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上官雲
在寫盡世間悲歡離合的《紅樓夢》裡,襲人和晴雯是比較特別的存在。
她們不是主人小姐,也沒有相對好一些的出身,卻在金陵十二釵「又副冊」佔了一席之地。兩個人性格不同、處事方式也不同。
襲人曾背後建議王夫人「叫寶二爺搬出園子」。圖片來源:87版電視劇《紅樓夢》視頻截圖
對襲人,可能很多讀過《紅樓夢》的人都沒啥好印象:反感她各式各樣小花招,奴性十足的媚態。
第34回,在寶玉挨打後,襲人迎合王夫人,「論理,寶二爺也得老爺教訓教訓才好」,處心積慮想當「姨娘」。這一段,尤其「招黑」,被當成愛打小報告的反面典型。
曹雪芹塑造的襲人,真的那麼不可救藥嗎?
歷來,《紅樓夢》的人名都被認為頗有深意。比如被呆霸王薛蟠打死的那位叫「馮淵」(諧音「逢冤」),兩個清客相公詹光、單聘仁(諧音「沾光」、「善騙人」)……不勝枚舉。
襲人安慰黛玉。圖片來源:87版電視劇《紅樓夢》視頻截圖
當然有人會說,「襲人」是指她喜歡「偷襲別人」。但在第3回,曹雪芹早就明確寫到襲人名字的由來典故:本姓花,寶玉從陸遊詩句「花氣襲人知晝暖」中,給她取名花襲人。
這個典故,曹雪芹又在第23回、第28回反覆提過。以花香引申為名字,至少一定程度說明襲人的定位是個可愛、討人喜歡的女孩。學者歐麗娟也認為,襲人是正面人物。
古代,「花氣襲人」還有另外的內涵——善解人意的「解語花」。張潮的《幽夢影》裡有一段話,討論「美人之勝於花者」,即解語,可以溝通、談心,這是花沒有的優點。
曹雪芹把這個品質送給了襲人。第19回回目說,「情切切良宵花解語,意綿綿靜日玉生香」,「花解語」對應的故事,就是襲人勸寶玉「走正路」,不要學著「毀僧謗道」等等。
花襲人影視形象。圖片來源:87版電視劇《紅樓夢》視頻截圖
歐麗娟說,「花解語」是一千多年來對美人最好的稱讚,曹雪芹用來形容襲人,實際是對她的正面評價,把她對寶玉的規勸當做她的美好品德,以及最深的關懷。
而且,第21回回目,有一句是「賢襲人嬌嗔箴寶玉」的「賢」字後面,又有三個字的批語「當得起」,也能說明問題。
當然,說到襲人,就不得不提晴雯。紅學界有「晴為黛影,襲為釵副」的說法,就像黛玉、寶釵「雙峰並峙」,她們也常被拿來比較。
對比襲人的柔順,晴雯大概是最具叛逆性格的丫鬟。
有人欣賞晴雯的耿直,敢於嘲諷襲人的攀附;也有人愛她潔身自好,拒絕寶玉「共浴」的要求。抄檢大觀園之時,敢把自己的箱子當眾倒個底朝天,毫不屈服。
在丫鬟中,晴雯是心靈手巧的一個。圖片來源:87版電視劇《紅樓夢》視頻截圖
但第8回,讀過《紅樓夢》全稿的脂硯齋,卻有批語說,「足見晴卿不及襲卿遠矣」,說她在曹雪芹筆下,比不上襲人。這是怎麼回事?
從用典來看,也有道理。《紅樓夢》裡,晴雯有幾次很有名的出場。第31回,她跟寶玉慪氣後,說「最喜歡撕扇」,順手撕壞寶玉的扇子,又殃及無辜,把麝月的扇子也撕了。
麝月有點不高興:怎麼糟蹋我的東西來開心?寶玉倒說「古人云『千金難買一笑』,幾把扇子能值幾何?」晴雯在一旁笑:「我也乏了,明兒再撕罷。」
晴雯也有任性、處事不得體的一面。圖片來源:87版電視劇《紅樓夢》視頻截圖
初讀這段,可能會覺得晴雯可愛,慨嘆怡紅院裡沒有主僕差別。但換個角度看,「撕扇子」卻是一種破壞,審美上並不值得稱讚。
在古代,有個美人叫褒姒,和晴雯有過類似經歷。這個典故,馮夢龍在《新列國志》講過。
故事中提到,褒姒對周幽王說,喜歡把彩繒撕裂,「其聲爽然可聽」,周幽王就命令司庫每天進彩繒百匹,讓別人撕給褒姒聽。
所以,撕東西取樂,實在不是一個好興趣,早先用在不懂規矩、自私自利的女性身上,曹雪芹對晴雯的塑造,明白地投射進褒姒的形象,絕算不上一片誇讚。
晴雯打罵犯錯的小丫頭墜兒。圖片來源:87版電視劇《紅樓夢》視頻截圖
在描寫如何處理事務時,晴雯也有不及襲人之處。小丫頭墜兒偷蝦須鐲事發,晴雯只是個丫鬟,對墜兒又打又罵不說,還即刻要攆出去。
兩相對比,第31回,晴雯惹惱寶玉,寶玉要打發她出去,襲人跪下央求寶玉別衝動,顯然更顧全大局。
據統計,《紅樓夢》中共寫了975個人物,這裡面有賈母、黛玉、寶玉,也有襲人、晴雯乃至麝月等等,更有流星一般一閃而過的小人物。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看景如此,看人也是如此。書裡每個人,都是曹雪芹精心塑造出來的,像是一個個小宇宙,豐富、立體。
襲人有迂腐盲從的一面,卻也有正面積極的表現;晴雯確實脾氣直爽可愛,但也有處事很不得體的時候。
晴雯與襲人。圖片來源:87版電視劇《紅樓夢》視頻截圖
第一遍讀《紅樓夢》,會感嘆晴雯「心比天高,身為下賤」;再讀幾遍,可能才能發現襲人的「溫柔和順、似桂如蘭」。
一部作品,欣賞哪個人物,固然是讀者自由,但都可以多方探討。如果僅憑個人喜好以偏概全,就會容易忽略人物的閃光之處,也很遺憾吧。
編輯:樸麗娜
責編:周兆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