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去道士家赴宴,隨手寫下一首千古佳作,詩中充滿了「仙氣」

2021-01-16 糖糖好物精選

幾日不見甚是想念,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寧先生。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幾千年下來,傳世的詩詞何止千萬首,這些都是屬於我們的文化瑰寶和精神財富,而今天要介紹的名篇佳作是什麼呢?快來看看吧!

說起詩歌文化繁榮的朝代,那麼第一個想到的大概就是唐朝。在歷代皇帝的英明領導下,唐朝的文化領域可謂是空前的繁榮,可以說得上是百家爭鳴。唐代眾多的詩人們,給我們留下了不計其數的名篇佳作。而唐詩之所以有這麼大的影響力,最重要的一個原因便是唐詩夠美,唐朝尚法度,所以在詩歌表現上有一種獨特的莊嚴之美,許多詩人在詩歌創作上均體現了這種唐詩的美感。

今天要為大家介紹一首詩,不僅美,而且充滿了「仙氣」。那你一定覺得這首詩是李白寫的,其實不然,不僅是李白,唐代很多詩人都有這種「仙氣」。連李白自己都對這位詩人讚不絕口,還寫下了「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這樣的詩句。那麼大家一定知道是孟浩然了,今天便要介紹孟浩然一首很有「仙氣「的詩《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林臥愁春盡,開軒覽物華。忽逢青鳥使,邀入赤松家。 金灶初開火,仙桃正發花。 童顏若可駐,何惜醉流霞。

孟浩然大家應該可以說是熟的不能再熟了,他作為一名山水田園詩人,所作的詩妙趣橫生,洋溢著熱愛生活的感情,而這首詩便是孟浩然以一位隱士的身份,在梅道士山房參加宴會時寫下的。這首詩大概的意思是:我於山林的上方躺臥,欣賞著山中美麗的風景,這時梅道士突然叫我去赴宴。說房裡的煉丹爐剛點起火,房門外的桃花正在盛開。如果前去便可以留住青春,那我今日一定會一醉方休。

這首詩主要描寫了道士生活地方的景物,同時從側面也能看出詩人非常的熱愛生活。詩的前兩句先寫到了詩人日常的生活狀態。雖有美景,但卻短暫,詩人不禁憂愁,這就為下文做了鋪墊。而三四句寫到道士邀請自己去赴宴,詩人自己與道士交情極好,知道他請自己前去赴宴,不由得萬分心喜,之前的愁苦頓時煙消雲散。

而五六句才具體寫自己前去赴宴的情景。但是詩人卻沒有著重的寫到宴會的具體情況,反而是對道士所住地方周遭的景色做了一個描寫。這裡風景優美,仙氣瀰漫,詩人不禁流連忘返。而結尾兩句則有一種「仙氣」。詩人自己是以隱士的身份前去赴宴,所以借用了許多跟仙道有關的道家術語,例如「仙桃」、「駐顏等。給這首詩賦予了一種別致的仙味。字裡行間透露著詩人一種向道之心。

孟浩然的這首詩不同他一般的山水田園詩,這首詩下的詩人是詼諧幽默的,使用了很多道家才會用到的專業術語。一方面表現了詩人不拘小節、灑脫的風度,另一方面也能看出詩人跟梅道士的情誼,雖然是一首應酬詩作,但是卻布滿仙氣,天真自然,妙句天成。

好了,今天的詩詞鑑賞就到這裡了,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不妨給老寧小小的點一個贊和點一點關注哦。我會不斷的進步,爭取為大家繼續帶來更多更好的詩詞鑑賞,我們下期再見吧!

相關焦點

  • 孟浩然最經典的一首詩,渾然天成,最後兩句更是妙絕古今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李白的這兩句詩直白的表達了對孟浩然的敬慕之情。孟浩然比李白大十二歲,在李白尚未成名之前,孟浩然已名動天下,但是他倆一見如故,志趣相投,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也成為唐代詩壇的一段佳話。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造詣非凡。
  • 孟浩然的《過故人莊》是一首怎樣的詩,詩中的「故人」又是誰呢
    《過故人莊》是孟浩然的一首五言律詩,詩中不光表達了詩人對田園風風光的讚美,也寫出了朋友間(「故人」)的真摯友情,《過故人莊》是孟浩然的詩歌代表作,歷來都受到人們的好評。孟浩然要去廣陵(揚州),李白在黃鶴樓為孟浩然餞別,還寫下了這首送別詩:「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這首詩也成為傳誦千年而不衰的送別名詩,李白口中的「故人」就是孟浩然。
  • 孟浩然十四首詩入選《唐詩三百首》,您讀過幾首?最喜歡哪首詩?
    而這十四首詩也確實都是佳作,幾乎每首詩都有千古名句常為人吟誦,那麼,那首詩才稱得上是孟浩然的代表詩作呢?六甲番人點評:這應該算是孟浩然最著名的一首詩了,相信不會有人沒讀過這首詩,而不同年齡段的人們讀這首詩都能讀出不同的味道。
  • 慈禧給母親祝壽寫下一首詩,其中一句流傳至今千古傳唱!
    這首詩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其中最後一句更是流傳至今千古傳唱的佳句。如今許多人都知道「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句話,但卻鮮為人知道它的出處,實際上,這句話就是慈禧給母親祝壽寫下的一首詩。慈禧雖然慈禧遺臭萬年,但是慈禧曾經做過一首詩,老人們經常掛在嘴邊,其中最後一句流傳至今千古傳唱! 據慈禧的後人葉赫那拉·根正在《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后》中講過一件小事,頗能體現這個政治強人柔軟的一面。
  • 劉長卿一首充滿禪理的詩,去山中尋人不見,但獲得了精神上的升華
    詩人可以信手拈來皆成經典,有的時候以自身真實的感受,描寫了心理的變化,正是這種真實的描寫,也讓作品充滿禪理,有著詩人對於人生的思考,每一句都有深意;其中最典型的要數劉長卿的這首《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當時詩人興致勃勃去到山中拜訪一位道士,但是去到了山中沒有找到,這個時候詩人在滿山尋找
  • 孟浩然 | 將田園生活過成一首詩
    夏日南亭懷辛大孟浩然(唐)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 18歲的李白尋訪道士不遇,卻發現世外桃源,寫下一首優美的詩
    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無疑是唐代詩人中最另類的,他的詩歌,自帶仙氣,被稱為「詩仙」。李白的一生,也十分熱衷於求仙問道,他渴望超脫世俗,過仙人一般的生活。李白青少年時期,曾在四川戴天山中讀書,這裡山清水秀,環境幽雅,是修道的好地方。
  • 從小離開家鄉,再次回家時卻已經是五十年後,寫下一首詩流傳千古
    在鄉親們的歡送聲中,這位年輕人背著包袱去往京城上班了,剛開始初授國子四門博士,後來唐玄宗繼位後又不斷的調整部門,最終成為太子賓客、銀青光祿大夫兼正授秘書監,大家都給他起了一個「賀監」的稱號。賀知章閒暇之餘也會與一些風流雅士吟詩作詞,與他的小老鄉張若虛、張旭、包融被稱為「吳中四士」,除此之外因為平時喜歡喝兩杯,喝了以後喜歡作詩,又被稱為「飲中八仙」,這還沒有結束,不知道誰又將他拉入了一個「仙宗十友」的隊伍裡,這個隊伍中不乏李白,孟浩然等一些大詩人,看來我們這位「賀監」在江湖上名氣挺旺盛的。
  • 李白喝醉了酒後寫下一首詩,通篇句句是經典,讀來令人拍案叫絕
    李白是唐朝最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而且他的詩大多都是通俗易懂,有的時候只是那麼信手拈來,但是充滿了高遠的意境,讀來也是朗朗上口。例如《靜夜思》、《將進酒》、《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望廬山瀑布》等等,那都是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
  • 白居易滿頭白髮參加賞菊宴會,寫下一首趣詩,末句的妙喻千古流傳
    如果給唐代詩人分類,相信白居易會被很多人歸到現實主義詩人的行列中去,的確,他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名篇,如《琵琶行》、《觀刈麥》、《賣炭翁》等,都是反映現實社會現象的佳作,大有一種悲天憫人的氣概。但這樣的詩,讀起來也有一種壓抑之感,有著些許的哀悽之美。
  • 孟浩然心情鬱悶寫了首詩,其中10字最為出名,抒發懷才不遇的感慨
    他敬愛的這位「孟夫子」就是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孟浩然。孟浩然也算是一個異類了,在盛唐是,在中國文壇上也是。古代讀書人都是尋找各種機會爭取進入仕途,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可是孟浩然卻偏偏要走一條異於常人的道路,他要做個隱士。孟浩然在青年時期,就隱居於鹿門山。可是更令人意想不到的,他到了中年竟然又下定決心要參加科考進入仕途。
  • 解讀《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送別詩中的惜惜相別,是真朋友嗎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詩仙李白的一篇名作。小學四年級就學習了這首詩,這首詩幾乎以白描式的語言,描寫了李白在黃鶴樓送別孟浩然去揚州時的場景,通俗易懂、畫面感強,詩中深刻地體現了李白和孟浩然這一對忘年之交的朋友,在惜惜相別時的情深意長。
  • 唐詩中很絕妙的一首詩,不僅詩成千古名作,還出了2個成語
    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著名詩人,更是創作出了一首首千古名作,成為無數中華兒女的精神食糧。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登科後》,便是唐代著名詩人孟郊所創作的一首千古名作。身為苦吟詩人的代表,與賈島合稱「郊寒島瘦」,並有著「詩囚」之稱的孟郊,相信大家並不陌生。畢竟孟郊的那首歌頌母愛的唐詩《遊子吟》,可謂是家喻戶曉的不朽詩篇。
  • 孟浩然是一位田園詩人,他的《春曉》一詩,體現了詩人的田園情懷
    孟浩然和他們都建立良好的友誼。尤其是李白,曾經在武昌黃鶴樓送別孟浩然去揚州時,寫過一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詩,詩因人而名垂青史,人因詩而揚名千古,兩人的深情厚誼也被載入這首詩中,在長安待了一段時間後,孟浩然又遊歷了很多地方,其實孟浩然的性格更適合過這種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生活,寄情于田園之間。
  • 李季蘭:一生未出嫁的才女,寫下一首詩道盡夫妻之情,成千古名作
    01在這些不出名的詩人中,他們的才華是體現在他們所寫下的詩裡的,其中有一位就是這樣,她叫李冶(李季蘭),是唐朝的一名女性詩人。但是李冶這個一生未出嫁的女子卻用了一首詩,短短的四句話理清了夫妻之間的感情問題。李冶是一個很有才華的女子,在六歲的時候就寫出了一首詠薔薇的詩,但是詩的內容在她的父親看來卻是不詳的,他認為李冶六歲就知道了待字閨中的女子心緒比較亂,長大後將會一發不可收拾。
  • 「嘴賤」詩人,寫下一首千古狂詩被貶,回來後又寫千古狂詩又被貶
    唐詩領頭人李太白,曾仗入宮殿飲酒賦詩,與玄宗稱兄道弟與貴妃花前月下,可卻是為永王李璘寫了幾首詩,就被無限期發配夜郎。宋詞領導者蘇子瞻,曾邀歌赤壁,繾綣密州,卻因不滿朝廷政議而犯下「烏臺詩案」,險些丟了性命。詩以明志,詞以言情。借詩詞來說話的作者大有人在,過過嘴癮是文人最喜歡幹的事兒。結果有好有壞,有過了嘴癮還相安無事的,有藏了玄機還平步青雲的,當然也有因為玩大了而被免職罷官的。
  • 孟浩然:有才,任性
    求仕失敗的孟浩然,懷著失落和憤懣,回到了故鄉襄陽。時近新年,眼看時光飛逝而自己一事無成,徒添白髮,詩人滿腹牢騷又無可奈何,不由作此激憤之語。後世傳說孟浩然因在皇帝面前誦此詩而被黜,陰錯陽差,成就了這「一生失意之詩,千古得意之句」。
  • 蘇軾被貶黃州,心情低落遊歷赤壁,隨手寫下一首詞,卻傳誦至今
    但如果要評價說唐詩宋詞中的巔峰之作是哪一首?今天史官就要和你好好談談。不得不提起蘇軾的詞作《赤壁懷古》,它絕對屬於宋詞的詞作巔峰之一。不止我認為,很多文學大家認為確實是宋詞的巔峰之作。蘇軾,絕對是個很優秀的詞人,身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詞既能豪邁恢宏、也能婉約清新,與辛棄疾並稱為「蘇辛」,個人覺得他可以坐上宋代詞人的頭把交椅。
  • 蘇軾隨手題了一首詩,本是惡俗婚鬧,卻成千古絕唱!
    無可奈何的蘇東坡,只有投身古詩詞創作,寫出一首首技藝熟練的名作佳作,於小故事中意會大情與理,非常值得玩味。正由於蘇東坡承受過那麼多挫敗,他怕了,怕再被有心之人雞蛋裡挑骨頭,從文字裡尋找忤逆的直接證據,因此他學乖了,學著給自己的諷刺與謾罵鍍上一層詩意的外殼,將不滿意掩藏於一字一句,這般便可安心醉古詩詞。
  • 湖北詩人孟浩然,是真的願意隱居嗎?一首詩找到答案
    其中尤以「詩佛」王維最有名,他寫的田園詩「身喧亂石中,色靜深松裡」、「一生幾許傷心事,不向空門何處銷」,不但道出了隱居的事實,還幾度生出遁入佛門的想法;更有詩人韋應物,年少時紈絝放縱,所幸後來看透了繁華世俗的淺薄,「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終究於山中幽居時,留下了無數經典的山水詩作。而在眾多的唐朝隱士中,不得不說到的還有詩人孟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