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懂焦距嗎?相機鏡頭運用詳解!

2021-02-15 螢光文化

在電影拍攝中,任何一個選擇都可能改變鏡頭效果,其中,焦距能夠起到的作用比其他的選擇要大得多。

什麼是焦距?一般定義上來說,焦距,是光學系統中衡量光的聚集或發散的度量方式,指平行光入射時從透鏡光心到光聚集之焦點的距離。

用比較易於理解的說法來說就是,焦距是一個用來衡量相機與鏡頭之間相互作用的變量。在實際效果中,焦距決定了鏡頭視野,捕獲多少視圖,並且還會指示在視圖中主體與其他元素的大小,或者說「放大率」。

本篇文章中,我們將詳細解釋焦距,介紹不同的鏡頭與焦距事例。你將會知道為什麼焦距很重要,以及如何通過使用不同的焦距來實現各種預期畫面效果。

一、關於焦距

1、焦距要點

2、廣角鏡頭

3、標準角度鏡頭

4、長焦鏡頭

5、視野

二、焦距的創造性運用手法

1、建立懸念

2、創造親密感

3、成為「偷窺者」

4、「放大魔法」

5、讓觀眾「身臨其境」

6、增強「動感」

一、關於焦距的知識

焦距,是平行光會聚在鏡頭中的焦點到相機中的傳感器或膠片的距離。焦距通常以mm為單位,定義了既定鏡頭的「放大率」和視野。定焦鏡頭的焦距是固定的,而變焦鏡頭具有可調節的焦距,任何一個細微的調節都會影響鏡頭的視覺特性。

為什麼我們說焦距對鏡頭來說至關重要?這要從三個角度來說:

1、焦距決定你的視野。

2、焦距為你的鏡頭生成視覺上下文,定義觀眾的感受

3、焦距能夠改變鏡頭的視覺屬性,改變畫面效果。

我們常常會聽到有人問「你要用那種尺寸的鏡頭拍攝」?但從來沒有人直接回答「標準鏡頭」或者「長鏡頭」,常見的回答是特定的mm值,即焦距。因此,一般來說的鏡頭尺寸,往往指的是焦距。

在敘事電影製作方面,焦距能夠根據鏡頭選擇來捕捉具有不同視覺屬性的素材。較長的焦距,例如下圖中的135mm或85mm,可以產生更窄的視角和更大的放大倍率。同時,較短的焦距,例如24mm或14mm,轉換為更寬的視角和更小的放大率。

在下面的示例中,相機與拍攝對象的距離相同,只是使用不同的鏡頭焦距:

而在下面這個焦距示例中,通過調節距離與鏡頭焦距,使畫面呈現大概類似的畫面,如每張照片所示:

相機和鏡頭是用戶視角的直接代言人,因此在講述故事時,必須考慮電影中視覺敘事的方方面面,對於每個構圖的創意都很重要,而焦距則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這種視覺表現力。 

廣角鏡頭是指設定焦距比傳感器或膠片長度(對角線測量)短的任何鏡頭。對於全幀傳感器,廣角焦距將低於35mm。通常任何焦距在23mm到35mm之間的鏡頭都可以歸類為廣角鏡頭。要低於23毫米,仍然會被視為廣角,但它會將鏡頭推入魚眼領域。

顧名思義,魚眼鏡頭是基於魚類如何看待水面下的東西。是一種超廣角鏡頭,其捕獲極寬的圖像,通常約為180度,魚眼鏡頭會產生扭曲的彎曲圖像。

任何焦距範圍為1mm至23mm的廣角鏡頭都可以標記為魚眼鏡頭。魚眼鏡頭會將直線彎曲成動態效果,因此通常用於拍攝建築物,大房間和開放空間以及鳥瞰圖。魚眼鏡頭也常用於製作有趣的扭曲圖像,例如臉部的特寫鏡頭。

通常,焦距在35mm至55mm之間的鏡頭可歸類為「標準」鏡頭。標準鏡頭的焦距(主要)與傳感器或膠片(對角線測量)的長度大致相同。全幀傳感器的焦距在42mm左右。

標準鏡頭據稱具有與人眼類似的視野,但考慮到人眼的真實視野接近於17mm至25mm鏡頭,具有af / 3.2孔徑等級,這一觀點一直存在爭議。35mm至55mm與人眼相似的真正原因是我們的視覺注意力錐體,它使人眼的視野變薄。

長焦鏡頭是指設定焦距明顯長於傳感器或膠片長度(對角線測量),一般在55mm到500mm的任何鏡頭。全幀傳感器的焦距一般超過55mm。

電影攝影師或攝像師將其簡稱為「長鏡頭」。有些遠攝鏡頭裡邊有一組長焦玻璃,也被稱作長焦鏡頭。

遠攝鏡頭是一種特殊的長焦鏡頭。它的內部設計提供的焦距比鏡頭本身的長度長得多。與其他鏡頭一樣,遠攝鏡頭也有定焦和變焦兩種。

遠攝鏡頭的焦距一般超過70毫米,並且有不同的尺寸。任何長焦距為300mm或更高的長焦鏡頭都被認為是超級遠攝鏡頭。

遠攝鏡頭常用於拍攝野生動物或運動,因為它們能使遠處的物體顯得更近。此外,在近距離人像拍攝中,遠攝鏡頭往往會保持被攝對象的特徵成比例,能夠減少失真。

視野是你在圖像平面上看到的空間量,也是指在你的圖像中捕獲了多少場景。

拍攝超級英雄時,往往用更寬的鏡頭顯示軀幹,這是一個更大的視野。而較長的鏡頭可能只顯示他們的臉部,這是一個較小的視野。

為了闡述我們在上面第一部分中討論過的內容,焦距較短的鏡頭可以提供更寬廣的視野。焦距較長的鏡頭可以提供更窄的視野,如下圖所示。

每次拍攝時,無論目標是什麼,都需要在拍攝列表中標記預期的焦距,並跟蹤特定日期所需的鏡頭。這需要考慮很多,做很多記錄與準備工作,但規劃至關重要。

根據電影風格的不同,一些電影完全用寬鏡頭或長鏡頭拍攝,而在其他情況下,導演會選擇通過焦距的逐漸變化來顯示故事的逐漸變化。

焦距可能看起來像純粹的技術考慮,並且涉及很多詳細的機制。但是,焦距和鏡頭選擇等技術細節確實可以更好地為電影故事提供服務。

二、鏡頭焦距的創造性用法

焦距最大的特點就在於「空間魔法」,通過改變焦距往往能夠讓主體看起來更親密,或者看起來更孤獨。

在《鍋匠,裁縫,士兵,間諜》中有一個極端的例子,他們使用了2000mm的極限長焦距,而大多數遠攝鏡頭最大也只是300毫米左右。

而在這個極限長焦中,更容易讓觀眾感覺到危機感,並且他們也通過操縱視角、允許危險的特效、動作序列或著陸飛機等操作,利用視覺上的落差與錯覺,讓本來在安全範圍內的操作看起來很危險。

長焦鏡頭可以讓飛機和角色看起來「太近了」,同樣也可以讓兩個角色看起來「很親密」。在《辦公室》中,下面這個鏡頭裡,麥可正在與霍莉重新聯繫。他們現在只是朋友,但他正試圖追求她。

這個鏡頭確立了場景,同時也建立了一定程度的親密感。正如你可能已經注意到的那樣,電影製作人使用長焦距來隔離麥可和霍莉,鏡頭中沒有其他人,將觀眾注意力集中在兩個角色的互動上。

鏡頭一轉,長鏡頭的錯位,使兩個人看起來更加親近。而長鏡頭對準之後,背景進一步變得模糊,當霍莉吃草莓的時候,麥可扭頭看著她,長鏡頭加上側身的錯位營造出的親密感,明顯傳遞出二人「舊情復燃」的苗頭。

長鏡頭拍攝的畫面效果與我們人眼的看世界方法不同,這種差異感某種程度上會造成一種偷窺的既視感。由於這些效果,較長的鏡頭可以產生角色被監視的感覺(特別是當與其他技術結合時)。如下圖近景與遠景的差異感增強了這種偷窺既視感。

廣角鏡頭會誇大物體之間的距離,放大「近大遠小」的視覺效果。例如在《寵兒》這個飽受歡迎的預告片中,18世紀的英格蘭世界看起來要更加的宏偉而且寬闊。

由於廣角鏡頭誇大了靠近畫面的物體的大小,這可以讓觀眾感覺場景就在你的角色旁邊,而觀眾就在角色之中,使畫面更具有近距離的感覺並且個性化。

對觀眾來說,這是一個更客觀的視角,因為這種視角就像坐在朋友旁邊。而使用長鏡頭會使角色臉上的特徵變平,給觀眾留下從遠處觀看他的印象,而不是與他一起經歷事件。

這是一個相當微妙的差異,但所有細小的創意最終積累會形成量變。事實上,你可以達到相反的效果,讓你的角色看起來很孤獨。通過使用廣角鏡頭來誇大他們所處空間的感知,使角色們看起來渺小而且孤苦無依。

較長的焦距會誇大橫向運動。也就是說,垂直於相機的運動將通過增加物體相對於背景的感知速度來增強。這是為什麼?第一個原因是由於長焦距的空間壓縮,畫面中的物體在背景下移動得更快。

比如在《速度與激情》中,電影製作人在整部電影中都使用了這種橫向動作技巧,但在這個特殊的場景中也有一些很好的例子。

另一個原因是由於長鏡頭的放大,即使是相機操作者最輕微的動作也會被極大地誇大。結合視覺壓縮,這導致相機抖動,這可能是一個理想的效果,創造了緊迫感和能量。

然而,它很容易被過度使用,如果被過度使用,可能會讓觀眾迷失方向,所以請記住這一點。



相關焦點

  • 解讀相機鏡頭1:鏡頭的焦距到底意味著什麼?
    好啦先別忙著得意,樓主問你,你知道這個焦距的毫米數究竟代表什麼嗎?稍微比你懂一點的老鳥大概會這樣告訴你,相機鏡頭基本上就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凸透鏡,但是無論多複雜,它還是一個凸透鏡。所以鏡頭的焦距f,和凸透鏡的焦距其實是一個概念。
  • 相機包裡的那隻變焦鏡頭你真的了解嗎?
    變焦鏡頭中的「浮動鏡片」組設計,幫助鏡頭在改變焦距過程中重新定位(透鏡組在鏡筒中前後移動),以調整焦距並保持最佳的像差校正結果。變焦調整應該在不影響焦點的前提下改變鏡頭的焦距和影像的放大倍率,同時還要確保像差校正的調節與焦距的改變及聚焦同步完成。但曲線畸變校正也別困難,因而使用廉價的變焦鏡頭時,變焦範圍兩段會分別產生枕狀畸變和桶狀畸變(參照第16期詳解)。
  • 【攝影器材】理解相機鏡頭:焦距與光圈
    本教程概括性地介紹了與照片質量、焦距、遠近關係、定焦鏡頭、變焦鏡頭、光圈或 f 值相關的概念,讓大家進一步了解相機鏡頭。鏡頭鏡片和照片質量即使最簡單的相機,其鏡頭通常也由幾個「鏡片」組成的。每個鏡片都影響著光路,以便在數字傳感器上重新生成儘可能準確的圖像。我們的目的是用最少、最便宜的鏡片將像差控制在最低水平。
  • 基礎光學:鏡頭焦距
    標準鏡頭的視角約50度左右,這是人單眼在頭和眼不轉動的情況下所能看到的視角,從標準鏡頭中觀察的感覺與我們平時所見的景物基本相同。35mm相機的標準鏡頭的焦距多為40mm,50mm或55mm。120相機的標準鏡頭焦距一般為80mm或75mm,相機片幅越大則標準鏡頭的焦距越大。而數位相機由於其成像介質(CCD或CMOS)有大有小,標準鏡頭的焦距也不一致。
  • 關於鏡頭焦距,你真的了解嗎?
    圖2是變焦鏡頭,焦距可以在16mm到35mm之間變動。我們普遍說到的鏡頭焦距是光學中的像方焦距,它的光學原理由於各種結構之間存在差異,所以比較複雜,作為使用者並不需要學習這些,我們需要知道的是——不同焦距鏡頭在取景上的差異。鏡頭的焦距越短,其視場角越大,即取景時的張開角越大;鏡頭的焦距越長,其視場角越小,取景角度也就越窄。
  • 詳解鏡頭焦距,別再說拉遠拉近了
    另外,在鏡頭上如果只有這樣的標識「FUJINON XF 56mm F1.2 R APD」,其中56mm就表示鏡頭的焦距為56mm,而表示鏡頭焦距的數字只有一個,那就說明這隻鏡頭為定焦頭。(動圖節選自慄子攝影APP鏡頭專題)另外,焦距的變化還會讓背景產生一定的虛化,如果你你想讓背景虛化而沒有大光圈做支持,那麼你就可以變化焦距來獲得背景虛幻的效果。
  • 全幅與半幅,鏡頭的轉換係數,相機的等效焦距都是什麼意思?
    那麼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全畫幅鏡頭可以用於半畫幅機身嗎?肯定是可以的!因為全畫幅鏡頭把光線投影了一個很大的面積,我們取中央的一部分,除了浪費以外並沒有什麼不妥。那么半畫幅的鏡頭可以用於全畫幅機身嗎?不行。因為半畫幅鏡頭本身投影出來的光線面積不夠大,而感光元件非常大,這個時候周圍就會出現一圈黑邊、出現暗角,這就不對了。
  • 「焦距」不是指鏡頭的長度,不要在搞錯了
    今天有人問我:焦距是指鏡頭的長度嗎?聽完這個問題我大吃一驚,大家買相機或者鏡頭不看說明書的嗎?不看資料的嗎?
  • 你真的懂鏡頭? 索尼鏡頭通識(上篇)
    今天小編為大家分享一些索尼的鏡頭通識,主要有鏡頭卡口和傳感器規格,鏡頭工藝,光圈/F值/景深,焦距/視角/角度,微距攝影。本次主要是鏡頭卡口和傳感器規格,鏡頭工藝。鏡頭卡口和傳感器規格Sony A 卡口和 E 卡口系統目前生產的索尼系列可換鏡頭數位相機共有兩類,每種均使用不同的鏡頭卡口和不同類型的鏡頭,分別是高級半透明反光鏡的 A 卡口相機,以及不使用反光鏡的微型 E 卡口相機。E 卡口相機雖然尺寸很小,便於攜帶,但在能帶來上佳影像質量的傳感器方面和 A 卡口相機無差別。
  • 你真的懂相機?索尼鏡頭通識(上)
    今天小編為大家分享一些索尼的鏡頭通識,主要有鏡頭卡口和傳感器規格,鏡頭工藝,光圈/F值/景深,焦距/視角/角度,微距攝影
  • 勇哥的視覺實驗:工業相機鏡頭焦距、工作距離、視野等選型的計算
    視場(FOV)也稱視野,是指能被視覺系統觀察到的物方可視範圍大小對於鏡頭而言,可觀察到的視場跟鏡頭放大倍率及相機晶片選擇有關。因此通常建議根據被觀察物體的尺寸,先確定所需的視場,再確定相機晶片尺寸及鏡頭放大倍率。
  • 焦距的真正定義,你真的了解嗎? | 攝影早自習第890日
    (根據葉梓老師脫口秀整理)早安,我是葉梓,今天是攝影早自習陪伴大家的第890天,我想回答一下喜馬拉雅的一位叫做1768608atwt同學的提問,他問的問題比較有代表性,他說「當我用一個C幅的相機(就是非全幅的相機)但是卻用一支300mm焦距的鏡頭的時候,它要乘一個等效焦距轉換係數,等於450mm的等效焦距,焦距變長了,到底是因為物理的實際的焦距變長了,還是只是裁切了原來畫面一部分
  • 鏡頭的兩大要素:焦距與亮度
    不同圖像感應器尺寸下,鏡頭焦距如下圖所示有一個轉換倍率(鏡頭焦距轉換係數),與全畫幅相機相比,使用APS-H和APS-C尺寸相機時,在相同焦距下的遠攝效果更強一些。·雖然鏡頭的焦距一定但圖像感應器尺寸不同會導致視角變化焦距與視角的相關性因圖像成像面(圖像感應器)面積大小而發生變化。不管使用何種相機,只要是採用同一鏡頭,焦距本身就總是一定的。
  • 單反攝影第17期:相機鏡頭的標誌含義詳解,熟悉你的鏡頭
    擁有一個好相機,搭配幾個常用鏡頭,四處走走,拍下旅途中的風景,不失為一大快事。那麼相機鏡頭上的英文字符標誌各有什麼含義呢?今天就來分享鏡頭的知識。「CANON」即佳能,表示相機廠商。「ZOOM LENS」意為變焦鏡頭。如果是定焦鏡頭只有「LENS」。「EF」是鏡頭的卡口,通用全畫幅、APS-C畫幅相機。
  • 單反鏡頭焦距光圈與景深的關係
    16mm或焦距更短的鏡頭通常即可認為是魚眼鏡頭。        超廣角鏡頭 - 一般焦距為12mm-24mm        廣角鏡頭 - 焦距短於標準鏡頭(50mm),鏡頭成像比實際事物為小,透視感較誇張。        標準鏡頭 - 鏡頭焦距為 50mm,與人眼視覺接近。        遠攝鏡頭 - 焦距200mm或以上,視角小於12度,壓縮感強。
  • 鏡頭焦距:新手必須了解的事兒
    如何找出鏡頭焦距?焦距通常會清晰顯示在鏡頭上,一般以毫米(mm)表示標準(50mm)、中焦(80mm)、長焦(200mm)、望遠(大於200mm)在實際拍攝上不同的焦距會影響物體在你照片裡放到有多大焦距愈長,物件就放得越大視角越狹窄,而壓縮感較強,景深則越淺
  • 無反光鏡可換鏡頭相機
    一提到Sony,那就是相機啦!這裡只說說α7SⅢ。
  • 一看就懂,詳細講解鏡頭的焦距到底是什麼!
    因為取景範圍更廣,所以就能將更多的元素拍入鏡頭中,只是每個元素在畫面中佔的面積會變小。如果表示焦距的數字越大,那就說明這隻鏡頭的焦距越長;而這隻鏡頭的視野就會越窄,取景範圍也越窄。因為取景範圍窄,所以拍入鏡頭的元素就少,只是每個元素在畫面中佔的面積會很大。大家一定要讀懂上面這兩段話,這樣你才能更好的理解什麼是焦距。
  • 一看就懂,詳細介紹鏡頭焦距是什麼
    鏡頭上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標識「焦距」,今天詳細給大家分享一下焦距的相關知識,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iPhone 相機操作指南-超廣角鏡頭篇
    所以接下來的內容就是如何揚長避短利用好不同的鏡頭視角。相 機 基 本 結 構在這之前,我還是想要和你普及一下相機的結構。但你別慌,這非常簡單,只要你上過初中物理就能了解。這市面上無論多貴的相機都可以用下面這張圖來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