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不靜:李白的靜夜思寫作技巧不及王維,千年糾結,傳唱千年

2020-12-27 理解詩話旗袍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這首大家耳熟能詳的小詩,只有短短二十個字,通俗易懂,簡直就是大白話一樣,寫作技巧根本不及王維,卻千古流傳,也糾結了人們近千年,從來沒有讓人安靜過。這二十個字,值得人們深思在哪裡呢?

李白窗前夜思

一,糾結之一:題目是靜夜思,根本就沒看出來靜,不如直接叫夜思。

從題目上看,顧名思義就是在靜靜的夜裡想事情,想啥呢?我們具體來看看這首小詩:

(一)首句:「床前明月光」,直接點明了地點是「床前」,「明月光」點明時間是晚上,床前的月光很明亮,應該是夜深人靜的時候了,這裡只是一個種猜測,字面兒上並未能體現出來「靜」。萬一是「夜深人不靜」呢?萬一有兩個人在一起,或者是三個人呢?亦或是有別的什麼聲音呢?

李白這首詩就不像王維的那首《鳥鳴澗》: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王維開篇「人閒桂花落」,首先就給人營造安靜,空靈的意境,人閒靜到都能聽到桂花飄落的聲音,這是多麼的安靜氛圍啊?這是多麼禪靜的一種心態啊!王維極力描寫一種靜態,以靜才能襯出「鳥鳴山更幽」的意境,這是一種只有「詩佛」才能悟出來的禪境。

像李白這樣倚劍走天涯的江湖俠客,江湖浪子,像李白這麼鬧騰的,這麼不安靜的人,是體會不到的。

所以從開篇第一句,李白的《靜夜思》在寫作技巧上,就明顯輸給了人家王維。

(二)承句:「疑是地上霜」,明亮的月光照耀在地上,好像地上落了一層銀霜,有一種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裡「空裡流霜不覺飛」的感覺,這句依然沒有體現出題目的「靜」來。

而王維的《鳥鳴澗》第二句「夜靜春山空」,一個「空」字,佛家語「四大皆空」的禪性一下就出來了,直接點出夜靜到讓人感覺出春山的空曠,空靈,讓人不自覺的產生一種禪意。這就是王維寫作技巧的高妙之處!

窗前明月光

(三)轉句:「舉頭望明月」,這裡省略了主語「我」,我抬頭望著天上的明月,這句就跟告訴我們「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一樣一樣的通俗,一點詩意都沒有,簡直沒有一點品味。根本就沒有體現主題!「靜」在哪裡呢?

而王維的「月出驚山鳥」,意境卻呼之欲出,靜中有動的感覺一下就出來了,月亮一出來,明亮的月光把山中已經入睡的小鳥都驚醒了,小鳥以為天亮了。這月亮該有多麼亮!直接引出所描寫的主要對象是鳥。估計辛棄疾的「明月別枝驚鵲」,就化用了王維的這句詩吧?

(四)結句:「低頭思故鄉」,這句終於點明了主題,《靜夜思》的主題就是孤身漂泊在外的遊子,在月光如水的夜晚思念故鄉,太直白了,沒有一點詩意值得品味,也沒有體現出來「靜」的主題。所以說,這首詩不如就叫《夜思》,反而更好一點。

而王維的最後一句「時鳴春澗中」,也是點明主題《鳥鳴澗》,鳥兒在夜晚,在春天的山谷中發出嘰嘰喳喳清脆的叫聲,更加突出了大自然的寧靜致遠,無限空曠空靈,動中取靜,讓人回味無窮!

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李白的這首詩實在是配不上「詩仙」的稱號!在李白眾多作品中實在不算上乘,根本就談不上任何的寫作技巧。跟「詩佛」王維的詩一比,高下立判!

李白舉頭望明月

還有,在李白這首短短二十個字的小詩中,首句已經出現月了,轉句又出現了月,這是詩家大忌,李白不會不懂,就算是樂府詩,也不能重複出現同一物象。李白的這首詩,不明白為什麼就流傳千古?

同樣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王之渙《登鸛雀樓》,寫作技巧也明顯高於李白。

《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這短短四句詩,對仗工整,意境深遠,富有人生哲理。

快要落山的,散發著白光的太陽依偎在山的盡頭,遲遲不肯退去;奔騰不息的黃河向入海口洶湧奔流。想要看得更遠,就要站得更高。

這首詩是不是也比李白的《靜夜思》有品味?

難怪王維跟李白同時代的人,兩個人都是玉真公主舉薦的,而且都有共同的好友孟浩然,可是兩個人卻一生都沒有一點交集。估計是王維根本就不喜歡李白!

二,李白的《靜夜思》,千百年來一直讓人糾結,安靜不下來的,還有以下幾點

(一)這首詩描寫的地點,是室內,還是室外?

「床前明月光」,如果按照現在的理解,不用問,應該是室內。但是古代的「床」,並不完全是指我們睡覺的「床」,此「床」非彼「床」。

「床前明月光」的「床」肯定不是床,不是現代意義的床,因為當時睡覺的東西還不叫床,叫做榻。「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郭沫若對這種解釋也產生了質疑,他說:

「如果睡在床上,那一定是在房間裡,房間裡怎麼會結霜呢?」

「如果睡在床上,頭是不好舉起來的。如果還要再把頭低下去,這個動作就更不好做了」。

古代的窗戶都是很小,而且還是紙糊的,我小時候住在鄉下的茅草房裡,窗戶還是紙糊的呢!根本就看不到月光!除非是打開窗。

可是如果是秋天的夜晚,打開窗睡覺,李白不冷嗎?

李白思故鄉

所以李白肯定是在室外窗前或者是井欄前看月亮的。那麼這個「床」,就有可能是:

1,指井臺或者是井欄。

從考古發現來看,中國最早的水井是木結構水井。古代井欄有數米高,成方框形圍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內,這方框形既像四堵牆,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欄又叫銀床,說明井和床有關係,因為兩者形狀和功能很相像。

如果按照這樣理解,這首詩就應該是在室外。

2,「床」跟「窗」是通假字。

從意義上講,「床」可能與『窗』通假,而且打開窗子,在窗戶前面是可能看到月亮的。

這種解釋,也應該是室外的窗前。我也支持這種,「床」跟「窗」是通假字。「床前」即「窗前」。

3,取本義,即坐臥的器具。

《詩經·小雅·斯幹》有「載寐之床」,《易·剝床·王犢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之說,講得即是臥具。

如果按照這種解釋,「床」就是我們睡覺的用具了。可是這樣在室內的話,咋能說「疑是地上霜」呢?室內咋能看到地上的霜呢?所以也不應該是室內。

4,馬未都等認為,床應解釋為胡床。胡床,亦稱「交床」、「交椅」、「繩床」。

古時一種可以摺疊的輕便坐具,馬扎功能類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類似物,兩邊腿可合起來。現代人常為古代文獻中或詩詞中的「胡床」或「床」所誤。至遲在唐時,「床」仍然是「胡床」(即馬扎,一種坐具)。

如果按照這種解釋,「床」是馬扎的話,咋能說是「床前明月光」呢?馬扎前明月光?我個人覺得不應該是指馬扎。

按照李白的個性,這首詩應該是在室外。因為他經常是「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他人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是一個人到處流浪,四海漂泊。在這樣月光明亮的夜晚,他睡不著覺,站在「窗前」想念家鄉,很正常。

李白思故鄉

(二)這首詩第二個值得人深思之處,是寫作時間。

有人說,時間很明確啊,「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不就是秋天夜晚嗎?

「床前明月光」這句說的是夜晚,這沒錯,但是「疑是地上霜」不一定是秋天,只要有冷空氣就能結成霜,春寒料峭時節也可以有霜。

「疑是」指懷疑這樣的月光,像地上的霜,不一定就真的是地上有霜。就像張若虛的「空裡流霜不覺飛」,流的真是霜嗎?不是,是月光。

李白思故鄉

三,李白這樣寫作技巧不太高明的一首詩,為什麼卻流傳千古?

第一,這是一種名人效應。因為李白是名人,覺得名人的作品都是無可挑剔的,都是佳作!所以一傳十,十傳百,一年又一年就傳下來了。

比如中央電視臺的《中國詩詞大會》上 ,康震老師就寫了一首詩:

大江東去流日月,古韻新妍竟芳菲。雄雞高歌天地廣,一代風流唱春暉。

從七絕格律來看,這首詩是不合律的,稍微有些詩詞基礎知識的愛好者,都能看出。

若算是古絕,康震老師這首作品,也忽視了詩的音韻協調之美,第三句更是五連平,讀來十分拗口。雖然古體詩平仄比較自由,不講究平仄格律,但是也要講究韻律。

但是這首詩居然能在中央電視臺《中國詩詞大會》這麼重要的節目上播出來,我們只能說這就是名人效應!

第二,李白的這首詩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特別適合詩歌啟蒙。

所以我們就把這首詩選進小學課本,甚至幼兒園的小朋友都會朗誦。

可是據說李白的原創,根本就不是這樣的,也不是這樣的朗朗上口。

靜夜思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抬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

這是宋代版本, 離唐代最近 ,應該是最貼近李白原創的。

從這首近乎李白的原創來看,應該是在室外看月亮,室內根本看不到那麼遠的山月。

明清以後,大家為了讀起來順溜,朗朗上口,就把這首詩改成了現在的樣子,完全沒有了詩意,要是李白知道了,估計是氣死了!

現在更有甚者,有人還把這首詩改成「窗前明月光,地上鞋兩雙」。真的是讀著越來越順溜,越來越不靠譜,品著越來越沒味道了!

床前明月光

結語:我們說寫詩詞,就是要通俗易懂,讀起來朗朗上口。但是既然是詩,還是要有一定的品味,詩味,不然就叫兒歌唄。當然李白的這首《靜夜思》還是比兒歌有品味的。

這首詩千百年來一直都被人爭論不休,並引出人們的深深思考,如果不是李白的作品,估計是早就被歷史所拋棄了,誰還會費這個勁兒去糾結呢?

相關焦點

  • 千年一聲唱,傳唱人那英/肖戰經典詠流傳,攜手唱誦中國詩詞之美
    《千年一聲唱》便是這檔精品節目的主題曲,康震老師主作詞、劉卓老師作曲,經典傳唱人那英、肖戰聯合演繹。歌詞引用了詩佛王維《少年行》和詩仙李白的《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唐》。新豐美酒鬥十千,鹹陽遊俠多少年。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
  • 《王者榮耀》李白千年之狐皮膚怎麼抽 千年之狐皮膚抽獎技巧
    導 讀 王者榮耀一啟幸運怎麼抽永久李白千年之狐皮膚?
  • 經典詠流傳:李白《靜夜思》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支撐,就是此前傳入日本的《李太白文集》,也和所有宋代選本一樣都寫作「床前看月光」、寫作「舉頭望山月」。那麼基於日本人對唐詩的尊崇和敬重,甚至這個版本在後世流傳中都沒有什麼大的改變,所以學者普遍認為就更有理由相信這種版本也就是宋本的版本更接近於李白《靜夜思》的原作。
  • 唐代: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狂賀知章、詩佛王維、詩魔白居易...
    詩仙——李白《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在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長於五絕,王昌齡等七絕寫得很好,兼長五絕與七絕而且同臻極境的,只有李白一人。李白的詩雄奇飄逸,藝術成就極高。
  • 王維一首經典詩,寫出了禪意禪境,是你我嚮往的生活,驚豔了千年
    王維一首經典詩,寫出了禪意禪境,是你我嚮往的生活,驚豔了千年21世紀的人的生活節奏很快,每天行色匆匆,來不及欣賞晨曦的第一縷朝霞甚至夕陽也無緣,幾乎是踏月而歸。春天來了,花絮滿天飛,香氣襲人,可是有些忙到嗅覺都失靈了。
  • 李白如果讀到課本的《靜夜思》,定會暴跳如雷:咋給我改成這樣了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現代版本的《靜夜思》素有「篡改說」和「山寨說」,因為它已經不是李白筆下的樣子,而被後人修改過。我們梳理一下《靜夜思》在歷朝歷代的演變史。在元代士人蕭士贇編著的《分類補註李太白集》,以及明代文人高棅編纂的《唐詩品匯》,清代康熙皇帝主持編寫的《全唐詩》,甚至是日本人編寫的唐代詩集之中,都採用了「看」與「山」的說法。宋距唐年代較近,宋人也一直很推崇唐詩,所以宋書裡的版本應該是最接近李白原作的。也就是說,以上這個樣子的《靜夜思》最可能是李白的原創。那麼,它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跑偏的呢?
  • 傳唱經典!那英肖戰合唱的《千年一聲唱》婉轉動聽,一起來欣賞吧
    那英和肖戰合唱的新歌《千年一聲唱》口碑一直不錯,肖戰的歌聲清脆響亮,給人一種很乾淨、空靈的感覺;那英的聲音帶點沙啞,略顯鏗鏘有力,使歌曲多了歷史的滄桑和渾厚,一如沉澱了千年。歌曲婉轉動聽,曲風迷人,唱出了千百年來文人雅士那種溫文爾雅卻又鐵骨錚錚壯志凌雲的無窮魅力。
  • 如果王維、李白當導演,他們會不會拿獎拿到手軟?
    意象營造大師——王維電影《霧中風景》的劇照希臘導演西羅·安哲羅普斯一向擅長用詩意敘事手法拍電影,形成了獨特的電影風格,《霧中風景》《永恆的一天》在長鏡頭下延展的畫面,引發人對生命的思考。不過,說到用詩來營造意象,盛唐導演,哦不,詩人王維絕對有發言權。
  • 肖戰、那英新歌曝光,歌詞是王維、李白的兩首詩
    說起這首新歌,還是在綜藝節目《經典詠流傳》的節目現場曝光的,新歌曲調宛轉悠揚,很有古風餘韻,而細看作曲人,竟是劉卓,說這個名字,你我可能所知甚少,但是,如果說綜藝節目《我們的歌》,知道的人應該就多了,眾所周知,在這個綜藝節目中,肖戰、那英合唱了不少經典歌曲,比如《綠光》,比如《完美生活》,再比如《惱人的秋風》等等,而這些歌曲的編曲老師都是同一個人,他就是我們剛才提到的劉卓
  • 王維最「俗」的一首詩,卻寫出世人最嚮往生活,其中一句爭議千年
    讀王維的詩,是一種享受,畢竟能擔得起蘇軾一句「詩中有畫」的,世間唯摩詰居士一人而已。在「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的年代,王維是為數不多無法忽視的存在。相比李白天馬行空的浪漫,杜甫悲天憫人的沉鬱,王維給唐詩帶來的,是一個「美」字。
  • 外國名曲中的唐詩基因,李白王維等詩人與作曲家的穿越千年之作
    當他讀了德國作家漢斯·貝特格翻譯的中國古詩集《中國》後,李白、王維等詩人的悲壯的人生情懷和瑰麗的詩章激起他強烈的共鳴和靈感。馬勒從詩集中選取了七首詩作為歌詞,譜寫了著名的《大地之歌》。第一樂章《悲傷和塵世飲酒歌》,是根據李白的《悲歌行》寫成;第二樂章《秋天的寂寞》,是根據錢起的《效古秋夜長》而創作;第三樂章《少年》,是根據李白的《客中行》寫成;第四樂章《美女》,根據李白的《採蓮曲》寫成;第五樂章《春天的醉漢》,依據李白的《春日醉起言志》所作;末章《永別》,根據王維的《送別》和孟浩然的《宿業師山房期丁大不至》寫成。
  • 這首現代人寫的詩,就算一千年以後,依然會被人牢牢記住,為什麼
    (余光中)我覺得這裡面既有詩歌本身的原因,又有歷史和現實的諸多原因。在古代,由於交通不發達,通訊不發達,思鄉的主題表現得尤為強烈。一旦出門在外,就很不容易與家裡取得聯繫,很不容易回到家鄉。所以就特別思念家鄉,思念家鄉的親人。表現這一母題的詩歌,在歷朝歷代都是汗牛充棟,也都很感人。而且思鄉這個母體具有衍生性,也就是說會催生其它意象。比如我們古人說「月是故鄉明」,這裡就催生了一個「月」的意象。為什麼人們那麼喜歡寫月呢?
  • 《千年一聲唱》肖戰實力演繹「陌上美少年,一眼誤千年」
    由那英和肖戰演唱,歌曲取名《千年一聲唱》。歌詞部分引用了王維的《少年行》和李白的《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整體歌詞唯美大氣,旋律悠揚婉轉。肖戰這一次的造型也是帥出天際,真是陌上美少年,一眼誤千年啊!細細的金絲眼鏡搭配合體的灰色條紋西裝,斯文大氣,舉手投足都是掩不住的古典氣質。
  • 【用日語讀唐詩】李白——靜夜思
    【用日語讀唐詩】李白——靜夜思 2015年11月30日11:17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詩」本是中國傳統的文學形式,在傳入日本之後,日本人對其讀音和韻律等進行了二次創作,並廣泛推崇。尤其是李白、杜甫、白居易的作品,人氣非常高。
  • 李白的《靜夜思》,你喜歡嗎
    說到詩,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李白,他的詩給人的感覺就是隨心而動,不用刻意堆砌華麗的詞藻,卻給人開闊、大氣、飄逸的感覺,「詩仙」給他用,毫不為過。好久沒看詩了,就想到了李白的《靜夜思》,一起來品味吧。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小時候,讀這首詩時,並不能深刻體會李白的當時的思鄉情懷,但現在讀來,卻能深切的感受到:當夜晚來臨,孤獨趁勢侵襲,遙望皎潔的明月,思鄉的情緒會排山倒海般湧來。
  • 《王者榮耀》李白千年之狐臺詞是什麼 李白千年之狐臺詞詳情
    導 讀 王者榮耀李白千年之狐臺詞詳情 時間也抹殺不了顏值。 旅途,永無止境。 狐鳴風嘯。
  • 王維「拉黑」李白始末
    3被拉黑的那個人,名字很陽光——李白。 他們都是文化圈的人,本來有很多機緣成為好友,如果從他們的作品來分析,也有相似之處。來看一下,新豐清酒鬥十斤。7同樣也是這一年,王維從嶺南回到長安,任左補闕。 雖然官位低得不像話,但在江湖上,王維比李白出名早得多,可是,有海外背景的李白深喑炒作之道,利用進入宮廷一事,他大做文章,一個月漲粉308萬,成為大唐「第一網紅」,這樣不按常理出牌的人,王維會喜歡嗎?
  • 王者榮耀:李白千年之狐皮膚到底值不值得入手,五分鐘告訴你!
    在王者榮耀中,李白是眾多玩家喜愛的英雄,是眾多男生大展身手一秀操作的最愛,是多數女生遊戲中的夢中情人,是讓人又愛又恨的「李白哥哥」,李白擁有範海辛、千年之狐、鳳求凰、敏銳之力四個皮膚,其中,使用手感最好,操作最流暢,得到眾多玩家好評
  • 那英 肖戰《千年一聲唱》
    那英 肖戰《千年一聲唱》 那英 肖戰《千年一聲唱》 填 詞:王維(唐),李白(唐),康震 譜 曲:劉卓 編 曲:邢遲 歌曲歌詞
  • 還原一個被誤讀了千年的李白
    然而,這也許只是我們心目中的李白,真正的李白到底是什麼樣子?10月31日下午,周白之白帶著他的新作《李白那年三十整》,做客「青睞·雲課堂」,還原一個被誤讀了千年的李白。  談及自己寫這本書的初衷,周白之白說他從小就很喜歡李白,包括筆名周白,也是取自母姓「周」和李白的「白」,又因ID被佔改為「周白之白」。「李白對於少年人來說是一劑『毒藥』,讓人上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