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凍灌湯包的做法

2020-12-22 泡麵教你來做菜

你還在去店裡去吃小籠湯包嗎?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灌湯包做法,以後我們在家也能吃到正宗灌湯小籠包了,首先準備原料,麵粉,鮮肉,豬皮,花椒,蔥頭,鹽,雞精,蠔油,蔥,姜,料酒。

第一步熬皮凍,當然也可以去市場買現成的皮凍,我們自己要做當然每一步都要自己來,把準備好的豬皮冷水下鍋放入下入幾片姜,少量的料酒,

煮10分鐘撈出,涼水衝洗一下,把豬皮反過來片掉上面油脂,刮掉上面殘留的豬毛。

可以用家裡廢棄的刮鬍刀處理豬毛,這樣更乾淨點,掛完改刀切成絲狀

起鍋燒水,下入我們切好的豬皮,我們採用一斤肉皮4斤水的比例,蓋好鍋蓋小火熬製50分鐘,找個容器倒出來涼涼

改刀切成小丁狀態備用,下面我們開始調製肉餡,蔥頭剁末,找個碗把蔥頭汁擠出來,千萬不要倒掉,起鍋把蔥頭汁倒入鍋中,放入一大把花椒水開關火,涼涼撈出花椒,把肉和擠完汁的蔥頭攪拌均勻,倒入蔥頭汁,順時針攪拌湯汁完全洗幹,加入適量鹽和雞精少許蠔油攪拌均勻即可。

我們開始和面,那面倒入盆中,一邊用熱水一邊用冷水和成絮狀,揉成麵團,面要稍微硬一點

,不需要醒面,直接上板柔光,分成麵團,拿出一塊戳成長條切成均勻大小的小面塊,用手壓成圓餅,拿出小擀麵杖、擀成薄片中間厚外面薄的圓片,

一切準備好以後我們開始包包子,拿出麵皮放入鮮肉餡,上面蓋上一層皮凍,用力把包子捏牢,包好以後我們上鍋蒸,冷水上鍋蒸15分鐘

美味可口灌湯包出鍋了,小編口水都流出來了,不說了小編先去吃幾個解解饞。大家可以按我的方方去試做一次,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無聊小編。不好吃你打我

相關焦點

  • 足不出戶吃到開封灌湯包,不用做皮凍,包子一樣湯汁濃鬱
    來到開封第一件事當然是逛吃逛喝,開封的灌湯包當然是必須要吃的美食之一,灌湯包與普通包子的差別就是,灌湯包的麵皮沒有經過發酵,外皮潔白,晶瑩剔透,能清晰地看到包子內部的湯汁,卻不會漏底。開封的灌湯包已經有百年的歷史,製作過程精細,選材也頗有講究。在開封不吃灌湯包等於白來了一次開封。
  • 開封「灌湯包」在家也能做,唯獨多了一項製作「皮凍」的工序
    灌湯包是中國的傳統食品,早在北宋市場上已有售賣,稱灌漿饅頭或灌湯包子。京城72家正店之一的「王樓」,製售的名為「山洞梅花包子」,號稱「京城第一」。北宋之後,灌湯包子在開封流傳下來。 20世紀20年代,名廚黃繼善創辦「第一點心館」,主營灌湯包子。
  • 灌湯包調餡不用皮凍也能做,教你這樣做,肉嫩湯多,咬一口太香了
    灌湯包大家都熟悉,灌湯包形式美觀,內容精美別致,肉餡與鮮湯同居一室。吃之,便就將北國吃麵、吃肉、吃湯三位一體化,是一種整合的魅力。灌湯包讓人垂涎欲滴的小包子,一咬一口湯,鮮美無比。傳統灌湯包是把肉皮凍加到肉餡裡,蒸熟湯汁鮮美。
  • 灌湯包沒有皮凍也能做,皮薄多汁,從和面到製作詳細講解
    大家好,我是西西,今天我們做好吃的灌湯包,不用皮凍也能做,皮兒薄、筋道,湯汁鮮美。我們要先準備一碗熱水,放上一小把花椒,先泡點花椒水,再來準備點五花肉,放到絞肉機裡邊,加點兒蔥段和薑片兒進來,一起打成肉餡兒。
  • 椰絲球、小籠灌湯包、小泡芙、開口酥的家常做法
    做法:把黃油放在盆中,加入白糖攪拌打發,加入雞蛋攪拌均勻。加入麵粉和椰絲攪拌均勻團成小球放在盤中備用。 烤箱預熱後,放入小球烤8分鐘,取出晾涼即可食用。
  • 做好年夜飯皮凍的秘密都在這裡!|年夜飯專題No.2
    今天,廚房君整理了幾種豬皮凍的做法,從基礎版到懶人版全都有,還有一些進階吃法,全都打包送給大家!比如,廚友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往皮凍中加入其他的食材,吃起來口感更加豐富哦~像是這份花生豬腳皮凍,調味恰到好處,鹹香Q彈,加入花生或者黃豆在裡面,煮的熟爛,簡直不要太好吃!
  • 小學生優秀作文賞析—《打蚊子》《灌湯包》《星期天不屬於我》
    灌湯包中國有一句家喻戶曉的諺語——「民以食為天」。在中國遼闊的土地上,美食形形色色、許許多多。無論何時何地,都能品嘗到美味的食物。在眾多的美食中,對我誘惑力最大的還是灌湯包。灌湯包顧名思義就是一種裡面有湯的包子。
  • 熬皮凍時,牢記「四洗」,皮凍晶瑩剔透,口感清爽不膩
    今天熬皮凍,明天蒸年糕,後天宰雞殺魚……每天都不得閒,全是為了家人團聚的日子,開開心心地準備,就為了過一年熱熱鬧鬧的團圓年。所以,到了年跟前兒,咱們也開始備年菜,今天教大家熬皮凍。皮凍是用豬皮加上調味料熬製而成的絕佳美味,不加明膠,全靠明火慢熬,也能韌勁兒足,口感彈、軟、香、滑。切一盤皮凍,再淋入調味汁,就是一道極好的下酒小涼菜。
  • 正宗的灌湯包和燙麵餃,你們吃過嗎?
    作為中國的特色美食,包子和餃子的做法也是各種各樣,有的還別具特色。今天在這裡就為大家介紹灌湯包和燙麵餃這兩樣美食。灌湯包就是我們所謂的包子,燙麵餃就是我們所說的蒸餃。或許有的人聽說過但沒有吃過,或者吃過但沒有吃過正宗的。不過當你品嘗過正宗的灌湯包和燙麵餃之後,就會被它們的美味所深深吸引。
  • 家庭版灌湯包的做法,簡單易上手,在家就能做,以後都不用出去買
    在調製湯包餡料的時候加入一定比例的豬皮凍,蒸熟後就化成了味道鮮美的湯汁,湯汁和餡料融合在一起,做出來的湯包晶瑩剔透,皮薄湯鮮,形態飽滿,非常味美,有似包子裡面灌了湯汁一樣,因此,它也叫做「灌湯包」。灌湯包是包子的升級版,只不過在餡料中加了豬皮凍,麵皮也更加的薄而透明。
  • 早餐做生煎包,牢記3點小技巧,色澤金黃鬆軟香脆,做法詳細分享
    生煎包的做法:備用食材:麵粉200克,酵母粉3克,水100克,豬肉餡250克,食鹽3克;製作過程:第一步,麵粉、酵母粉和水,用筷子攪拌好,再用手揉成光滑的麵團,蓋上保鮮膜放溫暖的地方發酵至原來的2倍大;
  • 滋陰潤肺的水晶皮凍
    流傳到現在,做法有很多不同,但是核心方法還是一樣。皮凍不用醬油稱為「清凍」,無色透明,就是古代的水晶膾,加醬油調色如琥珀,被稱「琥珀凍」。南宋陳元靚《事林廣記》中有詳細記錄:赤梢鯉魚,鱗以多為妙。淨洗,去涎水,浸一宿。用新水於鍋內慢火熬,候濃,去鱗,放冷,即凝。細切,入五辛醋調和,味極珍。須冬月調和方可。
  • 教你做東北皮凍的小技巧,晶瑩透亮,扔地上都摔不碎,下酒佳餚
    很多人自己在家製作豬皮凍,做出的皮凍不清澈,渾湯,或者做出的皮凍容易碎,不瓷實,用筷子一夾就碎,沒有外面賣的做的好,今天教大家兩種東北皮凍的做法,一種是普通的皮凍,另一種是帶瘦肉的皮凍,教你做東北皮凍的小技巧
  • 灌湯包怎麼做才好吃又不漏湯很多人都忽略了這個原因
    灌湯包顧名思義就是吃起來有湯的包子,一口下去吃麵、肉、湯三位一體化,其味道甚是鮮美;灌湯包皮薄餡大,軟嫩鮮香;灌湯包外形美,其內容也精美別致;總而言之,灌湯包總是能收穫吃貨們的芳心。
  • 兩種灌湯包你更喜歡哪個?
    在小的時候我經常在電視上看到灌湯包,我就在想好吃嗎?裡邊的湯為什麼不會漏出來?這湯是怎麼包起來的?三個大問號在我腦袋上直轉圈,節目太過囉嗦,我就沒有等到他說出真正的答案就換臺了。隨著一點點的長大,我終於知道了灌湯包的製作流程,肉湯成凍包到面裡。灌湯包的種類挺多。但是灌湯包的宗旨就是吃湯吃肉吃麵。大多數人都是喜歡吃這種灌湯包,就是有五花肉,肉皮,蟹肉,蟹黃的這種。接下來我可能要吐槽一下在吃灌湯包的時候,我就不明白了,難道不用吸管都吃不了了嗎?
  • 做灌湯包,記住一個比例,不加豬皮凍照樣鮮嫩多汁,咬一口直爆汁
    灌湯包是很多人愛吃的美食,特別是我們北方人,簡直愛不釋手。我和我老公都特別愛吃灌湯包,談戀愛的時候就經常去吃,現在學會自己做了,就隔三差五的在家做,吃不夠。很多次想在家做灌湯包的時候,總會遇到沒有豬皮凍的情況。
  • 水晶肉皮凍,美容養顏,美味家常菜,可做美食灌湯包,下酒涼拌菜
    把它切成小塊,和餡料一起密密實實地包在小包子中,蒸熟就是富含飽滿湯汁的灌湯包。肉皮凍的做法並不複雜,我們一起來學會它吧!用料:豬皮500克、花椒1把、大料1個、桂皮1塊、鹽適量、蔥2段、姜5片。直至豬皮上沒有油脂;4、將處理好的豬皮條,放入鍋裡,按照豬皮和水的1:3比例放入清水,加入蔥、姜、大料、桂皮、花椒、適量鹽,轉大火煮開,轉小火煮1個小時以上;5、如果使用電飯鍋或者高壓鍋,直接選擇燉肉程序就好;6、煮好後,取出所有配料,讓肉皮和湯一起倒入容器中,晾涼後放冰箱冷藏一晚,如果要做灌湯包的餡料
  • 特色小吃灌湯包怎麼做,才能皮薄湯汁多,調餡是關鍵
    特色小吃灌湯包怎麼做,才能皮薄湯汁多,調餡是關鍵。灌湯包,產地開封,是一種地方特色麵食小吃,以其皮薄餡大多汁,湯汁濃鬱,味道極其鮮美,外形美觀而廣受歡迎,每個包子十八至二十四個褶,提起來極其像燈籠。那麼灌湯包製作需要什麼原料?餡料應該怎麼調?
  • 這才是包子餡最好吃的做法,咬一口滿嘴流油,一次6個都不過癮!
    在北方麵食非常的受歡迎,尤其是帶餡的麵食,如包子、餃子、餡餅、餛飩等都是家常美食,當然南方朋友對帶餡的麵食也非常喜歡,如比較出名的杭州小籠包、天津的狗不理、上海的灌湯包等等,都是非常有名氣的麵食小吃。不過在家裡自己包包子吃,拌餡時總是拌不好,不是發腥不美味,就是乾巴巴的湯汁不飽滿,那麼拌包子餡時要怎麼拌餡呢?
  • 吃麵、吃肉、吃湯三位一體化的灌湯包!
    說起包子,最先想到的,應該是灌湯包了吧,薄而透明的皮兒,內涵豐富的餡兒。一個將湯包工藝做成至臻至美,給味蕾帶來風暴衝擊般的感受,用筷子輕輕一戳就流出來的湯兒……簡直控制不住自己的口水!說起灌湯包,一下子想起熱氣騰騰,像燈籠一樣的小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