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靜夜思》被改寫過?只修改兩三字,能否讓詩意完全不同?

2021-01-18 六甲番人

李白的《靜夜思》是其代表詩作,一千多年來廣為傳誦,每當在外的遊子思鄉之時,望著天上的明月,就會想起故鄉,也會吟誦此詩聊慰鄉愁。

《靜夜思》不似李白其他詩篇那般,有奇特新穎的想像,其語言清新樸素,毫無華麗之詞,但在平白無奇的敘述中,卻能引發客居者的共鳴,觸發心底壓抑的愁思,正是「忽然妙境,目中口中,湊泊不得,所謂不用意得之者」,且再讀這首詩: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對於這首詩,也有學者考證認為李白原詩並非如此,而是: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

這個版本與當今流行版差了兩個字,首句第三字是「看」而不是「明」字,第三句第三字是「山」而不是「明」,有人認為原詩更有詩意,詩中並無一個「明」字,「明」的意思卻暗藏其中,次句「地上霜」已足見月明,因此後人改添的「明」字似乎有點畫蛇添足,也有人認為改動之後更加朗朗上口,「山月」不免帶點文人氣,「明月」更接近老百姓。

但所謂的原詩版本雖略有不同,詩意基本相近,讀起來不會有理解的偏差,而如果只改兩三字,能否讓詩意完全不同?

且看以下修改: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我郎。

末句只改兩字,以「我郎」替代「故鄉」,立即變成一首閨怨詩,讓人看到夜深人靜時,閨中女子獨望月光,想念不在身邊的情郎,明月代表她的心意,不知情郎知不知?

再如以下修改: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淚兩行。

末句以「淚兩行」替代「思故鄉」,當然不如原詩,不是對偶句,詩意也大為不如,但讀起來卻只有悲意,不一定是懷鄉引起的愁思,也可能是感懷身世,也可能是嘆息歲月蹉跎,更可能是黯然情傷。

以上修改,不知您怎麼看?歡迎大家留言討論,更多精彩,敬請關注:六甲番人。

相關焦點

  • 經典詠流傳:李白《靜夜思》
    當然更有學者考證自元到明清在這首名作廣為流傳的過程中,除了我們最熟悉的這兩個版本之外,還產生過至少八種以上的版本,甚至有學者提出來,這首僅僅四句的五言四句的《靜夜思》,經過各種排列組合,各種替字換字,甚至多達數十種版本,有人說將近五十版本。想想全詩也不過二十個字而已,這也實在讓人覺得有些瞠目結舌。
  • 課本上的《靜夜思》,並非李白寫下的原版,二者之間有什麼區別?
    李白《靜夜思》就是其中的典型,因為它在歷史上曾經出現「八個版本」。一首五言絕句,短短二十個字,盡在「床前」、「見」、「看」、「明月」、「山月」之間變換來去。從「床」的制式,到詩人當時所處「室外」還是「室內」,一直讓人爭論不休。
  • 李白的《靜夜思》,你喜歡嗎
    說到詩,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李白,他的詩給人的感覺就是隨心而動,不用刻意堆砌華麗的詞藻,卻給人開闊、大氣、飄逸的感覺,「詩仙」給他用,毫不為過。好久沒看詩了,就想到了李白的《靜夜思》,一起來品味吧。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小時候,讀這首詩時,並不能深刻體會李白的當時的思鄉情懷,但現在讀來,卻能深切的感受到:當夜晚來臨,孤獨趁勢侵襲,遙望皎潔的明月,思鄉的情緒會排山倒海般湧來。
  • 夜深人不靜:李白的靜夜思寫作技巧不及王維,千年糾結,傳唱千年
    李白這首大家耳熟能詳的小詩,只有短短二十個字,通俗易懂,簡直就是大白話一樣,寫作技巧根本不及王維,卻千古流傳,也糾結了人們近千年,從來沒有讓人安靜過。這二十個字,值得人們深思在哪裡呢?像李白這樣倚劍走天涯的江湖俠客,江湖浪子,像李白這麼鬧騰的,這麼不安靜的人,是體會不到的。所以從開篇第一句,李白的《靜夜思》在寫作技巧上,就明顯輸給了人家王維。
  • 李白如果讀到課本的《靜夜思》,定會暴跳如雷:咋給我改成這樣了
    《靜夜思》是李白26歲那年在揚州的一座旅舍寫下的,他雖志於遊歷天下,但在異鄉的夜晚看到一輪皓月當空,心裡還是免不了陡生思鄉之情。沒有奇特的想像,沒有華麗的辭藻,唯有直白而又真摯的情感,讓千百年來的讀者無不動容。
  • 詩仙李白為何不寫中秋詩?有人說《靜夜思》是中秋節寫的,真的嗎
    從古至今月亮都是表達人們美好祝願的事物,縱觀歷史最喜歡月亮的當屬「詩仙」了,李白喜歡月亮大家有目共睹,要是飛花令要飛「月」字那可就是李白的專場了。我們最熟悉的當然就是《靜夜思》了,很多人會背的第一首詩就是它「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關於這首詩你了解多少呢?有是否認為它是在中秋節寫的呢?
  • 《靜夜思》的另一個版本,看完才知道它原來的樣子!
    李白在中國的知名度可以說沒有人不知道了,上至八九十歲的耄耋老者,下至呀呀學語的孩童,對於李白都是無比熟悉的,這都要歸功於李白那首淺顯易懂卻又無比美妙的《靜夜思》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四句詩恐怕是個中國人就能背下來,但是你們知道嗎?這其實並不是李白的原作,而是經過後人修改的作品啦。
  • 【用日語讀唐詩】李白——靜夜思
    【用日語讀唐詩】李白——靜夜思 2015年11月30日11:17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詩」本是中國傳統的文學形式,在傳入日本之後,日本人對其讀音和韻律等進行了二次創作,並廣泛推崇。尤其是李白、杜甫、白居易的作品,人氣非常高。
  • 據說《靜夜思》有50個版本,小學時我們學得竟然是非原創版!
    據說明朝的時候對唐詩進行了很多修改,別的我不太了解,但是我知道李白的《靜夜思》現在流傳最廣的版本就是明朝時期修改的,而且修改後的版本讀起來朗朗上口,押韻也很改。《靜夜思》是李白創作於唐玄宗開元十四年(726年)九月十五日的揚州旅舍,時李白26歲。
  • 舞劇《李白》首登國家大劇院再現詩仙逸興
    關於李白的作品在舞臺上層出不窮,以舞劇的形式表現詩仙的卻鮮見。受疫情影響,舞劇《李白》原定巡迴演出計劃從2020年3月推遲至今。也正因如此,中國歌劇舞劇院歷經一年時間重新打磨。為將該劇推升到更臻完善的境地,導演組重新梳理整劇戲劇脈絡與戲劇結構,作曲張渠修改一幕音樂並調整豐富整劇的配,舞美設計任冬生修改整個二幕盛唐皇宮場景,服裝設計陽東霖重新設計《盛世》《清平調》等重要舞段服裝,可謂「脫胎換新顏」,首次呈現在觀眾面前。
  • 李白的這首千古絕唱,僅20字一到中秋就被吟誦,寫的卻並非是中秋
    在詠月這件事上,李白一出,誰與爭鋒。余光中先生曾說:「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雖然旨在道出詩仙的浪漫,但卻也說出了李白一生的月亮情結。李白平生共存詩作千首,與月亮有關不下幾十首,光是經典之作就有不下十首。
  • 李白在天上飛,杜甫在地上追——同一個時代,不同的詩意人生
    我們都知道杜甫和李白是忘年交,尤其是杜甫,曾經給李白寫過很多詩。李白的姿態要高一些,但還是有許多頗具真情的詩作贈答杜甫。兩位雖是詩史上有名的摯友,但詩風卻大不相同,浪漫恢弘恣肆的李白都像在天上飛,而樸實真切的杜甫則在地上苦苦奔跑。
  • 終於讀懂李白《靜夜思》!雷佳唱出中國人最大的鄉愁
    74歲傳奇音樂人陳彼得攜經典之作登上舞臺燃情獻唱《青玉案·元夕》,幾度熱淚盈眶,全場觀眾數次起立致敬;著名歌唱家雷佳以「中國聲音」豪解亙古鄉愁,與李白跨越千年遙相呼應;棋王柯潔跨界演繹經典詩篇,一曲《山一程水一程》道盡「棋途徵程」;吉克雋逸自曝戀家,再度唱響「秋思之祖」卻別有一番意味;11歲古風少年王泓翔和京劇大師李勝素同臺合唱《詠梅》韻味十足,王泓翔現場重現譚維維演唱的《墨梅》,開嗓驚豔眾人。
  • 人工智慧與詩詞高手,模仿《靜夜思》各寫首詩,竟是人工智慧勝
    唐玄宗開元十四年,二十六歲的李白遊玩到了揚州,煙花江南與巴蜀相隔千裡、山高水遠,在一個無眠的夜裡,躺在旅館的李白突然無比思念家鄉,思念家中的親人。望著面前白濃如霜的月光,一向不羈瀟灑的李白,吟出了一首思鄉詩,詩中泛著淡淡的憂傷:《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李白很霸氣的一首詩,儘管只有短短的28個字,讀來令人熱血沸騰
    李白,字太白,唐朝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他一生寫過了無數的詩作,而且他的很多詩作,那都是寫得非常的唯美,無論是描寫愛情,還是友情,以及是詠物,那都是寫得非常棒,這也正是李白,能夠成為「詩仙」的原因。相信大部分的中國人對於李白的詩,那都是不會陌生,例如他的《靜夜思》、《俠客行》、《將進酒》、《贈汪倫》等等,那都是一流的佳作。
  • 聆聽 如果沒有李白 | 李白作品賞析
    「低頭」這一動作描畫出詩人完全處於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給讀者留下豐富的想像:那家鄉的父老兄弟、親朋好友,那家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華與往事……無不在思念之中。一個「思」字所包涵的內容實在太豐富了。         這首小詩,既沒有奇特新穎的想像,更沒有精工華美的辭藻;它只是用敘述的語氣,寫遠客思鄉之情,然而它卻意味深長,耐人尋味,千百年來,如此廣泛地吸引著讀者。
  • 這一首書法家寫的古詩,詩意迷離充滿美感,28字令人叫絕
    中國古代書法史上,每一個不同的歷史時期書體各不相同,就像是文學樣式一樣,商周時期是籀篆,漢代是隸書,魏晉是期是草書和魏碑,到了唐代,則是以楷書作為主要的書體,立足於書壇。張旭以草書著名,與李白詩歌,裴旻劍舞,稱為"三絕" 。詩亦別具一格,以七絕見長,與李白、賀知章等人共列飲中八仙之中。可見有才華的人不一定拘於一隅,藝術都是相通的,張旭的詩的風格總體感覺起來仍是和他的草書一樣行雲流水,乾淨利落,寫盡人生灑脫,盡得自然之趣。
  • 詩仙李白一生只做一件事
    要是能重來 我要選李白至少我還能寫寫詩來澎湃 逗逗女孩要是能重來 我要選李白職業:流行歌曲詞作者、行走的段子手代表作:《望廬山瀑布》《早發白帝城》《靜夜思》《蜀道難》《行路難》《夢遊天姥吟留別》《將進酒》等多首詩歌。
  • 對影成三人——舞臺劇《李白歸來》的鏡像世界
    舞臺劇《李白歸來》用詩意的方式,讓不同生命階段的李白——十二、謫仙人、翰林、青蓮相遇,以永恆行走的「李白」來貫穿,在生命的不同時期
  • 李白的詩與月:回不去的故鄉,就像月亮|周末讀詩
    《靜夜思》就像一隻冰涼作響的橘子味月亮。我們且來慢慢品嘗。讀出「靜夜思」三個字,就會聽見夜的寂靜,思本無聲,但因為夜靜,無聲之思也如樂曲輕輕奏響。「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句子有先後,感覺上幾乎同時。看見明月光,以為是地上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