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相機感光元件有大有小,我們常用到的比如APS-C,即我們常說的半畫幅;36x24mm即我們所說的全畫幅。
以上即為APS-C畫幅和135全畫幅實際可視角度示意圖,在相同距離和相同的鏡頭的情況下,因為感光元件大小不同,所以成像畫面大小也不同。
那麼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全畫幅鏡頭可以用於半畫幅機身嗎?肯定是可以的!因為全畫幅鏡頭把光線投影了一個很大的面積,我們取中央的一部分,除了浪費以外並沒有什麼不妥。
那么半畫幅的鏡頭可以用於全畫幅機身嗎?不行。因為半畫幅鏡頭本身投影出來的光線面積不夠大,而感光元件非常大,這個時候周圍就會出現一圈黑邊、出現暗角,這就不對了。
那么半畫幅的鏡頭用在半畫幅機身上,需不需要乘以轉換係數呢?這是需要的。因為不管是全畫幅鏡頭還是半畫幅鏡頭,它們所標的焦距其實是一個絕對值,它是真實物理存在的東西。所以不管是把全畫幅或半畫幅鏡頭用在全畫幅還是半幅機身上,你都應該去乘以相應的係數。
大家都知道,全畫幅的係數是1:1,我們鏡頭所標註的焦距其實都是以全畫幅相機作為絕對值的,這樣說起來就很容易理解了。
不同畫幅,只要等效焦距相同,其可視角度完全相同
什麼是等效焦距呢?為什麼會有轉換係數存在?是因為在感光元件變小以後,只利用了整個畫面投影中間的那部分,所以感覺上就好像把遠處的物體拉近了。如果同一支鏡頭用在不同的機身上,我們的觀感是不一樣的,使用全畫幅機身的人和半畫幅機身的人就沒有辦法溝通了,這時候就需要一個標準來轉換一下。這就好像你用英寸我用釐米,大家總要統一到一個標準上來,我們才能繼續溝通。於是我們就把半畫幅機身上用的鏡頭或者APS畫幅機身上用的鏡頭乘以一個轉換係數以後再去跟全畫幅的人聊天。舉個例子:半畫幅剛好是全畫幅的一半大小,當用半畫幅機身時,我們乘以2就等於全畫幅的等效焦距。如果我們在半畫幅機身上用的是25毫米的鏡頭全畫幅機身上用的是50毫米的鏡頭,兩者在畫面效果上是非常類似的。APS-C畫幅的轉換係數尼康是1.5,佳能是1.6。也就是說在用尼康APS-C幅機裝50毫米鏡頭的時候,就等同於全畫幅機身75毫米的鏡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