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遺失的部分終於出世了 ——讀《吳氏石頭記》後二十八回有感

2021-03-01 李曉鵬博士

《紅樓夢》遺失的部分終於出世了

——讀《吳氏石頭記》後二十八回有感

李曉鵬

昨天熬夜讀完了《癸酉本石頭記》(又稱《吳氏石頭記》)後28回,非常確信這就是紅樓夢遺失的後二十八回原作者所著真本。多少年的疑惑全都解開了。結局太慘了,慘不忍睹。

我不是紅學專家,但是《紅樓夢》前八十回庚辰本和甲戌本也各讀過四五遍,從胡適到俞平伯到周老先生等大家的一些研究紅樓們的代表作也讀過,網上各種探軼閒聊也頗喜歡參與。這28回我只讀了一遍,沒有去做任何考證對照。裡面有些地方要想挑刺是能挑的出來的,比如林黛玉在危難關頭與賈府家人激辯男人應該怎麼樣才算是男子漢之類,似乎有些現代口語的痕跡,有後人傳抄修改的可能。但我仍然非常確信這是原著,因為《紅樓夢》作者的那種文字功底和寫作水平那絕不是能模仿得來的,這後28回整體來說文字之好、構思之神是超過了前八十回的。

前八十回的寫作水平有目共睹,所以很多人讀到程高本就不往下看了(我也是這樣),因為程高本後四十回寫作水平就掉下去了一大截子。讀一百二十回本就好像走路走著走著突然從懸崖上跌下去一般,是沒法讀通順的。還有一些好事者像什麼劉心武之類的續,那就不說了,我捏著鼻子也讀不下五百個字。

我自己也寫過一些書,非常理解作者構思一本書的那種思考過程。作者寫一半之後,若後人想要來續,難度極大。齊白石跟學生們說過一句話:「學我著生,像我者死」。文學藝術領域的頂級大師是無法模仿的。若有些人想要故意模仿紅樓夢,寫出來的東西一定是蹩腳的。若要把紅樓夢基本不漏破綻的接上,而且文字水平又不輸前八十回,而且還要保持原作的語言風格。那麼這個偽作者的聰明才智恐怕須得是原作者才智的兩倍以上,方能勝任。前八十回已經堪稱中國古典文學的巔峰之作了,難道原作者死後世上竟然會有文學才能倍之的人為之續書而自甘於不留名字默默無聞嗎?我是不相信的。

我個人寫作水平未必怎麼好,但對文字本身是非常挑剔了。單就小說來說,基本不讀翻譯過的外國名著,當代小說也很少看,只讀中國古典文學,此外也就是金庸了。核心問題不是故事,主要就是覺得文字讀著無法忍受。像莫言、高行健之流寫的那些個東西,簡直就是文字垃圾,用來侮辱中文的,得一千個諾貝爾文學獎也是無用。

這個二十八回本我只剛讀了一千字,就已經很確信這跟前八十回是一個作者所寫了。只是顯然前八十回是經過精心修訂的完成稿,而後二十八回還有些粗糙,但那種文學巨匠鬼斧神工攝人心魄的才華,是一以貫之的,絕無疑問。不需要再考證了。

昨天晚上雖然有很多事,但仍然毫不猶豫的放下一切,連夜讀完,一直讀到凌晨三點過。今天中午起來就早飯也不吃開始寫這篇文章。

只有讀完這後二十八回,才能理解前面八十回。之前包括俞平伯和周老先生在內的紅學專家們的各種分析跟這二十八回相比,都顯得非常小兒科了,就是文學天才和文藝工作者的區別。它的很多情節發展是讓我這種讀過多遍前八十回的人不敢相信,但是讀了之後又不能不相信,無法不相信的。仔細思考思考之後,才發現前八十回確實是那個意思,只不過未讀這二十八回之前自己想不來而已。

像寶玉的婚事。看了前八十回的判詞等暗示,都知道寶玉和黛玉是結不成婚的,而寶玉是和寶釵結婚的。所以有人就推測這是賈母死後王夫人力主促成的。因為王夫人和薛姨媽是親姐妹嘛。而黛玉是賈政妹妹的女兒。一般外婆(賈母)疼愛外孫女是天性,而嫂子(王夫人)和小姑(黛玉之母)則往往沒有什麼親情。但這二十八回本裡面,賈母去世以後,賈政提起寶玉的親事,王夫人一開口就是黛玉,沒有給賈政任何選擇,完全沒有提包括寶釵在內的任何替代人選。

這個看起來突兀,但細想之下其實必然如此。因為王夫人就寶玉一個命根子,這個親兒子的幸福是比什麼都重要的。寶玉每天幹了什麼,她肯定是天天盯著有人給她匯報的,很多事她嘴上不說但心裡知道。像寶玉只喜歡黛玉這麼明顯的事情,當媽的會不知道?如果強迫寶玉娶寶釵,會有什麼後果,她肯定翻來覆去想過。此外寶釵還有薛蟠這麼一個到處闖禍的哥哥,將來保不定會出事連累到寶玉。這些事情她必然早想好了。娶黛玉,然後找個懂事的襲人來幫襯著。站在當媽的角度來看,這就是最好的安排。

而賈政竟然也沒有提寶釵,卻說的是妙玉。一方面是擔心薛蟠,一方面似乎也對寶釵的人品有些意見。寶釵在同齡人中算早熟有心計的,但這點心計在賈政王夫人這樣的過來人眼裡還是不難看穿的。這一點上賈政和王夫人完全一致,都沒有把寶釵列入考慮的範圍,初一看頗為驚訝,細想之下也是理該如此。妙玉其實是賈政早安排好的人選,因為他跟妙玉父親關係好,早年把她接到大觀園來住就是為的這個。對於寶玉對黛玉的感情,賈政常年在外不太了解。他更多的從黛玉身體不好、性格冷漠這些比較淺的方面來看待寶黛關係的,而不像王夫人那樣心細。後來王夫人意外去世,賈政在跟寶玉談了之後,對自己的意見作了修正,讓妙玉為正,黛玉為副,兩個都嫁給她。寶玉竟然同意了。但妙玉經過反覆思考,知道他這是被逼所為,遂偷偷離開賈府獨自遠遊去了。賈政也就同意了寶黛的婚事。

後來寶釵的表現較為惡劣,設計害死了黛玉。而且這個計策是非常惡毒的。這是一大想不到。黛玉死後她和寶玉結婚,天天逼著寶玉讀功名,寶玉無法忍受遂離家出走多年不歸。在這種情況下,寶釵偶遇賈雨村,覺得賈雨村才是一心功名、有雄心抱負的男子漢,喜歡上了這個老男人。當時賈家薛家都完全敗落,賈政、王夫人、薛姨媽和薛蟠都已死,寶釵竟然甘心嫁給雨村作了妾。後來她命運還可以,雨村正室死後就把寶釵扶正了。二人感情很好,對於經濟仕途的學問有說不完的共同語言。賈雨村也一直步步高升,寶釵當了幾十年的賢內助,這段時期應該是她十分幸福的時光。雖然後來賈雨村犯案抄家,她又跟著他被發配東北,最後死在那裡,但相對於其她女孩兒來說,已是最好的結局,畢竟享受了多年幸福的家庭生活。

若單看前八十回,雖然覺得寶釵功利了一些,但絕想不到她對寶黛這樣無情。可細想之下,前八十回仔細描寫「冷香丸」,說她的冷是娘胎裡帶來的寒毒,其實已說的頗為刻毒了。而賈政王夫人完全不考慮寶釵,對金玉良緣的說法不屑一顧,看似奇怪,實則必然。這些說法,在前八十回沒有回應,是應在後二十八回的。

參與害死黛玉的人裡面,還有鴛鴦。這也是一奇。因為她在前八十回裡面扮演的是受迫害被逼反抗的正面形象,同時對賈母十分忠誠的。但其實她作為賈府裡的底層奴婢,對整個賈府上層一直懷恨在心。不僅僅是恨一個賈赦,除了賈母外幾乎所有的人她都恨。賈赦說她想嫁給寶玉,她是非常憤怒的。寶玉逗她玩兒,在寶玉看來是親暱的舉動,在她看來則近乎於侮辱,不過不得不強顏歡笑罷了。賈家敗落以後,她一直想找機會報復並且佔據一些賈家財產。只不過一直沒找到機會。後來參與害死黛玉,有被逼的成分,也有自願的成分。

這二十八回和前八十回的判詞和脂批是完全對得上的。但是它不是那種感覺——根據脂批去編故事。而是渾然天成,既合理又奇妙,不是通過探軼考證能想出來的。看了之後就知道,一定是這二十八回故事先寫成,脂批和判詞再來根據它來寫的。

全書原本是明末著名詩人吳梅村所作(也可能是別人所作而吳梅村保存的),後來到了曹雪芹手裡。他看了之後估計是很激動,聯想到自己家族敗落的經歷,對全書的悲劇性情節特別有感悟,於是用畢生精力對其進行增刪潤色,基本完成了前八十回,後二十八回沒修改完就去世了。作者前八十回就是在拉弓,後二十八回是在放箭。前八十回竭盡全力描寫了一個世外桃源一般美好的世界,年輕富貴的男孩和女孩們在大觀園裡嬉戲打鬧。外面世界的險惡雖然偶爾會滲透進一些到這個桃花源裡,不過都是伏筆引線,不影響整體安靜祥和的美好氣氛。讀完之後是一種十分舒適悠閒的體驗,適合在一個陽光美好的下午,泡上一杯清茶,在一個窗明几淨的地方細細的品讀。裡面有些不祥之兆難免讓人為未來擔心,但也不會影響閱讀心情。

然而這一切原來都是作者狠心的安排,把這些寫的越美好,後來撕碎了給人看,才能越顯得慘烈無情。作者撕碎的不僅是那麼一個大觀園的美好生活,還有就是很多前八十回看起來還不錯的人的人性,讓人產生一種更深刻的絕望。最後的悲劇不是以曹家犯事被抄家為背景來展開的,而是以明朝滅亡的大背景來展開的。曹雪芹不過是根據這個大悲劇,結合自家的家庭遭遇來對原稿進行補充修改罷了。原作者的立意比曹雪芹更高,不是寫的自己家庭的悲歡離合,而是深刻的亡國之恨。所以他才能這麼狠心,把這些的美好寫的那麼慘、那麼痛。前八十回的王熙鳳判詞「凡鳥偏從末世來」,只有看了二十八回才明白,它真的是寫的末世,一個國家一個王朝的末世,不是寫的家族衰敗。這似乎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它會失傳數百年。程高本有可能不是高鶚出於興趣續的,而是滿清貴族讓他們補上的,以替代原來的二十八回本,不希望它流傳。程高本和這個二十八回本之間,有些內容是重合的,應該是高鶚從這個本子上抄了一部分過去。加上這二十八回之後的紅樓夢,是比之前的八十回本更偉大更深刻的文學作品。中國古典文學的最高成就如果由八十回本來代表,我覺得是分量不足的。只有加上這二十八回之後,它才配得上中國古典文學史巔峰之作的桂冠。

=================

作者:李曉鵬 博士,著有《從黃河文明到一帶一路》。

相關焦點

  • 《吳氏石頭記》:可能是最接近紅樓夢真實結局的續書
    我初讀紅樓夢的時候年紀還小,在成長中一次次重讀,心裡積攢了幾個疑惑。但當我試圖從各種版本中尋找解答,甚至看了各個版本的續書之後,仍就不能得到滿意的答案。但,《吳氏石頭記》幾乎解答了全部。(一)被抄家能不能算末世?紅樓夢中屢屢強調末世的概念:「凡鳥偏從末世來」,「生於末世運偏消」等等。什麼算末世?
  • 品《紅樓夢》三大寫作方法 ——讀《紅樓夢》有感
    品《紅樓夢》三大寫作方法——讀《紅樓夢》有感「字字看來皆是血
  • 《紅樓夢》原名《石頭記》,其更名之路何以說曲折而又玄妙?
    然,《紅樓夢》廣泛問世之前並不叫《紅樓夢》,叫《石頭記》,後又稱《情僧錄》、《風月寶鑑》、《金陵十二釵》等等。 那,《石頭記》何以更名為《紅樓夢》,有何玄妙之處?
  • 【江海騎士】鎖定《石頭記》修書人——吳梅村、冒闢疆(化名曹雪芹)接力完成;《紅樓夢》暗藏清宮懸案——順治董小宛傳奇故事浮出水面!
    -1672吳梅村作《風月寶鑑》一書,共108回;2. 1673-1682有先人幾番增刪皆不如意;3. 1683-1693冒闢疆在《風月寶鑑》基礎上潤色修改,哭成《吳氏石頭記增刪試評本》;4. 1694-1711冒丹書、冒褒重抄評《石頭記》,留下《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吳梅村《風月寶鑑》   吳梅村,
  • 癸酉本石頭記:賈寶玉為何主動攆走襲人?七十七回原文,說了一半
    《癸酉本石頭記》中關於襲人結局的描述和高鶚續本有較大的不同,高鶚續本認為,賈寶玉離家出走,歸期遙遙不定,王夫人和薛寶釵心疼襲人,為襲人後半生幸福考慮,決定把襲人嫁給蔣玉菡,自此襲人離開賈府。
  • 說說脂本《石頭記》的那些事兒(二)
    (另:看得吃力的也可先看看「咖啡隨筆」公號(註:上述引文作者)簡約版《紅樓夢》版本系列,一共13篇,讀起來比較輕鬆,評點自有主張,點擊連結進入可進入最後一篇《<紅樓夢>版本(13)》)上一回已經說完《石頭記》抄本系列中最重要的三種本子:甲戌本、庚辰本、己卯本,接下來這些版本不如前面幾個有名,但亦有不少有趣的故事。
  • 一本真正通往紅樓夢秘境之書——《賴曉偉重評石頭記》!
    【讀紅樓,品人生。一冊《賴曉偉重評石頭記》在手,或穿越時空,從容淡定出入紅樓,近距離聆聽作者的脈動……】百年來,紅學走進了死胡同。2017年它來了,像一陣清新的風,給《紅樓夢》痴迷者帶來了全新的視野,完全不一樣地解讀。
  • 《石頭記》與《紅樓夢》| 《西江月》後記7
    《紅樓夢》的前身是《石頭記》。曹雪芹根據《石頭記》的底本加入曹家的經歷,修訂成了《紅樓夢》。
  • 《紅樓夢》中《葬花吟》是洪升所作崑曲《石頭記》中的一段唱詞
    (批2)【奇文異文,俱出《石頭記》上,且愈出愈奇文。】『葬花吟』一詞名,查八十回本小說《石頭記》或百廿回《紅樓夢》或《金陵十二釵》,俱不見此名。這就是說,批書者畸笏叟的用詞,不是出於小說《石頭記》,而可能取自於洪升的遺作崑曲《石頭記》劇本中的一大段唱詞的命名。批書人有意混混淆或許又是分清。批評者畸笏叟就是晚年的曹,心裡最明白。
  • 散落了200多年的脂硯齋珍貴評語,都在這版《石頭記》裡
    而詩詞君更推薦讀脂評本,因為——脂評本更接近原著面貌《紅樓夢》原名《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石頭記》在最早傳抄行世時就帶有脂硯齋的多次評點,這些評點或者批語是最符合曹公思想的,也是閱讀紅樓夢過程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 《紅樓夢》原名《石頭記》,乃是作者為自己和國家撰寫的墓志銘
    大家都知道,《紅樓夢》這本小說的原名叫做《石頭記》,是原作者經過慎重考慮之後親筆所題寫的。 如果單從商業的角度來分析的話,《紅樓夢》這個名字確實顯得華麗一些,比《石頭記》書名更有賣點。可要是從全書的立意本旨來分析,《石頭記》才真正算得上是一個可以統領全書的絕佳名字。《石頭記》,顧名思義就是在講石頭的故事。作者在書中第一回裡就已經很清楚地向讀者朋友們敘述了緣由。
  • 癸酉本石頭記:夭亡兩年無人知,賈迎春悲涼的一生,堪比香菱
    薛蟠雖然也是好色、好賭之人,但是薛蟠並不酗酒,《紅樓夢》前八十回幾乎沒有薛蟠酗酒打人的事情,反而出現了喝醉調戲他人被打的現象。其次,薛府是詩禮名族府邸,薛蟠再無能,他不會做出太出格的事情,薛蟠不會和《金瓶梅》中西門慶一樣,不顧兄弟情誼,淫亂兄弟妻女。
  • 蔣勳:覺得《紅樓夢》後四十回「面目可憎」,是不是一種偏見?
    聽到學生敘述她先生如何被線裝《石頭記》嚇到,我覺得抱歉,因此又推薦了一九八二年馮其庸領導團隊校勘整理的一百二十回本《紅樓夢》。石印本《石頭記》有八十回,這個本子有一百二十回,故事完整,校訂註解詳細。書前有插圖,是近代畫家繪作,不及清代改琦(一七七三—一八二八)畫得古雅。敷彩濃豔,造型寫實,已受西畫影響,對大眾來說,也還賞心悅目。
  • 蔣勳:覺得《紅樓夢》後四十回面目可憎,是一種偏見嗎?
    聽到學生敘述她先生如何被線裝《石頭記》嚇到,我覺得抱歉,因此又推薦了一九八二年馮其庸領導團隊校勘整理的一百二十回本《紅樓夢》。石印本《石頭記》有八十回,這個本子有一百二十回,故事完整,校訂註解詳細。書前有插圖,是近代畫家繪作,不及清代改琦(一七七三—一八二八)畫得古雅。敷彩濃豔,造型寫實,已受西畫影響,對大眾來說,也還賞心悅目。
  • 脂評本《石頭記》︱ 散落了200多年的脂硯齋珍貴評語
    即使讀過程高本紅樓夢(我們通常所見的版本),再讀脂評本也常常忍不住拍案叫絕。線裝書局新出的此版,在版本上作了狠多考量,比較集大成。簡體橫排,雙色印刷,每章回雖前有《凡例》,中有評註,讀起來卻一點不費勁。同時將八十回紅樓巨著,拆分為4本,免大部頭之苦。
  • 【四川】王嘉莉《讀「紅樓夢」有感》指導老師:劉白昊
    點上方藍字中外人民作家網再點關注 長按文末二維碼 點擊作家網投稿 平臺作文被《人民日報》《中華網》《百度》《搜狐》多家報刊網站轉載讀《紅樓夢》有感晉陽小學 王嘉莉曹雪芹寫的《紅樓夢》這本書大家一定都非常的熟悉了,今天呢,我就和大家談一談《紅樓夢》第七十回——《紅樓春趣》。《紅樓春趣》這篇文章主要寫講述了:賈寶玉和林黛玉等人在院子裡放風箏、去晦氣的健身活動。人們放風箏時沐浴著陽光,呼吸著清新的空氣,仰望著藍藍的天空,凝神打線奔走,有張有弛,給人們帶來了歡樂。
  • 紅學會長揭秘:曹雪芹寫完了《紅樓夢》,80回後不幸被借閱者弄丟了
    已出版的《紅樓夢》古抄本包括: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王府本(或稱:蒙古王府本)、戚序本(又稱《戚蓼生序本石頭記》)、俄羅斯藏本(又稱列藏本)、舒序本、夢稿本(又稱楊本、楊藏本)。不少讀者好奇:《紅樓夢》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古抄本?我們為什麼要看這些古抄本?3月21日,人民文學出版社舉辦線上直播活動,邀請中國紅樓夢學會會長張慶善先生為讀者解答此話題。
  • 前浪淌過的後浪重溫,讀《紅樓夢》,還要讀脂硯齋評的《石頭記》
    在世界文學史上,少有文學作品尚未寫完,就被世人爭相抄謄傳頌,而《石頭記》無疑就達到了這樣一個高度。自古文人相輕,在文字獄盛行的清朝,而曹雪芹先生寫出的這部"有所指的"大作,卻能讓文人為其作枝蔓,讓大清統治者想禁都禁不了,這無疑也是文學發展史上的一個奇蹟。
  • 這就是紅樓夢後數十回故事?其實和幼兒動畫片情節一般經不起推敲
    最近捧了一本《癸酉本石頭記後28回》粗看了幾回,感覺與《紅樓夢》相去甚遠,比起一百二十行通行本《紅樓夢》高鶚所續的後四十回還要難讀。高鶚所續後四十回雖然比不上原著前八十回,但總體而言大致還有個原著的「章法」在,故事情節皆在「規矩」之內,能讓人窺見幾分原著的影子,還是古人所作。
  • 《紅樓夢》原名為何叫《石頭記》,與石頭一點關係沒有,而是這個
    《紅樓夢》最初的的名字是叫《石頭記》,在書中給的出解釋是,因為這本書在一塊,女媧補天的遺留的一塊頑石上面,記錄的文字,不過在書中很多地方都是欲蓋彌彰的寫法,書中還說裡面的故事沒有什麼歷史原型,其實整部書,就是一段歷史,裡面的人物,很多映射的都是歷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