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羅馬假日》嗎?跟我隨赫本的腳步遊覽羅馬吧~

2021-03-02 老照片裡的那些事

作者:影迷「鮮麗」


(作者退休前是瀋陽市優秀中學語文教師)

  半個世紀以來,由格利高裡·派克和奧黛麗·赫本聯袂主演的浪漫愛情片《羅馬假日》,成為好萊塢黑白電影的經典之作。奧黛麗·赫本也因該片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電影講述了一位歐洲某公國的公主與一個美國記者在義大利羅馬一天之內發生的浪漫故事。

年輕的時候看了這部電影,就再也忘不了赫本,就夢想著能有一天也去羅馬,把赫本去過的地方都走一遍。這個願望終於在退休之後實現了。

出遊羅馬之前,我又看了一遍《羅馬假日》,重溫一下故事情節,熟悉一下遊覽路線。

西班牙廣場 :

電影《羅馬假日》中男女主人公在這裡第二次「偶遇」,公主坐在西班牙廣場臺階上吃冰淇淋的鏡頭已經成為人們念念不忘的經典。這個廣場便也成為了眾人皆知的羅馬名片。

廣場面積不大,位於羅馬三一教堂所在的山丘下,人們以登上教堂旁的西班牙階梯而自豪。階梯共有137級,是歐洲最寬的臺階,名稱取自附近的西班牙大使館。司湯達、巴爾扎克、瓦格那、李斯特、勃郎寧夫人等藝術家都曾在這裡烙印下磨滅不掉的足跡。

現在的西班牙廣場臺階,仍然是羅馬人最喜歡的約會地點之一。坐在赫本坐過的臺階上,吃上一支冰淇淋,感受一下上個世紀的愛情,真的很愜意、很浪漫。

許願池:

因《羅馬假日》而風靡全球的許願池。它的全名叫做特萊維噴泉。是羅馬市內最大的、知名度最高的噴泉,也是羅馬海神尼普頓的神殿,噴泉位於三條街的交叉口,特萊維即是此意。許願池總高約25.9 米,寬約19.8米,是全球最大的巴洛克式噴泉。它也因電影《羅馬假日》風靡全球後而聞名於全世界。

池中有一個巨大的海神,他駕馭著馬車,周圍是西方神話中諸神的雕像,雕像神態各異、栩栩如生,這些神靈雕像的基座是原生態狀的海裡巨礁。

噴泉的主體矗立在海神的前面,泉水從各雕像之間、海礁縫之間噴湧而出,水柱很有力量,全方位地噴向許願池的各個角落,最後又匯集一起流回原處。

噴泉的背景建築是一座海神宮,中間站立著的是海神,兩旁是水神,海神宮的上方站著四位少女,分別代表著春、夏、秋、冬。

羅馬人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往許願池裡投兩枚硬幣:一枚用來許願,一枚保證投幣人能再次回到羅馬。正確的許願方法是:右手拿硬幣越過左肩拋入池中。

我也拋了兩枚,祈盼著日後再來羅馬。

鬥獸場:

羅馬有句名言:「鬥獸場毀滅的時候,羅馬就會毀滅,那時也就是世界毀滅的時候。」

《羅馬假日》裡公主和記者騎摩託車兜風,從許願池來到鬥獸場。又是影片中令人難忘的情節。

這座著名的古遺址始建於公元72年,是羅馬帝國於公元70年徵服了耶路撒冷後,為紀念勝利驅使8萬猶太俘虜修築的。鬥獸場呈橢圓形,長軸為188米,短軸156米;周長527米,高57米;佔地2萬平方米,可容8萬觀眾。它的確切名稱叫「佛拉維歐圓形劇場」。

這座聞名於世的古建築雖然只剩下了一些殘垣斷壁,但它卻是古羅馬歷史的象徵。如今的鬥獸場每天都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人,為羅馬的後來人帶來巨額收入。

可見,鬥獸場的遺址沒有毀滅,羅馬城就不會毀滅,那麼世界也就不會毀滅。

若干年後還會有若干人,跟隨著赫本的腳步來遊羅馬。

馬格塔街51號:

《羅馬假日》裡馬格塔街51號是記者的住所,如果公主回來,一定會到這裡尋找她當年的感覺。

看過這部電影後,這個門牌號就留在了我的記憶深處,這次就特意找到了這裡。

馬格塔街距西班牙廣場不遠。這條算不得寬敞,甚至有些雜亂的小古街,不僅是羅馬市井生活的一個縮影,同時也是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街道兩邊隨處都能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一些尚未成名的畫家支起畫架,等待遊客請他們畫像。

很久以前,歌德、司湯達、拜倫、雪萊、濟慈、巴爾扎克和其他一些作家、藝術家都曾在這一帶街區居住過。義大利著名的電影大師費裡尼生前就居住在位於這條大街上的一所公寓裡。

如今馬格塔街仍然是那樣寧靜,兩側的小店鋪依然古色古香,古玩店、小畫廊、手工作坊依舊相鄰為伴,而51號院則是大門緊閉,那幢四層小樓顯得有些破舊,一些窗戶連玻璃都沒有了,只是用塑料布擋著。

我想它們可能在等著公主和記者回來進行修繕吧。

萬神殿:

  《羅馬假日》裡公主和記者到萬神殿旁邊的咖啡館喝咖啡的情形也是人們記憶猶新的一幕。

萬神殿是至今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羅馬帝國時期的建築。它是奧古斯都的女婿為所有的神建造的,建造年代為公元前27年。公元80年的一場大火將萬神殿焚毀,後由阿德裡阿諾皇帝在公元110年--125年期間重新修建。公元609年教皇博理法喬四世將它改為「聖母與諸殉道者教堂」。到了近代它又成為義大利名人靈堂、國家聖地。

萬神殿門廊築造恢弘雄壯,裝飾豪華驚豔,是典型的古羅馬建築風格。

萬神殿的頂部採用了穹頂式,按照當時的觀念,穹頂象徵天宇。穹頂中央開了一個直徑約10米的圓洞,從圓洞射進溫柔燦爛的光芒,照亮肅穆寬闊的殿堂,增添了幾分宗教的神秘感,昭示著神的世界和人的世界的某種聯繫。穹頂的外面覆蓋著一層鍍金銅瓦,彰顯著世界建築史上重要的裡程碑範兒。

萬神殿自文藝復興時期以來就成為偉人的公墓,這裡埋葬著維克多·埃馬努埃萊二世、藝術家拉斐爾等名人。

如今萬神殿還是義大利著名的教堂,這裡定期舉行彌撒及其它慶典,吸引著世界各地遊客前來觀光敬仰。

相關焦點

  • 欲訴還休的義大利:羅馬(8):《羅馬假日》的遐思
    《羅馬假日》我想,派克和赫本定是在靈魂深處相依的。要不然,派克不會飛越重洋去參加赫本的婚禮,並送給她祖傳的蝴蝶胸針,赫本也不會保留到這枚胸針至生命的最後一刻,派克更不會在赫本與世長辭10年後,花高價從拍賣行再把它贖回。如果不是靈魂相依,派克不會在赫本逝世之時,不顧花甲之年,再度飛越重洋,去參加她的葬禮。「能在那個美麗的羅馬之夏,作為你的第一個銀幕情侶,握著你的手翩翩起舞,那是我無比的幸運。你是我一生中最愛的女人。」
  • 關於奧黛麗·赫本主演的《羅馬假日》,鮮為人知的幕後故事
    美國派拉蒙影業公司的電影《羅馬假日》自1953年上映以來,一直被世界各地影迷視為經典中的經典。這部愛情喜劇片講述了某國公主出訪歐洲時,與一位美國記者在義大利羅馬一天之內發生的浪漫故事。01 男主角原定由加裡·格蘭特出演電影《羅馬假日》男主角原定由加裡·格蘭特出演,格蘭特在看過劇本後認為自己戲份太少就辭演了,之後片方找到了格利高裡·派克出演男主角。
  • 《羅馬假日》上映67年,我才發現看點不是赫本!
    1953年的電影《羅馬假日》便是對「意式浪漫」的完美詮釋。一個是渴望過平民生活的小公主,一個是想挖王室猛料的窮記者,卻在羅馬不期而遇今天,就讓我們通過電影《羅馬假日》重回義大利鼎盛時期。《羅馬假日》裡的黃金年代50年代,剛走出二戰不久的義大利,迎來了人稱「La Dolce Vita(甜蜜生活)」的黃金時期。這包含著繁榮盛世的意式甜蜜,也引來了眾多好萊塢劇組一探究竟。那日陽光正好,遊人如織,而你笑得也很甜赫本代表作《羅馬假日》便是其中之一。
  • 資料:奧黛麗-赫本經典電影《羅馬假日》
    為挖掘新聞,喬與攝影師俄賓一起陪伴安妮暢遊古城羅馬,度過了愉快的「羅馬假日」。  但經過一日相處,安妮和喬擦出愛情的火花。為了保護公主的形象,喬放棄了讓自己擺脫困境的機會,決定將公主的這段軼事深藏心底;而短暫的「出軌」也讓安妮更加成熟,她意識到對國家和家族負有的責任,和喬灑淚而別,重返枯燥生活。次日在大使館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喬和公主心心相映卻不得不形同陌路。
  • 重走一遍《羅馬假日》路線,發現赫本體力驚人!
    這部超經典的愛情片,是奧黛麗-赫本的成名之作。她飾演的公主,和大帥哥格裡高利-派克飾演的記者,在一天之內暢遊羅馬,在影史上留下了至今難以磨滅的回憶。既然到了羅馬,當然不能放過寶貴的機會,if 姐特意早到了一天,沿著《羅馬假日》的足跡,好好地遊覽了一遍這座歷史與時間之城。畢竟,公主本主金口玉言,這裡是一個「讓人畢生難忘」的城市嘛。
  • 赫本怎麼「裸奔」/ 七個細節成就《羅馬假日》
    除了王立軍之外,《羅馬假日》裡的赫本也做到了。她貴為公主,卻不自由,表面的尊貴下,有一顆煩惱鬱悶的心。乘人不備,她逃出牢籠,完全沒有任何生活驗的她,遇到了精於世故的記者先生。沒想到卻迸發出了一場經典愛情。不是因為公主和普通記者,而是兩個善良純真的人,一天的浪漫,勝過所有的日與夜。
  • 《羅馬假日》:看過的為數不多的經典黑白片之一
    在羅馬旅行的時候特意再次回看了羅馬假日。去尋找了當時電影裡的許願池、大廣場、冰淇凌店......只可惜當時的理髮店早已不復存在。應該是我看過的次數最多的一部電影了,喜歡的電影都不敢再看第二遍,怕失去了當初的感覺,除了這一部百看不厭。
  • 羅馬再無「假日」——《羅馬假日》
    奧黛麗赫本是墜入人間的天使,是我們每個人心中的女神,她是好萊塢著名的女星,在羅馬假日中飾演安妮公主,她本來高雅的氣質很是符合這個角色,赫本的穿衣品味引領這當時歐洲潮流,她一直說穿衣服最重要的是舒服,可見她的性格溫文爾雅,在劇中羅馬的一日,讓她拋開尊貴身份的枷鎖,脫掉高跟鞋買了一雙平底鞋,然後剪了利落的短髮
  • 《羅馬假日》背後的人間絕唱:赫本和派克,動了情便是一生
    安妮即將繼承王位,金光閃閃的人生令人羨慕,但她也有著自己身不由己的苦衷,來到羅馬卻不能去街頭走走逛逛,還被貼身侍從打了一針鎮定劑,強制入夢。結果,安妮逃跑了,在路上藥性發作,她躺在了路邊的長椅上,她遇到了一位紳士喬,他帶她回家,天亮之後安妮跟喬借了點錢,剪去了自己的頭髮,佯裝成一位普通人,準備在羅馬一日遊。
  • Vespa摩託將亮相北京春展 上演「羅馬假日」風情
    《羅馬假日》中的演繹是赫本的一次本色表演,她自身所具有的純真、優雅在安妮身上得到完美體現。當赫本頂著一頭清新短髮,身著簡潔到極致的衣裙,拿著冰淇淋信步走下羅馬廣場臺階時,似乎古老的羅馬也為之傾倒;而錦衣華服的赫本在外交舞會上迎來送往,翩然起舞時,沒有人會懷疑她是真的公主;而在露天舞場與暗探周旋時的赫本,則將小鹿一樣的輕靈活潑體現的淋漓盡致。
  • 沒看過《羅馬假日》電影?來
    因為一部20世紀50年代的電影《羅馬假日》,把我帶到了義大利的文明古都羅馬。電影中赫本演的安妮公主和派克演的美國記者喬的邂逅,以及接下來貫穿整個愛情故事的古羅馬風光,整整影響了一代人,也讓羅馬這座永恆之城在人們心中充滿誘惑。時隔半個多世紀,終於有幸踏著安妮和喬的足跡,重溫一次「羅馬假日」。安妮公主到羅馬後,第一個想看的就是競技場。
  • 永遠的羅馬戀人:赫本與格裡高利·派克
    奧黛麗赫本的確是絕佳的影視演員,尤其是《羅馬假日》把她的清純可愛,展現的淋漓盡致。但她的成功之路上,少不了一個人的支持,那就是——格裡高利.派克。而赫本則是初出茅廬的小將。但在羅馬假日的舞步見,兩人一件鐘情。派克後來回憶說:那是我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刻。但派克整整大了赫本十四歲,最重要的是他已是三個孩子的父親,這段感情註定無果,可派克還是把她藏在了心裡,一直為之奉獻著。
  • 找尋《羅馬假日》裡奧黛麗·赫本身後的絕美城景
    靜靜打開那本關於夢想的日程表,翻開嚮往已久的封面,由古老、文明、藝術、設計、美景、美食所組成的豐盛拼圖,赤裸裸的誘惑著我!走,跟窮遊er 彼岸_claire到義大利看帥哥去!!!聖天使堡最初是羅馬皇帝哈德連為自己和後代們修建的陵墓。
  • 奧黛麗赫本經典電影《羅馬假日》1953年的老古董電影
    今天為大家帶來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全民女神奧黛麗赫本的成名作品《羅馬假日》。赫本在片中飾演的是剛繼承王位的安妮公主,出訪歐洲的各個城市,而此行的最後一戰正是羅馬,我們的故事正是從這個城市開始並結束的。安妮公主一直被皇室陳舊、死板的條約所束縛著,因為太過於想去樓下欣賞羅馬的夜景,而被侍從們打了鎮靜劑安撫其睡覺。安妮公主假裝睡著騙過了侍從,等到侍從們離開時翻窗跳出了這個束縛他的鳥籠。然後沒過多久,鎮靜劑的藥效就產生了作用。安妮像一個喝醉了的女子,躺在了街邊的石凳上睡著了。而此時一個落魄的窮記者喬恰好經過這裡。
  • 《羅馬假日》戲外的一段浪漫愛情故事:赫本公主和她的派克騎士
    她深情地看著他的眼睛說:「每一個城市都各具特色令人難忘,最難忘的,應該是羅馬。」公主沒說出口的是:最難忘其實是你。這就是愛情啊,身在其中時,我們渾然不知,在我們最想珍惜的時候,再怎麼抓也抓不住。電影的劇情相信大家都很熟悉,然而戲外,你知道「安妮公主」與「喬」真的有一段美好的情感嗎?一直都很喜歡奧黛麗·赫本,喜歡她的優雅,她的氣質,她的美麗。
  • 奧黛麗赫本經典愛情電影《羅馬假日》——致敬人間的天使
    《羅馬假日》(Roman Holiday)拍攝於1953年,由格利高裡·派克和奧黛麗·赫本聯袂主演。故事講述了一位歐洲某公國的公主與一個美國記者之間在義大利羅馬一天之內發生的浪漫故事。羅馬假日劇照奧黛麗赫本出生於貴族家庭,擁有美麗的外貌和良好的教育資源,身上有著與生俱來的優雅氣質,與劇中扮演的公主角色十分匹配。
  • 《羅馬假日》:好想遇到這部電影裡的愛情
    這很難說,羅馬!不管怎麼說,就是羅馬。我將會永生永世珍惜我訪問此地留下的回憶。——《羅馬假日》願好電影給我們帶來勇氣、智慧和心靈的慰藉,也讓我們在體味人生的種種悲歡中始終懷揣希望,無畏地跋涉在歲月的長河。
  • 「羅馬假日」最佳搭檔,默默守護赫本50年,葬禮鼓起勇氣表白
    但是,最後,似乎在派克和赫本之間沒有共同的感覺。派克保持沉默50多年,直到赫本的葬禮,他才鼓起勇氣告訴已故的人:我愛你。格裡高利在接受採訪時說:「羅馬假日」是赫本的電影,我只是一片綠葉。赫本成為電影皇后後,各種榮譽都來了,但是,這些並不是她真正想要的,她最渴望的是真誠和永恆的愛。
  • 如果你是《羅馬假日》中的記者,怎樣讓赫本愛上你?
    如果我能穿越到《羅馬假日》裡,我希望能成為格利高裡,那個浪子回頭的記者。如果能和赫本飾演的女主共度一天,那將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回憶之一,要是她能夠愛上我,那便不虛此生。如何讓赫本愛上我? 赫本飾演的公主不缺錢財,見過無數聲名顯赫的人,想要引起她的注意,一定要把自己與眾不同的那一面拿出來。不需要有貴族氣質,更不需要家財萬貫,一個平凡的普通人原本沒有任何特色,但在「出逃」的公主面前,你的一舉一動都顯得是那麼特立獨行。
  • 那就是《羅馬假日》,當然是《羅馬假日》
    又為大家帶來一部經典的電影《羅馬假日》,來自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浪漫愛情電影。影片劇情簡單,就是一個公主偷偷跑出宮殿,巧遇了一個美國記者並與他在義大利羅馬一天之內發生了各種有趣的事情。演員奧黛麗赫本和格裡高利派克的傾情出演,塑造的角色深入人心,讓影片增分不少。整個電影現在看來仍然是充滿著自由的氣息和對偉大友誼的歌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