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效焦距是什麼意思

2021-02-14 單反訓練營

我們知道在攝影中用相機拍攝照片的時候經常會提到焦距,焦距是相機鏡頭特有的參數,每一個鏡頭上都有一個焦距或是焦距段,而這個焦距是實際焦距,那麼在攝影中等效焦距是怎麼回事呢?或是等效焦距是什麼意思呢?今天我們就為大家講講什麼是等效焦距。

我們知道在數位相機誕生到現在,數位相機從來都是有各種尺寸大小的傳感器。我們單說可換鏡頭的數位相機目前就有全畫幅、APS-C畫幅和M4/3畫幅等等,而這些畫幅的相機在實際焦距鏡頭下所拍攝的景物是不一樣的。

其實鏡頭焦距這個東西有時候很能捉弄人的,這是因為鏡頭在各個畫幅的相機上表現出的焦距不同,而等效焦距是以135膠捲大小為比例的,數位相機傳感器因成本分好幾種大小,形成不同的透視光線,造成了焦距的不同。

目前來說最常見的數位相機畫幅有APS-C畫幅和全畫幅,接下來我們舉個例子來說等效焦距,比如50mm焦距的鏡頭用在全畫幅相機上,其視角大約是46度,而用在APS-C畫幅相機上其視角就是大約30度。而這50mm鏡頭在APS-C的相機上的拍攝視角大概與75mm焦距的鏡頭在全畫幅相機上成像的視角相當,都是大約30度,而50mm鏡頭用在APS-C的相機上的焦距就是全畫幅相機等效焦距為75mm。

相關焦點

  • 什麼是等效焦距?
    上一篇文章咱們說了不同的焦距適合不同的題材。但是這個焦距說的就是等效焦距。就是我說了好幾遍的等效35mm焦距。這是怎麼回事兒呢?好多好多年前,有個叫奧斯卡·巴那克的小夥子,製作了一個用35mm寬兩邊打孔的電影膠片作為底片的相機。這種相機非常小巧便攜。一下子就風靡了全球。他設計的相機也就是著名的徠卡相機。
  • 攝影入門|(三)什麼是等效焦距?
    那我們今天我們來說說什麼是等效焦距?相機傳感器尺寸的不同會帶來另一個東西:等效焦距 ,如果針對非全畫幅相機那就要重新定義一下鏡頭的焦距,這個就是大家說的等效焦距。愛好攝影的朋友在剛接觸到鏡頭的時候有些分不清「實際焦距和等效焦距」到底有什麼區別,?那麼,今天給大家來講講等效焦距的知識,讓大家對鏡頭方面的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 等效焦距和等效光圈
    根據感光元件尺寸,將鏡頭焦距乘以折合係數可得到等效於全幅相機的等效焦距,這已為許多攝影者熟知。同樣,代表鏡頭光圈的 f 值乘以這個係數就得到等效 f 值(等效光圈)。鏡頭視角取決於等效焦距,景深取決於等效光圈。另一方面,進入鏡頭的光強度則由實際光圈而不是等效光圈決定,所以曝光參數取決於實際光圈。
  • 【大象原創】基礎理論之等效焦距
    上一期講了不同的焦距適合不同的拍攝題材,那麼有小夥伴可能會想,我手上有一隻16-50mm的鏡頭,那我這個16mm是不是超廣角了,其實不是的,在我們的焦距裡面有一個東西叫做等效焦距
  • 全幅與半幅,鏡頭的轉換係數,相機的等效焦距都是什麼意思?
    因為全畫幅鏡頭把光線投影了一個很大的面積,我們取中央的一部分,除了浪費以外並沒有什麼不妥。那么半畫幅的鏡頭可以用於全畫幅機身嗎?不行。因為半畫幅鏡頭本身投影出來的光線面積不夠大,而感光元件非常大,這個時候周圍就會出現一圈黑邊、出現暗角,這就不對了。那么半畫幅的鏡頭用在半畫幅機身上,需不需要乘以轉換係數呢?這是需要的。
  • 攝影常識:等效焦距是什麼意思?改變的是什麼?許多新手都沒理解
    這一篇攝影文章要給大家分享一個重要的知識,是等效焦距的換算的方法和在實際使用中的差距。攝影新手常常會犯一個錯誤,他們覺得用同一顆鏡頭分別安裝在APS-C和全畫幅相機上,APS-C的實際焦距就變長了,真的是這樣嗎?
  • 攝影基礎理論教程第2課 等效焦距是什麼?
    所以後來很多廠商說我們這個傳感器小有什麼什麼好處,可以滿足大家攝影需要等等,其實都是扯淡。一開始就是為了向成本妥協。因為原來的單眼相機一般都是用135膠捲的,所以數碼單反本身就該用135膠捲相同面積的傳感器,這是正常人的思路。也正是因為如此你看現在傳感器成本降下來了,所以全畫幅相機越來越多。好了,言歸正傳。
  • 我動用了四臺無人機,只為給你講清楚「等效焦距」
    ▲買無人機時聽說過的FOV和買相機時聽說過的等效焦距
  • 你以為的焦距就是你以為的焦距?
    不管是早年大家家裡的理光傻瓜相機,還是海鷗風光的膠片單反,再到尼康佳能的數碼單反,索尼的微單,都屬於135相機也就是35mm相機的範疇。因為兩邊打孔,所以35mm的寬度不能完全被用上,所以一張35mm底片實際的尺寸是36mm×24mm以3:2為比例的照片。這個尺寸就是通常說的135全畫幅或者35mm全畫幅。如果大家家裡還有膠片的底片,可以用尺子量一量。
  • 關於焦距,我們需要知道些什麼?
    那麼什麼是視角?簡單的說視角就是照片能記錄下來的取景範圍,不過主要取決於鏡頭和傳感器大小。如果想要以一個統一的標準來表示此時經過裁切之後的鏡頭視角(或者說用全畫幅的方式來表示此時的焦距),需要使用鏡頭焦距與傳感器的「裁切係數」相乘來得出實際的等效焦距。
  • 「焦距」不是指鏡頭的長度,不要在搞錯了
    上面說到視角,那麼什麼是視角呢?視角就是鏡頭能拍下來的場景範圍,一般用「°」為單位。很多人不理解照片的視角和全畫幅的傳感器有什麼關係,先來說說全畫幅。那麼等效焦距是什麼呢?我們在聽別人介紹相機時可能經常會聽到等效焦距這個詞,等效焦距指的是鏡頭的焦距。它是在不同規格的鏡頭和相機進行比較的時候,提供一個標準的依據。當你把鏡頭裝在全畫幅相機上,那麼等效焦距就是就是鏡頭上標註的焦距;而你把鏡頭裝在非全畫幅相機上,那麼等效焦距就是鏡頭的實際焦距乘以焦距轉換係數得出的。當你用非全畫幅相機拍攝時,鏡頭的等效焦距是鏡頭上標註數值的兩倍。
  • 【心課堂】基礎篇——焦距、快門、ISO值
    不管是快門速度,還是我們待會要講的ISO值和光圈值(有的相機裡面ISO值只有整數檔的除外),甚至是我們之前講過的曝光補償。待會在講光圈的時候,我想你能更深切的感受到這個規律的優勢。尼康(Nikon)和佳能(Canon)的非全幅(APS-C畫幅)相機的感光器大小大約分別在24mm*16mm和22mm*15mm。我們將全幅相機(感光器大小為36mm*24mm的相機)作為衡量標準。也就是說:所有能裝在全幅相機上的鏡頭,等效焦距等於絕對焦距;而鏡頭在所有其他大小感光器相機上,等效焦距等於絕對焦距乘以一個固定的係數。
  • 焦距的真正定義,你真的了解嗎? | 攝影早自習第890日
    APSC機身用300mm鏡頭(要換算到450mm的等效焦距),是物理焦距變長了,還是只是裁切和放大?(根據葉梓老師脫口秀整理)早安,我是葉梓,今天是攝影早自習陪伴大家的第890天,我想回答一下喜馬拉雅的一位叫做1768608atwt同學的提問,他問的問題比較有代表性,他說「當我用一個C幅的相機(就是非全幅的相機)但是卻用一支300mm焦距的鏡頭的時候,它要乘一個等效焦距轉換係數,等於450mm的等效焦距,焦距變長了,到底是因為物理的實際的焦距變長了,還是只是裁切了原來畫面一部分
  • 基礎光學:鏡頭焦距
    鏡頭的焦距是鏡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鏡頭焦距的長短決定了被攝物在成像介質(膠片或CCD等)上成像的大小,也就是相當於物和象的比例尺。當對同一距離遠的同一個被攝目標拍攝時,鏡頭焦距長的所成的象大,鏡頭焦距短的所成的象小。根據用途的不同,照相機鏡頭的焦距相差非常大,有短到幾毫米,十幾毫米的,也有長達幾米的。一般我們說:焦距就是透鏡中心到焦點的距離。
  • 焦距到底是個什麼鬼?新手不要怕,看完一次全搞懂
    這個東西弄得暈頭轉向最頭疼的問題就是選什麼焦距的鏡頭到底變焦好還是定焦好今天就跟影像君一起學一學讓你們對鏡頭的焦距有更多了解 焦距是什麼 焦距的定義並不是鏡頭的物理尺寸上的長短通常這類相機在標識參數時會使用 「35mm/全畫幅等效焦距」  來表示鏡頭拍攝時的實際焦距。 計算方法就是:  鏡頭轉換係數(裁切係數)x 鏡頭的實際焦距 APS-C畫幅的相機的裁切倍率為1.5/1 .6 (取決於相機品牌)
  • 佳能單眼相機鏡頭上的數字18-135是什麼意思
    一個單眼相機由很多個部件組成,其中鏡頭很關鍵,在單反鏡頭上有寫數字,有些人不知道代表什麼,比如像佳能18-135mm的鏡頭,佳能單反鏡頭上的數字
  • 攝影中鏡頭焦距的長短對照片會產生哪些影響?
    焦距也稱為焦長,是光學系統中衡量光的聚集或發散的度量方式,指從透鏡中心到光聚集之焦點的距離。也是照相機中,從鏡片光學中心到底片、CCD或CMOS等成像平面的距離。 根據焦距的大小,可分為標準鏡頭、超廣角鏡頭、廣角鏡頭、中焦鏡頭、長焦鏡頭。
  • 【攝影器材】理解相機鏡頭:焦距與光圈
    如下圖所示,看看在極端情況下這些問題如何影響照片質量:不管是什麼鏡頭,多少都會存在上述問題。注意:光線交叉的位置不一定等於焦距,如上所示,但是大致與焦距成比例。鏡頭焦距*術語典型拍攝場景小於21 mm超大廣角建築21-35 mm廣角風景35-70 mm常規街道和紀實70-135 mm中長焦人像135-300+ mm長焦運動、鳥類和野生動物*注意:鏡頭焦距是指35mm等效相機焦距。如果使用卡片機或數碼 SLR 相機,那麼傳感器的尺寸可能不同。此外,鏡頭焦距也會影響其他多個因素。
  • 大畫幅電影鏡頭焦距視角示例參考
    昨天,魔幻時光在朋友圈發了一段使用ALEXA 65拍攝的電影《羅馬》的攝影技術分析,引起了朋友們關於鏡頭焦距的討論。
  • 單反鏡頭焦距光圈與景深的關係
    景深通常由物距、鏡頭焦距,以及鏡頭的光圈 值所決定,(相對於焦距的光圈大小)。除了在近距離時,一般來說景深是由焦距(物體的放大率)以及透鏡的光圈值決定。固定光圈值時,焦距越大(增加放大率),不論是更靠近拍攝 物或是使用長焦距的鏡頭,都會減少景深的距離;焦距越小(減少放大率)時,則會增加景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