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夜思 | 一個人的價值,就是最好的人脈

2021-02-19 新華網


有一次看一個情感節目,來了一對情侶鬧分手。

分手的原因,是女生受不了男朋友所謂的「人脈」管理。

男生是個社交狂,不管什麼場合,他都喜歡幹一件事:交換手機號碼。他總是說,「我手機裡有好多大人物的電話,有什麼事一個電話就能搞定。」

去商場購物,他一件東西沒買,卻要來了店面經理的電話,然後稱兄道弟地說自己也有服裝生意,以後可以合作;

去飯店吃飯,飯吃到一半就去找老闆聊天,說自己有朋友新開了一家牛肉丸火鍋,火的不行,有機會介紹他們認識,又把電話記了下來;

去陪女友報英語班,他雖不會英語也去跟人家老師套近乎,明明不是老鄉,他卻說自己也在那個城市生活過,他的通訊錄又多了一條人脈。

總之,小夥子用盡全力在打造自己的「朋友圈」。但結果呢?

他打電話給商場,讓人便宜100塊;給飯店,讓人把包廂費省了;給英語老師,讓人能不能送幾節課……最後的結果是,接連被拒。

小夥子想不通:「為什麼我這麼真心地和人交往,別人卻總是不走心呢?」

他做的不是「人脈管理」,而是「人脈透支」。

其實,幾乎所有的人際交往,都是一種價值交換的關係。或許有些朋友反對:「世上也有單純的友誼!」

沒錯,我們相信真善美,也相信有最最單純的情感,也並不是說這個世界的所有一切都以「交換」為基礎。

但是絕大多數情況,確實以「交換」的方式來達成人際間的各種協議,是最高效也是最讓雙方容易接受的。


小夥子的「人脈管理」無疑是失敗的,因為他沒有給別人提供價值,便草率地向別人索取,既然交換的基礎都不存在,別人又怎能輕易地接受和相信你呢?

這些年,「斷舍離」被瘋狂追捧,面對複雜的世界,我們嘗試著用一種極簡的方式來過生活。

從清理我們的書桌,我們的衣櫃,我們的房間開始,將一件件無用的東西逐漸拋棄,就像剝洋蔥似的給我們的生活做一些減法,才會發現那些真正對我們有價值的東西。

而同樣,我們的人脈,我們的朋友圈,其實也需要:「斷舍離」。

斷舍離,不是讓我們停止交際,徹底封閉自己,而是要讓自己的「朋友圈」轉型升級。換句話說,面對每一份人際關係,都要有一根弦:「我能給別人帶來什麼?」

當我們帶著這個問題,去面對一份自己期待的人脈時,才會讓其成為真正為我所用的人脈。

給我們的朋友圈做減法,是對自己人際關係的一種價值衡量,讓我們去尋找最有價值的那一些。

帕瓦羅蒂是世界著名的男高音演唱家,而在最初,他並非一心專注於音樂。

青年時期,在落選音樂學院之後,他進入了一所師範院校。畢業後,他卻對自己的未來產生了困惑:「三種選擇,一是做教師,生活穩定;二是再考音樂學院,堅持自己的夢想;三是邊工作邊學音樂,等待機會。」

他把困惑告訴了父親,父親給他講了一個故事:

「孩子,你現在的選擇就像是面前的兩把椅子,如果你想同時坐上兩把椅子,結果只會掉在兩把椅子的空當裡。」

帕瓦羅蒂恍然大悟,音樂和教師就是那兩把椅子,如果都想擁有,那麼極有可能一無所有。不如專注於一把椅子,坐好它,坐穿它。

後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帕瓦羅蒂在歌唱道路上一往無前。

帕瓦羅蒂對未來的選擇,其實也是一種斷舍離。

什麼是我們想要的,這或許是我們對未來最困惑的。

如果一時還無法得出結論,就試著用排除法,什麼是我們一定不想要的,然後像前面所說的,把那些沒有價值的東西一層層剝下來,剩下的就是我們的本心。

要做減法,就是減去不相干的,留下自己。在人際交往中,遠離對你無益的人,走出讓你身不由己的環境,無須迎合他人,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我們無需擔心,因為減法而出現朋友的疏離。

一個回歸本真、彰顯個人特質的人自然能夠吸引人們的聚集,就像建築師凡德羅所說:「少即是多」。

相關焦點

  • 一個人的價值,才是最好的人脈
    去商場購物,他一件東西沒買,卻要來了店面經理的電話,然後稱兄道弟地說自己也有服裝生意,以後可以合作;去飯店吃飯,飯吃到一半就去找老闆聊天,說自己有朋友新開了一家牛肉丸火鍋,火得不行,有機會介紹他們認識,又把電話記了下來;陪女朋友報英語班,也去跟人家老師套近乎,明明不是老鄉,他卻說自己也在那個城市生活過,然後他的通訊錄裡又多了一條人脈
  • 一個人最好的人脈,就是優秀的自己
    你要相信,一個人最好的人脈,就是優秀的自己。02你若不離不棄,「我」必生死相依。《上邪》裡寫道:「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你是不是曾經被這首詩感動過?是不是希望遇到一個不離不棄的人?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你就得用心去呵護愛情,拼命珍惜愛情。
  • 真正的人脈,就是你的真功夫
    你能創造什麼樣的價值,就會認識什麼樣的人。非常坦白地說,我自己幾乎是不花時間來經營人脈的。我個人認為,君子之交淡如水。好的人際關係,沒有必要天天一起吃飯,或者逢年過節送個禮。很多人想方設法去討好別人或者努力經營人脈,就是為了有一天對方能幫到你,這個狀態是不對的。
  • 沒有硬實力,人脈就是個笑話
    作家晚情說:「能力與自身的資源不行,擁有再強大的人脈也沒有用。」這些人脈,遲早還得失去,千萬不要把自己塑造成一個索取者,沒有人有興趣長期幫助一個只會索取的人。  誠然如此。人,看的是你對他人的可用價值,可用價值就是一個人的硬實力。
  • 經典詠流傳:李白《靜夜思》
    那麼回頭來看,有人主張這裡的《靜夜思》就應該讀作靜夜思(sì),我個人主張呢這裡還是要讀作靜夜思(sī)。一來這個詩題裡的「思」你既可以當做名詞,也就是靜夜裡的思念,也可以當做動詞——靜夜裡思念。靜夜裡和靜夜裡的是不一樣的,靜夜裡的思念是一個偏正結構,那麼靜夜是一種修飾,而靜夜裡思念這個靜夜裡其實就形成了一個時間狀語,這樣思念本身就可以作為一個動詞。
  • 靜夜思丨毀掉你的不是平庸,而是固步自封
    她立刻擺擺手否決了我的提議,說:我也沒有什麼出眾的天賦和才華,在小公司裡還有熬成雞頭的可能,到了大公司的話,說不定就是鳳尾了。我說,工作之後的提高本就需要真刀真槍的比試,你連上場的機會都沒有,就算幾年之後熬到了雞頭,也不過是矮子裡面拔將軍而已啊。
  • 《三十而已》刷屏,混富人圈背後啟示:你沒價值,少投精力搞人脈
    雖然已經30歲了,但她從來不考慮後路,踮著腳住進了富人區、舔著臉進了太太圈,因為她認為最好的退路,就是把前路走長。以為這樣就可以搞好人際關係,以為這樣就可以發展建立自己的職場人脈,其實他們不知道,所謂人脈,是要等價交換的,那有多大價值,才會有多少人脈!你有多大價值,才能得到多大的尊重和重視!
  • 「矽谷人脈王」裡德·霍夫曼:人脈是最好的投資
    日前,「矽谷人脈王」裡德·霍夫曼(Reid Hoffman)在與矽谷「創投教父」彼得·蒂爾(Peter Thiel)、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伙人沈南鵬錄製央視《對話》節目。         日前,「矽谷人脈王」裡德·霍夫曼(Reid Hoffman)在與矽谷「創投教父」彼得·蒂爾(Peter Thiel)、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伙人沈南鵬錄製央視《對話》節目時,回顧起過往的投資與創業經驗,表示錯過雷軍和小米很遺憾,但比起投資項目帶來的經濟回報,人脈帶來的投資回報最為「豐厚」。
  • 靜夜思丨長大是倒過來的童年
    每一個人生的黑暗階段我們都認為是最難熬的,但是天總會亮,你總會變得更堅強,那些讓你害怕的想要打到你的,除了告訴你什麼時艱難之外,還告訴你什麼是成長。墊子回憶起她被窮養的少女時光。然後,墊子整理了一些穿了三四年,有的根本穿不下的衣服,和一個編織袋的舊棉被,自己坐十多個小時的火車去上學了。那時候最想要的,大概就是一個帶輪子的行李箱了。大學時光是墊子認為最難熬的時光了,好像什麼都沒有,父母也不在身邊。所以墊子就開始勤工儉學。
  • 靜夜思 | 我很忙,沒空和你生氣
    生氣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卻能把你拖下爛泥,讓你難以爬出。對方看不得你好,是因為他自覺你們處在一個層面上。比如有人嫉妒你好看,但不會嫉妒那些明星,你開輛奧拓他們看不慣,別人開輛奧迪他們覺得人家是有實力。夠不著的去崇拜,夠得著的才嫉妒。
  • 積累人脈的4個誤區,犯一個,人脈再廣想賺大錢都難
    人脈積得廣,生意達三江?可能就是因為這樣的一句話,很多老闆總是不忘四處留電話。曾經,不少人把要打電話或拍照片當作炫耀資本。其實就是因為你不夠優秀——雖然很殘酷,但是誰願意去幫助一個不優秀的人?一個博士曾經問過這樣一個問題:「自己現在工作很忙,經常遇到一些不速之客,應該拒絕嗎?是否會失去這個人脈?」
  • 靜夜思丨記得,就是最好的證明
    無須任何外物,你記得我,這是最好的證明。我在聖託裡尼島與一位攝影師結為好友。聊天中,他說他偶爾也會為一些新婚夫妻在伊亞拍攝婚紗照,拍攝過程中他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記得,就是最好的證明。本文摘自《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輝姑娘著。
  • 怎樣打造自己的人脈圈 六度人脈100條黃金法則 建立人脈的黃金法則
    ; 同樣身處職場,TA實力也許不是最強的,但是升職加薪的速度是最快的; …… 哈佛大學商學院曾做過一項調查,調查結果顯示,一個人的成功,26%靠工作能力,5%靠家庭背景,69%靠人脈資源。
  • 人脈不是成功的前提?
    因為這是一個社會中、職場上很多人沒有釐清的問題,對「人脈」的認知有太多的偏頗之處,造成自己的發展之路並不順暢。以小編個人二十年的職場生涯感悟和大家談談個人看法:針對人脈,我們要同時接納以下幾個觀點,才能對人脈有客觀的認知——一、人脈只是一個人取得成功的眾多因素中的一個而已!而不能定義為前提!
  • 李白的《靜夜思》,你喜歡嗎
    說到詩,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李白,他的詩給人的感覺就是隨心而動,不用刻意堆砌華麗的詞藻,卻給人開闊、大氣、飄逸的感覺,「詩仙」給他用,毫不為過。好久沒看詩了,就想到了李白的《靜夜思》,一起來品味吧。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小時候,讀這首詩時,並不能深刻體會李白的當時的思鄉情懷,但現在讀來,卻能深切的感受到:當夜晚來臨,孤獨趁勢侵襲,遙望皎潔的明月,思鄉的情緒會排山倒海般湧來。
  • 一個人最好的底牌是三個字,聰明人早就參透了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妮夏,ID:nixiavip】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人品是做人最大的魅力,也是一個人靈魂發光的表現,一個人可以沒有亮眼的外表,但有過硬的人品,最後也能「日久見人心」。
  • 人工智慧與詩詞高手,模仿《靜夜思》各寫首詩,竟是人工智慧勝
    望著面前白濃如霜的月光,一向不羈瀟灑的李白,吟出了一首思鄉詩,詩中泛著淡淡的憂傷:《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首詩無需贅言,一千多年的時光流轉,此詩已經隨著歲月深深鐫刻在了人們的心中,每當客居他鄉,望著明月的時候,我們都如那夜站在月下的李白一樣,升起了一股揮之不去的思鄉之情。
  • 【用日語讀唐詩】李白——靜夜思
    【用日語讀唐詩】李白——靜夜思 2015年11月30日11:17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詩」本是中國傳統的文學形式,在傳入日本之後,日本人對其讀音和韻律等進行了二次創作,並廣泛推崇。尤其是李白、杜甫、白居易的作品,人氣非常高。
  • 人脈關係,是成功之路的巨額財富!
    我們的遇見,就是久別重逢。點擊上方「關注」,我們做一輩子的朋友!文:十裡插圖:來源於網絡「一個人缺乏人脈關係,就算他再有才華,也很難在未來獲得不凡的前途,可如果一個人人脈關係過硬,他做什麼事情都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課本上的《靜夜思》,並非李白寫下的原版,二者之間有什麼區別?
    李白《靜夜思》就是其中的典型,因為它在歷史上曾經出現「八個版本」。一首五言絕句,短短二十個字,盡在「床前」、「見」、「看」、「明月」、「山月」之間變換來去。從「床」的制式,到詩人當時所處「室外」還是「室內」,一直讓人爭論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