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矽谷人脈王」裡德·霍夫曼(Reid Hoffman)在與矽谷「創投教父」彼得·蒂爾(Peter Thiel)、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伙人沈南鵬錄製央視《對話》節目。
日前,「矽谷人脈王」裡德·霍夫曼(Reid Hoffman)在與矽谷「創投教父」彼得·蒂爾(Peter Thiel)、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伙人沈南鵬錄製央視《對話》節目時,回顧起過往的投資與創業經驗,表示錯過雷軍和小米很遺憾,但比起投資項目帶來的經濟回報,人脈帶來的投資回報最為「豐厚」。通過社交網絡來和最有智慧的人進行溝通,是他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彼得·蒂爾則是他事業最重要的「聯盟者」。
圖1:彼得·蒂爾、裡德·霍夫曼、沈南鵬錄製《對話》節目現場
裡德·霍夫曼(Reid Hoffman)最早投資了Facebook,十年間升值2萬倍,過去十年,他總共投資了140家初創公司,包括 Facebook、Groupon、Zynga、Airbnb、Flickr、Digg 等。如今他是全美頂尖風投Greylock Partner 的合伙人,並身兼矽谷社交新寵Shopkick、Wrapp 以及 Edmodo 等 8 家公司的董事。
據了解,霍夫曼此次來京除了參與「領英·影響力」活動外,還親自坐地鐵視察領英線下廣告的投放情況。作為LinkedIn聯合創始人兼執行董事長,霍夫曼出現在領英的線下廣告中,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為自己代言。迄今為止,他也是第一位在中國市場親自為自家品牌代言的矽谷大佬。
圖2:裡德·霍夫曼在北京地鐵站與自己代言的海報合影
「他們都說我是『矽谷人脈王』,我只是用對的方式把對的人連接」在裡德·霍夫曼為自家品牌代言的海報中有這樣一句話,而連接全球職場人士一直是他創立領英後秉持的願景。霍夫曼在接受央視名嘴陳偉鴻採訪時表示,職場上的溝通和互相幫助非常重要,正是基於這樣的想法,他才創立了LinkedIn。
霍夫曼一直對如何利用網際網路創造良好的公共和私人空間感興趣,1997年從蘋果公司辭職後,霍夫曼就創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交網絡SocialNet。但當時因缺少搜索等應用,SocialNet在商業上難以為繼。畢業於斯坦福及牛津大學的高材生霍夫曼第一次陷入人生低谷,當時彼得·蒂爾正在與馬克思籌劃做電子錢包PayPal,彼得邀請創業失敗的霍夫曼加入,並擔任支付服務部門董事長兼COO。
2002年,PayPal賣給eBay後,霍夫曼創辦了全球最大的職業社交網絡Linkedin,與彼得·蒂爾一起成為當今矽谷最有權勢的「PayPal黑幫」靈魂人物。他們中有人創立了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和別人合辦了Tesla,這些市值都超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企業的創始人仍然保持著密切的聯繫,分享網絡和資源,在更多的領域進行投資。
「如果蒂爾不是我的朋友,沒有PayPal,我的命運也許永遠無法改變。」霍夫曼此前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人脈至關重要,「PayPal 黑幫」是一個非常有效的關係網,在激烈競爭的矽谷,「PayPal 黑幫」體現了最好的人脈關係特徵:長期經營。
霍夫曼認為,在網際網路時代,如果沒有人脈,那麼你基本上是在玩一場盲目的遊戲。對創業者而言,你需要知道市場上正發生什麼,如何更好地做自己的工作,如何尋找資源。而這些都依賴於各種人脈網絡。處在創業狂熱期的中國,掌握人脈維護的技巧是網際網路時代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目前,雖然中國已有了微信,但職場溝通與生活情景的溝通完全不同,職場關係和生活關係需要人們花費時間去區分。隨著職業化程度的提高,未來中國一定需要像領英這樣的職業社交網絡來維護職場關係。因此,霍夫曼對中國市場尤為重視,這也是他為何會親自「刷臉」在中國地鐵打廣告。
圖3:裡德·霍夫曼為自家品牌代言的廣告海報
據悉,領英中國註冊會員已突破900萬,在糯米網創始人沈博陽的帶領下,從接地氣的產品本土化合作(微信領英名片、QQ郵箱籤名),到搭建起獨立的產品研發團隊,再到高品質的「領英·影響力」線下推廣活動,打出一套獨特的領英本土化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