月便掣了一根出來。大家看時,這面上一枝荼蘼花,題著「韶華勝極」四字。那邊寫著一句舊詩,道是:開到荼蘼花事了。注云:「在席各飲三杯送春。」麝月問:「怎麼講?」寶玉愁眉忙將籤藏了,說:「咱們且喝酒。」說著,大家吃了三口,以充三杯之數。寶玉生日宴而行花名籤酒令,其間有深意存焉。
  • 麝月與襲人的相似之處
    她的地位,不僅麝月,也是很多丫頭所羨慕的。襲人的月錢也是丫頭們中最高的,有二兩銀子一吊錢,可和趙姨娘等比肩。在丫頭們眼中,襲人無疑是成功的。麝月不僅以襲人作為榜樣,有時甚至幫襲人說話。如第二十一回,襲人生氣後,寶玉無了主意,因見麝月進來,便問道「你姐姐怎麼了?」麝月道「我知道麼?問你自己便明白了。」此處麝月的言語完全是替襲人發洩,可見榜樣的作用很大。
  • 晴雯不完美,襲人才是正面人物?《紅樓夢》用典厲害了……
    圖片來源:87版電視劇《紅樓夢》視頻截圖對襲人,可能很多讀過《紅樓夢》的人都沒啥好印象:反感她各式各樣小花招,奴性十足的媚態。第34回,在寶玉挨打後,襲人迎合王夫人,「論理,寶二爺也得老爺教訓教訓才好」,處心積慮想當「姨娘」。這一段,尤其「招黑」,被當成愛打小報告的反面典型。曹雪芹塑造的襲人,真的那麼不可救藥嗎?
  • 【文史天地】《紅樓夢》人物關係圖
    《紅樓夢》記敘的是清朝中期封建社會的大百科全書,最吸引人的當然是書中的人物,主要人物就不用說了(見下分類),有的僅僅是露一次面,有的甚至只是從別人的口中提了一下,留給讀者的卻是栩栩如生的形象和個性……。
  • 《紅樓夢》中的荼蘼花
    紅樓夢學刊 微信號:hlmxkzzs新朋友們點擊標題下藍色字「紅樓夢學刊」關注小提示:點擊右上角「...」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 《 紅樓夢》人物取名奧妙
    《紅樓夢》中人物眾多,上至朝廷,下至平民, 描寫的人物有六百多個。其中有姓名的三百多個,典型人物有幾十個,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這些人物的名字,都是曹雪芹獨具匠心的設計,一名一姓,皆有深意。全面考察《紅樓夢》人物的命名,挖掘其和人物性格、命運的關係,了解姓名文化,對掌握《紅樓夢》深邃的意義有諸多幫助。一、人物命名體現了玉文化的內涵。《紅樓夢》不僅是一部文學著作, 也是一部集玉文化之大成的經典著作。在這部作品中,玉文化貫穿於故事情節以及人名物名中。書中直接用玉命名的有賈寶玉、林黛玉、妙玉、蔣玉菡等,表達了作者對他們的偏愛。
  • 紅樓夢:一個西洋鼻煙盒,出賣了麝月,難怪晴雯說她和賈寶玉「上頭」了
    說著,便拿來文具、鏡匣,讓麝月去了釵環,打開頭髮,賈寶玉拿了篦子,替她梳篦。兩人正在篦頭的時候,晴雯跑回來拿錢,一看見兩個人的狀況,便冷笑道:「喲,交杯盞還沒吃,倒上頭了!」「上頭」,是古代的一種禮儀,也叫「上頭禮」、「笄禮」。笄,也就是簪子。從周代開始,女子在訂婚之後,出家之前行笄禮,也就是「上頭禮」。
  • 紅樓夢:賈寶玉房裡的那些個大丫鬟
    單說這個媚人,名字只出現過一次,從這個名字來看,很明顯,襲人跟這個媚人是一對兒,紅樓夢裡人物的名字都是成對出現的,這一點毋庸置疑。看次序這個媚人還要在晴雯與麝月之前,緊跟襲人,可見這個媚人也是相當重要的一個人物,在當時是僅次於襲人的。但奇怪的是,媚人這個名字只出現了一次,其後便神秘消失了,再未提及,不知是死了還是被打發了出去。
  • 「開到荼靡花事了」——《紅樓夢》中「荼靡」意象解讀
    然而《紅樓夢》作為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又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紅學」研究者可謂是「字斟句酌」,自然前人對於「荼靡」和麝月的研究已經有相對成熟的結論。其研究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是對「開到荼蘼花事了」一句中出現的「荼靡」意象進行解讀。
  • 論人物構成的偶對和鼎足與《紅樓夢》的敘事結構
    一  人物設置的辯證性與《紅樓夢》敘事結構的宏觀構思《紅樓夢》敘事既高度寫實,又滲透著強烈的哲學意味。就《紅樓夢》人物形象體系的系統性而言,不但表現為他(她)與另外一個人物形成的對立補襯關係,同時還表現為與其他眾多人物之間也存在著息息相關的聯繫。在所謂的「其他眾多人物」之中,常常有一個比較特殊的人物存在。這個人物即是除了他(她)本身及與其相對待的人物之外的第三個人。這三個人物事實上形成了一種鼎足的關係。
  • 紅樓夢:寶玉和晴雯唯一的一次同床,被麝月看見,埋下禍根
    《紅樓夢》裡的丫環,若要排個次序,僅從文本看,有權利、有影響的當然是鴛鴦和平兒。受尊重的有更多,賈母和王夫人屋裡一兩月例的大丫環加起來有十幾個,每一個都不是等閒之輩,王熙鳳見了都要稱呼一聲「姐姐」的。比如金釧都死了,王熙鳳想補上這個缺,說起來,仍然稱其為「金釧姐姐」。
  • 從《紅樓夢》「佔花名」探究人物性格與命運(劉人瑋/徐有三)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多次使用伏筆暗示人物命運。其中第六十三回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情節,寶玉過生日召集了府中的妹妹們一起抽花籤,在書中叫「佔花名」。每一個女孩都抽出了代表她生命特徵的一種花,作為女孩子們命運象徵的一種代表。我們可以注意到曹雪芹在每一個女孩子的花籤上都加了非常有代表性的一句詩並一行小字,其實在解釋角色的生命狀態或命運。
  • 87版《紅樓夢》演員名單及人物造型對比圖
    87版《紅樓夢》演員名單及人物造型對比圖 2020-09-27 0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史上最全的《紅樓夢》人物關係盤點(圖+文)
    《紅樓夢》以情為本,《紅樓夢》裡的「情」,指的是男女之間的相悅相愛之情《紅樓夢》裡的「情」,還逸出了「男女之情」的狹隘理解,包含了以尊重和關愛女性為核心的可貴平等精神。;《紅樓夢》裡的「情」超越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更廣泛地指人與自然的關係,包含了人類必須體貼和善待自然萬物的博大情懷;《紅樓夢》的「情本思想」不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而是有著深刻的歷史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