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記得我在b站看到過關於亨利八世的紀錄片,知道了亨利八世的六個王后,經歷短暫的風光後迅速衰落甚至踏入死亡的深淵。紀錄片何其短暫,每個王后的故事也只是說個大概。當時看完只覺得看了一段有意思的歷史,並無他意。直至我意外看到這本《另一個波琳家的女孩》,與書中人物度過了起起伏伏的幾個小時,我才真正有了許多感慨。了解到亨利八世前二個王后的故事,也才知道,第二個王后安妮·波琳上位的背後,藏著另一個波琳家的女孩。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亨利八世前兩位王后的更迭,國王第一任妻子凱薩琳因為年老色衰生不出男孩而被國王厭棄,各大家族攜家中年輕女孩伺機而動。波琳家的兩位女孩乘虛而入,妹妹瑪麗已為人婦,卻先被國王看上,生下一女一兒後終遭拋棄。姐姐安妮把握時機上位,憑藉美貌心機和家族勢力,成功使國王廢除凱薩琳,成為了第二任王后。在經歷幾次流產生出畸形胎兒後被認作女巫並被指控與貴族爵士私通而處以絞刑。妹妹瑪麗在安妮上位後與一馬夫相愛結婚,最終獲得了自由安寧的生活。
如瑪麗所說:「兩姐妹一出生便是對手。」安妮和瑪麗之間幾乎鬥爭了一輩子,她們無時無刻不在相互嫉妒,從外貌智慧到婚姻地位。她們都無比渴望勝過對方,不甘心成為另一個波琳家的女孩,希望所有的目光,尤其是對方,永遠凝聚在自己身上。同時又因為血脈相連,並根而生的關係使得她們之間無比團結,滋生了獨屬于波琳家族的信任。在一方風頭正盛時,另一方不會施害,安妮可以在瑪麗侍寢歸來時為她準備好熱水擦拭身體,在瑪麗生產時時刻陪伴,用冷嘲熱諷的方式毫不掩飾地釋放著自己膨脹的嫉妒,並像一隻獵鷹般警覺等待著自己上位的契機。她們像同根而生的藤蔓,緊緊纏繞,相互依靠,同時毫無愧疚地踩踏著對方而攀巖直上。
她們所有的成功需有對方的見證下而完整,所有的失敗也需要對方的安慰。
原文瑪麗說的這一段話很好地詮釋了她們的關係。
「告訴安妮……」我停住了。我想說的太多了。有這漫長數年的競爭,有之後迫不得已的團結,還有自始至終,支撐著我們對彼此的愛的,總是視對方為優勝者的感覺。我怎麼能用一句話來概括這一切,還有我仍然愛她,很高興做她的姐妹,即便我知道是她把自己推向這般境地,還把喬治也害了?還有雖然我永遠也不會原諒她對我們做過的一切,但同時,我也徹底地完全地理解她?
「告訴她什麼?」凱薩琳徘徊著,等我放走她。
「告訴她我想她,」我只說了一句,「一直,每天,像從前一樣。」
在波琳家兩個女孩之中,還存在一個哥哥喬治,與她們緊緊相依,用來作為兩個姐妹關係的緩和中間地帶。為她們給國王牽線搭橋,陪伴她們捲入波詭雲譎的宮廷鬥爭。
波琳家三個孩子的關係,實在算不上溫情,卻是一種糾纏一生,神秘而危險的關係,是在權力與欲望的黑沼澤中滋生的唯一依靠。
他們都是棋子,被家族之手在棋盤上操控。女孩更是可悲中的可悲,色授魂與換來的是家族的加官進爵,而自己除了國王如鏡花水月般的寵愛還是一無所有,沒有財產,沒有封地。瑪麗的丈夫是個懦弱的男人,他無法違抗家族的命令,把妻子獻給國王,但他體會到了瑪麗的感受,他對瑪麗說「我恨你,恨你那個狼群般的家族,但現在突然發現我們這些人都對你做了些什麼。我們所有人都飛黃騰達了,而你在這當中,就像被一群鴨子瓜分的柔弱的白麵包,被我們每個人活生生地吃掉了。」而能擺脫這種虛幻的榮耀的唯一辦法,便是為國王生個男孩,不然風光終將會同容貌一樣快地逝去,背後仍有許許多多個年輕貌美的波琳家的女孩在虎視眈眈。
書中這樣寫「我們從來不往後看,沒有時間給你後悔或三思。一個計劃泡湯了我們馬上另作打算,手中的一個武器毀壞了我們立刻找第二個。如果面前放下一個臺階,我們就會跨過其他人向上爬。霍華德家的人永遠都在前進攀升,現在我的父親頭也不回地離開我,奔向宮廷,奔向國王的身邊。」
在這樣的貴族家庭裡,幾乎沒有溫情和愛,人人像是一匹待價而沽的馬,被看到的只有是否有利用價值。在霍華德的家庭會議中,她們的父親和舅舅可以公開談論著她們與國王的房事,在一個女孩失寵後立即讓另一個女孩頂上,甚至在瑪麗懷孕的最虛弱的時刻,他們考慮到的是讓妹妹安妮吸引國王的視線,以防止別的家族的女孩趁機躺進國王的床榻。瑪麗生完孩子大出血,傷口還未痊癒,家族的人還要求她去侍寢,生怕國王的冷落與遺忘。很難想像身下出血被棉球塞著,乳房因漲奶刺痛的情況下仍要取悅君王是怎樣難受的狀態。而在姐妹雙雙失寵的境遇裡,她們的父親母親看待她們的眼神如同從來沒有生過她們,而舅舅親自審判安妮定罪,沒有一絲同情。他們明哲保身,全身而退,並且挑選著下一個波琳家的女孩。
這本書描寫的宮廷生活一點也不讓人嚮往,令人疲倦的舞會,虛情假意的諂媚,偽裝的笑容,處處需得謹慎小心。人人的生活都圍繞著亨利八世,陪他打獵,跳舞,唱歌,運動。國王的第一任妻子凱薩琳全然是一位盡職盡責的王后,她擁有來自西班牙皇室的高貴的出身,年輕時驚豔眾人的美貌,端莊大氣的儀態,以及一顆愛著國王的永恆的心。她像愛著自己孩子般那樣愛著國王,寬容他的脾氣,原諒他一次次的獵豔出軌,在國王宣布他們婚姻無效的時刻,她敢於上教皇法庭據理爭辯;在最落魄的境地,她都保持著君王的冷靜自持。瑪麗儘管與她分屬不同政派,爭寵的始終卻一直敬佩著凱薩琳王后,她說凱薩琳比亨利更具君王姿態。
瑪麗的原話是「他可以召喚我或者任何女孩去她的房間,這都不會打破他們之間持久穩定的關係,這源於她長久以來所具備的本領,愛著這個愚蠢、自私,不像她那麼具備君王品格的男人。」
而在王后的落敗過程,我看到了一個女人在歷史上是多麼不具備能力,遭受了多少男人的誣陷。凱薩琳生了幾個男孩都夭折,亨利因其厭惡拋棄她,在午夜夢回,他哭訴的是凱薩琳受到的詛咒讓他沒有繼承人,而事實上是他當年一心要娶他哥哥的妻子,國王把過錯全推給王后,把自己扮演成可憐巴巴的受害者。而真正的受害者,被國王棄為下堂婦的凱薩琳,又何錯之有?
命運浮沉,世事難料,在這場血腥殘酷的宮廷鬥爭中,沒有真正的贏家,施害者迷離,受害者委屈,背後的操縱者是權力,野心與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