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讀,我成長——給心靈以勇氣,兒童文學再進階

2021-03-03 三五鋤

第二輯依然延續了「我愛讀·大獎小說」系列特點

經典兒童文學故事、伴隨孩子心靈成長


四個故事

四種不同的風格

四個關於成長的啟發故事

①《鐵杉山上的熊》

著:[美]艾麗斯·達格利什

譯:汪小英

②《月桂精靈》

著:[美]雷切爾·菲爾德
譯:劉勇軍

③《孤單的藍鷺》

著:[美]辛西婭·沃格
譯:馬愛農

④《監獄長的女兒》

著:[美]傑裡·史賓尼利

譯:袁秋婷

我愛讀系列甄選的多項國際大獎小說,契合當下社會與家庭熱點話題,以經典童書,陪伴孩子心靈成長。

從幼小開始,一直到到成人,成長始終是每一個人的必修功課。

從孩子開始踏入小學後,隨著年級的增長,慢慢地他們開始嘗試不依靠父母,勇敢地向這個世界邁出屬於自己的第一步

就像《鐵杉山上的熊》中的小主角喬納森一樣,他勇敢地接下了翻過山獨自一人去姑姑家取回鐵鍋的任務,即使他也聽聞了山裡可能有熊的傳聞。其實我們做父母的都心知肚明,孩子總會有一天需要自己出發去「鐵杉山」,即使裡面可能有「熊」。

所有的大人都擔心鐵杉山裡有熊出沒,喬納森的媽媽也不例外。但她念頭剛起,又馬上安慰自己,都是瞎說的,山上根本沒有熊。她想要通過做餅乾轉移注意力,可是她發現她怎麼都做不到。

簡直是人間真實,相信很多家長看到這裡都會超級有同感,我們在一邊鼓勵孩子獨自完成一件事的時候,又在後頭提心弔膽地擔心著ta的一切安危。

但實際上,孩子比我們想像中還要勇敢。

為了給自己打氣,他一邊走,一邊對自己說「鐵杉山上沒有熊,一隻也沒有。鐵杉山上根本沒有熊,沒有,沒有,沒有,根本就沒有。」

當他的姑姑聽到喬納森獨自一人翻過鐵杉山來到她家時充滿了不敢置信

「喬納森,你該不是一個人過的鐵杉山吧?」

喬納森說:「是啊,怎麼了?」

姑姑說:「因為——」

喬納森問:「因為什麼?」

「因為,沒什麼。」

喬納森知道,姑姑在想熊的事。

正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面對比自己大的鐵鍋,喬納森依然在姑姑的關切之下說出了「我能行」,拎起鐵鍋的提梁又一次朝鐵杉山出發了。

在每個小朋友的世界裡,ta會有自己的力量,會有自己應對世界的一套方式。

英勇的小喬納森,在發現了兩個疑似「熊」的黑影后,急中生智,在雪地裡挖了一個坑,把鍋扣在上面,還聰明地給自己留了一個透氣孔。

在大人們終於找到小喬納森時,兩方人都非常高興,但此時大人們還是口是心非地說山上有熊是胡說,可是小喬納森一點也不領情,無情地戳穿了他們

做父母的,總是萬分牽掛,擔心「山上有熊」,擔心TA「拿不動鐵鍋」,但明知「山有熊」依然選擇放手讓TA出發,而我們在後方「拿起武器」做TA最堅實的後盾。

成長的開始,是面對世界之初。

孩子們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喬納森靠自己的勇氣翻過了自己的「鐵杉山」,最後把鐵鍋放在屋子中央,驕傲地宣布「我大老遠翻過鐵杉山,把它借來了,拿去用吧!」這是一個小孩向世界發出的挑戰宣言。

好奇心十足的孩子們,在自己成長的路上也會有自己想翻的「鐵杉山」。在不斷的探索中,也在不斷地突破自我,相信他們第一次翻過自己的「鐵杉山」後,也會驕傲地向爸爸媽媽宣布「你看,我也做得到!」

但成長的途中,不會是一帆風順。

面對困境,如何習得樂觀與堅韌的底色,怎樣面對與化解,更是每個孩子無法越過的一課。

成長期間困惑的青少年們,除了要面對種種挑戰,還有在親子關係裡的矛盾。

 

就像叛逆期的凱米(《監獄長的女兒》主人公)她非常困惑:為什麼別人不能給予我想要的愛?所以她企圖用叛逆的種種行徑來引起他人的注意。

而最後她的成長,就是理解了「我想要「」和「我擁有」之間,那些沒有說出口的話。

珍妮特•溫特森(《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作者)在她的自傳裡寫「故事跨越門檻,從我的世界進入你的世界。我們在故事的門階上相逢。」

藉由閱讀,孩子們可以在書中通過他人的故事,學習著如何面對孤單、怎麼處理自我與世界之間的關係。

在倔強與叛逆的青春期中,如何走出自我心靈的「困境」、更好地認識自我,從而走向更好的未來。

閱讀就是一個成長的契機,「每件促使我們注意到他人的事,都能使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

閱讀就是有這樣奇妙的能力。

當代兒童文學的「我」愛讀,不僅僅是家長選擇讓「我」讀,更是每一個「我」,通過閱讀,得以拓展「我」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



這套書的主攻方向:文學品味、世界觀、價值觀

哪些娃適合讀:7-14歲,和想通過閱讀拓展自我邊界的你

想獲取更多

育兒乾貨、書評解讀?

掃碼加「紅袖」進社群!

相關焦點

  • 從《我的影子在奔跑》看兒童文學影視改編
    《我的影子在奔跑》不同!無論是電影,還是根據電影劇本創作的同名長篇兒童小說,我覺得都是一部風格獨特、觸動心靈的作品。 首先,它避開了此類題材一定會談論「一個自閉症患者的悲哀」之類的話題定勢,在講述阿斯伯格症候群兒童修直成長的故事時,沒有悲情與哀傷的抒情基調,甚至整個過程沒有過分凸顯人與人、人與環境之間的矛盾和衝突,也沒有探討小主人公成長的複雜社會文化背景,而是很單純地從小主人公「我」(修直)的角度去看待母愛、看待自己的成長。
  • 我愛讀•國際大獎小說:那些你在恰好年紀讀的故事,永遠不會離開你
    今天給大家推薦我愛讀·國際大獎小說(第二輯),就是一套專為中國兒童精選的大獎文學讀物。每一本都是從各國獎項中精心篩選出,由名家譯者擔當翻譯的優質兒童文學讀本。劉老師在完成譯文後說:「翻譯《月桂精靈》,我逐漸進入了一個小孤女的世界。偌大天地,瑪格麗特孤身一人,放棄似乎是最簡單的辦法。但她沒有。她用勇氣創造了奇蹟,用力量改寫了人生。在翻譯的過程中,我仿佛不時能看到一株小花頑強地生長在苦寒之地的灌木叢中,任由風吹雨打,亦不曾屈服分毫。她的精神高尚而不凡。」
  • 【寒假必備】59元,就能讀到曹文軒等中國近100位兒童文學名家的30年經典佳作
    這套書之前我們已經開團過啦,大家的評價特別好,所以再開放一次團購, 爆款返場——最具人氣中國兒童文學作家作品集《成長吧,少年》(共6冊,適合6—14歲孩子):只要59元,就能讀到曹文軒等中國近100位兒童文學名家的30
  • 好書返場 59元,就能讀到曹文軒等中國近100位兒童文學名家的30年經典佳作
    這套書之前我們已經開團過啦,大家的評價特別好,所以再開放一次團購, 爆款返場——最具人氣中國兒童文學作家作品集《成長吧,少年》(共6冊,適合6—14歲孩子):只要59元,就能讀到曹文軒等中國近100位兒童文學名家的30
  • 23部經典兒童文學改編的電影,看完之後更想讀原著了
    但每當他灰心喪氣的時候,生活又會帶來轉機,給他堅持往下走的勇氣。這部作品深入探討了友誼、堅持、恐懼的本質,最重要的是,什麼是仁慈。在需要更多接納、寬容、同理心的當今社會,引起巨大的共鳴,各個年齡層的人閱讀,都能從中讀到觸動心靈的那部分。Wonder奇蹟男孩Palacio, R. J.
  • 12部兒童文學+音頻+電影,三種方式,讓孩子愛上經典
    有了他們的幫忙,一部兒童文學兩天就能聽完。缺點是因為太快,只聽了個故事。好在孩子愛聽的內容,他會聽好多遍。有不少的電影,也是根據經典的兒童文學拍的。電影其實也是起了個引子的作用。用豐富的視聽效果,讓孩子喜歡上一個故事。當再給孩子讀這個故事的時候,孩子的內驅力就會高不少,理解也會更深入。
  • 愛與勇氣之詩——《愛麗絲學園》
    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時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樣。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 ——《聖經.新約·哥林多前書》13:11~13她充滿勇氣,抗擊學園的不公正,不屈於壓迫與威脅,讓同伴們相信奇蹟與變革的可能性,寬恕他人的罪,具有著超凡的領袖精神與力量。周邊的人與其相遇,都從中獲得了勇氣、愛與救贖。
  • 兒童文學作家彭懿:我願做孩子閱讀「守門人」
    這位畢業於復旦大學生物系昆蟲專業的東北漢子,在圈內有「浪人」之稱,不僅因為他有留學日本的經歷,還因為他興趣諸多、觸角廣泛:攝影、翻譯、學術研究……  「但我最想做好的始終是兒童文學。」這兩天連續奪得陳伯吹兒童文學大獎、上海國際童書展「金風車」獎,讓彭懿印象最深的禮物不是獎盃,而是一封讀者來信。
  • 講讀兒童文學的那些個上午:陽光燦爛 目光明亮
    新華網消息據《中國教育報》4月5日報導我小時候,兒童文學讀得很少。我們這些五六十年代長大的孩子很多都是這樣,即便是在上海這樣的城市。那時候做父母的,不是很知道閱讀兒童文學對孩子的浸染意義,我們都有足夠的時間玩,父母的意識裡滿是順其自然,不刻意地培養什麼。  我閱讀兒童文學是在當了兒童文學作家以後。更多地閱讀是在當了兒童文學教授以後。
  • 兒童文學:寫出人類共通情感(文學聚焦)
    ,發現孩子們最愛讀的是《魯濱遜漂流記》和《平凡的世界》。《魯濱遜漂流記》是英國作家笛福寫於18世紀的小說,而《平凡的世界》並不是兒童文學。   這兩部作品緣何能夠跨越時空,打動當下孩子的心靈?原因或許是,兩部作品都蘊含著不屈不撓的鬥志和迎接生活磨礪的勇氣,這與鄉村孩子尤其是留守兒童渴望走向大千世界、憧憬未來的內心是一致的。這說明,經典作品的穿透力、前瞻性和未來性,正來自於對人類共通情感的深刻洞察。
  •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楊紅櫻:初心不改 只寫孩子愛讀的書
    楊紅櫻舉例說,馬小跳身上集中了幾個問題,包括童年,涉及兒童成長中童年生活的方方面面,寫的是兒童心靈成長史。與其他作品不同的是,馬小跳是有血有肉的,有優點有缺點的,不是一個榜樣的孩子。楊紅櫻認為,凡是歷史人物、文學人物能在人心中「立」起來的,都是很生動很豐滿的藝術形象,具有鮮明個性的人物形象。
  • 《心靈捕手》:愛真的需要勇氣
    心靈捕手GoodWillHunting(1997)導演:格斯範桑特主演:馬特·達蒙/羅賓威廉士/本·艾弗裡在培育我們心靈的過程中,每個人都受到了傷害,被動、主動、自覺和無意識,這是成長的必由之路,誰也不能倖免。天才也不例外。
  • 文化名人訪談丨兒童文學能伴人一生——訪兒童文學研究專家李利芳
    李利芳回憶說:" 小時候我特別喜歡讀書,而且愛胡思亂想,想像力好像挺豐富的,所以也很喜歡文學書,但是並沒有多少書可以讀,除了能見到的一些小人書。媽媽很重視我的閱讀,她給我訂閱了《新少年》、《中國少年報》這兩種刊物,每次新刊物到來時,我都如饑似渴地閱讀著上面的每一篇文章。小時候我家獨有的另一個條件也極大地滿足了我對文學的嚮往與熱愛之情。
  • 「非典型兒童文學作家」曹文軒:我的文字骨子裡有魯迅的東西
    不應該把那麼大的女權主義理論那麼簡單地用在兒童文學上。我寫的女孩並不是承擔了我對性別觀的認識,她承擔了我對美學觀的認識。面對一個作品,你首先要成為一個讀者,再做一個解讀者。孤獨不是我有意為之,就是一個非常自然的感覺,這可能與我的成長、與我日後所接受到的知識的構造有很重要的關係。
  • 30年兒童文學經典,3代人都在讀!高效提升寫作想像力!
    而且在篇幅上,既有7、8萬字,比較適合初讀長篇文學孩子的,也有10萬字+,滿足希望在閱讀量上進階的孩子需求的。(我們看完覺得很適合三年級的孩子開始讀,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閱讀量和閱讀積累~) 《兒童文學新潮叢書長篇·童話卷》 拿到手裡的這本篇幅最短的《一隻蛤蟆叫太陽》,是關於一個變成男孩的蛤蟆的成長故事——
  • 這部兒童文學改編的動畫,讓我直呼真香
    說起「兒童文學」,也許各位讀者,包括我自己在內,都或多或少有些偏見。 我們並非沒有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只是,其中平庸的大多數,讓我們會先入為主地給這類作品打上「幼稚」、「說教」的標籤。
  • 《我的女神OL》戰艦怎麼進階 戰艦進階技巧教學
    導 讀 在我的女神OL手遊中,擁有一艘非常霸氣的頂級戰艦是每個玩家的夢想。
  • 優秀的兒童文學,提供的是什麼
    但我們卻還是本能地推動孩子去閱讀,去讀適合他們的讀物,尤其是兒童文學。那麼,優秀的兒童文學究竟應該是怎樣的?它能給我們的青少年一代提供什麼?兒童的身心舒展與健康,是首先必須考慮到的。因此,我們必須交付給他們心靈的自由,即自由翱翔的想像力。想像力意味著對未知世界的探索。
  • 心靈作家張德芬與廣州讀者分享成長感悟
    金羊網訊 記者黃宙輝、通訊員肖瑤報導:9月25日,心靈作家張德芬攜2018年新書、十年創作生涯裡程碑作品《我們終將遇見愛與孤獨》做客墨爾大學墨讀會,與現場500位廣州讀者零距離進行心靈交流,分享其自傳體新作以及新書背後的故事。
  • 相約春天著名兒童文學作家董宏猷推薦書單-疫情期讓孩子在家讀書
    作品充滿了對兒時天真爛漫生活的懷想,對大跨度的少年徵途的豪邁禮讚,對北國南鄉風物人情的真摯熱愛,對成長之路的至真至情地梳理和回望……整部作品筆力遒勁,文氣沛然,今天的小讀者讀來不僅能夠了解建國初期的祖國面貌和精神狀態,更能感同身受般觸摸到成長的真諦,在不同的童年生活中體會同樣的成長因子,有悲歡,有離合,有膽怯,有失敗,有堅韌,有豪邁,有收穫,是一部文質兼美的兒童文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