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先說兩句唄
一、
想像中的吃客,只做三樣事情:找好吃的店、煮飯、噶姘頭,哦,是情感熱線,知心姐姐知心叔叔。好吃的店麼,已經找起來了,大家熱情蠻高,各路文豪準備紛紛出手了。噶姘頭這事兒呢,八字沒有一撇,有誰要承包言語一聲哈。
煮菜呢,路小燈路導演說了,他來第一篇,拋磚引玉。你會說,誒,做得不咋地嘛。是啊,可人家丈人好啊,每禮拜好吃好喝地伺候著,都快養成球形了。
二、
騰訊暫時還沒給吃客評論功能,我想大家看完後沒地兒拍磚、罵娘也是挺憋得慌的,所以,加18069257316這個微信來傾倒吧。如果願意幫忙寫一個的,也在這個微信留言好了。反正探店600、煮菜400。為啥煮菜就便宜啊?沒看見這年頭,樣樣都貴了,就工資沒漲嘛。
探店文章的錄用規矩蠻多的,到底多少?我也不知道。至少:不能是店主自吹自擂、不能寫白食的店、朋友熟人的店也不行、不值得看完馬上去吃的店更不要寫了。其他你自己想想好了。
三、
吃過印象最深的肉餅子燉蛋,是我讀初小那年。正是雙搶(搶收搶種、大概七月底至八月初)當口,村裡辦了臨時食堂,各家各戶買了菜飯票的,都有現成飯吃。食堂裡,一碗一碗下飯用藍邊碗盛著、整齊地排在長條桌上,氣勢十分浩蕩。
三個排風機吹來強勁的風,風裡有好聞的汁水榨菜湯味道。我跟著外婆,外婆提著竹籃,鹹菜青佔魚一碗、油燜茄子一碗、大炮辣茄炒肉片一碗、鹹菜南瓜一碗、榨菜汁水湯一鋼精鍋子、肉餅子燉蛋一碗。
付完錢,邊上的我,發現肉餅子燉蛋的五角錢忘算上了。怎麼辦怎麼辦?要說出來嗎?好害怕咕咚咕咚心跳聲被算帳的人聽到啊,嗓子口都幹了。走過食堂門外的橋頭,才慢慢平復下來。
接下去好幾天忐忑不安,擔心被發現後拉到街上去批鬥。
編輯者 / 不粘鍋
囉嗦完了,有請路導:
丈人老頭的肉餅子燉蛋
路小燈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從小叫到大的「肉餅子燉蛋」在很多飯店裡寫成了「肉沫蒸蛋」,讓人很不爽。其實,更老寧波的叫法,好像是「肉餅子劃(第一聲)蛋」。
記憶裡,我外婆燉肉餅子,先在鍋裡倒上水、擺好「羹架」,把準備好的肉餅子蛋放在上面。鍋發出「突突突」聲音後不多久,就差不多熟了。外婆拿起一支筷子,總會往蛋裡面戳一下,判斷熟了沒。鍋蓋打開的一剎那,滿屋子全是肉香。
這道菜家家會做。如今,家父家母也常做。不同的是,有時候會把蛋打好與肉一起燉,有時候則在肉上面打兩個蛋,我兒子稱為「眼睛蛋」。每過一段時間,臭小子就會向他奶奶討肉餅子燉蛋吃。這就是味道的記憶和傳承吧,沒有刻意、潛移默化。
丈人老頭的「肉餅子目魚蛋燉蛋」,我覺得最好吃。
周末一早,他會去菜場買豬肉,豬肉首先要「熱氣」,然後挑的是前腿,我們寧波人稱之為「前夾肉」,肉要夾精夾油,太精了吃起來就木夫夫了。肉攤老闆問:「要不要幫你絞好?」我丈人總是說: 「不用,自己去斬。」 按他的說法是,絞肉機絞出來的肉糜,太細,這樣的肉沒有鮮氣。蔡瀾說,絞肉機出來的肉不會影響鮮味,說這話要被我丈人老頭難看掉的。
先洗目魚蛋,去除雜物,順便減點鹹味。剁肉。把肉先切成條塊後開始剁,兩把菜刀,哆哆哆,剁剁剁。把肉翻過來,繼續哆哆哆。反覆幾次,放點料酒,自己認為差不多就行了。咱中國人做菜,端憑經驗,完全大寫意。把肉糜放碗裡,把目魚蛋攪進肉裡,最後打上一個蛋,就能上鍋了。目魚蛋是鹹的,鹽也不用放。燉到八分熟的時候,稍微彈一些味精,更鮮美了。
以前的雲賓飯店,就是肉餅子燉蛋出名,不過前幾年去吃,醬油放太多了,鹹,後來再沒去了,不知道還開著麼?朱雀老太婆的肉餅子蛋也不錯,可惜學校不肯租房了,關了。之前介紹的富浩飯店,也好吃,但上次去賣完了。
關於吃喝,全不放過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
微信號:nbck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