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文學史上,少有文學作品尚未寫完,就被世人爭相抄謄傳頌,而《石頭記》無疑就達到了這樣一個高度。自古文人相輕,在文字獄盛行的清朝,而曹雪芹先生寫出的這部"有所指的"大作,卻能讓文人為其作枝蔓,讓大清統治者想禁都禁不了,這無疑也是文學發展史上的一個奇蹟。
這部大作究竟在哪些方面,值得讓天下人爭相拜讀、互為推薦呢?這就有得說道了,我們首先從文學造詣上來看曹雪芹先生的神思鬼筆。
從脂硯齋批《石頭記》中可以看出,整部書句句有深意,段段有暗指。往往開頭草蛇灰線,使人讀後思想聯翩,而後伏脈千裡,結局又出人意料,但再從整體來看,又覺得渾然一體不出大旨。這樣一部宏篇巨著,曹雪芹先生能夠做到首尾呼應、互為表裡,不得不說這寫作手法實在高明。如書中明寫金陵十二釵唱曲,暗喻主要人物的結局,意境之精深,讓人讀完後不由自主的拍手稱快。我們不妨來看看此例:《枉凝眉》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須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把書中天上掉下來的林妹妹,與世間無雙情種賈寶玉,通過"閬苑仙葩"與"美玉無瑕",暗指出兩人的天造地設;後面的唱曲又道出了他們最終有緣無份的無奈嗟呀。當我們初看此段,只覺得曲韻優美,詞意悠長。等到我們讀完整部《石頭記》,猛回頭才發現,原來"還淚仙姝"與"多情公子"一切的一切,都已經如唱曲般編排好了。讓人不由得感嘆,在封建社會,普通人如何能逃得出「皇天」的安排。在書中此例還有很多,如對賈雨村的描寫,如對開頭門子的出現等等,都為整部書後面情節的展開,作出了提綱挈領的作用。讓人不由得感嘆,曹雪芹先生的寫作思想,是多麼的恢宏。
再看看書中對世間百態的描寫,讀之使人如親臨其境,思之讓人如已在其中,刪一字則意境不全,增一詞如畫蛇添足。可見曹雪芹先生下筆之慎重,殫精竭慮可見一斑。書中所寫"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正是作者在寫作時心裡自己感動的真實寫照。我相信很多文學創作者都會有這樣的時候,當你深夜伏案精思,寫出一篇好文章時,你是不是有一種驚心流淚的感覺。更何況曹雪芹先生這樣一部字字可推敲,章章藏大義的宏篇巨著呢?我們來看看此段:說著大家來至秦氏房中,剛至房門,便有一股細細的甜香襲人而來。寶玉覺得眼餳骨軟,連說:"好香!"入房向壁上看時,有唐伯虎畫的《海棠春睡圖》,兩邊有宋學士秦太虛寫的一副對聯,其聯云: 嫩寒鎖夢因春冷,芳氣籠人是酒香。 案上設著武則天當日鏡室中設的寶鏡,一邊擺著飛燕立著舞過的金盤,盤內盛著安祿山擲過傷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設著壽昌公主於含章殿下臥的榻,懸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聯珠帳。寶玉含笑連說:"這裡好!"秦氏笑道:"我這屋子大約神仙也可以住得了。"說著親自展開了西子浣過的紗衾,移了紅娘抱過的鴛枕,於是眾奶母伏侍寶玉臥好,款款散了,只留襲人、媚人、晴雯、麝月四個丫鬟為伴。秦氏便吩咐小丫鬟們,好生在廊簷下看著貓兒狗兒打架。 那寶玉剛合上眼,便惚惚的睡去,猶似秦氏在前,遂悠悠蕩蕩,隨了秦氏,至一所在。
短短幾百字,把一幅香閨春睡圖,生動的帶入到我們的眼前,讓人不知不覺也隨著寶玉前入太虛幻境,同領警幻仙姑之旨。作者在著作中此類的描寫還有很多,如"慶壽辰寧府排家宴"及"史太君兩宴大觀園"中,還有更多此類的描寫。用樸實的文字描繪出生活的細節,而又賦予生活高尚之美,這曹雪芹先生的手筆真是獨到。
再結合曹雪芹先生生活在清朝,而此《石頭記》也暗喻了清朝的腐朽統治難以長久。在文字獄盛行的清朝,曹雪芹先生還能用史筆,以小說的形式刻畫出統治者的事跡。不得不說,曹雪芹先生藝高人膽大。這些我們可以從"賈元春才選鳳藻宮 秦鯨卿夭逝黃泉路"與"史太君破陳腐舊套 王熙鳳效戲彩斑衣"等章節中一窺端倪。
通過樸實的語言描繪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同時又超出生活表象的時空範圍,一部《石頭記》確實起到了曹雪芹先生要石破天驚的效果,同時也帶給後人無盡的思考。這樣一部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宏篇巨著,我們真的要熟讀精讀。
讀書要讀名著,精讀要看精批。脂硯齋評批的《石頭記》,能讓我們看到一個真實的"紅樓之夢"。歡迎各位評論、關注加轉發,再向字字之名私信要《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的精美原版電子書用於免費交流。
文章源自本人,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