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12月12日,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裝置退役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取得發現一種新的中微子振蕩、精確測量反應堆中微子能譜等重要科學成果的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大亞灣實驗)裝置,自2003年開始歷經4年醞釀、4年建設和9年運行,在實現原定科學目標、完成科學使命後,於12日正式退役。
-
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打完收工」
12日,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裝置退役儀式舉行。歷經4年醞釀、4年建設、9年運行取數的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裝置12日完成科學使命、正式退役。 大亞灣實驗是我國第一代中微子實驗裝置,由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主持,中美兩國科研人員合作開展研究,中方承擔全部實驗室建設和一半的探測器研製,美方承擔約一半的探測器研製,還有多個國家和地區參與了實驗建設和科學研究。
-
我國第一代中微子實驗裝置正式退役!曾連續斬獲科學界大獎
2020年12月12日,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以下簡稱大亞灣實驗)裝置退役儀式在實驗站現場舉行。至此,這個自2003年開始,經過4年醞釀、4年建設和9年運行取數的中國第一代中微子實驗裝置,實現了原定科學目標,完成了科學使命,正式退役。
-
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圓滿結束 中國中微子研究已走在世界前列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魏鬱):中微子,是構成宇宙的基本粒子之一。中微子研究是國際粒子物理研究的熱點,是天體物理和宇宙學研究前沿。中國中微子實驗研究由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起步,實現了從無到有並跨入國際先進行列。12月12日,大亞灣實驗裝置完成其科學使命,正式退役。
-
【科技日報】別了,大亞灣中微子實驗
停止按鈕被按下後,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以下簡稱大亞灣中微子實驗)大廳的水池外罩緩緩打開,沉浸在碧藍色高純水中的4個中微子探測器展現在世人面前。 這一幕發生在12月12日深圳大亞灣中微子實驗站現場。這標誌著這個藏在深圳大亞灣核反應堆群1600米外、百米高花崗巖山體腹中的粒子物理實驗裝置正式退役。
-
大亞灣中微子實驗今天正式退役,江門接棒開啟中、美、日新一輪競爭...
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今天正式退役了。在 3275 天 11 小時 43 分 0 秒的運行期間,這裡產出了一系列重要的中微子研究成果,包括發現第三種中微子振蕩模式,使我國的中微子研究跨入國際先進行列。如今,大亞灣實驗已經完成使命,江門中微子實驗將接過「接力棒」,開啟下一段探索之旅。
-
中微子實驗有了新目標(科技視點)
2020年12月12日,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在這裡的實驗控制屏前按下停止按鈕,並宣布:「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以下簡稱「大亞灣實驗」)圓滿完成科學任務,正式退役!」從2011年12月24日大亞灣實驗三個實驗廳同時運行開始,至此,大亞灣實驗共運行了3275天。
-
今天,這個大科學裝置光榮「退役」!
當千千萬萬的「剁手族」沉浸於「買買買」帶來的購物快感時,深圳大亞灣核電站內的北部山地,「安坐」在深藍色的超純水中的8個中微子探測器,在圓滿完成它的科學使命後,正式退役。在我國廣東省的大亞灣,坐落著核反應堆群,每秒鐘產生的中微子多達35萬億億個,同時,這裡依山傍海,適合建地下實驗室屏蔽宇宙線,是開展反應堆中微子實驗極佳的地方。就這樣,經過4年醞釀、4年建設,大亞灣中微子實驗室很快落成。
-
首次發現中微子的第三種振蕩模式
2020年12月12日,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在這裡的實驗控制屏前按下停止按鈕,並宣布:「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以下簡稱「大亞灣實驗」)圓滿完成科學任務,正式退役!」從2011年12月24日大亞灣實驗三個實驗廳同時運行開始,至此,大亞灣實驗共運行了3275天。
-
威力超氫彈50倍,中國裝置引領反物質研究,如今迎來光榮退役
2020年12月12日,中國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裝置成果完成所有實驗項目,正式宣布退休。在這座實驗裝置上實現了中國第一次在本土由中國人引領的基礎物理學學術突破,在中國的近代物理學研究上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
-
全球最大中微子探測器預計2023年投入運行
在這座山體之下700多米深處,施工人員正在緊張挖掘著一個迄今世界最大的實驗洞室。這就是江門中微子實驗室的建設現場。近日,記者來到施工現場,見到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江門中微子研究中心主任李小男。
-
諾獎得主小柴昌俊如何成功探測到中微子?
最近,中國大亞灣核電站的中微子實驗裝置在實現原定科學目標後退役,本文也有助於理解相關的科學問題。 撰文 | 施 鬱(復旦大學物理學系教授) 11月12日,日本實驗高能物理學家小柴昌俊去世。
-
諾獎得主小柴昌俊如何成功探測到中微子
最近,中國大亞灣核電站的中微子實驗裝置在實現原定科學目標後退役,本文也有助於理解相關的科學問題。撰文 | 施 鬱(復旦大學物理學系教授)● ● ●11月12日,日本實驗高能物理學家小柴昌俊去世。
-
中微子是薛丁格的貓
有了這樣一些特殊的性格,在實驗上要想探測或捕捉到中微子就變得非常困難。1933年底,泡利的好朋友、義大利物理學家費米接受了泡利提出的中微子假說,發展出一套中子衰變的有效場論,能夠計算出中子衰變的概率。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只有理論物理學家算出來核裂變的概率,實驗物理學家才能做實驗去檢驗泡利的假說對還是不對。
-
什麼是中微子震蕩?一個段子的解釋
儘管反中微子無法直接探測到,費米卻勾勒出一種方法,通過伴隨電子的能量和動量,推測出這個反中微子的質量。但是,由於中微子的質量實在太輕,直到目前,我們仍沒有達到所需的探測靈敏度。不過,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正在搭建一臺名為KATRIN的極為靈敏的實驗裝置,有可能在未來幾年將第一個測出中微子質量的榮譽攬入懷中。
-
創新中國|從零起步領跑中微子實驗
神秘的中微子,關乎人類對宇宙基礎謎題的探索;難以測量,中微子成為高能物理學的寵兒;論證4年,施工3年,安裝實驗設施1年,取數55天,分析只用半個月……在與全球頂尖實驗室的競賽中,率先拿下中微子振蕩的第三種模式,並測量出振蕩機率,大亞灣中微子實驗團隊搶先得出中微子震蕩模式;大亞灣中微子實驗的成功,被稱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最重大的實驗物理成就。
-
強大的新觀測站將品嘗中微子的味道
例如,這個答案可以幫助科學家更好地估計宇宙中中微子的總質量,並確定它們是如何影響宇宙形成和星系分布的。儘管中微子是所有已知物質粒子中最輕的一種,但宇宙中的中微子數量如此之多,因此它們一定對普通物質的分布產生了很大影響。理解中微子的質量順序,也可以幫助解釋為什麼中微子有質量,這是一個與早前的預期相矛盾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