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讀懂李白《靜夜思》!雷佳唱出中國人最大的鄉愁

2021-01-08 中國日報網

3月17日本周六晚八點,由央視綜合頻道和央視創造傳媒聯合推出的大型文化節目《經典詠流傳》第六期將繼續在央視一套播出。74歲傳奇音樂人陳彼得攜經典之作登上舞臺燃情獻唱《青玉案·元夕》,幾度熱淚盈眶,全場觀眾數次起立致敬;著名歌唱家雷佳以「中國聲音」豪解亙古鄉愁,與李白跨越千年遙相呼應;棋王柯潔跨界演繹經典詩篇,一曲《山一程水一程》道盡「棋途徵程」;吉克雋逸自曝戀家,再度唱響「秋思之祖」卻別有一番意味;11歲古風少年王泓翔和京劇大師李勝素同臺合唱《詠梅》韻味十足,王泓翔現場重現譚維維演唱的《墨梅》,開嗓驚豔眾人。

74歲臺灣傳奇音樂人熱血吶喊全場淚目

雷佳唱響「中華第一思」:記住鄉愁

74歲的臺灣傳奇音樂人陳彼得帶來《青玉案·元夕》,滄桑不乏灼熱的熱血演唱引發全場起立大合唱。陳老先生創作過許多膾炙人口的旋律,除了經典中國風的《一剪梅》,《遲到》、《無言的結局》、《阿里巴巴》等等歌曲都對兩岸樂迷產生了巨大影響。此前鮮少現身螢屏的陳老先生,其實數年來一直堅持用流行音樂詮釋經典詩詞,期間為古詩詞編曲一百多首。此次來到《經典詠流傳》,陳老希望用這首歌告訴八百年前的辛棄疾:你夢想中的盛世中國,我們實現了!與此同時,他也告訴觀眾,這灼熱瀟灑的歌聲,是來自中華傳統文化穿越千年的召喚。「你們聽到這呼喚了嗎?」陳老三次大聲發自肺腑的吶喊,令鑑賞團四位成員和現場觀眾幾度熱淚盈眶。「孩子,你們回來吧,我在這兒等著你們,我會永遠地、耐心地等著你們」,陳老動情地說道,「聽到這個遠古呼喚的訊號,不是只有我一個人,大家都收到這個訊號了嗎?」全場淚目齊呼「收到了」!懷著對中華大地的摯愛、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赤子之心,陳老還深情朗誦了艾青的《我愛這土地》,字字肺腑感人至深,讓全場再一次熱淚盈眶。

歌唱家雷佳全新演繹李白的《靜夜思》,由著名作曲家趙季平先生親自參與創作。雷佳時而豪邁時而滄桑,以深邃的感情、多層次地刻畫出這首僅有20個字的「中華第一思」的內涵。庾澄慶表示被震撼到,從雷佳的歌聲中讀出了千千萬萬個人的思鄉情緒在同一時間散發出來。「我們來自不同的城市,可能都會到不同的地方,到異鄉去找尋自己的夢想。但是我們對家鄉的這種眷戀,一想起家鄉的人、物、事都會油然湧起一陣陣的暖流。」雷佳希望通過歌聲讓世界各地的同胞們想起家鄉,想起我們的國家,想起所有帶給他們的溫暖。王黎光說,「她的《靜夜思》傳承了我們生生不息的文化血脈,中國元素、中國風格、中國旋律、中國聲樂。」

「陽光宅男」柯潔獻唱最暖《山一程水一程》

吉克雋逸:做重大決定時一定選擇回家

現年20歲的柯潔作為中國圍棋職業九段棋手,此次驚喜現身《經典詠流傳》跨界演唱《山一程水一程》,與300多年前的另一位少年英雄納蘭性德在「和詩以歌」中相遇。柯潔在節目中談及與AlphaGo的對壘時,表示自己當時帶著一份「為全人類而戰」的使命感。在圍棋的世界裡,棋手們又叫自己「勝負師」,面對輸贏,如今的他堅定之餘更顯淡然:「我們可以很快爬起來,因為徵途不止於此。」在大眾眼中的孤冷棋手日常生活中會是什麼樣的狀態,柯潔坦言自己是一個陽光宅男,在生活中跟正常人並沒有什麼區別。

青年歌手吉克雋逸將稱為「秋思之祖」的《天淨沙·秋思》再一次帶到舞臺上,以別具一格的奔放灑脫全新演繹鄉愁。「家鄉的山,家鄉的水,家鄉的空氣」都讓吉克雋逸魂牽夢縈,「每當我遇到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重大的決定的時候,我一定會選擇回家,回家我就覺得會做出一個正確的決定。」一曲《故鄉》唱罷,康震想起黃土高原的小山村,在小門樓底下和爺爺用同樣一個動作拍照的情景;王黎光則想起東北鋪天蓋地的暴風雪,和玩伴們搭建雪窩的那一份溫馨,「所以現在每逢飄雪,不敢看,讓我想要回到雪窩子裡去做作業。」

11歲天籟華僑少年致敬梅花風骨

再現譚維維《墨梅》一鳴驚人

11歲王泓翔和京劇大師李勝素同臺致敬梅花風骨,一曲《詠梅》驚豔全場。年僅11歲的王泓翔對於京歌唱腔的完美駕馭,令李勝素大讚其天資聰穎,「合唱的時候跟他說的一些細節,他馬上就能學會。」現場,王泓翔還將譚維維的《墨梅》用京歌的方式加以呈現,不但抓住了歌曲中的戲歌之韻,無形中還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和設計,讓這首《墨梅》再一次煥發神韻光彩。王黎光老師大讚道:「泓翔是人才當中裡面的天才、奇才!」撒貝寧對此也感慨不已:「有這樣的孩子,有這樣對中國傳統文化感興趣,並且願意把根紮下來去深深地吸取營養的這些年輕的一輩,我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充滿信心。」

本周六CCTV-1 20:00第六期《經典詠流傳》,繼續將詩詞經典唱給你聽!

相關焦點

  • 經典詠流傳:李白《靜夜思》
    靜夜思作者:李白  演唱:雷佳 龔琳娜朗誦:傅華 解讀:酈波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何當共讀香雲帙,最是詩情畫意時。」喜馬拉雅山聽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您和我一起共同品讀一生不可錯過的唯美詩詞。
  • 雷佳 一曲《鄉愁》喚遊子
    在繁花似錦的春天裡,記者在北京採訪正在為舞臺歌劇《白毛女》進行緊張排練的《鄉愁》演唱者雷佳,傾聽這位全國青聯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歌舞團青年歌唱家的別樣鄉愁。   鄉愁是遊子對親人的眷戀   「當我拿到這首歌的時候,一看歌詞,感覺這不是在寫我自己嗎,內心裡油然而生共鳴感。
  • 中國歷史上影響最大的10首詩,驚豔千古,一生至少要讀一次!
    接下來,這十首在中國歷史上影響最大的詩,道盡了無數人的心聲,是否也有一首讓你感同身受?這麼多年我們都背錯了《靜夜思》,看了原詩才知道,李白多有才經典詠流傳:李白《靜夜思》《靜夜思》李白雷佳《靜夜思》演繹別樣中國風,庾澄慶大呼震撼!
  • 李白《靜夜思》被改寫過?只修改兩三字,能否讓詩意完全不同?
    李白的《靜夜思》是其代表詩作,一千多年來廣為傳誦,每當在外的遊子思鄉之時,望著天上的明月,就會想起故鄉,也會吟誦此詩聊慰鄉愁。《靜夜思》不似李白其他詩篇那般,有奇特新穎的想像,其語言清新樸素,毫無華麗之詞,但在平白無奇的敘述中,卻能引發客居者的共鳴,觸發心底壓抑的愁思,正是「忽然妙境,目中口中,湊泊不得,所謂不用意得之者」,且再讀這首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對於這首詩,也有學者考證認為李白原詩並非如此,而是: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 【用日語讀唐詩】李白——靜夜思
    【用日語讀唐詩】李白——靜夜思 2015年11月30日11:17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詩」本是中國傳統的文學形式,在傳入日本之後,日本人對其讀音和韻律等進行了二次創作,並廣泛推崇。尤其是李白、杜甫、白居易的作品,人氣非常高。
  • 李白的《靜夜思》,你喜歡嗎
    說到詩,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李白,他的詩給人的感覺就是隨心而動,不用刻意堆砌華麗的詞藻,卻給人開闊、大氣、飄逸的感覺,「詩仙」給他用,毫不為過。好久沒看詩了,就想到了李白的《靜夜思》,一起來品味吧。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小時候,讀這首詩時,並不能深刻體會李白的當時的思鄉情懷,但現在讀來,卻能深切的感受到:當夜晚來臨,孤獨趁勢侵襲,遙望皎潔的明月,思鄉的情緒會排山倒海般湧來。
  • 唐朝詩仙李白:一把劍,一壺酒,一輪明月,一生的鄉愁
    而今天,我想和大家說一說「詩仙」李白的情感故事,終其一生恐怕不過「一壺酒,一把劍,一輪明月,一生的鄉愁」僅此而已。同時,李白自己也誇自己酒量好得很,一喝就要喝三百杯,並且他還說:自古聖賢都是寂寞的人,只有酒中神仙才能名傳千古,人生這輩子太短暫了,不要太計較得失,不管開心還是難過,都要喝酒,喝完酒還要唱歌,唱出心中所想,實在喝多了酒就去睡覺吧,在夢裡久久不要醒來。可見李白將自己的滿腔豪情和浪漫意境都寄托在酒中,留給後人細細品嘗。
  • 李白如果讀到課本的《靜夜思》,定會暴跳如雷:咋給我改成這樣了
    《靜夜思》是李白26歲那年在揚州的一座旅舍寫下的,他雖志於遊歷天下,但在異鄉的夜晚看到一輪皓月當空,心裡還是免不了陡生思鄉之情。沒有奇特的想像,沒有華麗的辭藻,唯有直白而又真摯的情感,讓千百年來的讀者無不動容。
  • 課本上的《靜夜思》,並非李白寫下的原版,二者之間有什麼區別?
    李白《靜夜思》就是其中的典型,因為它在歷史上曾經出現「八個版本」。一首五言絕句,短短二十個字,盡在「床前」、「見」、「看」、「明月」、「山月」之間變換來去。從「床」的制式,到詩人當時所處「室外」還是「室內」,一直讓人爭論不休。
  • 夜深人不靜:李白的靜夜思寫作技巧不及王維,千年糾結,傳唱千年
    李白窗前夜思一,糾結之一:題目是靜夜思,根本就沒看出來靜,不如直接叫夜思。像李白這樣倚劍走天涯的江湖俠客,江湖浪子,像李白這麼鬧騰的,這麼不安靜的人,是體會不到的。所以從開篇第一句,李白的《靜夜思》在寫作技巧上,就明顯輸給了人家王維。
  • 《靜夜思》的另一個版本,看完才知道它原來的樣子!
    李白在中國的知名度可以說沒有人不知道了,上至八九十歲的耄耋老者,下至呀呀學語的孩童,對於李白都是無比熟悉的,這都要歸功於李白那首淺顯易懂卻又無比美妙的《靜夜思》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四句詩恐怕是個中國人就能背下來,但是你們知道嗎?這其實並不是李白的原作,而是經過後人修改的作品啦。
  • 詩仙李白為何不寫中秋詩?有人說《靜夜思》是中秋節寫的,真的嗎
    從古至今月亮都是表達人們美好祝願的事物,縱觀歷史最喜歡月亮的當屬「詩仙」了,李白喜歡月亮大家有目共睹,要是飛花令要飛「月」字那可就是李白的專場了。我們最熟悉的當然就是《靜夜思》了,很多人會背的第一首詩就是它「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關於這首詩你了解多少呢?有是否認為它是在中秋節寫的呢?
  • 阿來、趙照探秘郎酒莊園尋靈感,為經典詠流傳舞臺傳唱李白經典
    「今天這個歌是我聽到的最溫柔的李白。」7月18日,在《青花郎·經典詠流傳》第九期的舞臺上,著名音樂人趙照一首《把酒問月》,唱出詩仙李白不為人知的溫柔一面,驚豔眾人。鑑賞官廖昌永聽罷不禁感慨,「最溫柔的李白」。
  • 留下的懷念 是永遠的「鄉愁」
    在杜甫故裡 用河南話念李白的詩    「我一定要來杜甫故裡看一下,故裡和故居不一樣,故居只是短暫居住過,而故裡是杜甫的根,來這裡很有意義,是很難得的機會,來這裡向中國最偉大的詩人致敬。」2014年的河南之行,余光中點名要參觀河南杜甫故裡。
  • 月光還是少年的月光,九州一色還是李白的霜。這句話怎麼理解?
    @星辰大海月光還是少年的月光九州一色還是李白的霜——余光中《獨白》三十年已往了,月光還是和少年時的月光一樣;本身卻已不再是烏頭的少年。素月高空懸掛,燦爛遍灑,九州(故國大陸)一色,大地萬物宛如被披上了一層銀紗。千年之後還是李太白腳下的流霜,我也和他一樣緬懷對岸的故裡!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古琴欣賞:《靜夜思》
    願這首《靜夜思》弦歌將您帶入甜蜜的夢鄉,開啟養顏模式!       鄭敬仁老師以古琴弦歌的方式演繹了中華古詩詞二百多首,並編輯成《古詩詞彈唱歌曲集》。今晚鄭老師就將唐代詩人李白的《靜夜思》以弦歌彈唱的形式獻給大家。
  • 李白簡介!關於李白的故事!
    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越女詞》、《早發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 人工智慧與詩詞高手,模仿《靜夜思》各寫首詩,竟是人工智慧勝
    唐玄宗開元十四年,二十六歲的李白遊玩到了揚州,煙花江南與巴蜀相隔千裡、山高水遠,在一個無眠的夜裡,躺在旅館的李白突然無比思念家鄉,思念家中的親人。望著面前白濃如霜的月光,一向不羈瀟灑的李白,吟出了一首思鄉詩,詩中泛著淡淡的憂傷:《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李白為什麼再也沒有回到故鄉?網友:沒臉見妹妹,只好寫月亮詩
    1有人曾經說,李白之所以愛寫月亮,與他妹妹李月圓有關。如果去比拼寫月亮,你覺得古今中外的詩人誰屬第一?我覺得是李白。李白一生寫了無數的月亮,已經無法用數量去衡量。甚至,連他的兒子也叫明月奴。可見月亮在李白心中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