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嬌鶯恰恰啼,8首寫鳥的古詩,這些鳥你都見過嗎?

2021-01-18 老楊話文史

自古以來,鳥類和人類的關係就非常密切。在生態平衡方面,多數鳥兒都是害蟲的天敵;在農業生產方面,鳥兒給人們播報農時,提示人們春種秋收;在音樂和舞蹈方面,鳥兒是人類模仿的對象;在繪畫方面,鳥兒是人們創作的重要素材;而在文學創作方面,鳥兒更是文人們寫作的對象。幾千年來,文學家們創作了盈千累萬和鳥有關的詩文。今天老楊和大家一起欣賞8首寫鳥的古詩,了解古人筆下的各種鳥兒。

詠黃鶯兒【唐代:鄭愔】

欲轉聲猶澀,將飛羽未調。高風不借便,何處得遷喬。

黃鶯是常見的鳥兒,鶯啼花開,黃鶯是春天的使者,但在鄭愔筆下,黃鶯賦予了另外一層含義。這隻黃鶯聲音乾澀、羽翼也不豐滿。後兩句更是以鳥喻人,暗示境況不佳,想借「高風」使自己得以「遷喬」。表面詠黃鶯,其實抒發了個人的難言之隱。

黃鶯

鷓鴣【唐代:鄭谷】

暖戲煙蕪錦翼齊,品流應得近山雞。雨昏青草湖邊過,花落黃陵廟裡啼。遊子乍聞徵袖溼,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應湘江闊,苦竹叢深日向西。

鷓鴣,又名石雞、紅腿小竹雞,在我國分布廣泛,形態美麗,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都很高。這首詩先描寫了鷓鴣的外形和習性:羽翼整齊漂亮,品味和級別接近山雞,喜歡在黃昏時飛過青草湖邊,落花季節經常在黃陵廟裡哭啼;後半部分是遊子的思鄉之情:遊子聽到黃鶯的叫聲禁不住淚沾衣袖,佳人一唱到鷓鴣的曲子就眉頭深鎖;鷓鴣們在湘江邊上、在苦竹叢中徘徊低吟,和詩人又有什麼兩樣呢?這首詩,抒發了天涯遊子的悽苦和哀愁,感人至深。作者也因此詩得了個「鄭鷓鴣」的外號。

絕句【唐代: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

這首詩作於安史之亂結束後,杜甫回到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眼中所有的景物都美好的:兩個黃鸝在翠柳上快樂地歌唱,一行白鷺衝上蔚藍的天空,透過窗戶,可以看到白雪皚皚的西嶺山,草堂門前,停泊往來東吳的客船。這首詩景物豐富、色彩明豔,對仗工整,是膾炙人口的千古名作。

鸚鵡【唐代:羅隱】

莫恨雕籠翠羽殘,江南地暖隴西寒。勸君不用分明語,語得分明出轉難。

鸚鵡

這是一首託物言志詩。詩中的鸚鵡,來自隴西,來到氣候溫暖的江南,不要怨恨關在雕籠中,也不要怨恨羽翼被剪殘;勸你不要把話學得太清楚,要不然被人喜歡後就更難從籠中出去了。唐末的羅隱投靠江東錢鏐(liú),雖受禮遇,但是他仍然不忘遠在「隴西」的唐王朝,詩中的感情,含蓄蘊藉。

詠鴛鴦【唐代:李遠】

鴛鴦離別傷,人意似鴛鴦。試取鴛鴦看,多應斷寸腸。

鴛鴦是比鴨小的水鳥,雌雄常在一起,鴛指雄鳥,鴦指雌鳥。我國自古以來用鴛鴦比喻夫妻或成對的事物。詩中說,鴛鴦分開就會非常傷心難過,人類的分離和鴛鴦鳥的分離是一樣的;不相信的話,把一對鴛鴦鳥分開看看,它們多會悲傷得柔腸寸斷。

鴛鴦

喜鵲【唐代:皮日休】

棄羶在庭際,雙鵲來搖尾。欲啄怕人驚,喜語晴光裡。 何況佞幸人,微禽解如此。

這首詩借鳥諷人。庭院裡兩隻喜鵲搖著尾巴啄食丟棄的羊油,想吃又有點害怕,所以在晴朗的陽光裡發出令人歡喜的喳喳的叫聲;小小的喜鵲尚如此了解人的心理,何況那些受寵幸的諂媚小人呢。

戴勝詞【唐代:王建】

戴勝誰與爾為名,木中作窠牆上鳴。聲聲催我急種穀, 人家向田不歸宿。紫冠採採褐羽斑,銜得蜻蜓飛過屋。 可憐白鷺滿綠池,不如戴勝知天時。

戴勝鳥

戴勝鳥,很多人可能沒聽過,據傳說它借指的是古代神話人物西王母,是一種美麗而且象徵吉祥的鳥。這首詩是對戴勝鳥的讚美之詞。戴勝鳥喜歡在樹木上做巢,在牆上鳴叫,聲聲催人趕快播種;紫色的頭冠,白褐相間的羽毛,美麗無比,而且它還勤勞覓食,銜著蜻蜓飛過屋前;遺憾的是池塘中那麼多的白鷺,都不如戴勝懂得天時。

畫眉鳥【宋代:歐陽修】

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

歐陽修寫這首詩時被貶謫在滁州。看到畫眉鳥,心生感慨。林間的畫眉鳥,百囀千聲縱情歌唱,紅花綠樹中自由飛翔;才知道被鎖在金絲籠中,怎樣也比不上在山林間自由自在。詩人從畫眉鳥想到自己,被貶滁州,也許是一種解脫吧。

畫眉鳥

這8首詩歌,內容風格各異,你喜歡哪一首?詩中的各種鳥兒,你見過哪一些?你喜歡哪一種?歡迎留言交流。

相關焦點

  • 說唱古詩詞 | 5首小學必學古詩裡的「鳥叫蟲鳴」,動聽的春天旋律
    在這首古詩當中,我們體會到的這份美好,在杜甫早期的古詩當中,我們也能夠感受到。杜甫早期有兩首和鳥語相關的古詩,你們都已經學過了,都非常的愉快。首先,一起來聽杜甫的這首:絕句唐·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這是多麼美的畫卷!
  • 素材 | 歸集了一些古詩中描寫花鳥的詩句
    ——唐李白 《山中答問》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唐杜甫《獨步江畔尋芳》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宋·徐俯《春遊湖》獨憐幽草岸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唐·韋應物《滁州西澗》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宋·徐元傑《湖上》三月殘花落更開,小簷日日燕飛來。——宋·王令《送春》飄飄何所似?
  • 解讀杜甫《江畔獨步尋花其六》:貌似寫花,實則暗藏玄機,你懂得
    我們設想,除去杜甫小時候10歲,能夠寫詩的時間應該不足50年,平均每年至少30首詩,也就是說每個月平均3首詩,10天一首,關鍵還首首都是精品,不是打油詩。按說10天一首,好像還行,可是我們再來看,這50年是不是可以都能安心寫詩呢?
  • 我們一起給娃古詩啟蒙.《江畔獨步尋花》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詩人杜甫在創作這首詩時剛帶著家人來到成都。因為「安史之亂」的原因,杜甫一直都居無定所,現在終於安定下來,在浣花溪旁建了一所草堂,開始享受起了安穩的生活。這一天春暖花開,杜甫想出門賞花,卻沒有人陪他,於是就打算獨自沿著錦江江畔散步,欣賞美景。
  • 我們心目中的愛情鳥:相思鳥
    當聽到相思鳥這個名字的時候,我們就會想這種鳥既然叫這樣的名字,是否是對愛情有什麼聯繫呢?估計很多人都是這樣的想到。但是事實是這樣的子嗎?我們接著往下走。相思鳥又被稱為是「紅嘴玉」,是一種很有名的鳥類。傳說這種鳥一生只愛一次,如果一對相思鳥中其中的一個不幸離世,另外的一隻就會絕食到死亡,這就是相思鳥名字的由來。不過這僅僅是傳說,現實生活中有待我們考察。
  • 杜甫的《絕句二首》,為何教科書只選擇了第一首?
    唐詩作為文學瑰寶,留下了大量優美綺麗的燦爛詩篇,幾乎每個中國小學生都是從背誦唐詩開始學習中國古典文化。「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語文教科書中,杜甫的詩作更是多次入選。杜甫的詩更是每個小學生必背科目,哪個小學生沒有被杜甫支配的恐懼?
  • DNF:鳥背超級金牌你見過嗎?這個鳥背可能用盡了他畢生的歐氣
    當然,即便鳥背金牌的概率增加了不少,更新後全勤鳥背依舊沒見過金牌的大有人在,甚至我們那個固定打鳥背的小分隊4個人全勤鳥背一人五六個號,在更新後4個人都沒見過一次金牌。不過旱的旱死、澇的澇死,咱們沒見過一次金牌,但是有人不只是金牌的問題了,人家是一次金牌翻兩次的量。
  • 瀟瀟暮雨子規啼,詩詞中傳唱不休的杜鵑鳥究竟長什麼樣?
    古詩詞中常常出現「子規」「杜宇」之類的詞語,其實它們代表的是同一種動物——杜鵑鳥。在詩詞中傳唱不休的杜鵑鳥究竟長什麼樣呢?杜鵑科的分布範圍十分廣泛,在全球溫帶和熱帶地區都有分布,其中在東半球熱帶分布的種類尤其多。我國的杜鵑鳥種類也很多,如大杜鵑、中杜鵑、小杜鵑、四聲杜鵑、八聲杜鵑、鷹鵑等,其中大杜鵑最為常見。杜鵑鳥是不折不扣的森林衛士,因為它們是捕蟲能手,從小就能捕食大量的農林害蟲。
  • 20首春天的詩,帶你看遍大好春光
    20首春天的詩,讓我們跟隨詩人的腳步,去遊覽大好春光吧!唐·孟浩然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江南春唐·杜牧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 寫在胖鳥電影倒掉之後
    我平時喜歡分享資源,很多朋友甚至管我叫資源帝,其實我哪有那麼多資源,多少時候都是衝著一種虛榮心臨時去找資源,而解決我問題的很多時候都是胖鳥,所以今後我每次再通過各種渠道去搜索網盤或者電驢磁力地址的時候,相信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會十分懷念在胖鳥那種一搜即中的暢快感受。
  • 【每周一鳥】專注模特事業500年,黑枕黃鸝就是這麼自信
    它是宮廷畫師筆下的頻頻出現的色彩,它是文人墨客詩中從未缺席的聲音,它常見,但每次亮相依然奪人眼球;它常鳴,但你並不知道那是它的聲音。它,就是黑枕黃鸝。江畔獨步尋花·其六杜甫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 雎鳩是個什麼鳥?《詩經》裡的飛鳥今天還能看到嗎?
    雎鳩是個什麼鳥?相信很多人在吟誦《詩經》名句時,心中不免提問。自然攝影師張海華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獲文學碩士,但他坦言自己在求學期間,並未讀過多少《詩經》裡的篇什。直到2016年,多年沉迷自然攝影和寫作的他,忽然冒出個點子,想寫一篇關於「古詩中的鳥兒」的文章。
  • 國畫|百鳥爭春
    小夥伴們知道嗎?從今天開始,就進入三九天了,而且寒流不斷,很多地方都比往年同期要冷。我家樓外的直飲水機都凍住了,不得不拆走裝到樓道裡去。雖然真的非常冷,但是想一想不經歷這麼寒冷的時光,怎麼能夠迎來美麗的春天呢?所以冷就冷一點吧,忍一忍,就能盼來好日子啊!另外希望小夥伴們都多多關注疫情信息,做好自我防護,確保家人身體健康啊!
  • 不愧是詩聖,一「花」為題寫七首,句句精妙(明德書院)
    而把百花寫得「濃墨重彩」又十分優雅的莫過於詩聖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與我們日常所見的憂國憂民風格的杜甫不同,這套《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的一套組詩作品可謂精妙之極。江畔獨步尋花,其一江上被花惱不徹,無處告訴只顛狂。走覓南鄰愛酒伴,經旬出飲獨空床。我被江邊上的春花弄得煩惱不堪,無處講述這種心倩只好到處亂走。
  • 李白的詩: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前兩句「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看似寫眼前之景,其實,把傷心之感寫盡了:天上幾隻鳥兒高飛遠去,直至無影無蹤;寥廓的長空還有一片白雲,卻也不願停留,慢慢地越飄越遠,似乎世間萬物都在厭棄詩人。「盡」、「閒」兩個字,把讀者引入一個「靜」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鳥的喧鬧聲消除之後格外感到清靜;在翻滾的厚雲消失之後感到特別的清幽平靜,盡既有消失的意思,又有慢慢消失在天際的感覺。
  • 鴛鴦曾是兄弟的象徵,麻雀是指一類鳥……這些知識你都知道嗎?
    可是,關於這些鳥的「冷知識」你都知道嗎?嵇康我們通常說的麻雀,其實並不是一種鳥,而是雀形目雀科雀屬的鳥類,它們是一類鳥,而不是一種鳥。在古人眼中鳩為不噎之鳥,消化能力極強,而刻鳩形於杖頭,希望老人能夠吃飯不噎,健康長壽。
  • 鳥鳴院更幽(四)——外苑眾鳥圖 旅鳥迷鳥逃逸鳥篇
    不管如何,大院都是它們「鳥」生的驛站和生命的庇護所。  根據王國慶先生的不完全統計,十年來,他在大院觀察到的鳥類近70種,本系列收錄了留鳥21種,夏候鳥17種,冬候鳥13種,旅鳥、迷鳥和逃逸鳥等15種,計66種。
  • 杜甫《登高》:「渚清沙白鳥飛回」的「鳥飛回」,是盤旋嗎?
    不光是詩歌的寫作追求對仗追求韻律的節奏完整,甚至於每一個字詞的遣詞造句之中都是別出心裁,大有深意。就拿我們上學的時候曾經學過的這首被譽為七律之冠的《登高》來說,「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只有兩句14個字,但是其中卻蘊含著非常豐富的內容,還有詩人獨特的人生和生命體驗。
  • 養鳥可以招財進寶喜氣盈門嗎???那會是什麼樣的鳥?百家故事
    鳥乃眩視憂悲,不敢食一臠,不敢飲一杯,三日而死。此以養養鳥也,非以鳥養養鳥也。'按白話說,莊子這個故事說的是魯國城郊突然飛來一隻漂亮的海鳥,魯王認為這鳥是神奇之物,就派人把鳥捉了,供養在廟堂裡,而且愛護有加。魯王時常吩咐人把宮延中最美妙的音樂演奏給鳥聽,用最豐盛的筵席款待那鳥。
  • 描寫春夏秋冬、雨、山、月、鳥、花、梅、柳、荷和友情的古詩名句
    -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宋;朱熹《春日》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南宋 志南和尚《絕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王維《鳥鳴澗》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滁州西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