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靜夜思》,你喜歡嗎

2020-12-28 一路是江南

說到詩,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李白,他的詩給人的感覺就是隨心而動,不用刻意堆砌華麗的詞藻,卻給人開闊、大氣、飄逸的感覺,「詩仙」給他用,毫不為過。

好久沒看詩了,就想到了李白的《靜夜思》,一起來品味吧。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小時候,讀這首詩時,並不能深刻體會李白的當時的思鄉情懷,但現在讀來,卻能深切的感受到:當夜晚來臨,孤獨趁勢侵襲,遙望皎潔的明月,思鄉的情緒會排山倒海般湧來。

這首詩寫的就是在寂靜的月夜思念家鄉的感受。

詩的前兩句,是寫詩人在作客他鄉的特定環境中一剎那間所產生的錯覺。

「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動地表達了詩人睡夢初醒,迷離恍惚中將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誤作鋪在地面的濃霜。

詩的後兩句,則是通過動作神態的刻畫,深化思鄉之情。「望」字照應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詩人已從迷朦轉為清醒,他翹首凝望著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鄉也在共享這輪明月。

這首小詩,既沒有奇特新穎的想像,更沒有精工華美的辭藻;它只是用敘述的語氣,寫遠客思鄉之情,然而它卻意味深長,耐人尋味,千百年來,廣泛地吸引著讀者。

短短四句詩,寫得清新樸素,明白如話。它的內容是單純的,但同時又讓人體味不盡。

李白用樸素簡單的用詞,淡淡的語調,道出了濃濃的思鄉之情。

你感受到了思鄉的味道了嗎?

也許,此刻,你就在家鄉,那麼你就盡情享受吧。

當你他日回憶時,才會倍感溫馨!

相關焦點

  • 經典詠流傳:李白《靜夜思》
    那麼回頭來看,有人主張這裡的《靜夜思》就應該讀作靜夜思(sì),我個人主張呢這裡還是要讀作靜夜思(sī)。一來這個詩題裡的「思」你既可以當做名詞,也就是靜夜裡的思念,也可以當做動詞——靜夜裡思念。靜夜裡和靜夜裡的是不一樣的,靜夜裡的思念是一個偏正結構,那麼靜夜是一種修飾,而靜夜裡思念這個靜夜裡其實就形成了一個時間狀語,這樣思念本身就可以作為一個動詞。
  • 詩仙李白為何不寫中秋詩?有人說《靜夜思》是中秋節寫的,真的嗎
    從古至今月亮都是表達人們美好祝願的事物,縱觀歷史最喜歡月亮的當屬「詩仙」了,李白喜歡月亮大家有目共睹,要是飛花令要飛「月」字那可就是李白的專場了。我們最熟悉的當然就是《靜夜思》了,很多人會背的第一首詩就是它「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關於這首詩你了解多少呢?有是否認為它是在中秋節寫的呢?
  • 【用日語讀唐詩】李白——靜夜思
    【用日語讀唐詩】李白——靜夜思 2015年11月30日11:17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詩」本是中國傳統的文學形式,在傳入日本之後,日本人對其讀音和韻律等進行了二次創作,並廣泛推崇。尤其是李白、杜甫、白居易的作品,人氣非常高。
  • 李白如果讀到課本的《靜夜思》,定會暴跳如雷:咋給我改成這樣了
    《靜夜思》是李白26歲那年在揚州的一座旅舍寫下的,他雖志於遊歷天下,但在異鄉的夜晚看到一輪皓月當空,心裡還是免不了陡生思鄉之情。沒有奇特的想像,沒有華麗的辭藻,唯有直白而又真摯的情感,讓千百年來的讀者無不動容。
  • 課本上的《靜夜思》,並非李白寫下的原版,二者之間有什麼區別?
    李白《靜夜思》就是其中的典型,因為它在歷史上曾經出現「八個版本」。一首五言絕句,短短二十個字,盡在「床前」、「見」、「看」、「明月」、「山月」之間變換來去。從「床」的制式,到詩人當時所處「室外」還是「室內」,一直讓人爭論不休。
  • 夜深人不靜:李白的靜夜思寫作技巧不及王維,千年糾結,傳唱千年
    李白窗前夜思一,糾結之一:題目是靜夜思,根本就沒看出來靜,不如直接叫夜思。像李白這樣倚劍走天涯的江湖俠客,江湖浪子,像李白這麼鬧騰的,這麼不安靜的人,是體會不到的。所以從開篇第一句,李白的《靜夜思》在寫作技巧上,就明顯輸給了人家王維。
  • 《靜夜思》的另一個版本,看完才知道它原來的樣子!
    李白在中國的知名度可以說沒有人不知道了,上至八九十歲的耄耋老者,下至呀呀學語的孩童,對於李白都是無比熟悉的,這都要歸功於李白那首淺顯易懂卻又無比美妙的《靜夜思》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四句詩恐怕是個中國人就能背下來,但是你們知道嗎?這其實並不是李白的原作,而是經過後人修改的作品啦。
  • 李白《靜夜思》被改寫過?只修改兩三字,能否讓詩意完全不同?
    李白的《靜夜思》是其代表詩作,一千多年來廣為傳誦,每當在外的遊子思鄉之時,望著天上的明月,就會想起故鄉,也會吟誦此詩聊慰鄉愁。《靜夜思》不似李白其他詩篇那般,有奇特新穎的想像,其語言清新樸素,毫無華麗之詞,但在平白無奇的敘述中,卻能引發客居者的共鳴,觸發心底壓抑的愁思,正是「忽然妙境,目中口中,湊泊不得,所謂不用意得之者」,且再讀這首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對於這首詩,也有學者考證認為李白原詩並非如此,而是: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 終於讀懂李白《靜夜思》!雷佳唱出中國人最大的鄉愁
    74歲傳奇音樂人陳彼得攜經典之作登上舞臺燃情獻唱《青玉案·元夕》,幾度熱淚盈眶,全場觀眾數次起立致敬;著名歌唱家雷佳以「中國聲音」豪解亙古鄉愁,與李白跨越千年遙相呼應;棋王柯潔跨界演繹經典詩篇,一曲《山一程水一程》道盡「棋途徵程」;吉克雋逸自曝戀家,再度唱響「秋思之祖」卻別有一番意味;11歲古風少年王泓翔和京劇大師李勝素同臺合唱《詠梅》韻味十足,王泓翔現場重現譚維維演唱的《墨梅》,開嗓驚豔眾人。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古琴欣賞:《靜夜思》
    願這首《靜夜思》弦歌將您帶入甜蜜的夢鄉,開啟養顏模式!       鄭敬仁老師以古琴弦歌的方式演繹了中華古詩詞二百多首,並編輯成《古詩詞彈唱歌曲集》。今晚鄭老師就將唐代詩人李白的《靜夜思》以弦歌彈唱的形式獻給大家。
  • 人工智慧與詩詞高手,模仿《靜夜思》各寫首詩,竟是人工智慧勝
    唐玄宗開元十四年,二十六歲的李白遊玩到了揚州,煙花江南與巴蜀相隔千裡、山高水遠,在一個無眠的夜裡,躺在旅館的李白突然無比思念家鄉,思念家中的親人。望著面前白濃如霜的月光,一向不羈瀟灑的李白,吟出了一首思鄉詩,詩中泛著淡淡的憂傷:《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李白失眠為「靜夜思」,杜甫失眠為「江月」,古人失眠怎麼辦?
    李白比起詩人,多了幾分灑脫隨意的氣息。而蘇軾在他的作品中有一些感傷的情懷。三個人的共同特點是失眠。文人的心思對普通人來說總是細膩的。尤其是在深夜,還會想到一些常人無法理解的事情。0505、喝酒是因為你想睡覺。"一馬多花,千金萬金。"。李白在歷史上以愛飲酒而著稱,並因此造了許多佳句。
  • 據說《靜夜思》有50個版本,小學時我們學得竟然是非原創版!
    據說明朝的時候對唐詩進行了很多修改,別的我不太了解,但是我知道李白的《靜夜思》現在流傳最廣的版本就是明朝時期修改的,而且修改後的版本讀起來朗朗上口,押韻也很改。《靜夜思》是李白創作於唐玄宗開元十四年(726年)九月十五日的揚州旅舍,時李白26歲。
  • 走進詩仙的世界,這才是最真實的李白
    凡是上過學的都聽過李白之名,一首啟蒙詩《靜夜思》融入每一個華夏人的精神和血液之中。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世人稱之為「詩仙」「謫仙」,盛唐時期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也是我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而除了這些,你還知道這位我們最親切的大詩人的其他信息嗎?
  • 以《靜夜思》為題,詩詞高手與人工智慧比賽寫詩,結果人類輸了
    以上四首集句詩便出自三位選手和九歌之手,大家可以分出哪一首是九歌之作嗎?說真的,這個問題很難找到突破口,除非有明顯的錯誤,否則都是合轍押韻的作品,任誰也不知道怎麼分。神奇的是,錯誤還真就出現了,而且共有兩處。
  • 李白的這首千古絕唱,僅20字一到中秋就被吟誦,寫的卻並非是中秋
    在詠月這件事上,李白一出,誰與爭鋒。余光中先生曾說:「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雖然旨在道出詩仙的浪漫,但卻也說出了李白一生的月亮情結。李白平生共存詩作千首,與月亮有關不下幾十首,光是經典之作就有不下十首。
  • 李白簡介!關於李白的故事!
    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越女詞》、《早發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 許嵩為致敬李白,寫下這首火遍抖音的虐心歌曲,00後張口就來
    李白在全世界都可謂是鼎鼎大名,尤其是在華人世界中,可以說是沒有不知道他名字的人,畢竟基本上唐朝以後的人們,在三四歲的時候就已經學習他那一首流傳千年的《靜夜思》,直到今天也是如此。不過同樣是從小學習李白的詩歌,但是對於每一個人的影響卻是不盡相同,有人(比如小編)學習了李白,只是知道了這個名字,但是對於許嵩那樣的人來說,他小時候學習了李白,長大以後就能夠寫出與李白有關的歌,而且直接使用了每一個華人都非常熟悉的名字《靜夜思》。
  • 靜夜思 | 你都不接受自己,讓世界如何接受你?
    前些日子新書做轉發活動,抽中她要送一條胡桃提供的小黑裙,她發私信告訴我地址,感慨說「沒想到我也會有好運氣啊」,然後又告訴我「姐姐你知道嗎,我是去年跟你傾訴感情困擾的那個女孩」。譬如,有的人會質疑她的話是真是假,有人會朝她吼……也因此,她覺得自己做人很失敗,心情非常沮喪。我不敢說她一點問題都沒有,也許她並不是很擅長處理人際關係的人,有些事情處理得馬虎;但是,我覺得她那種急吼吼的處世態度本身就有一點問題,而「別人不喜歡自己就否定自己的態度」本身更是大錯特錯。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集體生活。
  • 李白憑一首詩換來一個老婆是真的嗎?詩仙李白有著怎樣的人生經歷
    「這面牆我買了,你要妥善保護。我馬上派人送來一千兩紋銀」。宗小姐千金買壁的美談不脛而走,後來傳到李白的耳朵裡,李白不由得怦然心動,自己飄零半生,居然沒有一個女子對自己如此用心,於是託人打探,哪知道宗姑娘家人也在打探李白,這樣郎才女貌,一見傾心。不過李白家徒四壁,沒有彩禮,宗姑娘笑道一首《梁園吟》足矣,後來成親之日,高適杜甫送來的賀禮也是每人的一首詩,這真是才子佳人的一段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