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檔最強電影,沒有誰比得上它

2020-10-15 政知求

或許是受到《八佰》票房大賣的鼓舞,今年的國慶檔,競爭意外地激烈。


寄託了女排情懷的《奪冠》、口碑冰火兩重天的《姜子牙》、集結了喜劇界半壁江山的《我和我的家鄉》……讓人仿佛置身春節檔的神仙打架。


然而,在我心裡,「歷年國慶檔最強影片」的稱號,依舊沒有易主。


前段時間影院復工,除了新片,也有相當一部分舊作參與了重映,其中就有2009年國慶檔上映的《風聲》。


當時的宣傳海報。


重映一個月,票房超過一千萬,即使在一眾經典片裡也算是能打的。畢竟,想重溫《風聲》,途徑實在是太多了——


且不說CCTV6每隔一段時間就重播,在多數視頻網站,你甚至不需要會員就可以免費觀看。


《風聲》的魔力,也體現在評分上。作為一部商業片,即使被將近45萬人打出8.2的高分,仍然有人認為它是「最被低估的國產電影」。


《風聲》的豆瓣評分。


十多年過去,《風聲》憑什麼還能被觀眾念念不忘?


《風聲》之後,再無傳奇


不得不說,《風聲》所選取的歷史背景,其實很普通。


國產諜戰戲,十有八九都發生在抗戰時期,《風聲》也不例外。小說裡故事發生在1941年,電影則改到了一年之後。彼時,抗戰正處在黎明前的黑暗期。


但《風聲》的環境設定,又無疑是討巧的——


汪偽政權的一個機要單位發現有共產黨的臥底,為了找出這個代號為「老鬼」的共產黨員,特務們把有嫌疑的幾個人關到一起審問。


筆跡是可以被偽造的。/《風聲》


在這間名為「裘莊」的人間地獄裡,人人在找鬼,人人在搞鬼。栽贓、暗算、廝殺等,都發生在這人為製造的密室裡。


潛藏其中的「老鬼」,身負重任卻又身陷囹圄,內無幫手,外無接應。這齣戲,究竟要怎麼往下唱?


站在現在的視角往回看,《風聲》的成功,實在有太多理由了。


懸疑、推理、罪案相關的題材一直很吸引人。/《風聲》幕後製作特輯


從內容看,改編自麥家同名小說,並進行了大刀闊斧的「魔改」(把「老鬼」的身份從李寧玉換成了顧曉夢),故事依然出色;


從陣容看,張涵予、王志文的發揮一如既往地穩定,蘇有朋顛覆了以往的形象,周迅貢獻了全片的淚點,而黃曉明、李冰冰的演技高光時刻,也都在這部電影裡了。


就連配角,也是朱旭、倪大紅、段奕宏這般分量的演員。


硬漢段奕宏飾演了一個出場不到1分鐘的龍套角色,在片尾演員表裡甚至沒有姓名,就叫「猴腮男」。/《風聲》


但別忘了,那是2009年。


那時,被譽為神劇的《潛伏》剛剛收官不到半年,而距離諜戰劇開山之作《暗算》的播出,也才過去三年。可以說,當時的觀眾對於同類題材的期待是相當高的。


豆瓣9.3的《潛伏》,是國產諜戰戲至今不可逾越的巔峰。/《潛伏》


總有人說,《風聲》如果放到現在上映,絕對票房20億起步,是吊打同行般的存在。但仔細想想,真放到現在,這個電影本身可能也不復存在了。


想像一下——


還在拍攝時,#拒絕《風聲》魔改##李寧玉 一番##請華誼公平對待李冰冰#的熱搜就安排上;


宣發期間,官方發微博再為先@哪位演員反覆編輯幾十次;


上映後,網友又為「片中的酷刑是不是在抹黑針灸」大吵三百回合……



《風聲》可以說是生不逢時,但又是恰逢其時。


不少觀眾還能記得宣傳海報上那行小字——「《風聲》之後,再無傳奇」。放在當時頗有些大言不慚,如今看來,卻一語成讖。


十一年過去,國內再也沒能拍出比肩《風聲》的諜戰片,更別說是超越。


《風聲》大作,絕非偶然


《風聲》能成功,沒什麼可奇怪的。拋開臺前幕後的精湛演技與成熟製作不提,這個故事本身,就是曾被市場多次驗證過的爆款。


選對劇本,或許是《風聲》做對的第一件事。與電影同名的小說《風聲》,是麥家「解密」三部曲的收官之作。


三部曲裡,《風聲》出版最晚,但熱度最高。彼時,麥家已經憑藉《暗算》一戰成名,成為諜戰懸疑題材領域炙手可熱的名家。


電視劇《暗算》是不少觀眾的童年回憶。


當然,這也給影視化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導演陳國富曾表示,《風聲》改編電影的前提,就是預設「觀眾人人看過原著」,其影響力和改編難度可見一斑。


說是「三部曲」,但在麥家看來,《風聲》和《解密》《暗算》其實是有壁的——


「《解密》《暗算》是長在一條藤上的,親兄弟;《風聲》則是旁支,長在另一條藤上。」


但對於熟悉麥家作品的讀者來說,《暗算》和《風聲》,分明是亞當和夏娃的關係——


麥家從《暗算》中抽出了一根肋骨,並以此為基礎,創造了《風聲》。


具體來說,是小說《風聲》的第一部分《東風》,來自電視劇版《暗算》的最後一部分《捕風》。


《暗算》分為三部分,聽風、看風、捕風;《風聲》也分為三部分,東風、西風、靜風。電影《風聲》基本改編自《東風》部分。


不信?來看一段描述——


「在臥底過程中,主角的身份遭到懷疑,並與多人一同被敵人軟禁,導致重要情報被傳不出去,到最後,是主角犧牲了自己,情報才得以送出。」


你以為說的是電影《風聲》?其實是電視劇《暗算》的《捕風》。就連「接頭的人是收垃圾的」這個細節,都如出一轍。


倪大紅飾演的臥底清潔工。/《風聲》


但麥家顯然不太願意承認這其中的關聯。


一則,算上最早的《地下的天空》,相似的設定用了三次之多,未免顯得作者創意不夠,仿佛來來回回只有程咬金那三板斧;


二則,《風聲》出版後,即被《暗算》的製作方,北京東方聯盟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導演柳雲龍與製片人楊健聯合成立的影視公司,柳任董事長,楊任總經理)指責侵權。


是的,你沒看錯,版權賣出後,自己抄自己也算侵權。


這時再承認《風聲》的部分故事梗概來自《暗算》,無異於坐實了這個指控。


2007年底,麥家與《暗算》製片人楊健互相起訴,一時成為電視劇編劇維權著名案例之一。


兩人當時各執一詞。


這場「羅生門」以撤訴告終,但庭外的對決卻仍在繼續。「楊健+柳雲龍」這對諜戰劇的黃金搭檔,又拉上範冰冰,拍了一部電影《東風雨》。


然而,起個大早趕個晚集,籌備得更早的《東風雨》,上映卻比《風聲》晚了半年。彼時,創下了在當時看來超高票房的《風聲》,已經是諜戰領域繞不開的話題。


對此,《東風雨》導演兼主演柳雲龍淡定地表示,「現在中國拍了不少諜戰片,不見得拍得多了,就沒有好的了。不是上映得晚了,就成不了經典了。」


《東風雨》目前豆瓣評分為5.5。


這話說得很有藝術。相比之下,另一主演範冰冰可能是對這部戲太過有信心,以至於沒給自己留下太多轉圜餘地。她的採訪發言,日後還常常被拿出來鞭屍——


「我們的電影不是講獸性而是講人性,我們沒有用扎針、抽鞭子那種情節來製造恐怖。」


「《東風雨》不僅講述抓間諜的過程,還表現了中國人的情誼,他們那個格局相對比較小,我們的格局比較大。」


然而,《東風雨》的潰敗,從角色介紹上就能看出來。



不完美,卻彌足珍貴


關於《風聲》的好,譬如畫面精緻、群戲精彩、尺度大膽等,這些已經被誇得太多了。這些東西,做好了會很加分,但並不是最重要的。


就拿大製作們最愛吹的服裝、化妝、道具來說吧。有些諜戰戲對於服化道的執著,已經是往婚紗攝影的路子上走了。


一場戲下來,主角換了很多套衣服,擺拍姿勢也很帥,但劇情呢?說稀爛都算恭維。


有的劇照甚至隱隱有些「單身可撩且幽默」的朋友圈展示面氣息。/《秋蟬》


比起尋常的諜戰戲,《風聲》最為難得的地方,其實是在感情戲份上的點到為止。


從《東風雨》三角戀到《聽風者》的雙重三角戀,再到《偽裝者》裡承包了所有bug的女主程錦雲,無一不是憑藉感情戲的一己之力,將作品整體的觀感拉低了好幾個點。


《風聲》不是沒有感情線,但無論鏡頭還是語言,都呈現得相當克制。在這裡,你能很清晰地看出「利用感情來完成工作」和「借工作之便談戀愛」的區別。



畢竟,普通人談感情,傷錢;特工談感情,費命。


當然,《風聲》也絕不是完美的。


前面說了,為了與原著製造差異,也為了電影的節奏感,《風聲》對原來的故事進行了大刀闊斧的刪改,甚至連「老鬼」的身份也改了。


又要好看,又要有邏輯,還不能脫離原著,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這就跟普通人想要的「錢多、事少、離家近」一樣,能滿足兩條已經是奢望。


《風聲》上映後,很快就被吐槽硬傷太多。當時最犀利的一篇影評,甚至總結出了「《風聲》的50個漏洞」。



然而,電影畢竟是觀賞的藝術,有些「硬傷」其實也可以有另一種解釋。


提一個本不該是問題的問題,片尾周迅的念白,那段感人肺腑的「老鬼」遺言,究竟是留給誰的?


玉姐嗎?未必。


我們不妨較真地去想一想,按照發電報的原理,每個漢字至少要換成4位的數字,每個數字再換算成1到5位不等的摩斯碼。


片頭被破譯的假情報,4個數字一組,每組數字對應一個漢字。


那段百餘字的獨白,換算成摩斯碼後有多複雜,可想而知。


且不說玉姐的旗袍有沒有這麼長的口子,就是有,照這個工作量,顧曉夢一天一夜也縫不完。


顧曉夢:打擾了


但如果把它理解成打破第四堵牆,直接說給觀眾的呢?是不是就說得通了。


「我親愛的人

我對你們如此無情

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際

我輩只能奮不顧身

挽救於萬一


我的肉體即將隕滅

靈魂將與你們同在


敵人不會了解

老鬼老槍不是個人

而是一種精神 一種信仰」


無情,反而是深情。


用商業片的方式打造主旋律電影,這幾年來我們見得太多了,但春風化雨地讓觀眾感受到理想信念的力量,只有《風聲》做到了。

相關焦點

  • ​要評國慶檔最強電影,沒有誰比得上它
    然而,在我心裡,「歷年國慶檔最強影片」的稱號,依舊沒有易主。前段時間影院復工,除了新片,也有相當一部分舊作參與了重映,其中就有2009年國慶檔上映的《風聲》。《風聲》的魔力,也體現在評分上。作為一部商業片,即使被將近45萬人打出8.2的高分,仍然有人認為它是「最被低估的國產電影」。
  • 馬上迎來史上最強國慶檔,最終究竟誰能拔得頭籌呢?
    史上最強的國慶檔,馬上就要迎來了一大波好片,這也意味著中國院線市場的全面復甦,集結了奪冠、姜子牙、急先鋒、一點就到家、我和我的家鄉5部誠意大作,神仙打架的國慶檔,最終究竟誰能拔得頭籌呢?1、奪冠提檔9月25號上映的《奪冠》已經打響了國慶檔的第1槍,以中國女排真實的奮鬥歷程為背景,講述她們頑強拼搏,為國爭光的生命交響。
  • 沒有港片的國慶檔,我很懷念它
    作為一年到頭十分重要的國內檔期,國慶檔向來是各家大片的兵家必爭之地,其中港片更是不可缺席的存在。然而今年,觀眾們恐怕要度過一個沒有「港味」的國慶檔了。 在《畫皮》取得了巨大的票房成功後,越來越多的影片開始重視這個七天小長假,黃金國慶檔的概念逐漸成熟。 時間來到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阿凡達》成為中國大陸市場上第一部票房突破十億的電影。《阿凡達》的出現極大地改變了中國大陸電影市場的格局,在那之後,中國電影紛紛跨入高票房行列。
  • 今年的國慶是否能再次撐起「史上最強國慶檔」的名號?
    作者 / 坦克隨著國慶檔預售指令的開關被摁下,國慶檔電影預售如開閘放水般迅速猛漲,「史上最強國慶檔」的口號也又如約而至。作為影院復工以來,內地影市面臨的第一個大檔期,擁有著連續8天長假的國慶檔,逐漸成為今年內地影市最重要的檔期且沒有之一。 距離2020年的結束只剩下99天,內地影史累積票房目前僅有77億,距離200億票房目標仍有著123億的差距。這也讓今年國慶檔在被寄予更多厚望的同時,也面臨著更多的壓力。 打打雞血、喊喊口號誰都會。
  • 2020最強國慶檔來襲,強勢「補位」春節檔!
    借用《姜子牙》定檔時的slogan,今年這個國慶檔,「一起把『年』補上」。到了2020年的國慶檔,單就《我和我的家鄉》《一點就到家》《奪冠》《急先鋒》《姜子牙》這五部作品,已能為「史上最強國慶檔」提前做出定義。
  • 「春節檔」電影加持,防疫狀態下能創造「最強國慶檔」嗎?
    網友戲稱,今年國慶節,要在電影院「補過春節」——近日,兩部曾因疫情撤檔的「前春節檔電影」官宣定檔國慶。還記得2019年的春節檔被稱為「史上最強春節檔」,而2019年的國慶檔,也被稱為「史上最強國慶檔」。
  • 今年「最強國慶檔」已提前預定?
    ——今年「國慶檔」,它就要回來了。第二天,《奪冠》宣布定檔9月30日,將作為今年第二部原「春節檔」影片闖入「國慶檔」。於是,兩部受疫情影響而撤離2020年「春節檔」的電影,在經過長達七個月沉寂後正式回歸。此消息一出,瞬間點燃觀眾觀影熱情,大家紛紛高呼,要去影院把「年」補上。多部優質新片的扎堆出現,也將「國慶檔」推上焦點位。
  • 《姜子牙》《奪冠》定檔,「最強國慶檔」票房衝擊40億?
    》,這個國慶檔的影片陣容,某種程度上超越了2019國慶檔。誰能在國慶檔奪冠?那麼今年國慶檔最大贏家,會在這三強之中嗎?作為國內電影市場的重要檔期之一,又是極易出現票房黑馬和口碑之作的檔期,國慶檔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 今年「最強國慶檔」已提前預定?
    《姜子牙》片方正式宣布——今年「國慶檔」,它就要回來了。第二天,《奪冠》宣布定檔9月30日,將作為今年第二部原「春節檔」影片闖入「國慶檔」。於是,兩部受疫情影響而撤離2020年「春節檔」的電影,在經過長達七個月沉寂後正式回歸。 此消息一出,瞬間點燃觀眾觀影熱情,大家紛紛高呼,要去影院把「年」補上。多部優質新片的扎堆出現,也將「國慶檔」推上焦點位。
  • 《奪冠》《姜子牙》定檔,「最強國慶檔」票房能否衝擊40億?
    國慶檔毫無疑問會成為點燃影市的引信,真正的懸念在於:2020國慶檔最終能夠拿下多少票房,是30億、40億,還是50億,這不僅關乎每部影片的收益,更關乎影市復甦的程度,以及接下來還會有多少電影定檔,多少電影投拍,毫不誇張地說,這個國慶檔的成績可能直接影響未來兩到三年的中國電影。所以不如直接這麼問:這是不是又一個最強國慶檔?
  • 【即將上映】「最強國慶檔」觀影指南!
    倘若成真的話,比廣大人民更不情願的,一定是廣大片商了。國慶檔作為一年中僅次於春節檔的豪爽時光,是各種國產電影A貨B貨以及Z貨的集中地,它們唯一的敵人不是自己,是免費的高速路。今年的國慶檔悠然不同,全類型開花,質量上也有保證,以十年為單位計算,堪稱史上最強。
  • 「最強國慶檔」有望重新點燃電影市場
    ,大廳處宣傳板上「防疫承諾書」幾個字分外醒目,每一位觀眾都需要測量體溫,同時打開北京健康寶登記。該影院負責人介紹,自8月14日國產大片《八佰》開啟點映以來,得益於政策進一步「鬆綁」,客流量激增,包括上座率由30%上調到50%、時長超過2小時的影片無需再停映休息等。  7月20日起,全國影院已有序恢復開放營業。貓眼數據顯示,7月20日至8月18日,全國電影累計票房達94361.5萬元,放映場次418萬場,觀影人次2916萬。
  • 國慶檔影評合集:成龍口碑暴跌,它卻成國慶檔黑馬
    這不剛上班就給大夥安排上了影評合集,給還沒有看過的小夥伴排雷了!,決定看個晚場的電影再回家,於是小編的第一部國慶檔電影給了急先鋒。 用網友的話總結:它就像一條塑料在·組裝的流水線,把所有爽片元素合在一起,什麼都想拿來,誰的影子都有一點,但就是不像自己。
  • 國慶檔影評合集:成龍口碑暴跌,它卻成國慶檔黑馬!
    轉眼國慶小長假已經只剩下一天了,然而小編已經開始上班了。這個如過年般熱鬧的假期,我想很多人不是堵在回家的路上就是堵在返程的路上。在放假前我給大家盤點了國慶檔上映的電影,所以這個假期小編都泡在電影院裡,刷完了4部電影。
  • 「最強國慶檔」來襲,多部大片群雄爭霸,國產電影迎來高光時刻?
    2020年的國慶檔被認為是「最強國慶檔」,撤檔春節的電影扎堆上映,市場預期也頗高。若影院再不抓住這個黃金日子,今年的年終獎都沒著落了哦。作為影迷,你準備好享受國慶檔的視覺盛宴了嗎?家住上海的李女士說:「國慶節看電影,已成為我生活中的一種儀式感,好多影片早就想看了,終於等到了。」鍾先生也是一個資深電影迷,他說,一場電影就是一場深度的課,裡面有音樂,有生動的人物,有各地的風土人情,看電影是一種享受。「電影並不僅僅是一種休閒娛樂,它更可以看到人生百態、科技的進步……」高女士這樣評價電影。
  • 《奪冠》提檔,還會有「最強國慶檔」嗎?
    關於提檔,有從業者們直言,這體現了片方對於影片的質量抱有足夠的信心,但與此同時,這也從側面反映了今年國慶檔競爭的激烈:《奪冠》之外,還有《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等7部熱門影片將在國慶期間展開&34;。
  • 史上最強國慶檔上線,這些上市公司數錢數到手抽筋
    01. 2019年的國慶檔,絕對是史上最強國慶檔!9月30日,三部國慶主旋律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攀登者》、《中國機長》開始同場PK。早8:00,《攀登者》將率先打響第一槍;9:00,《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將會聯袂登場。其實,這場國慶檔暗戰在幾天前就已經拉開大幕。
  • 票房突破40億元,「史上最強國慶檔」提振電影市場
    根據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10月6日,2019年國慶檔(9月30日-10月7日)的票房已經達46.43億,比去年國慶檔票房翻一番還不止,被稱為史上最強國慶檔。這個靚麗的成績,也給近來低迷的文娛領域帶來了一針強心劑。
  • 2020國慶檔電影票房冠軍將會是它?
    由於疫情的影響,今年春節檔電影或在國慶檔給大家補過一個年,這就導致今年的國慶檔會比往年更加熱鬧。今年國慶檔電影中,誰會獨佔鰲頭,贏得票房冠軍呢?首先讓我們來整理一下將在國慶檔上映的電影吧。1.看點:這是是一部用中國女排精神拍的電影,這是一部帶有使命感的電影。2.《急先鋒》9月30日上映, 該片講述了急先鋒國際安保團隊總指揮唐煥庭帶領雷震宇、張凱旋、彌雅、神鵰等組成的急先鋒行動小組,輾轉全球各地展開驚險營救,並捲入一場驚天密謀的故事。看點:成龍自己就是一個看點,還有獅子和跑車。3.
  • 國慶檔電影票房誰能「奪冠」?
    由於疫情的影響,今年春節檔電影或在國慶檔給大家補過一個年,這就導致今年的國慶檔會比往年更加熱鬧。今年國慶檔電影中,誰會獨佔鰲頭,贏得票房冠軍呢?首先讓我們來整理一下將在國慶檔上映的電影吧。看點:這是是一部用中國女排精神拍的電影,這是一部帶有使命感的電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