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不完美,襲人才是正面人物?《紅樓夢》用典厲害了……

2021-02-13 中國新聞網

作者:上官雲

在寫盡世間悲歡離合的《紅樓夢》裡,襲人和晴雯是比較特別的存在。

她們不是主人小姐,也沒有相對好一些的出身,卻在金陵十二釵「又副冊」佔了一席之地。兩個人性格不同、處事方式也不同。

襲人曾背後建議王夫人「叫寶二爺搬出園子」。圖片來源:87版電視劇《紅樓夢》視頻截圖

對襲人,可能很多讀過《紅樓夢》的人都沒啥好印象:反感她各式各樣小花招,奴性十足的媚態。

第34回,在寶玉挨打後,襲人迎合王夫人,「論理,寶二爺也得老爺教訓教訓才好」,處心積慮想當「姨娘」。這一段,尤其「招黑」,被當成愛打小報告的反面典型。

曹雪芹塑造的襲人,真的那麼不可救藥嗎?

歷來,《紅樓夢》的人名都被認為頗有深意。比如被呆霸王薛蟠打死的那位叫「馮淵」(諧音「逢冤」),兩個清客相公詹光、單聘仁(諧音「沾光」、「善騙人」)……不勝枚舉。

襲人安慰黛玉。圖片來源:87版電視劇《紅樓夢》視頻截圖

當然有人會說,「襲人」是指她喜歡「偷襲別人」。但在第3回,曹雪芹早就明確寫到襲人名字的由來典故:本姓花,寶玉從陸遊詩句「花氣襲人知晝暖」中,給她取名花襲人。

這個典故,曹雪芹又在第23回、第28回反覆提過。以花香引申為名字,至少一定程度說明襲人的定位是個可愛、討人喜歡的女孩。學者歐麗娟也認為,襲人是正面人物。

古代,「花氣襲人」還有另外的內涵——善解人意的「解語花」。張潮的《幽夢影》裡有一段話,討論「美人之勝於花者」,即解語,可以溝通、談心,這是花沒有的優點。

曹雪芹把這個品質送給了襲人。第19回回目說,「情切切良宵花解語,意綿綿靜日玉生香」,「花解語」對應的故事,就是襲人勸寶玉「走正路」,不要學著「毀僧謗道」等等。

花襲人影視形象。圖片來源:87版電視劇《紅樓夢》視頻截圖

歐麗娟說,「花解語」是一千多年來對美人最好的稱讚,曹雪芹用來形容襲人,實際是對她的正面評價,把她對寶玉的規勸當做她的美好品德,以及最深的關懷。

而且,第21回回目,有一句是「賢襲人嬌嗔箴寶玉」的「賢」字後面,又有三個字的批語「當得起」,也能說明問題。

當然,說到襲人,就不得不提晴雯。紅學界有「晴為黛影,襲為釵副」的說法,就像黛玉、寶釵「雙峰並峙」,她們也常被拿來比較。

對比襲人的柔順,晴雯大概是最具叛逆性格的丫鬟。

有人欣賞晴雯的耿直,敢於嘲諷襲人的攀附;也有人愛她潔身自好,拒絕寶玉「共浴」的要求。抄檢大觀園之時,敢把自己的箱子當眾倒個底朝天,毫不屈服。

在丫鬟中,晴雯是心靈手巧的一個。圖片來源:87版電視劇《紅樓夢》視頻截圖

但第8回,讀過《紅樓夢》全稿的脂硯齋,卻有批語說,「足見晴卿不及襲卿遠矣」,說她在曹雪芹筆下,比不上襲人。這是怎麼回事?

從用典來看,也有道理。《紅樓夢》裡,晴雯有幾次很有名的出場。第31回,她跟寶玉慪氣後,說「最喜歡撕扇」,順手撕壞寶玉的扇子,又殃及無辜,把麝月的扇子也撕了。

麝月有點不高興:怎麼糟蹋我的東西來開心?寶玉倒說「古人云『千金難買一笑』,幾把扇子能值幾何?」晴雯在一旁笑:「我也乏了,明兒再撕罷。」

晴雯也有任性、處事不得體的一面。圖片來源:87版電視劇《紅樓夢》視頻截圖

初讀這段,可能會覺得晴雯可愛,慨嘆怡紅院裡沒有主僕差別。但換個角度看,「撕扇子」卻是一種破壞,審美上並不值得稱讚。

在古代,有個美人叫褒姒,和晴雯有過類似經歷。這個典故,馮夢龍在《新列國志》講過。

故事中提到,褒姒對周幽王說,喜歡把彩繒撕裂,「其聲爽然可聽」,周幽王就命令司庫每天進彩繒百匹,讓別人撕給褒姒聽。

所以,撕東西取樂,實在不是一個好興趣,早先用在不懂規矩、自私自利的女性身上,曹雪芹對晴雯的塑造,明白地投射進褒姒的形象,絕算不上一片誇讚。

晴雯打罵犯錯的小丫頭墜兒。圖片來源:87版電視劇《紅樓夢》視頻截圖

在描寫如何處理事務時,晴雯也有不及襲人之處。小丫頭墜兒偷蝦須鐲事發,晴雯只是個丫鬟,對墜兒又打又罵不說,還即刻要攆出去。

兩相對比,第31回,晴雯惹惱寶玉,寶玉要打發她出去,襲人跪下央求寶玉別衝動,顯然更顧全大局。

據統計,《紅樓夢》中共寫了975個人物,這裡面有賈母、黛玉、寶玉,也有襲人、晴雯乃至麝月等等,更有流星一般一閃而過的小人物。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看景如此,看人也是如此。書裡每個人,都是曹雪芹精心塑造出來的,像是一個個小宇宙,豐富、立體。

襲人有迂腐盲從的一面,卻也有正面積極的表現;晴雯確實脾氣直爽可愛,但也有處事很不得體的時候。

晴雯與襲人。圖片來源:87版電視劇《紅樓夢》視頻截圖

第一遍讀《紅樓夢》,會感嘆晴雯「心比天高,身為下賤」;再讀幾遍,可能才能發現襲人的「溫柔和順、似桂如蘭」。

一部作品,欣賞哪個人物,固然是讀者自由,但都可以多方探討。如果僅憑個人喜好以偏概全,就會容易忽略人物的閃光之處,也很遺憾吧。

編輯:樸麗娜

責編:周兆軍

相關焦點

  • 《紅樓夢》中,襲人和晴雯,寶玉究竟最愛誰?
    賈寶玉的丫環很多,但是排序也是襲人第一,晴雯第二,麝月第三。對於襲晴二人來說,襲人是伺候著賈寶玉長大的,而晴雯是後來才來的寶玉身邊的。從親密的關係上來說,襲人和寶玉的關係更加親密,不僅僅是因為寶玉和襲人發生了肉體關係,最主要的還是襲人看著賈寶玉長大的。至少在晴雯和賈寶玉正面衝突以前,怡紅院裡的丫環,對賈寶玉來說最重要的只有襲人。
  • 紅樓夢:襲人是老好人,晴雯是炮筒子,為何李嬤嬤罵襲人不罵晴雯?
    《紅樓夢》怡紅院裡的晴雯是炮仗脾氣,愛得罪人。襲人是老好人,人人稱讚。可是為什麼李嬤嬤罵襲人不罵晴雯呢? 李嬤嬤是賈寶玉的奶娘。在少爺和姑娘的房裡,奶娘的地位很高,比有臉面、得寵的大丫頭還有實權。因為這些丫頭都得服從奶娘的管理,少爺的月利錢也由奶娘掌管。
  • 紅樓夢閨閣昭傳三春人物共幾人?揭秘判詞從晴雯始至可卿終的寓意!
    紅樓夢閨閣昭傳三春人物共幾人?揭秘判詞從晴雯始至可卿終的寓意!《紅樓夢》金陵十二釵一共有幾人?很多人認為一共有九冊,共一百零八人!而且把很多男子也算入在內!姜子認為,這種說法是錯誤的。那麼,《紅樓夢》閨閣昭傳,三春人物共幾人?
  • 紅樓夢:四大丫鬟——晴雯
    曹雪芹撰寫的著作《紅樓夢》之所以受到讀者們的喜愛不僅僅是因為這部著作有著動人曲折的故事情節,更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這裡的人物性格特點被作者淋漓盡致的描寫出來。讓讀者們更加全面深刻的去認識了解裡面的人物,其中晴雯這個人物令人記憶深刻。
  • 麝月-紅樓夢人物
    麝月是中國四大名著《紅樓夢》裡的人物之一的寶玉身邊的一等丫鬟(丫鬟也 分一等二等,不細論)。按照第5回眾丫鬟的排序「襲人、晴雯、麝月,秋紋」,她並不突出。再看文中寫她是「公然又是一個襲人」,可見她的脾氣秉性與襲人相似。襲人的筆墨在前80回的《石頭記》裡比較多,涉及麝月的則少了很多,乍看到象是襲人的影子。曹雪芹寫大觀園每個女兒都有她的一段筆墨。
  • 全新小戲骨版《紅樓夢》首播,香菱、晴雯成最大亮點
    在流量為王的今天,許多影視劇請的多是當紅小鮮肉,而這群十多歲的孩子演的紅樓夢,演技絲毫不輸成人演員。 眾所周知,《紅樓夢》寫得是貴族興衰,想拍好,並得到紅迷的廣泛認可,並不容易,稍有瑕疵都會被抓住不放,因為在很多紅迷眼中,紅樓夢是不容褻瀆的,更不能隨意改編。
  • 《紅樓夢》中的晴雯為什麼會那麼囂張?
    《紅樓夢》中的晴雯就是這樣一個例子。晴雯是丫環,是賈寶玉的丫環,是一個心情高、脾氣壞的丫環,更是一個過得和主子一樣的丫環。晴雯為什麼會成為這樣的晴雯呢?這是因為晴雯的幸運。晴雯和襲人一樣,都是賈母放在寶玉屋子裡的,是姨娘的候選人。很顯然,晴雯是要比襲人漂亮的,不然也不會讓王夫人覺得是「狐媚子」。
  • 新舊兩版《紅樓夢》人物造型對比,老版選角兒的眼光真毒!
    因為我只看了圖片就吐了,說沒吐的給你們看看人物對比圖,看你們能忍不住不? 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 美貌與威嚴並存,是個厲害人物。
  • 小戲骨這次拍砸了,從「晴雯撕扇」就能看出87版《紅樓夢》
    首先,從影片的片名來看,以「桃花詩社」為名,那麼香菱做主角是毫無問題的,不過它跟晴雯就是八竿子打不著了。「襲為釵影」的襲人不僅沒有「面若銀盤,眼如水杏」的寶釵的半點風採,成了三寸丁,融合了麝月的哭鬧性格,更是動不動就給王夫人打小報告。
  • 「天真派」再拍《紅樓夢》香菱晴雯成主角
    繼《西遊記》《武林外傳》之後,網絡電影《紅樓夢之桃花詩社》近日在視頻網站上線。《紅樓夢》原著故事龐雜,是影視改編的「硬骨頭」。而潘禮平團隊卻迎難而上拍了兩次:2017年的連續劇《紅樓夢之劉姥姥進大觀園》大受好評,豆瓣評分高達9.1分;時隔三年,《紅樓夢之桃花詩社》更選取了一個獨特的角度:沒有拿觀眾熟悉的「寶、黛、釵」做主線,而是以兩個小人物——香菱和晴雯展開故事,以底層人物的命運展示封建大家族的興衰。
  • 快餐式的新版《紅樓夢》,楊冪只能演出潑婦一般的「晴雯」
    可能沒有看過這部電視劇的觀眾不知道,楊冪在這裡面也是有出演的,他飾演的就是晴雯一角,凡是對《紅樓夢》多少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晴雯身份非常特殊,雖說是一個二等丫頭,但是金陵十二釵中位於又副冊之首,角色不可謂不重要。
  • 兩個與芙蓉花相關的人物,林黛玉和晴雯,誰是水芙蓉誰又是木芙蓉
    看到枝頭開得正燦爛的木芙蓉花,不禁讓人想起了《紅樓夢》中的一個女性,她就是賈寶玉的丫頭,晴雯。因為晴雯在去世以後,寶玉給她寫了一篇非常長的文章叫做《芙蓉女兒》,所說的芙蓉就是木芙蓉。晴雯的芙蓉的來歷是「八月池上芙蓉正開」,池上芙蓉應該是水芙蓉,怎麼又變成木芙蓉了呢?
  • 《紅樓夢》第一作女晴雯:對自己下死手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這是《紅樓夢》中晴雯的判詞。為什麼說她是紅樓第一作女呢? 在雪芹先生的《紅樓夢》中,就有這麼一個作女。當然了,小編現在對晴雯以及歷史小說人物的評價,也是要放在當時特定的歷史背景下的,如果你非要說她是反抗封建統治者的代表人物,那也是另外一個層面的理解,也是可以討論的。
  • 俞曉紅:《紅樓夢》人物形象的三維觀照
    作者自雲根據自己半世的「親睹親聞」來創作,其間的悲歡離合、興衰際遇,俱是「追跡循蹤,不敢稍加穿鑿」。曹雪芹出身於貴族之家,熟悉貴族家庭的種種事體和人物,能夠按照生活中人物本來的「事體情理」去塑造藝術形象,這表明了他追求「實錄」的嚴肅態度。正因如此,《紅樓夢》才寫出了真實、鮮活的人物。但《紅樓夢》描寫形象,又並非對現實生活與真實人物的原版翻拍。
  • 《紅樓夢》電影版上映,晴雯和香菱成主角,黛玉襲人被諷醜
    這一次的《紅樓夢之桃花詩社》便是以大家耳熟能詳的古典名著《紅樓夢》為藍本,進行的影視化改編。因為有以往的經典《紅樓夢》電視劇做對比,因此,這次的電影化改編其實面對了不小的難度考驗。因為小說《紅樓夢》人物龐雜,電視劇版本,可以娓娓道來。而電影版本,短短的幾十分鐘的劇情,顯然無法將所有人物都有效呈現。因此,這部電影版的《紅樓夢之桃花詩社》,截取了一些片段,連接成為一個電影故事。
  • 瓊瑤三觀不正,紅樓夢作者只愛作女?
    題:瓊瑤三觀不正,紅樓夢作者只愛作女?說起瓊瑤劇,真是槽點滿滿,女主角幾乎清一色的都是小三,而且還都是綠茶婊和聖母婊的集合體。瓊瑤劇永遠都是一股濃濃的戀愛酸腐味,古代腐儒喜歡宣傳「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瓊瑤喜歡宣傳「失去性命都是小事,失去愛情才可怕」。
  • 新版紅樓夢之《桃花詩社》,編劇太爛,香菱是亮點
    潘禮平團隊又一部作品面世,剛上映的天真派紅樓夢之《桃花詩社》。該劇和小戲骨版的《紅樓夢》相比,差距太大。人設是最大的失敗,其次某些經典場景改動面目全非,編劇太爛。因此差評。該片根據《紅樓夢》改編,以香菱和晴雯的命運為主線。林黛玉建了桃花詩社,紅樓女兒聚在一塊兒吟詩。
  • 影版《紅樓夢》播出,香菱晴雯兩丫環成主角,一群小演員演得不錯
    在此之前,《紅樓夢》已經被拍了很多次了。然而,電影《紅樓夢》版本以香菱和晴雯為主要人物,這樣的選材很少見。雖然這部小戲不太出名,但它的表演技巧也很出色。這個電影故事的情節和電視劇版本的大不相同。在影片中,晴雯被她的貼身女僕陷害,然後被王女士驅逐出大觀園。晴雯最終悲慘地死去,可以說,晴雯的人生經歷也很悲慘。
  • 晴雯撕扇
    晴雯是賈寶玉的貼身丫頭,地位僅次於襲人。襲人柔順,能夠化大事為小事,處處忍讓包容。晴雯剛好相反,個性剛烈,爭強好勝,遇到與人衝突,口舌上總不饒人,直率自負,犀利尖銳,常不給人留情面。基本上,他不介入書中人物的好惡,只是具體呈現一個人的真相,留下許多餘裕的空間,讓讀者自己去評論判斷。 襲人細心體貼,全部精神都放在照顧賈寶玉身上。寶玉吃什麼,穿什麼,天氣冷了熱了,該添衣服、減衣服,都是襲人的事。通常晴雯總是在一旁,冷眼看著,或者不時說一兩句風涼話。
  • 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紅樓夢》晴雯扮演者的命運終究是風雨飄搖
    心比天高,身為下賤—晴雯心性要強,不願意趨炎附勢。無奈出身低賤,空有心氣高,但是不被賞識不招人待見。風流靈巧招人怨—晴雯長得漂亮,心靈手巧,能說會道,但是不免讓人嫉妒,遭人誹謗。壽夭多因誹謗生—她的短命都是因為謠言誹謗太多,受到小人(王保善家的)的誣告,致使王夫人因怕她勾引寶玉,將她逐出大觀園,最後悽慘地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