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講了不同的焦距適合不同的拍攝題材,那麼有小夥伴可能會想,我手上有一隻16-50mm的鏡頭,那我這個16mm是不是超廣角了,其實不是的,在我們的焦距裡面有一個東西叫做等效焦距,我們今天就來認識一下什麼是等效焦距,為什麼它會把16mm變成不是超廣角了。
現在市面上銷售數位相機感光元件尺寸有很多的規格,有全畫幅、APS-H畫幅、DX畫幅、APS-C畫幅和4/3系統等,由於在不同尺寸感光元件下,同焦段下的視角會不太一樣,這導致我們在換算焦段的時候出現了很多的不便。
那麼為了方便理解,我們把135相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全畫幅相機)作為一個標準,把在其他尺寸感光元件上成像的視角,轉換成全畫幅相機上面的同樣視角成像的鏡頭焦距,那麼轉換後的這個焦距就是我們說的等效焦距。
【50mm+全畫幅機身拍攝】
【50mm+半畫幅機身拍攝】
例如上圖兩張照片,同個鏡頭在同個焦距下,同機位,在不同的機身上,一個是全畫幅,一個是APS-C畫幅機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實際焦距是50mm的鏡頭,裝在APS-C的機身上,相比於全畫幅機身因為傳感器小了,所以實際上取景範圍也變窄了,就好像鏡頭變長把遠處的物體拉近過來了,這就像是全畫幅機身上面80mm焦段的鏡頭下顯示的畫面一樣。
所以實際焦距是50mm的鏡頭,因為裝在了APS-C機身上它就變成了等效80mm焦距的鏡頭。
這也就是為什麼你的16mm鏡頭不是超廣角的鏡頭了,因為在半畫幅機身上你還需要換算成等效焦距。
例如這一隻鏡頭:Canon EF 50mm F/1.8 STM。
其中50mm代表這隻鏡頭實際的焦距。
不管你是什麼鏡頭,鏡頭上標註的就是這個鏡頭的實際焦距
全畫幅的轉換係數是1,其實就是不需要轉換的意思。而半畫幅相機根據品牌不一樣,轉換係數也是不一樣的。(當然中畫幅這些也是要轉換的哦。這裡就不擴展了。)
佳能APS-C畫幅的係數是1.6。富士,索尼,尼康的APS-C畫幅的係數是1.5。
奧巴和松下的是3/4畫幅,所以他們的係數是2。
有了這麼簡單的一個方法,這樣針對不同尺寸感光原件,我們在換算焦段的時候也變得方便。
那麼大家要記得了,只要你是半畫幅的機身,不管你裝的是半幅鏡頭還是全幅鏡頭,都要乘以一個係數換算成等效焦距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