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另一個波琳家的女孩》
導演: 賈斯汀·查德維克
主演: 娜塔莉·波特曼 / 斯嘉麗·詹森 / 艾瑞克·巴納 / 吉姆·斯特吉斯
又名: 鳩佔鵲巢
《另一個波琳家的女孩》這部電影講述了都鐸王朝時期,國王亨利八世因王后凱薩琳未能生下男性繼承人,對王后越來越冷淡。安妮·波琳的父親和叔叔為了提升家族的地位和權利,欲趁機把安妮送到國王身邊做情婦。在一次社交場合上,國王的興趣放在了安妮的妹妹瑪麗身上,隨後姐妹倆以王后侍女官的身份進入宮廷。之後,瑪麗為國王生下兒子,姐姐安妮利用國王對自己的迷戀,促使國王遠離妹妹瑪麗,與王后凱薩琳離婚,自己成為王后。最後安妮被判多項罪名上了斷頭臺,妹妹安妮得以保全自己和兒子的性命的故事。電影故事表面上講的是波琳家族的一對姐妹安妮·波琳和瑪麗·波琳,為了各自的愛情與利益在王宮中明爭暗鬥,實際另有深意,即在大的時代背景影響之下,個人命運如何在家族的捆綁之中掙扎,個人如何找到自己的出路。
亨利八世擔任國王期間,宗教改革正在歐洲開展。由於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思想的傳播,社會各階層反教會情緒不斷高漲,英國新興市民階級和貴族都希望英國實行宗教改革。因為他們都垂涎教會的財產,而且市民階級也迫切要求推翻天主教的統治以利於工商業的發展。同時,日益強大的王權也力圖擺脫羅馬教權的桎梏。亨利八世在市民和貴族的支持下,試圖與羅馬天主教廷決裂。隨後,亨利八世展開了一系列行動,進行了宗教改革。他宣布英國教會脫離羅馬,廢除了羅馬教廷在英國的權威,他本人則出任英格蘭最高宗教領袖。凱薩琳是亨利八世的第一任妻子,她來自西班牙王室,痴迷天主教,出身和背景都重要且高貴。她與亨利八世的聯姻是一場基於外交聯盟而進行的跨王室聯姻。凱薩琳身為王后,她的首要任務就是為國王生出王子。不幸的是,她所懷的孩子不是死胎就是流產,只有一個女兒瑪麗公主存活了下來,後來成為了歷史上著名的「血腥瑪麗」。表面上看,亨利八世同他的妻子凱薩琳在婚姻和王朝方面的麻煩,是由於凱薩琳沒有能夠為他生育男性繼承人所激化的矛盾造成的。但實際上,當時國王的大事是宗教問題,他希望自己可以主宰教會,而不是羅馬教皇。儘管羅馬教皇裁決,亨利必須尊重自己的婚姻,但亨利知道必須解除這一婚姻。這兩種立場都隱含著重要的政治意義。在亨利的內心深處,他不僅要同凱薩琳離異並重新與其他女子結婚,而且還要進行一系列事先並未預見到的,但同時又是必然的宗教改革。所以,影片一開始,王后生下死的男嬰既非偶然,也是必然。她堅持認為亨利移情安妮·波琳是被其誘惑所致,正如她質問亨利:「你要為一個女孩毀了自己的國家嗎,就是因為她通過拒絕你來折磨你嗎?」顯然,她沒有看到這場感情背後隱藏了宗教改革的巨大推力,凱薩琳所代表的天主教已無法在王朝站穩腳根,她被迫與國王離婚也是必然的結局。波琳家的姐妹安妮和瑪麗得以接近國王的契機,在王后凱薩琳一次流產事件發生之後。波琳家姐妹,代表新教的力量。姐姐安妮·波琳,漂亮有心機,她的母親從小教她各種知識,並送她去法國王室學習禮儀。安妮從小就被披上了光彩的外衣,代表著家族的野心。她確實不負眾望,成為亨利八世的第二個王后。當時,亨利急需與凱薩琳離婚,尋得另一個合適的女子結婚。亨利向安妮示愛,一方面有感情因素,一方面也是受到當時宗教改革趨勢的影響,安妮推崇新教,是英國宗教改革的契機。安妮做了王后之後,因為數次流產,未能生下兒子,亨利開始冷落她,她的情緒越發地不能平穩下來,每日處在高度焦慮不安的狀態中,這樣的心境之下,她很再坐得穩王后的位置。可以說,安妮的出現,間接地推動了這場宗教改革。安妮·波琳作為英國歷史上第一個被砍頭的王后,她的死也是有價值的,多年之後,她的女兒伊莉莎白一世做了英國的女王。反觀妹妹瑪麗·波琳,她是一個特別的存在。她從小被培養為姐姐波琳性格的另一面,家族也從未對她抱有過多的期待。她生活在姐姐光彩之下,直到遇見亨利。正如亨利對她說:「我們都是家裡的第二個孩子,都活在(老大)的陰影裡。」亨利信任她,讓她看到自己傷感脆弱的一面。這一面,亨利從未對安妮展示過。亨利和瑪麗兩人互為鏡像,彼此吸引。在亨利看來,瑪麗純真、善良、順從、無權利慾望,令他傾注了自己全部的柔情和愛意在瑪麗一個人身上。當瑪麗生下兒子,亨利受安妮的誘惑和逼迫,同意永遠不見瑪麗。他站在門口對剛剛生產過的瑪麗一瞥,眼神中充滿了複雜的情感。面對宗教改革的巨大壓力,他必須深深地壓抑情感,把精力轉而投向政治中去。瑪麗兩次離開王宮,意義都不一樣,從被迫離開,到主動回來,她變得越來越冷靜和成熟。這個過程也展現了瑪麗是如何從一個被動的奉獻的位置,一步步地走到可以為自己負責的位置上去。瑪麗自我意識最突出的顯現,是在安妮在被處決前。瑪麗重回王宮,去見國王求情。瑪麗此刻的舉動意義重大,不僅是為了姐姐安妮的性命,更是為自己。若安妮被砍頭,她的性命也堪憂。她見了亨利,反倒落實了自己在王國心裡的位置。在斷頭臺下,瑪麗收到國王的書信,亨利寫道:「瑪麗,你冒著生命危險,來到皇宮,我饒恕你,是因為我對的尊重和情感,勸你下不為例,如有再犯,將嚴懲不貸。願上帝保佑你,還有我的兒子。願上帝寬恕安的靈魂。」國王肯定了自己對瑪麗的情誼,並給了瑪麗和兒子一個名分。之後,瑪麗義無反顧地帶著兒子離開王宮,那一刻,她從容而堅定,她脫離了家族的羈絆,獲得了自由。影片中再現了都鐸王朝時代王室女性的處境和地位,一些故事情節和歷史上的內容有些出入,但是不影響整個故事情節的邏輯性。王室女性的服飾和思維華貴而繁複,而她們的命運卻與地位無關。在宏大的時代背景下,個人的命運和家族綁定在一起,在國家、政治和宗教運動之中,沉浮和徘徊著。
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
林萬貴老師2年制地面浸泡式精神分析課程學員
【受訓背景】
2018年至今,參加簡單心理Uni「心理諮詢師培養計劃」;
2018年至今,參加楊帆心理中心3年培養計劃,接受嬰兒觀察訓練;
2016年至今,持續接受心理動力學取向的個人體驗,累積100小時以上;
【擅長領域】
自我認知與成長,親密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