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新宏觀數據看經濟運行趨勢——中國經濟四季度增長會進一步加快

2020-11-28 中國政府網

國家統計局11月16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0月份國民經濟繼續延續了穩定恢復的態勢,經濟的增長面在拓展,恢復過程中的不平衡狀況在改善,增長的勢頭進一步鞏固。

「從下一階段來看,儘管面臨國際上的不確定性,國內還有一些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經濟運行還處在恢復過程中,但是,中國經濟具有強大的韌性和修復能力,中國的發展潛力巨大,再加上今年一系列政策措施的作用,中國經濟未來保持持續穩定恢復、實現全年的預期目標是有基礎、有條件的。」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

指標明顯改善 經濟活躍度提升

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9%,增速與9月份持平,連續兩個月穩定在較快水平,比上年同期加快2.2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576億元,同比增長4.3%,比9月份加快1個百分點;1—10月份,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09萬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一系列數據表明,我國國民經濟持續穩定恢復,一些經濟指標出現明顯改善。

消費和投資企穩回暖。10月份,限額以上商品零售額18個大類當中有17個實現了增長,其中有9個大類保持了兩位數增長;投資穩定回升,1—10月份,投資同比增長了1.8%,比1—9月份加快了1個百分點。

生產要素趨於活躍。10月份,隨著生產生活秩序的恢復,人員的流動在加快,全社會客運量降幅明顯收窄;貨物運輸和企業用電增長都在加快,全社會貨運量同比增長7.2%;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3%,比9月份下降0.1個百分點……經濟運行的活躍度在提升。

新產業快速增長 新動能持續增強

10月份,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8%,快於規模以上工業3.9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挖掘、鏟土運輸機械,微型計算機設備,集成電路產量同比分別增長94.1%、38.5%、30.2%、28.0%、20.4%。

新產業快速增長,前10個月,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9%,明顯快於規模以上工業的增長。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了9.7%,繼續保持較快的增長。新業態增勢良好,在疫情衝擊下,一些企業加快轉型,持續向線上線下結合轉變。前10個月,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了16%,增速繼續加快。在網上零售的帶動下,快遞業前10個月的增速接近30%。移動出行、平臺經濟等新業態快速增長。隨著市場需求的帶動,一些新產品增速較快,前10個月,工業機器人產量同比增長20%以上,智能手錶、3D列印設備等都保持較快增長。

據付凌暉介紹,10月份規模以上41個大類行業當中有34個行業實現了增長,佔全部行業的八成以上。在統計的612種主要工業產品產量中有427種實現了增長,佔全部工業產品的比重接近七成。同時,10月份,服務業生產指數明顯回升,同比增長7.4%,比上月加快了2個百分點,增速比上年同期快0.8個百分點。

實現全年預期目標有基礎、有條件

今年前三季度,中國經濟累計增速首次轉正,未來趨勢如何?付凌暉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經濟運行穩定恢復的態勢在持續,從下階段來看,經濟持續恢復的基礎和有利條件還是比較多的。」

從投資的先行指標來看,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同比增速繼續加快,10月份同比增長14.9%。從資金保障情況來看,固定資產投資到位資金1—10月份同比增長6%,預示著投資的回升態勢有望持續;隨著生產生活秩序的恢復,消費的前景也在增強。就業的改善有利於居民收入的增長,前三季度全國居民可支配收入扣除價格因素同比增長0.6%。

從企業預期來看,無論是製造業PMI還是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已經連續8個月穩定在50%以上,其中,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達到年內新高。在國內需求的帶動下,無論是生產性服務業還是生活性服務業都出現了明顯改善。

「今年以來出臺的一系列助企紓困的政策和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政策的效用還會再繼續發揮,全年減稅降費有望超過2.5萬億元,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可能也會達到1.5萬億元以上。根據這些因素初步判斷,四季度增長可能比二季度、三季度還會有進一步的加快。」付凌暉強調,「目前的國際形勢仍然比較複雜,全球疫情蔓延在歐美等國家造成疫情二次衝擊的風險在上升,世界經濟復甦的步伐蒙上了一層陰影。國內經濟仍處在恢復進程中,一些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鞏固經濟持續發展的基礎還需努力。」(記者 張翼)

相關焦點

  • 預計2020年經濟增速2%左右 中國經濟持續恢復底氣足
    寧吉喆指出,預計2020年我國經濟增速2%左右,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對於促進經濟持續恢復和平穩發展,有信心、有基礎、有底氣。  製造業規模居世界首位  怎麼看當前中國經濟運行?寧吉喆表示,可用8個字形容:持續恢復、穩定回升。  寧吉喆指出,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防險能力、抗壓韌性和發展活力。
  • 央地密集部署 決戰四季度穩增長 「三駕馬車」全面發力 全年經濟回...
    繼中國經濟「三季報」揭曉後,地方也陸續出爐三季度經濟成績單,各地經濟在二季度企穩回升基礎上呈現加快復甦態勢。截至目前,已公布三季度經濟運行數據的23個省份中,20個省份GDP數據累計同比增速反彈至正區間。與此同時,從中央到地方,緊鑼密鼓召開經濟形勢分析會、省委常委會等,圍繞衝刺四季度、決勝全年度,進行密集會商部署。
  • 前11個月經濟運行數據出爐 多項指標升至今年最好
    前11個月經濟運行數據出爐 多項指標升至今年最好  國民經濟恢復態勢持續顯現  12月15日,國務院新聞辦就11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舉行發布會。從數據來看,中國經濟延續著復甦進程,投資、消費、外貿呈現繼續向好態勢。
  • 江小涓:進一步創新政府管理和服務方式,完善宏觀經濟治理體制
    近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頒布,《意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對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做出全面部署安排。本文就其中創新政府管理和服務方式、完善宏觀經濟治理體制的相關內容,談幾點認識和體會。
  •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畢吉耀:宏觀經濟政策要加強協調配合
    來源:中國證券報原標題:畢吉耀:宏觀經濟政策要加強協調配合□本報記者 彭揚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畢吉耀日前在中國證券報社主辦的「2020金牛資產管理論壇」上表示,我國經濟正在逐步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呈現邊際改善、穩定轉好的發展態勢,但也要看到二季度經濟回升仍屬於恢復性增長,經濟運行尚未回歸正常水平。
  • ...2020年穩健收官,四季度GDP同比增長6%;2021年瑞銀中國經濟日曆
    汪濤為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宏觀數據前瞻:2020年穩健收官,四季度GDP同比增長6%左右12月統計局製造業PMI小幅下滑了0.2個百分點,財新PMI下降了1.8個百分點,統計局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也有所走弱。
  • 觀察丨前11個月經濟運行數據出爐 多項指標升至今年最好 國民經濟...
    中新社記者 駱雲飛 攝  12月15日,國務院新聞辦就11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舉行發布會。從數據來看,中國經濟延續著復甦進程,投資、消費、外貿呈現繼續向好態勢。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四季度經濟運行增長有望比三季度繼續加快,全年中國經濟有望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當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經濟體。
  • 創新管理方式完善宏觀經濟治理體制
    我國經濟正在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需要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近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頒布,《意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對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作出全面部署安排。
  • 乾貨| 畢馬威:2021年中國宏觀經濟十大趨勢展望
    乾貨 | 畢馬威:2021年中國宏觀經濟十大趨勢展望 2020-12-24 18: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華財經年報|2020年國內宏觀經濟分析及2021年展望
    可喜的是,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在短期內得到了較好的控制,疫情影響並未衝擊到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中國經濟的長期增長中樞仍然處於穩定運行通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報告預測,2020年中國經濟將增長1.9%,是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宏觀政策,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   數據顯示,今年四季度前兩個月,我國工業增加值、服務業還要完善宏觀經濟治理,加強國際宏觀政策的協調性。   「宏觀調控要促進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
  • 九方金融研究所11月份經濟數據點評
    ,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全球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葉慧超,九方金融研究所宏觀研究員,復旦大學世界經濟學博士。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經濟持續回暖,政策著力需求側消費復甦有所回落。11月社會零售復甦略微放緩。11月社會零售同比增長5.0%,增速較上月增長0.7%。1-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1415億元,同比下降4.8%。
  • 馨月說財經:靚麗的美國經濟數據令國際金融市場的投資節奏進一步改變
    11月23日的最新數據顯示,美國11月Markit製造業PMI初值56.7,刷新了近74個月以來新高,預期53,前值53.4。11月Markit服務業PMI初值57.7,預期55.3,前值56.9,刷新了68個月新高。
  • 宏觀交易筆記:你有時光機嗎?
    中美兩大經濟體的政策其實從2019年四季度或者更早已經開始有所調整,疫情導致政策徹底逆轉。中美兩國政策的特點有很大的不同,美國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著力點都在需求端,而中國的政策傳統的著力點在投資端,本次雖然有不少聲音希望中國能夠在需求端做更多,但是從實際的經濟運行體系看,中國經濟支持政策最為有效率的依然是在投資端。
  • 盛松成對話管濤:中國經濟全年增速或達2%以上、貨幣政策還不需要收緊
    中國經濟:全年增速或達2%以上行業復甦冷熱不均談及中國經濟前景,二人均指出,前三季度經濟已實現正增長,10月份數據也進一步改善。只要12月不出現黑天鵝事件,中國四季度GDP增速能實現5%以上,2020年全年經濟增長會超過2%。
  • 11月多個先行指標高位增長印證中國經濟活力
    ,印證了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活力。12月14日,國家能源局發布數據顯示,11月份,全社會用電量646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4%。分產業看,第一產業用電量6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9%;第二產業用電量467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9%;第三產業用電量97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1%;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74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3%。用電量,向來是經濟運行的「風向標」。
  • 宏觀經濟分析須立足高質量發展
    要準確地把握高質量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和趨勢性變化,用匹配高質量發展的理念、戰略以及立場、觀點、方法討論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問題,推動宏觀經濟分析更為精準可靠。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肆虐,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對於經濟形勢該怎麼看、經濟工作又該怎麼幹的討論,無疑要建立在精準而可靠的宏觀經濟分析基礎之上。
  • 陳斌執行副會長分析當前機械工業經濟運行形勢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陳斌)  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正常運行帶來重大影響,也對機械工業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生產經營活動一度暫停,一季度主要經濟指標大幅回落。在黨中央、國務院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秩序恢復政策指引下,二季度機械工業企業復工復產步伐加快,生產經營秩序正在逐步恢復;三季度各項經濟指標大幅回升,四季度以來繼續保持快速回升的勢頭。當前機械工業經濟運行分析1.
  • 最新經濟數據出爐!前兩個月多項指標降幅創歷史之最,提高財政赤字...
    來源:國新辦 焦非/攝3月16日,備受關注的1-2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數據出爐。前兩個月消費、投資、工業生產均大幅收縮,多項指標降幅創歷史之最。但總體來看,生產需求體量可觀,基礎工業和防疫物資保障有力,生活必需品和公用事業品供應充足,網際網路經濟發展良好,宏觀調控對衝政策有力有為。
  • 洪灝:預測股市回報率的變化和趨勢,可能是對中國經濟最好的預測
    如果我們看一下中國宏觀經濟變量在2010年前後的表現,就會發現這一年是中國宏觀經濟重要的分水嶺。許多重要的宏觀經濟變量,如GDP增長速度、工業增加值、貨幣供應、投資增速和價格通脹等的波動性,似乎在2010年之後突然崩塌了,與之前這些變量在20世紀90年代表現出來的巨幅波動大相逕庭(見圖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