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爆汁!皮薄如紙!吃麵、吃肉、吃湯三位一體化的灌湯包!

2020-12-22 美食shi街

說起包子,最先想到的,應該是灌湯包了吧,薄而透明的皮兒,內涵豐富的餡兒。一個將湯包工藝做成至臻至美,給味蕾帶來風暴衝擊般的感受,用筷子輕輕一戳就流出來的湯兒……簡直控制不住自己的口水!

說起灌湯包,一下子想起熱氣騰騰,像燈籠一樣的小包子。肉餡與鮮湯香氣瀰漫,開窗、喝湯、吃餡兒、吃皮兒一氣呵成,絕對是吃麵、吃肉、喝湯的完美融合,算得上餮客們最愛的美食之一!

灌湯包,就是我們常見的湯包,也稱灌湯小籠包,是漢族西關小吃,起源於北宋,流行於開封,西安,廣州等地。地道的灌湯包一般為牛、羊肉餡。包子要蘸著佐料吃。佐料為特別加工過的醋加辣椒末,另備小盤糖蒜與香菜。千萬不能迫不及待地去吃,否則容易被包子裡的熱油湯燙著。

灌湯包的最大魅力在於,薄而透明的皮兒,內涵豐富的餡兒,每個包子20個左右褶兒,提起來像燈籠。用筷子輕輕一戳,湯汁就流了出來……灌湯包作為知名的小吃,自然也吸引著眾多遊客前往,皮薄餡大,還有鮮湯,簡直是人間美味。只要是遊客,必吃的就是灌湯小籠包。

灌湯包造型十分精緻,如果用筷子夾起來就是燈籠的形狀。不僅外形精緻,口味也很到位,吃起來湯汁很多,肉餡醇正。可以搭配辣椒和醋一起吃,味道超讚!

灌湯包的皮兒薄,餡的顏色總是滲出來勾引人的食慾。有這樣一種比喻:湯如詩歌,肉餡是為散文,麵皮為小說。因為小說是什麼都包容的,散文精粹一點,詩歌便就是文中精華了。

吃灌湯包子,湯是第一位,肉餡次之,麵皮次次之。包子趁熱吃,不可太過心急,一口下去,包子裡溢出的湯汁,鮮香濃鬱,滿足~像是一朵朵盛開的菊花,一個個「葛優癱」在籠屜上。用筷子夾起它,立馬就往下墜。湯汁兒在嫩白的包子皮兒裡來回撞,但怎麼也搖它不破。

吃灌湯包有個口訣: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後喝湯,一掃光、滿口香。

熱氣騰騰新出鍋的灌湯包,牛肉餡兒濃香多汁,豬肉餡兒暖人心懷,素餡包子清香可口。而且一共十多種口味,每一款都值得嘗一嘗~

風冷天涼的日子裡,除了火鍋和燉菜,大概就只有灌湯包能治癒受凍的心靈了,爆漿鮮美的湯汁簡直欲罷不能哇~

相關焦點

  • 灌湯包調餡不用皮凍也能做,教你這樣做,肉嫩湯多,咬一口太香了
    灌湯包大家都熟悉,灌湯包形式美觀,內容精美別致,肉餡與鮮湯同居一室。吃之,便就將北國吃麵、吃肉、吃湯三位一體化,是一種整合的魅力。灌湯包讓人垂涎欲滴的小包子,一咬一口湯,鮮美無比。傳統灌湯包是把肉皮凍加到肉餡裡,蒸熟湯汁鮮美。
  • 灌湯包怎麼做才好吃又不漏湯很多人都忽略了這個原因
    灌湯包顧名思義就是吃起來有湯的包子,一口下去吃麵、肉、湯三位一體化,其味道甚是鮮美;灌湯包皮薄餡大,軟嫩鮮香;灌湯包外形美,其內容也精美別致;總而言之,灌湯包總是能收穫吃貨們的芳心。
  • 5秒捏出18+道褶的灌湯小籠包,喜歡它的人一追就是11年,就藏在順城背後!
    位於順城背後華山眼科的「天津一絕 灌湯小籠包」,是一家從默默無聞的小店到如今街坊周知的灌湯小籠包店,至今已經營業了11年。如今,灌湯包的意義不僅是一種早點,更是童年回憶。| 薄至3mm的湯包皮,5秒捏一個  |「天津第一絕 灌湯小籠包」的擀麵師傅每天都要提前很早上班,進行和面和擀麵皮。每一片0.3cm厚度的麵皮裡,深藏著師傅們對手藝的把控。
  • 兩種灌湯包你更喜歡哪個?
    在小的時候我經常在電視上看到灌湯包,我就在想好吃嗎?裡邊的湯為什麼不會漏出來?這湯是怎麼包起來的?三個大問號在我腦袋上直轉圈,節目太過囉嗦,我就沒有等到他說出真正的答案就換臺了。隨著一點點的長大,我終於知道了灌湯包的製作流程,肉湯成凍包到面裡。灌湯包的種類挺多。但是灌湯包的宗旨就是吃湯吃肉吃麵。大多數人都是喜歡吃這種灌湯包,就是有五花肉,肉皮,蟹肉,蟹黃的這種。接下來我可能要吐槽一下在吃灌湯包的時候,我就不明白了,難道不用吸管都吃不了了嗎?
  • 正宗的灌湯包和燙麵餃,你們吃過嗎?
    你吃過這樣的包子和餃子嗎?吃的又是正宗的嗎?包子和餃子都是我們生活中非常常見的美食,口感都非常的美味。很多人喜歡吃包子和餃子的原因是因為非常省事,主食和菜全都囊括在一起,吃起來也非常方便。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會定期做包子或者餃子,逢年過節的時候也更是少不了這兩樣。
  • 皮凍灌湯包的做法
    你還在去店裡去吃小籠湯包嗎?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灌湯包做法,以後我們在家也能吃到正宗灌湯小籠包了,首先準備原料,麵粉,鮮肉,豬皮,花椒,蔥頭,鹽,雞精,蠔油,蔥,姜,料酒。可以用家裡廢棄的刮鬍刀處理豬毛,這樣更乾淨點,掛完改刀切成絲狀起鍋燒水,下入我們切好的豬皮,我們採用一斤肉皮4斤水的比例,蓋好鍋蓋小火熬製50分鐘,找個容器倒出來涼涼改刀切成小丁狀態備用,下面我們開始調製肉餡,蔥頭剁末,找個碗把蔥頭汁擠出來,千萬不要倒掉,起鍋把蔥頭汁倒入鍋中,放入一大把花椒水開關火,涼涼撈出花椒,把肉和擠完汁的蔥頭攪拌均勻
  • 做灌湯包,記住一個比例,不加豬皮凍照樣鮮嫩多汁,咬一口直爆汁
    灌湯包是很多人愛吃的美食,特別是我們北方人,簡直愛不釋手。我和我老公都特別愛吃灌湯包,談戀愛的時候就經常去吃,現在學會自己做了,就隔三差五的在家做,吃不夠。很多次想在家做灌湯包的時候,總會遇到沒有豬皮凍的情況。
  • 一口爆汁!全深圳最好吃的生煎店都在這裡了!
    可惜的是上海那麼遠一時間也難以吃到這麼美味的食物不過,小編發現在大深圳竟然也藏了幾家味道正宗,網評也不錯的生煎包店快來跟小編一起看看吧~還有酒釀桂花小丸子酒釀不會過酸,也沒有太甜不管是搭配多汁的灌湯包還是有些油膩的生煎包都非常合適~
  • 一口爆汁,才是作為鴨舌做基本的修養!
    從營養價值的角度來看,鴨舌才是鴨子的精華。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這道麻辣醬鴨舌,一口爆汁!據說吃鴨舌的感覺,就像在和鴨子舌吻……舌吻的感覺沒體驗到,好吃得鮮掉舌頭卻是真的!一盤滷鴨舌出鍋,醬色濃鬱,鹹香兼備。
  • 足不出戶吃到開封灌湯包,不用做皮凍,包子一樣湯汁濃鬱
    來到開封第一件事當然是逛吃逛喝,開封的灌湯包當然是必須要吃的美食之一,灌湯包與普通包子的差別就是,灌湯包的麵皮沒有經過發酵,外皮潔白,晶瑩剔透,能清晰地看到包子內部的湯汁,卻不會漏底。開封的灌湯包已經有百年的歷史,製作過程精細,選材也頗有講究。在開封不吃灌湯包等於白來了一次開封。
  • 吃開封:灌湯包的鮮美,開封人知道,開封人私藏的灌湯包館
    一提到開封的美食,小籠包總是第一個出現。無論是電視臺的節目,還是網絡的風評,「提起像燈籠,放下似菊花。」這句描述開封灌湯包的形象,深入人心。要說開封人什麼開始吃灌湯包,可要追溯到北宋了。北宋時期,開封已有小籠包售賣,當時稱灌漿饅頭或灌湯包子。
  • 小學生優秀作文賞析—《打蚊子》《灌湯包》《星期天不屬於我》
    聽、讀、背誦、默寫、訂正,一圈下來,上午已經跟我說拜拜了。中午十一點,剛學完英語。我正打算舒舒服服地休息一下,可誰料想「李山,去掃地!」爸爸又在那邊催促了,「做家務也是作業。多體驗生活,才能積累更豐富的寫作素材。」爸爸的理直氣壯讓我無言以對,就算心中萬般的不情願,也只能乖乖地拿著掃帚去掃地了。
  • 不正經吃肉包,也就南寧這幾條友幹得出來......
    友仔友女們一定有很多話要說但是今天大王要搶先說不正經吃包子看我們的這次跟著吃貨探員們一起來一頓回歸兒時吃肉包的記憶,當然我們吃肉包可沒那么正經哦~ =靈感來源= >海天湯包(鮮肉包)龍門包局(蔥香大肉包)食尚麥點(雞汁灌湯包)TODAY(鮮肉包)官膳包點(鮮肉包)
  • 吃開封:吃著火鍋喝著酒,巴適!
    白果雞湯是開封獨一家的味道,湯中除了有白果、雞之外,還添加了豬肚及幾十味滋補中草藥,養生必備啊。雞湯入口香氣就在口中蔓延開來,鮮到懷疑人生,微有回甘,好靚!要不是還有一桌肉肉等著我,這鍋湯就被我喝完了。孫毛肚冒著仙氣兒就上來了!
  • 牛骨湯、嫩肉、吊龍……+5素菜!吃起全牛盛宴!簡直抵到爛!
    #01這裡是牛肉的天堂,吃牛聖地,在這可以吃到一整牛的肉,嫩牛肉、吊龍肉、肥牛....5個素菜,份量滿滿!海銀海記有數十種醬料供你自由搭配,蘸上自製的醬料,N種搭配,N種美味~#03●葷素搭配,營養加倍●潮汕火鍋怎麼可能少的了牛肉丸,不管什麼湯底
  • 澳洲谷飼沙朗牛排,一口爆汁!肉醬面、蔬菜沙拉……料多到溢滿碗!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貪吃,ID:tcsc020】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反脆弱Cafe Antibrittle· 原切牛排一口爆汁>肉醬面、蔬菜沙拉、慕斯…現低至2.8折即可開吃!
  • 萬人狂贊的排骨吃法,一排兩吃,快樂加倍
    首先分享給大家的菜就是「排骨兩吃」:排骨湯、酥煎排骨(太多小夥伴喜歡排骨了)。一鍋排骨既熬了湯,又做成了煎排骨,一舉兩得。煎香入味的排骨,軟爛脫骨,啃上一大口,滿口爆香,好吃到顱內高潮。 吃完排骨再喝上一口排骨湯,湯鮮味美,暖胃又舒服,這二者簡直太絕了。
  • 開封「灌湯包」在家也能做,唯獨多了一項製作「皮凍」的工序
    灌湯包就是一種包子,但裡面卻是有湯的。這又是何原因?其實只是一層窗戶紙,不捅不破。不知道的還以為是用某種工具把湯灌進包子裡去的。不是得,這湯汁本來就在餡裡面,只不過是在包之前把「皮凍」放在餡中,包好以後經籠屜上火一蒸,皮凍化開而不漏。灌湯包講究湯不能漏,包子又要不粘籠屜,這全看製作者的手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