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近500億的絕味食品,創造了鴨脖的新售賣方式

2020-11-19 澎湃新聞

原創 劉戈 紅鑽財經

絕味食品算是鴨脖行業中起步最晚的,但如今,它的飛速發展已經讓「前輩」望塵莫及。絕味的成功,究竟是如何實現的?

劉戈 | 文

紅鑽財經 | 來源

20年前,作家池莉在小說《生活秀》裡,塑造了一位在武漢賣鴨脖的老闆娘——來雙揚。她應該沒想到,自己偶然的創作,會捧紅一門千億級的生意。更沒有誰想到,武漢市井的一種街頭小吃會紅遍大江南北。

小投入,高產出,用戶黏度強,能夠持續提價而不影響銷量……看上去毫不起眼的街邊鴨脖生意,和巴菲特備受推崇的喜詩糖果模式不謀而合。短短十幾年,鴨脖行業吸引到資本的青睞,誕生了三家上市公司:2012年,煌上煌最早登陸資本市場;2016年,周黑鴨在港交所上市;2017年,絕味鴨脖的主體公司絕味食品(上市公司代碼:603517)登陸A股市場。而另一知名鴨脖品牌「久久丫」,也獲得上市公司新希望集團1.7億元的投資。

算起來,絕味算是這之中起步最晚的。2005年,絕味創始人戴文軍在長沙街頭開了第一家絕味鴨脖店,周黑鴨和煌上煌都已經在市場上打出了知名度。

但如今,絕味的飛速發展已經讓「前輩」望塵莫及。自從幾個月前開始觀察這個品牌,在我日常活動範圍所及的地方就新開了三家店。截止2020年10月,絕味鴨脖全國門店數量已經達到14930家,分布在31個省市區的316個城市。根據極海品牌監控網根據地理信息的統計,在所有列入監控的品牌中,這個數字名列第一。從這個意義上說,絕味鴨脖已經是中國第一連鎖加盟品牌。

絕味的成功,究竟是如何實現的?

1

定位決定模式

和開店數量一騎絕塵的絕味鴨脖相比,周黑鴨和煌上煌的門店數分別只有1633家和2069家。2019年,絕味鴨脖營收51.72億元,同比增長18.41%;歸母淨利潤8.01億元,同比增長25.06%,市值更是達到410億,比兩個周黑鴨都多。

從開始謀劃,絕味鴨脖就走上了完全不同於兩家老大哥的商業模式之路。仔細留意會發現,周黑鴨的門店,大多在人流量密集的商場、高鐵和地鐵等交通樞紐。絕味鴨脖卻很少在核心商業區和交通樞紐區域布局,而是不斷下沉,將門店開進社區街道,成為菜市場的鄰居。這背後,其實是兩個品牌截然不同的核心商業邏輯。對於同行的這次迭代,註定了絕味鴨脖將走上以特許店鋪數量取勝的發展之路。

周黑鴨創始人周富裕,是一個執著於口味的匠人。在滷菜坊打工的他,萌生了創業的念頭——這是絕大多數草根創業的基本路數。這種類型的創業者往往執著於產品本身的質量。創業之初,為找到滿意的滷鴨味道,他連續試了100多天,每天滷四五次,就用這樣的「笨」辦法,試出了最佳的火候和滷料。對周富裕而言,獨一無二的味道,是周黑鴨最核心的價值。

相比之下,絕味的老闆戴文軍更像個商人,他曾是湖南一家龍頭藥企的市場部經理,對於產品銷售頗有心得。坊間流傳他安插臥底獲取滷鴨配方的故事,也頗有商界諜戰的氣息。與周富裕不同,戴文軍並不關心絕味鴨脖味道是否夠特別,相反,他似乎更傾向於讓絕味「普世」一些,就像街頭拐個彎就能吃到的大排檔,不夠特別,但很順口。

兩位創業者,一個更像肯德基的山德士上校,一個更像麥當勞的克雷克。

不同的核心邏輯,造就了不同的定位。周黑鴨從口味到包裝,都更像是一個地方特產,消費者的購買似乎需要特定場景:偶爾在商場的一次購物,或旅途中的高鐵站。絕味則沒有那麼多「儀式感」,它更像日常消費,和人們每天買早餐、喝奶茶一樣,隨時就可以來一份。這種日常和大眾,無疑更適合走量,實現規模化。

本質上,絕味鴨脖被當作一種零售業態來經營。首先通過廣告營銷打開知名度,再以此吸引加盟商進入。從公交車、電梯到電視、新媒體,都能看到絕味的廣告,在嘗試冠名2013湖南衛視《快樂男聲》被拒後,仍然通過搶佔節目間隙的廣告時間火了一把。行業研究報告顯示,絕味的廣告宣傳費用佔銷售費用的比重遠高於周黑鴨。

直到2019年,周黑鴨一直堅持自營,絕味則早就敞開大門,藉助加盟商在全國迅速擴張。在中國的特許加盟業態中,似乎已經形成一種執念,只有直營才能保證產品和服務質量,才能真正建立起品牌的美譽度。但直營的發展速度肯定幹不過特許加盟,因而也會錯失做大的機會。

絕味的加盟門檻很低,一般與加盟商籤署3年加盟合同,加盟費2萬元左右。絕味提供統一的裝修、設備、原材料,加盟商提供裝修費,一般控制在6萬以內。再加上它的門店大都避開繁華地段,地租相對便宜,想要開一家絕味鴨脖店,初始投資大概只需要十萬元左右。

品牌知名度+低門檻加盟條件,給絕味的擴張之路插上了翅膀,從2014年起,絕味以每年超過1000家加盟店的速度增長,將競爭者遠遠甩在身後,絕味鴨脖的擴張之路打破了鴨脖作為地方特色食品的發展瓶頸,將近15000家加盟店均衡的按照全國的人口密度分布,在華東、廣東、成渝地區的門店數量都超出了起家的華中地區。

絕味鴨脖的品牌定位,從一開始就突破了鴨脖的地方特色食品理念,而是強調其口味的普適性和日常消費的特點。

和周黑鴨相比,絕味鴨脖的毛利潤並不算高,也就是說,在很長一段時間,絕味都沒有周黑鴨賺錢。其原因在於兩者截然不同的盈利模式。

2

不一樣的利潤

一般來說,特許加盟企業的盈利模式無非三種:一是收取加盟費,二是從營業額中抽頭,三是賣產品或設備給持牌加盟商。快餐巨頭麥當勞和肯德基的加盟費分別為300萬和200萬元人民幣。周黑鴨2019年開放加盟之後,單店特許加盟資金要求是30萬元。

絕味走的是第三條路,它的加盟費低至4000-8000元/年,再加上4000-8000元的管理費,以及3000-5000元的保證金。2019年,絕味食品營收51.72億元,其中來自加盟店的加盟費和管理費只有5490萬元。對於一個總門店數超過10000家的連鎖企業,這個數字實在過於稀少。

除了低加盟費,絕味對加盟商壓貨要求也很低,並且,不分享門店的經營利潤,只強調對門店標準的管理。這也是它毛利率比周黑鴨低的原因之一。

那麼,絕味的利潤究竟從哪裡來?

2019年財報顯示,絕味食品51.72億元的營收中,來自加盟店的批發收入佔到89.26%。這裡的「批發收入」與加盟費和管理費無關,是絕味把產品批發給加盟商所掙的利潤,即「批發利潤」。

鴨脖是一門溢價非常高的生意。鴨脖的平均採購價大概是5元/斤,而絕味鎖鮮鴨脖300克售價31.9元,折合53.2元/斤;周黑鴨320克售價35.9元,折合56元/斤(2017年數據)。即使算上加工成本,熟食價格至少為原材料的5-10倍左右。

絕味將鴨脖加工之後,以18元/斤的批發價格賣給加盟商,這中間的差價就是絕味的批發利潤。在這樣的基礎上,差不多為加盟商預留了40%-60%的毛利率。

絕味擁有1萬多家店,年採購規模20億以上,這樣的採購量在全球都絕無僅有。這使得絕味對上遊食材供應商擁有議價權,實際上,早在2013年,絕味就開始以參股的方式進入上遊供應商,隨著規模的不斷擴張,未來絕味甚至可能具備定價權。

不僅如此,絕味的渠道優勢也是走在前面。2019年,絕味在全國有20多家加工廠,基本覆蓋主要市場區域。而周黑鴨只有3家區域加工廠,由於配送距離遠,不得不使用MAP包裝,增加了不少成本。相比之下,絕味食品能做到產地銷模式,加工廠範圍300千米以內當日下單、當日生產、當日配送,不僅有效減少存貨,包裝成本也更低。

這種方式也能解決門店擴張的後顧之憂:產品配送時間短,能夠較高地保證產品的新鮮度,「一個市場、一個生產基地、一條供應鏈」,也便於品控,減少食品安全隱患。

絕味甚至還成立了一所管理學院,通過和香港理工大學合作辦學的形式,培養核心加盟商,提高加盟商素質。在對加盟店的管理中,絕味重點關注存活率和盈利水平,以及確保加盟數據的持續增長。隨著規模效應,加盟商網絡規模越大,平均成本和費用就越低。

這也是為什麼毛利率低於周黑鴨的絕味食品,在過去兩年開始實現利潤的反超。根據2019年年報顯示,絕味食品全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高達8.01億元。即使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較為嚴重的2020年,絕味食品前三季度依然實現了5.2億元的淨利潤。可觀的盈利表現也帶動絕味食品在資本市場也有著較為出色的表現,截止最近一個交易日,市值高達493億億人民幣。

或許對絕味而言,這並不是鴨脖的勝利,鴨脖只是一個承載物,真正成功的,是對休閒消費品的理解,以及找到了可規模化的模式。但這種模式在迅速爆發的同時,也埋著一定的隱患。

絕味鴨脖與特許加盟的祖師爺麥當勞相比,商業模式有本質的不同。麥當勞堅持不向持牌加盟商直接供貨,而是與供應鏈形成合作關係,其理念是和持牌加盟商共進退,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體,而不是通過供貨賺持牌加盟商的錢。絕味與持牌加盟商的關係,更像一個售賣食品的分銷體系。而批發與零售商之間的關係不可能永遠一致,當品牌授權方作為一個上市公司需要業績的時候,是否會犧牲零售商的利益,需要時間來考驗。

原標題:《市值近500億的絕味食品,創造了鴨脖的新售賣方式 | 紅鑽財經》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鴨脖界BAT」風雲四起:絕味的加盟不香了!
    近二十年來,鴨脖悄然遍及全國大街小巷,十平見方的一間間小店走出了三家市值百億的上市公司,絕味鴨脖、周黑鴨、煌上煌這三家鴨脖界的BAT,從小小的鴨脖中窺到了一場大生意。這其中,最為人稱道的就是後來居上的絕味鴨脖,儘管最晚上市但憑藉「直營+加盟」的模式開了上萬家門店,坐上了頭部交椅。不過瘋狂的跑馬圈地背後,絕味並非一片繁榮。
  • "鴨脖第一股"的天花板困局 絕味食品高管離職持續套現14億背後_個...
    "鴨脖第一股"的天花板困局 絕味食品高管離職持續套現14億背後 」的天花板困局 絕味食品高管離職持續套現14億背後 來源:投資者網  12月12日,絕味食品發布公告稱,副總經理劉全勝及財務總監彭才剛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職務;同時,根據絕味食品公司發展需要,經總經理戴文軍提名,公司董事會提名委員會審核通過,將聘任王志華擔任公司財務總監職務。
  • 分析 | 同樣是做鴨,絕味為什麼輸給了周黑鴨?
    而絕味,僅實現3.8億的淨利潤。除實體經營的競爭外,周黑鴨和絕味在資本市場的角逐同樣激烈。去年11月11日,周黑鴨先於絕味在香港上市,市值達154.71億港元。3月29日,在絕味食品新股發行收穫9連板(含上市首日)之時,該公司以約204億元的總市值高出同日周黑鴨約14億元,成為「鴨脖市值第一股」。但狂歡未持續太久,5個交易日後,周黑鴨重新「上位」:自4月7日起,周黑鴨與絕味食品的總市值差值逐漸拉大。截至5月23日收盤,周黑鴨的總市值達173億元,絕味食品的總市值為143億元,兩者相差30億元。
  • 同樣是做鴨,絕味為什麼輸給了周黑鴨?
    從當年只想蓋房討老婆的小鋪幫工,到靠賣鴨脖賺到今天86億身家,周黑鴨創始人周富裕走過了一段傳奇的致富之路。 說到賣鴨脖,不得不提周黑鴨最大的競爭對手——絕味鴨脖。關於「周黑鴨好吃還是絕味好吃」的討論不絕於耳,二者間的鴨脖「一哥」之爭也從未休止。依靠加盟模式及資本的介入,絕味近幾年快速擴張,2015年門店數量已達7172家。
  • 絕味食品逆勢開店上千家背後:募資近10億,項目投入不足30%
    截至9月3日收盤,絕味食品每股價格為84.79元,總市值516.06億元,市盈率95.34倍。儘管如此,絕味食品股價仍處於高位,從2月初至今,絕味食品的股價從34.09元一路飆升,最高達到95.8元,上漲幅度為183.18%。 9月1日,絕味食品披露了股東減持公告。
  • 市值不到絕味二分之一,周黑鴨的「鴨王」之路還能崛起嗎
    來源:投中網在以鴨脖為代表的滷製品市場,周黑鴨和絕味兩大品牌一直各領風騷。不只是口味上的差別,兩者擴張地盤的打法同樣不同,周黑鴨以直營為主,絕味青睞加盟,兩者究竟孰強孰弱,一直未有定論。5月25日,周黑鴨盤中最低價僅為3.59港元/股,6月18日收盤價已達6.4港元/股,短短19個交易日內,其股價上漲了78%,市值也突破了150億港元。同一時段內,同為休閒滷製品行業的絕味食品(603517.SH)股價震蕩幅度不足2%。
  • 「小鴨脖 大事業」——絕味食品借力易磐EP完善信息化建設體系
    絕味的背後絕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絕味")總部設在湖南長沙,是一家以休閒滷製食品的生產和銷售,以及連鎖加盟體系的運營和管理為主營業務的公司,為國內現代化休閒滷製食品連鎖企業領先品牌。"一個市場、一個生產基地、一條配送鏈"的生產經營模式,讓絕味業務覆蓋包括北京、上海、廣東、湖南等在內的30個省級市場,銷售規模超過40億元。"以直營連鎖為引導、加盟連鎖為主體",實行標準化門店運營管理,絕味門店總數超過10000家,員工近4000人。
  • 絕味鴨脖黑幕被曝光!上海吃貨們,你還敢吃嗎?
    下班後買點鴨脖,晚上邊看劇邊啃,多幸福~~然而你們非常喜愛、肉香撲鼻、店面窗明几淨的「絕味鴨脖」,真的那麼乾淨嗎?根據官方數據,絕味鴨脖全國門店已經突破5000家,每天售出鴨脖100萬根,每年有2億人次消費.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全國知名的連鎖品牌食品店,還是坑了消費者!
  • 絕味鴨脖竟然,黔東南的吃貨你還好嗎?
    下班後買點鴨脖,晚上邊看劇邊啃,多幸福~~然而,你們非常喜愛、肉香撲鼻、店面窗明几淨的「絕味鴨脖」,真的那麼乾淨嗎?生產基地——  9月2日,南昌三套政法頻道「特攻組」節目的記者對「絕味鴨脖生產基地——江西阿南食品有限公司」進行暗訪調查,當時就發現該公司的衛生狀況簡直不堪入目。
  • 絕味鴨脖被爆驚人內幕!安徽的吃貨,你們能安心麼?
    下班後買點鴨脖,晚上邊看劇邊啃,多幸福~~然而你們非常喜愛、肉香撲鼻、店面窗明几淨的「絕味鴨脖」,真的那麼乾淨嗎?點擊上方查看相關電視新聞報導「特攻組」節目的記者對「絕味鴨脖生產基地——江西阿南食品有限公司」進行暗訪調查,當時就發現該公司的衛生狀況簡直不堪入目。
  • 案例拆解:絕味鴨脖是如何做社群營銷的?
    而經歷過同樣曲折的絕味鴨脖,無疑是一個很好的範本。本文作者通過案例拆解,為我們分析了絕味鴨脖是如何做社群營銷的。但由於疫情原因,兩家公司都受到了不小的影響,2020年上半年,但周黑鴨營收9.03億元,同比減少44.4%,絕味食品營收24.13億元,同比僅減少3.08%。當然現在的結果絕對不是單一因素導致的,可能包括二者的運營模式,周黑鴨長期自營,19年才啟動加盟,而絕味一直採用加盟政策等等。今天拋開其他因素,重點和大家一起拆解下絕味鴨脖是如何做社群營銷的。
  • 絕味鴨脖招牌蝦球中吃出活蟲 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進行食品藥品...
    在報導視頻中,歐先生表示,自己是上述絕味鴨脖店的熟客,經常在這家店購買蝦球食用,僅今年8月份就在該店消費了4筆,總金額在150元左右。歐先生表示,此前沒怎麼注意,蝦尾都是買回來直接吃,以後不會再買這樣的食品了。在溝通協商中,上述絕味鴨脖店鋪負責人提出「雙倍賠償」的解決方案,並質疑是歐先生人為造成的上述狀況。
  • 絕味為什麼輸給了周黑鴨,這篇文章真相了
    其「最會賺」的名頭並非名不副實,財務數據顯示。周黑鴨去年的毛利率為62.3%,是絕味食品的2倍;其當期淨利率為25.4%,是絕味食品的2.2倍。周黑鴨Win▲平均售價周黑鴨直接賣給消費者,產品平均售價達到了80.8元/公斤,而絕味則是賣給加盟門店,是批發價,產品平均售價只有36元/公斤左右。
  • 調了20個點,絕味食品有沒有投資價值?
    在相對弱勢的市場,絕味的加委會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另外,絕味內部鼓勵加盟商優勝劣汰,鼓勵做大。絕味對於銷售增長迅速、出貨量大的加盟商,將鼓勵其開店,並減免加盟費,降低供貨價格等方式扶持。對收入增速緩慢,出貨量排名靠後的加盟商進行優化,效益較差的門店往往難以獲得續約的資格。絕味的加盟商人均門店數量從2016年的1.7家,上升到了目前3.6家左右。
  • 絕味食品後「萬店」時代:賣串串賣小龍蝦,向低線城市要增量?
    投資武漢零點綠色食品(精武鴨脖)、江蘇和府餐飲(和府撈麵)、深圳幸福商城(幸福西餅)、福州舞爪食品(主營花椒雞爪);還涉足調味品行業,比如,投資重慶涪陵辣妹子醬菜、四川洪雅么麻子食品(主營藤椒油)……無論是投資上遊養殖行業的塞飛亞,同類鴨脖品牌「精武鴨脖」,還是餐飲業態的和府撈麵,從整體來看,絕味的投資策略,基本圍繞滷製品主業的上下遊以及對自身業態的補充。
  • 絕味鴨脖的新LOGO是什麼鬼......
    》講的是為什麼得到APP要換一個醜LOGO但昨天頭條哥又發現一個公司的新LOGO看了之後哭笑不得已經不是醜不醜的問題了不買關子,它就是絕味絕味鴨脖把原來的小鴨子形象去掉而是藉助筆畫誇張在「絕」字上下文章有專門研究LOGO的公眾號就吐槽它是背靠背.左邊一隻鴨
  • 絕味鴨脖的這個「套路」,讓很多消費者感到噁心
    日前,專注於新餐飲的大數據研究與測評機構NCBD(餐寶典)發布了《2020中國滷味熟食差評大數據分析與研究報告》,報告對幾個主要滷味品牌(周黑鴨、絕味、煌上煌、紫燕百味雞以及廖記棒棒雞)的差評作了研究分析。
  • 周黑鴨、絕味鴨脖營收和淨利潤均雙降 鴨脖「不香」了嗎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閻俠)在資本市場上,一直有人把煌上煌、周黑鴨和絕味食品稱為「三大鴨脖概念股」,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
  • 武漢絕味鴨脖
    不是武漢人的獨創,因此,絕味鴨頸子的配方並沒有生產專利,只是進行了商標的註冊。我國的菜系非常繁多而且極為豐富,各個菜系之間相互借鑑、嫁接、改良、異化的情況是非常多的,這是極為正常的現象。 武漢絕味鴨脖(完整配方製作工藝關鍵點詳解) 介紹: 上品的鴨脖入口香、肉質有嚼勁,回味濃鬱,口齒留香,讓人越吃越想吃。此款鴨脖配方準確,流程明確,同時具體地注釋了很多人都希望了解的難點問題。
  • 「絕味鴨脖」上市未檢驗產品? 停止銷售沒商量
    &nbsp&nbsp&nbsp&nbsp而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菌落總數測定》要在36攝氏度的情況下培養至少46小時,才能確定該產品的菌落總數。從此不難看出,從該產品標註的生產日期到店員自稱的送貨時間,企業根本沒有可能按照規定的時間進行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