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石頭記》再續30年《紅樓夢》經典

2021-02-15 北京建工新材

滿紙環保篇,一紙降塵計,都雲難實現,誰解其中味。

87版《紅樓夢》已開播30周年,這部30年前的電視劇成為了整整一代人心中不可替代的經典。《紅樓夢》又名《石頭記》,每次回味,我們總是會被劇中賈寶玉這塊「假寶玉」「真頑石」的愛情故事深深吸引。

 

最近,北京建工新材公司建恆站和建強站入選「中國混凝土行業綠色生產示範企業」推介名單,一部綠色環保的新經典《新材,石頭記》正在醞釀而生。

 

一顆「小頑石」(石子)搭載著半掛貨車來到公司攪拌站。公司攪拌站內都配備了封閉料倉,讓「小頑石」下車暫時休整,而後就有大裝載機將「小頑石」送到振動篩上,在沙石一瀉而下的瞬間,料場內的智能感應噴淋設備啟動,自動噴射細微水珠,拂去「小頑石」附帶的灰塵,讓它乾淨地通過振動篩進入全封閉處理的斜皮帶傳送裝置,進入攪拌機與其他小夥伴匯合。

 

智能感應噴淋設備

 

作為「小頑石」的小夥伴,水泥、粉煤灰等粉料也是坐車來的,不一樣的是他們都是通過車載壓力泵泵送到筒倉內,還有專人監控,嚴懲冒灰、漏灰行為。「小頑石」的小夥伴比較頑皮,不易控制,所以每個筒倉頂部都配備過濾設備,定期更換濾芯,防止筒倉調節內壓過程中「小夥伴」漫天跑。這樣,粉料只能通過筒倉單行道進入攪拌機,與「小頑石」和水匯合,形成新的「寶玉」(混凝土),有效避免粉料暴露在空氣中。

 

全封閉處理的斜皮帶傳送裝置

 

 

「寶玉」,作為建築物的重要組成部分輸往各大建設工地。有的深入城市核心商務區參與中國尊、清華、泰康等工程建設;有的輻散到副中心、新機場等城市重要功能建築。公司各攪拌站開往各個工地的罐車,在出發前,全部經過仔細清洗,料鬥沒有殘渣,車身乾淨整潔,運輸過程中全程嚴控車速避免揚塵、遺灑,綠色出行每一天。

 

仔細清洗過的罐車

 

對於因堵車等因素導致退回的「寶玉」,公司各攪拌站均採用砂石分離機進行分離,沉澱池沉澱,實現骨料再生利用。建強站還巧用低洼地勢,通過蓄水井,回收雨水,再次利用。

 

廢棄混凝土試塊再利用

 

對於廢棄的「寶玉」試塊,建恆站將其做成魚池、假山和噴泉,豐富綠化景觀,使廠區環境更加優美、自然。

 

藍天和空氣我們共享,公司也在積極承擔國企責任,持續完善自身環保體系,在不斷增加綠化面積的同時,也通過各種技術設備降塵環保。5月,建恆站在生活區和辦公區加裝了微霧降塵裝置,利用噴霧產生的微粒,迅速吸附空氣中的各種灰塵顆粒,有效控塵。在生產期間,微霧降塵裝置每隔10分鐘會自動啟動一次,一次運行時間為5分鐘。

 

微霧降塵裝置

 

正是有了這些努力,公司京內攪拌站在2016年全部獲得三星級綠色建材標識評價,並均以90分以上的優異成績順利通過同年的綠色生產達標檢查。我們仍將孜孜不倦地為綠色、節能、環保而奮鬥。

 

 

 【No.984】

本文作者:朱秧、劉創

本期編輯:劉鐵柱、董辰辰

相關焦點

  • 《紅樓夢》原名《石頭記》,其更名之路何以說曲折而又玄妙?
    然,《紅樓夢》廣泛問世之前並不叫《紅樓夢》,叫《石頭記》,後又稱《情僧錄》、《風月寶鑑》、《金陵十二釵》等等。 那,《石頭記》何以更名為《紅樓夢》,有何玄妙之處?
  • 《石頭記》與《紅樓夢》| 《西江月》後記7
    《紅樓夢》的前身是《石頭記》。曹雪芹根據《石頭記》的底本加入曹家的經歷,修訂成了《紅樓夢》。
  • 一本真正通往紅樓夢秘境之書——《賴曉偉重評石頭記》!
    一冊《賴曉偉重評石頭記》在手,或穿越時空,從容淡定出入紅樓,近距離聆聽作者的脈動……】百年來,紅學走進了死胡同。2017年它來了,像一陣清新的風,給《紅樓夢》痴迷者帶來了全新的視野,完全不一樣地解讀。被《紅樓夢》迷譽為是最接近《石頭記》原意的解讀,是真正解開了《紅樓夢》謎團之書,它將完美地解密260年前發生在紫禁城這座紅樓裡的一些絕密宮鬥。260年來《紅樓夢》之謎遂正式告破矣……它就是榮登頭條紅樓夢領域銷售冠軍榜的——《紅學磚家重評石頭記》!
  • 達明一派 - 石頭記之演奏版
    四月推出大碟《石頭記》,曾連續三星期成為本地中文唱片銷量冠軍。此碟乃公認是達明最經典的作品:開始的《離》和結尾的《棄》把全碟貫穿為一張概念唱片。 【維基】《石頭記》 是達明一派樂隊的第二張錄音室專輯,是為了配合進念同名舞臺劇而出的,其中〈石頭記〉一曲亦是舞臺劇的主題曲。
  • 她讓戈壁石頭「開口說紅樓」,這才是真正的《石頭記》!
    來源:中國新聞社(CNS1952)作者:丁思歷經數百年的輪迴寶玉和黛玉怎會想到,有一日
  • 《紅樓夢》中《葬花吟》是洪升所作崑曲《石頭記》中的一段唱詞
    (批2)【奇文異文,俱出《石頭記》上,且愈出愈奇文。】『葬花吟』一詞名,查八十回本小說《石頭記》或百廿回《紅樓夢》或《金陵十二釵》,俱不見此名。這就是說,批書者畸笏叟的用詞,不是出於小說《石頭記》,而可能取自於洪升的遺作崑曲《石頭記》劇本中的一大段唱詞的命名。批書人有意混混淆或許又是分清。批評者畸笏叟就是晚年的曹,心裡最明白。
  • 《紅樓夢》原名為何叫《石頭記》,與石頭一點關係沒有,而是這個
    《紅樓夢》最初的的名字是叫《石頭記》,在書中給的出解釋是,因為這本書在一塊,女媧補天的遺留的一塊頑石上面,記錄的文字,不過在書中很多地方都是欲蓋彌彰的寫法,書中還說裡面的故事沒有什麼歷史原型,其實整部書,就是一段歷史,裡面的人物,很多映射的都是歷史人物。
  • 《紅樓夢》原名《石頭記》,乃是作者為自己和國家撰寫的墓志銘
    《紅樓夢》這個書名兒雖然家喻戶曉,被大眾所熟知,但它壓根兒就不是作者的本意。換句話說,作者做夢都沒有想到,自己的著作會被後來的出版商以盈利為目的,殘忍地改名為《紅樓夢》。他們不但把書名改了,就連書中的內容也做了大量的修改。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了能夠吸引更多的讀者前來購買,已獲取大量的財富。作者辛苦筆耕的心血之作,被他們這麼一改,書中的主題思想瞬間大變,完全脫離了作者的本意。
  • 《紅樓夢》遺失的部分終於出世了 ——讀《吳氏石頭記》後二十八回有感
  • 知方藏書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作   者:  曹雪芹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副標題: 已卯本出版年: 1981頁   數:有馮其庸作《影印《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己卯本序》己卯本又稱脂怡本,脂館本。題石頭記,見於封面。每回卷端題有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卷之」 字樣。第二冊總目書名下注云「脂硯齋凡四閱評過」 ,第三冊總目書名下復注云 「己卯冬月定本」,故名己卯本。己卯年,是乾隆廿四年(一七五九)。存四十回。即一至二十回、三十一至四十回、六十一至七十回。
  • 致敬經典——《1987,我們的紅樓夢》,30年後再聚首,憶往昔歲月
    三十年前,一場紅樓綺夢來到了熒幕前,精彩絕倫的87版《紅樓夢》家喻戶曉,創造了90%的超高收視率,被譽為「中國電視史上的絕妙篇章」和「不可逾越的經典」。近日,一張老照片,勾起了無數紅迷的無限感慨,似蹙非蹙的林黛玉,肌骨瑩潤的薛寶釵,以及面若秋月的賈寶玉更是深入人心。
  • 說說脂本《石頭記》的那些事兒(二)
    每晚臨睡前,我也總想去看看那書櫃"紅樓小角」的書影時,也生發同樣的心情:人生的真相便是試著讓自己每一個今天都快樂,無論再苦再累再傷悲。過去只是借鑑,明天只是引導,而今天才是最接近的可以抓住的真實。我們要真正去踐行量力而行,要學會調節自己的心,冷了就給它加溫,熱了,就給它降溫,淡了,我們要給予它豐富的色彩,太濃了,我們就還它一片清新。
  • 【江海騎士】鎖定《石頭記》修書人——吳梅村、冒闢疆(化名曹雪芹)接力完成;《紅樓夢》暗藏清宮懸案——順治董小宛傳奇故事浮出水面!
    若有不妥,俟再增刪之。雖不甚好,亦是盡心,故無憾矣。」根據這條批語,將此本定名為《癸酉本石頭記》。《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甲戌本》——第一回有:從此空空道人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為情僧,改《石頭記》為《情僧錄》。至吳玉峰題曰《紅樓夢》。東魯孔梅溪則題曰《風月寶鑑》。甲戌眉批:雪芹舊有《風月寶鑑》之書,乃其弟棠村序也。
  • 馬來人喜歡青色綠色,《紅樓夢》馬來文全譯本難道要譯成《青樓夢》?
    這可不是胡鬧,因為馬來人喜歡青色綠色,據說是具有回教意義;在伊斯蘭教義中,綠色為尊。那麼,《紅樓夢》馬來西亞全譯本譯者孫彥莊教授是怎麼處理的呢?敬請著眼。 我們先探討學者認為霍克思具「歸化法」的例子。一開始,我們就看到霍譯本中的以「紅」易「青」。《紅樓夢》中無數個「紅」,被他翻譯成green(青)。
  • 真的是和珅救了《紅樓夢》嗎?
    現在網絡普遍的說法也是:「和珅保住了《紅樓夢》,其實和珅還為《紅樓夢》、《四庫全書》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紅樓夢》當時叫《石頭記》屬于禁書,和珅每天都去向太后請安,每次只為太后說一段《紅樓夢》裡的故事,太后越聽越喜歡聽,覺得是本好書便讓和珅把書拿來,和珅只好為難地說,這書不能拿出來是禁書。
  • 傳播紅學經典 提高人文素養——走進巴中市紅樓夢學會
    向前介紹,《紅樓夢》又名《石頭記》《情僧錄》《金陵十二釵》《風月寶鑑》。「脂評」是「脂硯齋、畸笏叟、梅溪、松齋、棠村」等人對《紅樓夢》的評語的統稱,研究「脂評」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準確解讀《紅樓夢》。向前從書櫃裡拿出一本《乾隆甲戌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向記者介紹,其中的批註有眉批、行間側批、雙行夾批等。
  • 為什麼新版《紅樓夢》不再是「曹雪芹、高鶚著」,而是「曹雪芹著,無名氏續」?
    1951年,當時國內出版渠道還比較緊張,那個時候商務印書館和中華書局還在接受公私合營改造,人民文學出版社掛牌成立以後,為了滿足當時市場對圖書的需求,趕著出了一大批文學經典。當時為了保證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品質,對於中國的文學作品,第一版出版的時候都是用副牌「作家出版社」的名義試出,得到市場認可以後,再以人民文學出版社的名義出版發行。1952年,我們快速出版了《水滸傳》。
  • 有關主張高鶚是紅樓夢續作者說的資料匯總
    5、平步青《霞外攟屑》卷九《石頭記》(光緒八年<1882>刊本):初僅鈔本,八十回以後軼去,高蘭墅侍讀鶚續之,大加刪易.6、鐵珊《增訂太上感應篇圖說》子冊篇首(光緒十五年<1889>刊本):高蘭墅撰《紅樓》,終身困厄。
  • 俗說石頭記(紅樓夢)第一篇 從何而起,因何而傳
    令惜  編譯自曹雪芹/脂硯齋  石頭記一書所寫內容,就是石頭自身的一番經歷。
  • 陳維昭 |《紅樓夢》的作者到底是誰?
    待在下將此來歷註明,方使閱者瞭然不惑。原來女媧氏鍊石補天之時,於大荒山無稽崖煉成……頑石……誰知此石自經鍛鍊之後,靈性已通,因見眾石俱得補天,獨自己無材,不堪入選,遂自怨自嘆,日夜悲號慚愧。[10]這是曹雪芹對「石頭」——曹雪芹之前的那位作者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