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拍攝中,任何一個選擇都可能改變鏡頭效果,其中,焦距能夠起到的作用比其他的選擇要大得多。
什麼是焦距?一般定義上來說,焦距,是光學系統中衡量光的聚集或發散的度量方式,指平行光入射時從透鏡光心到光聚集之焦點的距離。
用比較易於理解的說法來說就是,焦距是一個用來衡量相機與鏡頭之間相互作用的變量。在實際效果中,焦距決定了鏡頭視野,捕獲多少視圖,並且還會指示在視圖中主體與其他元素的大小,或者說「放大率」。
本篇文章中,我們將詳細解釋焦距,介紹不同的鏡頭與焦距事例。你將會知道為什麼焦距很重要,以及如何通過使用不同的焦距來實現各種預期畫面效果。
一、關於焦距
1、焦距要點
2、廣角鏡頭
3、標準角度鏡頭
4、長焦鏡頭
5、視野
二、焦距的創造性運用手法
1、建立懸念
2、創造親密感
3、成為「偷窺者」
4、「放大魔法」
5、讓觀眾「身臨其境」
6、增強「動感」
一、關於焦距的知識
焦距,是平行光會聚在鏡頭中的焦點到相機中的傳感器或膠片的距離。焦距通常以mm為單位,定義了既定鏡頭的「放大率」和視野。定焦鏡頭的焦距是固定的,而變焦鏡頭具有可調節的焦距,任何一個細微的調節都會影響鏡頭的視覺特性。
為什麼我們說焦距對鏡頭來說至關重要?這要從三個角度來說:
1、焦距決定你的視野。
2、焦距為你的鏡頭生成視覺上下文,定義觀眾的感受
3、焦距能夠改變鏡頭的視覺屬性,改變畫面效果。
我們常常會聽到有人問「你要用那種尺寸的鏡頭拍攝」?但從來沒有人直接回答「標準鏡頭」或者「長鏡頭」,常見的回答是特定的mm值,即焦距。因此,一般來說的鏡頭尺寸,往往指的是焦距。
在敘事電影製作方面,焦距能夠根據鏡頭選擇來捕捉具有不同視覺屬性的素材。較長的焦距,例如下圖中的135mm或85mm,可以產生更窄的視角和更大的放大倍率。同時,較短的焦距,例如24mm或14mm,轉換為更寬的視角和更小的放大率。
在下面的示例中,相機與拍攝對象的距離相同,只是使用不同的鏡頭焦距:
而在下面這個焦距示例中,通過調節距離與鏡頭焦距,使畫面呈現大概類似的畫面,如每張照片所示:
相機和鏡頭是用戶視角的直接代言人,因此在講述故事時,必須考慮電影中視覺敘事的方方面面,對於每個構圖的創意都很重要,而焦距則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這種視覺表現力。
廣角鏡頭是指設定焦距比傳感器或膠片長度(對角線測量)短的任何鏡頭。對於全幀傳感器,廣角焦距將低於35mm。通常任何焦距在23mm到35mm之間的鏡頭都可以歸類為廣角鏡頭。要低於23毫米,仍然會被視為廣角,但它會將鏡頭推入魚眼領域。
顧名思義,魚眼鏡頭是基於魚類如何看待水面下的東西。是一種超廣角鏡頭,其捕獲極寬的圖像,通常約為180度,魚眼鏡頭會產生扭曲的彎曲圖像。任何焦距範圍為1mm至23mm的廣角鏡頭都可以標記為魚眼鏡頭。魚眼鏡頭會將直線彎曲成動態效果,因此通常用於拍攝建築物,大房間和開放空間以及鳥瞰圖。魚眼鏡頭也常用於製作有趣的扭曲圖像,例如臉部的特寫鏡頭。
通常,焦距在35mm至55mm之間的鏡頭可歸類為「標準」鏡頭。標準鏡頭的焦距(主要)與傳感器或膠片(對角線測量)的長度大致相同。全幀傳感器的焦距在42mm左右。
標準鏡頭據稱具有與人眼類似的視野,但考慮到人眼的真實視野接近於17mm至25mm鏡頭,具有af / 3.2孔徑等級,這一觀點一直存在爭議。35mm至55mm與人眼相似的真正原因是我們的視覺注意力錐體,它使人眼的視野變薄。長焦鏡頭是指設定焦距明顯長於傳感器或膠片長度(對角線測量),一般在55mm到500mm的任何鏡頭。全幀傳感器的焦距一般超過55mm。
電影攝影師或攝像師將其簡稱為「長鏡頭」。有些遠攝鏡頭裡邊有一組長焦玻璃,也被稱作長焦鏡頭。
遠攝鏡頭是一種特殊的長焦鏡頭。它的內部設計提供的焦距比鏡頭本身的長度長得多。與其他鏡頭一樣,遠攝鏡頭也有定焦和變焦兩種。
遠攝鏡頭的焦距一般超過70毫米,並且有不同的尺寸。任何長焦距為300mm或更高的長焦鏡頭都被認為是超級遠攝鏡頭。
遠攝鏡頭常用於拍攝野生動物或運動,因為它們能使遠處的物體顯得更近。此外,在近距離人像拍攝中,遠攝鏡頭往往會保持被攝對象的特徵成比例,能夠減少失真。
視野是你在圖像平面上看到的空間量,也是指在你的圖像中捕獲了多少場景。
拍攝超級英雄時,往往用更寬的鏡頭顯示軀幹,這是一個更大的視野。而較長的鏡頭可能只顯示他們的臉部,這是一個較小的視野。
為了闡述我們在上面第一部分中討論過的內容,焦距較短的鏡頭可以提供更寬廣的視野。焦距較長的鏡頭可以提供更窄的視野,如下圖所示。
每次拍攝時,無論目標是什麼,都需要在拍攝列表中標記預期的焦距,並跟蹤特定日期所需的鏡頭。這需要考慮很多,做很多記錄與準備工作,但規劃至關重要。
根據電影風格的不同,一些電影完全用寬鏡頭或長鏡頭拍攝,而在其他情況下,導演會選擇通過焦距的逐漸變化來顯示故事的逐漸變化。
焦距可能看起來像純粹的技術考慮,並且涉及很多詳細的機制。但是,焦距和鏡頭選擇等技術細節確實可以更好地為電影故事提供服務。
二、鏡頭焦距的創造性用法
焦距最大的特點就在於「空間魔法」,通過改變焦距往往能夠讓主體看起來更親密,或者看起來更孤獨。
在《鍋匠,裁縫,士兵,間諜》中有一個極端的例子,他們使用了2000mm的極限長焦距,而大多數遠攝鏡頭最大也只是300毫米左右。
而在這個極限長焦中,更容易讓觀眾感覺到危機感,並且他們也通過操縱視角、允許危險的特效、動作序列或著陸飛機等操作,利用視覺上的落差與錯覺,讓本來在安全範圍內的操作看起來很危險。
長焦鏡頭可以讓飛機和角色看起來「太近了」,同樣也可以讓兩個角色看起來「很親密」。在《辦公室》中,下面這個鏡頭裡,麥可正在與霍莉重新聯繫。他們現在只是朋友,但他正試圖追求她。
這個鏡頭確立了場景,同時也建立了一定程度的親密感。正如你可能已經注意到的那樣,電影製作人使用長焦距來隔離麥可和霍莉,鏡頭中沒有其他人,將觀眾注意力集中在兩個角色的互動上。
鏡頭一轉,長鏡頭的錯位,使兩個人看起來更加親近。而長鏡頭對準之後,背景進一步變得模糊,當霍莉吃草莓的時候,麥可扭頭看著她,長鏡頭加上側身的錯位營造出的親密感,明顯傳遞出二人「舊情復燃」的苗頭。
長鏡頭拍攝的畫面效果與我們人眼的看世界方法不同,這種差異感某種程度上會造成一種偷窺的既視感。由於這些效果,較長的鏡頭可以產生角色被監視的感覺(特別是當與其他技術結合時)。如下圖近景與遠景的差異感增強了這種偷窺既視感。
廣角鏡頭會誇大物體之間的距離,放大「近大遠小」的視覺效果。例如在《寵兒》這個飽受歡迎的預告片中,18世紀的英格蘭世界看起來要更加的宏偉而且寬闊。
由於廣角鏡頭誇大了靠近畫面的物體的大小,這可以讓觀眾感覺場景就在你的角色旁邊,而觀眾就在角色之中,使畫面更具有近距離的感覺並且個性化。
對觀眾來說,這是一個更客觀的視角,因為這種視角就像坐在朋友旁邊。而使用長鏡頭會使角色臉上的特徵變平,給觀眾留下從遠處觀看他的印象,而不是與他一起經歷事件。
這是一個相當微妙的差異,但所有細小的創意最終積累會形成量變。事實上,你可以達到相反的效果,讓你的角色看起來很孤獨。通過使用廣角鏡頭來誇大他們所處空間的感知,使角色們看起來渺小而且孤苦無依。
較長的焦距會誇大橫向運動。也就是說,垂直於相機的運動將通過增加物體相對於背景的感知速度來增強。這是為什麼?第一個原因是由於長焦距的空間壓縮,畫面中的物體在背景下移動得更快。
比如在《速度與激情》中,電影製作人在整部電影中都使用了這種橫向動作技巧,但在這個特殊的場景中也有一些很好的例子。
另一個原因是由於長鏡頭的放大,即使是相機操作者最輕微的動作也會被極大地誇大。結合視覺壓縮,這導致相機抖動,這可能是一個理想的效果,創造了緊迫感和能量。
然而,它很容易被過度使用,如果被過度使用,可能會讓觀眾迷失方向,所以請記住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