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 《錦瑟》賞析

2021-02-19 路路川漫遊詩境

《錦瑟》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著名的《錦瑟》,這是李商隱在妻子亡故之後,寫的思念詩。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字詞與典故   「五十弦」:(《因話錄》記述:「箏,秦樂也,乃琴之流。古瑟五十弦,自黃帝令素女鼓瑟,帝悲不止,破之,自後瑟至二十五弦。秦人鼓瑟,兄弟爭之,又破為二。箏之名自此始。」)也就是說本來錦瑟是五十條弦的,可是彈起來太令人傷感了,黃帝聽了以後,悲傷不止,於是把它破成了兩半,於是後來的瑟就成了二十五弦了。
     賞析  李商隱坐在那裡彈著琴,越彈越傷心,他借用了黃帝聽瑟的悲傷感受,以自己的人生去詮釋:錦瑟啊,你好端端的,為什麼會是五十條弦啊?你少個幾條不行嗎?整整五十條啊,太多啦,太多啦。為何啊?因為這每一條弦每一根柱子彈奏出的音,都會勾起我過去美好年華的思念,心靈的迴響。這每一條弦又如同我的心,被這每一根往事的柱子給拴住了啊。
       李商隱的妻子是大家閨秀,琴棋書畫應該是樣樣精通,所以當年他們一定是經常在一起撫琴詠詩,情意綿綿。這如何能不勾起李商隱的思念與傷感。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字詞與典故   「莊生曉夢「:(「莊生拂曉醒來在回憶自己的夢,明知道那只是一場夢卻依然在迷戀著夢中的蝴蝶。」道家總是用這個故事來勸誡人們要超脫。)
       「望帝「:(傳說商朝時蜀王「杜宇」,號「望帝」,因水災讓位退隱山中,死後化作杜鵑,日夜悲鳴,淚盡繼而流血。後因用作杜鵑的別稱:望帝啼鵑。)
       賞析  李商隱說,愛妻啊,拂曉醒來的時候,我總是像莊生迷戀夢中的蝴蝶一樣,對夢中的你戀戀不捨。而你就像「望帝「一樣,把對我的春心寄托在那杜鵑的身上。那杜鵑的啼叫聲,多麼悲傷與悽涼啊。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賞析  李商隱說,我的眼睛就像滄海中的那輪明月,整夜整夜的哭泣,眼珠之下滿滿的淚水,那是一片淚海。而愛妻你就像藍田的玉石,每天日出暖和後,就化成了煙,無處追尋。這怎能不讓我難過呢?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字詞與典故   「只是「:就是。
     賞析  李商隱說,以前我們總說「此情可待,此情可待」,可如今卻成了追憶了啊!(李商隱和他愛妻聚少離多,經常的書信往來,總說「沒關係,我們此情可待,來日方長。」可是有嗎?這下哪裡還有來日啊?這下徹底成了追憶啦。悔啊,真的是悔啊!)就是當時我們在彼此等待的時候,就已經是惘然了。(何為惘然?惘然若失,事實就已經是在失去了,失去時光,失去年華,失去本應有的真情實感。)
       這首詩會如此出名,實在是讓很多後來人,在情感方面,有了深刻的警醒。珍惜時光,珍惜情感,珍惜現實,莫要寄託於虛無縹緲的未來。(看完建議重讀和感受原詩)

      

                        《錦瑟》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相關焦點

  • 李商隱《錦瑟》
    [3][4]作品鑑賞整體賞析《錦瑟》是李商隱的代表作,愛詩的無不樂道喜吟,堪稱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講解的一篇難詩。有人說是寫給令狐楚家一個叫「錦瑟」的侍女的愛情詩;有人說是睹物思人,寫給故去的妻子王氏的悼亡詩;也有人認為中間四句詩可與瑟的適、怨、清、和四種聲情相合,從而推斷為描寫音樂的詠物詩;此外還有影射政治、自敘詩歌創作等許多種說法。
  • 唐詩鑑賞-錦瑟(李商隱)
    賞析這首《錦瑟》,是李商隱的代表作,愛詩的無不樂道喜吟,堪稱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講解的一篇難詩。自宋元以來,揣測紛紛,莫衷一是。詩題「錦瑟」,是用了起句的頭二個字。舊說中,原有認為這是詠物詩的,但近來註解家似乎都主張:這首詩與瑟事無關,實是一篇借瑟以隱題的「無題」之作。
  • 【講唐詩】李商隱《錦瑟》
    【李商隱《錦瑟》往事有一種奇怪的魅力,無論它是甜蜜的還是悲傷的,在敏感人看來同樣是不堪回首的。悲傷的往事自不必說,而甜蜜的往事因為被時光拋棄了,沒辦法重新經歷一回,所以,也讓人不堪回首。這一講要談的是李商隱的《錦瑟》,這是一首感嘆流年,追憶往事的詩,傳達出複雜而難以言表的情緒。
  • 李商隱《錦瑟》詩中的意象探究
    李商隱《錦瑟》詩中的意象探究王梟飛   《錦瑟》是李商隱的代表作,也是他最不易講解的詩篇。作為晚唐一位經歷坎坷,風格獨特的詩人,李商隱以其詩歌中纖細婉轉的風格,深蘊藻麗的語言和豐富的意象聞名至今,李氏詩歌中朦朧模糊的唯美意象不僅為其詩作增添了獨特的藝術魅力,同時也增加理解的難度。
  • 詩詞朗讀:李商隱《錦瑟》
    ⑴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周禮·樂器圖》:「雅瑟二十三弦,頌瑟二十五弦,飾以寶玉者曰寶瑟,繪文如錦者曰錦瑟。」《漢書·郊祀志上》:「秦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為二十五弦。」古瑟大小不等,弦數亦不同。義山《回中牡丹為雨所敗》詩有「錦瑟驚弦破夢頻」;《七月二十八日夜與王鄭二秀才聽雨後夢作》詩有「雨打湘靈五十弦」。無端:沒來由,無緣無故。
  • 讀李商隱的《錦瑟》,懂時光易逝,珍惜自己美好年華
    《錦瑟》一詩出自李商隱的筆下,被後人稱為是李商隱寫下的比較有難度的詩詞。也比較不容易理解。詩人李商隱生於唐朝,也是唐朝比較著名的一個詩人。李商隱在寫作方面很有天賦,可以說與杜牧起頭並足。在當時的情況下。李商隱受到了很多方面的影響,比如黨派之間的影響。所以李商隱在仕途上屢受排擠。所以有時李商隱的詩也會顯得十分的沉重。有很多人都說一個人的語言與他的生身經歷有關。
  • 李商隱《錦瑟》,到底是寫的什麼,千百年來無人能解
    說李商隱是晦澀難懂,難到什麼程度呢,元好問說「詩家總愛西崑好,獨恨無人作鄭箋」,說詩人雖然都愛李商隱詩,但遺憾的是沒有人為他的詩作注,以至於後人難以理解,而李商隱所有詩中,最難懂的恐怕要數《燕臺四首》和《錦瑟》了,《燕臺》詩太長,不談,只談《錦瑟》,清朝王士禎說「一篇錦瑟解人難」,可見這首詩的解讀難度。
  • 一首《錦瑟》將李商隱封神朦朧詩鼻祖
    就這樣,李商隱在洛陽站住了腳。當時的牛黨人士令狐楚把李商隱留在府內,資助他考取進仕。二、中年進仕,陷入黨派之爭837年,李商隱進仕及第,而他的恩人令狐楚卻撒手人寰。這時李黨的王茂元欣賞他的才華,向李商隱拋出了橄欖枝,並將女兒嫁給了她,在詩壇頗有成就,在政治上卻不成熟的李商隱稀裡糊塗地又跟隨了李黨。牛黨一派自然不會放過他,罵他忘恩負義。
  • 隱藏在李商隱詩中的典故(一):《錦瑟》
    唐代的詩人,最喜歡的就是李白和李商隱。這「二李」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前者灑脫不羈、豪邁奔放,而後者百轉千回、隱忍清麗。尤其是李商隱,在唐代詩壇上以愛用典故而聞名。一直就想匯總小李詩歌裡的典故以饗大家,可算讓我逮到機會了。今天要分享的就是這首耳熟能詳的《錦瑟》。
  • 李商隱的《錦瑟》到底表達了什麼樣的感情?
    李商隱一生潦倒,鬱郁不得志。有難言之隱,至苦之情。正如他的好友所言,虛有凌雲萬丈才,一生襟抱未曾開。多年的沉淪下僚使他嘗盡人間冷暖。感情經歷也頗為曲折。許多事想說卻難以啟齒,不說又鬱結難挨。所以他的詩總是幽深委婉,似雲非雲,人們多猜不透他的意思。
  • 天天讀詩 |《錦瑟》唐·李商隱
    劉攽《中山詩話》:李商隱有《錦瑟》詩,人莫曉其意,或謂是令狐楚家青衣名也。黃朝英《緗素雜記》:東坡云:此出《古今樂志》,云:「錦瑟之為器也,其弦五十,其柱如之,其聲也適、怨、清、和。」案李詩,「莊生曉夢迷蝴蝶」,適也;「望帝春心託杜鵑」,怨也;「滄海月明珠有淚」,清也;「藍田日暖玉生煙」,和也。一篇之中,曲盡其意。
  • 【陪你讀詩】一切夢幻皆是虛幻 | 李商隱 錦瑟
    錦瑟【晚唐】李商隱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 李商隱《錦瑟》晦澀難懂,他究竟寫了什麼?千百年來讓人難解
    我們談到大唐一般都是以盛唐稱呼,而大唐的強盛不僅僅體現在國富民強,還有詩歌文化的燦爛輝煌,而正是這些著名的詩人和詩歌讓大唐增色許多,尤其是李白的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即便到了後期還出現了小李杜,自然是指的杜牧和李商隱了,但是歷來都有個論調,那就是李商隱的詩歌太難懂,元好問「詩家總愛西崑好,獨恨無人作鄭箋
  • 李商隱王晏媄:「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錦瑟猶在,寸寸...
    李商隱是晚唐著名詩人。他以無題為名寫的愛情詩朦朧隱晦,迷離難解,大多數詩人寫詩會通過題目或者小序道明緣由,李商隱卻反其道而行之,金朝元好問曾寫「望帝春心託杜鵑,佳人錦瑟怨華年。詩家總愛西崑好,獨恨無人作鄭箋」,是說人人都喜愛李商隱西崑體的詩,婉約美好,只可惜沒有人為它像鄭玄注古書那樣作出完美的註解。
  • 詩詞Ⅰ李商隱的錦瑟中,藍田日暖玉生煙,玉生煙是什麼意思?
    但唯獨李商隱的詩歌,是可以用晦澀來形容的。李商隱生活在唐朝後期,沒有後臺的他又無意間陷入了牛李黨爭,而且兩派都不怎麼待見他,所以他的一生都幾乎被壓著,沒有出頭之日。在這種外部環境的壓抑下,李商隱的詩歌也變得非常晦澀難懂,他的詩歌很美,但總是只能意會,而不能言傳,就錦瑟這首詩,無數人成為最難領會的一首詩。
  • 李商隱《錦瑟》8句詩,5個典故,不懂還好,如果真懂了,你會哭
    唐代詩人李商隱的詩作當中,最難懂的恐怕就是《錦瑟》了。這首《錦瑟》當中,8句詩,用了5個典故,差不多一句詩就是一個故事。除去詩的末尾大家耳熟能詳的「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剩下的還真是必須查閱典籍才能明白。
  • 李商隱的《錦瑟》,您認可是悼亡詩嗎?談一談我的理解
    (全文共3000字,讀完大約需要8分鐘,如果您暫時沒有時間,建議先收藏哦)李商隱的《錦瑟》,是文化史上公認的難解之詩,詩家素有「一篇《錦瑟》解人難」的慨嘆。很多人認為,這是一首悼亡詩。我以前也是同樣的觀點。
  • 秦曉宇:錦瑟無端
    問題是李商隱固然可能將一首極具涵蓋性、代表性,他亦頗為自賞的詩作置於集首,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創作此詩時是當成序詩來寫的,且不說詩集也未必是他本人編訂。本詩顯然是一首寓託之作,其第一層寄託並不難解,李商隱寫《蟬》《流鶯》《北禽》,寫《燈》《野菊》《哀箏》……其實都是寫自我,這不過是詩人託物言志、借物抒懷的慣用手法,《錦瑟》也不例外。
  • 錦瑟-你們要的全部在這裡
    錦瑟[唐] 李商隱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 李商隱很有名的一首詩,整篇都是名句,堪比浪漫的秋雨,美得心醉
    在公元837年的時候,李商隱考取了進士,李商隱的詩詞慢慢的也開始名聲大噪,一直到現在,都被世人所敬愛。金榜題名的李商隱,被河陽節度使王茂元看中了,就把自己的女兒王晏媄許配給李商隱,李商隱是這樣形容自己初見她時的樣子: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