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海更深》這部電影讓我深思,比海更深的到底是什麼?

2021-01-18 7明朗的娛樂圈

看完《比海更深》的當天晚上感覺心裡一直種說不出來的情緒,有種覺得只有自己感覺到的東西被人看穿的感覺。從未露面的父親更是沉迷於賭博彩票,不會照顧孩子家人。到現在,我也不知道比海更深的什麼了。是愛還是親情? 我想可能最後有彩蛋——爸爸和兒子買的那些彩票可能真會中大獎,然後前妻回心轉意,奶奶不用租宿舍公寓搬進一個可以一家人同住的大房子。

男主可以給兒子買個可以銘記一生的好的棒球手套。哪怕失敗的人生,也一樣應該得到尊重。我還從來沒有感受過比海更深的愛。因為沒有所以才活得下去。就像我這樣,也開心地過著每一天。也許那種擁有過激情燃燒般愛情的人,才無法快樂地過上安穩平淡的生活。邋遢沮喪一事無成的離婚中年大叔,在一晚颱風夜,與母親,前妻,兒子共處,颱風夜後,好像什麼都改變了,又好像什麼都沒改變,再失意的人生也得往前走呀。

喜歡是枝裕和的電影,閒來周末打卡一部,嗯,不一樣的配方,熟悉的味道,是枝裕和的電影看完總是很溫暖很治癒,總能把一地雞毛的生活粹練成金,好像什麼都沒講述,卻又好像什麼都講明白了,大概就是潤物細無聲吧。不盡人意的人生,也有存在的意義。就像老媽陽臺上的那株植物——(這棵樹)沒開花也沒結果,不過還是有用的。誰說人間溫情不是人生的恩賜呢。

這部電影看起來真的好平啊,還沒感覺到有什麼劇情波動,一轉眼,進度條已經快完了。故事裡的主角,人生也很平凡,甚至說有點失敗。哪有什麼波瀾壯闊的人生,慘澹的境遇正在太多人身上發生。無限接近現實,沒有無緣無故的神力,也沒有突如其來的好運,有的只是平平無奇的自己掙扎著向前看,盡力向好的方向邁出一小步。裡面最喜歡奶奶了,幽默可愛又有智慧。

奶奶真是個睿智又樂觀的生活家,她說沒有比海還深的愛,但其實,她一直對兒子抱有希望,一直對生活抱有希望。其實他們倆是相愛的,也是互相理解的,但「成年人不能只靠愛情生活」啊。生活還要繼續,但是海一般的愛,深埋心底。人們總是懷念已經錯過的過去,不如好好珍惜現在平凡的幸福吧。一開始覺得男主挺窩囊的,後來看著看著發現不是這樣。每一個選擇都是一個苦衷。這個世界上,確實沒有多少人成為了自己最開始想要成為的人。

一種帶著真實的溫馨,會讓你不知不覺上揚嘴角,又跟隨臺詞潸然落淚。不是大哭的那種,是不曾察覺的就被片子的細節感動和共鳴著。片子好像什麼都沒講,但又好像看到了很多。這就是是枝裕和。很多名演員老演員一起出現的時候,慢慢的都不覺得像電影了,更真的像一場家庭聚會似的。挺不喜歡良多這個角色的,但是很真實。生活處處不易,卻想著投機取巧和天上掉餡餅。不成器的樣子真的看著難受,可是最後。

編劇還是給了這個角色一個可以改過自新的開放式結局,良多母親說著丈夫種種不是,討厭他。早就把他生前的遺物扔個精光,最後卻一件一件被翻出來,所謂家人。就像是油畫,被其他色彩掩蓋,卻還是被留住,留在心裡。真喜歡是枝裕和阿,蜻蜓點水地戳人痛點。少時的夢想,家族悲傷的流傳,人生的不可回頭,都在一個颱風天輕輕講完,這些痛楚只含在阿嬤將落未落的淚水裡,什麼時候才能握手言和呢。

相關焦點

  • 溫情治癒系電影《比海更深》,你是否愛過一個人比海更深?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講述的是一部日本溫情電影《比海更深》。這部電影小編覺得中年人都應該看一看,影片中的就是中年男人良多的故事,良多曾是一名作家,但除了自己的處女作獲得一次獎之外,便再也沒有其他好作品,不僅如此他還是個失敗的丈夫和父親,他只能眼睜睜看著妻子帶著兒子離開,面對此景良多也無可奈何,他不願意放下身段去創作沒有靈魂的作品。
  • 《比海更深》:是枝裕和想要傳達的「比海更深」,涵蓋了三層含義
    電影《比海更深》是日本導演是枝裕和參與執導的第14部作品,這部電影的靈感源自於2001年是枝裕和的父親去世,母親不得不一個人面對餘生。這引發了他的一些思考,是枝裕和撰寫劇本時在第一頁寫下這樣一句話:"我們都無法成為自己想成為的大人。"《比海更深》豆瓣評分8.7分,是2016年評分最高的日本電影,是枝裕和又一次用他的日式溫馨捕獲了中國影迷的心。
  • 是枝裕和《比海更深》:「福利房」的家庭故事,什麼情感「比海更深」
    列舉這一處特寫,是因為我終於在是枝裕和的影片中看到了人物情感的直接表達。他的諸多作品比如《步履不停》《無人知曉》等,大多用克制的手法來描繪情感。但是在《比海更深》中,母親含淚的特寫如此真實、如此有溫度,這樣的對比更突顯了此處特寫的分量和意義。可見是枝裕和在這部影片中所傳遞的母愛多麼直接和厚重。
  • 今天想說的是《比海更深》這部電影
    日本電影裡有很多關於家庭日常題材的電影,是枝裕和的大部分電影都是如此。他對於家庭題材的電影有著濃厚的興趣和近乎莫名的執著。當然他的家庭題材電影風格從來都是瑣碎、 含蓄、平常的,沒有劇情的跌宕起伏和那種緊張刺激的大開大合的情節,也許對於很多人來說甚至是無聊、冗長的。最初接觸是枝裕和的電影是他那部《無人知曉》,電影來源於當時震驚全日本的真實案例,後來又看了他的《比海更深》。
  • 比海更深的,是什麼呢?
    今天想推薦一部電影,是枝裕和的《比海更深》。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平淡的故事:一個落魄的中年小說家,離異、嗜賭、啃老、拿不出孩子的撫養費;一個普通的雨夜,經歷了埋怨、試探、體諒,最終又回到原來的生活。但就是這樣一個看似什麼也沒發生的故事,卻讓我很有感觸,特別是那些生活中的瑣碎小事。
  • 《比海更深》如果愛一個人比海更深,會捨得放手嗎?
    真心不是我的菜用最日常的記述淺淺說出成年人心中的傷痛,是枝裕和的片子,目前為止最愛的還是《海街日記》,《步履不停》和《比海更深》沒有太多共鳴,頂多給7分劇中沒露過面的那位父親大概是整個家庭矛盾的基石。一如既往是枝裕和的味道。
  • 《比海更深》——那些比海更深比天更藍的生命
    電影:《比海更深》類型:劇情導演:是枝裕和主演:阿部寬,真木陽子,樹木希林,吉澤太陽上映時間:2016年5月21日(日本)獎項:第69屆坎城電影節關注單元提名善於用生活細節說話的電影挺可怕的,它像一張厚實細密的網
  • 《比海更深》——那些比海更深比天更藍的生命
    電影:《比海更深》類型:劇情導演:是枝裕和主演:阿部寬,真木陽子第一遍看電影《比海更深》時,我以為它要說人最重要的就是活在當下,不要追逐已經失去的或者力所不及的東西,看完第二遍,我以為它要告訴我們人會在某個時間節點幡然醒悟,原來一直有人默默地愛著自己,比海更深。斷斷續續看了第三遍,忽然覺得,它什麼都沒有明說,但它什麼都說了。
  • 生活或許比海更深
    頭一回看《比海更深》,我其實只看見了裡面的喪,影片裡男主良多原是一位作家,自視清高。後來生活艱難,成了一位沒有「職業道德」的私家偵探,靠著勒索那些被調查出的秘密的人過活,卻又貪戀賭博,留不住錢,可能是病,也許是命。可以說他的艱難的生活完全來源於他自己,意料之外,卻又情理之中。
  • 電影《比海更深》製作背景
    2016年5月,是枝裕和導演的電影《比海更深》(海よりもまだ深く)在日本上映。
  • 比海更深的是人生
    1、日本電影原著小說《比海更深》講述的便是關於人生的故事。主人公良多曾經是一位作家,在十五年前獲得過某項文學獎,獲獎之後,便陷入創作危機,筆下再也無法寫出優秀的作品,生活一度陷入困境。這部小說用平凡樸素的食材,炒出了人生的五味雜陳。這就是是枝裕和作品的藝術特色。在他的大多數作品裡,所描述的正是家庭生活以及家庭中成員間微妙的關係,將對社會、情感、理想、人生的思考填充其中,啟迪人生。《比海更深》是《步履不停》的姊妹篇。
  • 電影分享 | 比海更深
    「幸福」這東西 ... 是沒有犧牲,就無法得到的呀!《比海更深》(日語:海よりもまだ深く)是一部由是枝裕和自編自導的家庭劇情長片,於2016年5月21日在日本上映,並參加了2016年69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展映。
  • 親情綿長,比海更深
    本周推薦日本電影《比海更深》。嗯,觀影慣性——本片也有樹木希林奶奶出演。日本電影《比海更深》海報前兩天跟閨蜜聊天的時候聊起來什麼樣的人特有魅力呢?就是「雌雄同體」的人。而今天,我在電影裡領略了有魅力的老者,就是依然保有童趣的老人家。是指老人家「倚老賣小」,TA原本就是那個能掌控全局的人,可偏偏要賣個破綻,讓你覺得自己棒棒噠,再冷不防將你掀翻在地,TA看著哈哈大笑。連看了三部樹木奶奶的片子,看她塑造了三個不同的老婦人的形象,都精彩,但本片裡的淑子奶奶最可愛。《比海更深》是日本著名導演是枝裕和的作品。
  • 有什麼《比海更深》?大概是愛,是親情
    一個故事,一部電影,帶給你一份感動!每一個父母對於自己的孩子都有無限的包容,而很多孩子可能對父母的包容不以為意,或者說是因為包容而有恃無恐,但是這個世界上也只有我們的父母會對我們施以無限的包容,其他人不對我們使絆子就已經是最好的了。
  • 《比海更深》:這部高分電影,展現了真實的日本父子關係
    在《海街日記》裡,開頭就是四個姐妹父親的葬禮;在《無人知曉》裡,也沒有父親的存在;在《步履不停》中,父親沉默寡言、不擅長表達心跡,跟兒子有無法言說的矛盾。2016年,《比海更深》播出,這部電影是《步履不停》的姊妹篇,其中的父親也是缺位的,但與其他電影不同的是,這部電影中有兩對父子關係,一是良多和父親,二是良多和兒子真悟。
  • 是枝裕和《比海更深》裡的咖喱烏龍麵到底怎麼做
    >《比海更深》可以說是枝裕和鏡頭下的日本生活電影是小九最喜歡樣子組成我們每日生活中的那些細瑣又重要的小事在導演的鏡頭下 自然 流暢 又真實是枝裕和用委婉溫柔的鏡頭傳達著家族之間的矛盾與愛從《步履不停》到《比海更深》時隔八年又飾演母子的兩人
  • 高分日影《比海更深》誰是那個「大器晚成」的人?
    很多導演一生只拍一部電影,是枝裕和就是其中一個,他的電影擁有永恆的「家庭,親子」主題,是枝裕和一直在向世界展現他電影裡的生活哲學,將鏡頭對準廢柴人生,在日常裡尋找小規模的盪氣迴腸。導演是枝裕和在憑藉《海街日記》取得2016年日本電影學院獎桂冠後,又於同年5月推出了飽含誠意的新作《比海更深》,這部電影繼承了是枝裕和一貫的溫情風格,延續著他的「家庭哲學」。
  • 書影評:成年人生—讀《比海更深》
    幸福這東西,你不放棄些什麼,你就無法得到它。——題記。讀完這本小說是枝裕和電影的同名小說《比海更深》,似可體會這種心境。書中是一如既往的是枝裕和風格以小見大,普通家庭的一個剪影,一場平常的相聚,卻展現出兩代人的生活——矛盾,迷茫,卻還要走下去。
  • 比《你的名字》更令人感動的日本電影:《比海更深》
    電影《比海更深》大概會比《你的名字》更容易叫人感動。影片是日本導演是枝裕和參與執導的第14部作品,靈感源於2001年,導演的父親去世,留下母親獨自面對餘生,引起導演的一些思考。在撰寫本片劇本時,是枝裕和在第一頁寫下這樣一句話:「我們都無法成為自己想成為的大人。」
  • 《比海更深》:平平淡淡才是真!
    是枝裕和的電影都很貼近生活,瑣碎而平凡,卻是真實生活的體現。《比海更深》就是一部很生活很治癒的是枝裕和作品,他的作品已經成了一種電影文化的象徵,讓觀眾提到一個人,就能想到一種生活,一種電影所表達的美好意境。如本片的主題一樣,現實很殘酷,可人們往往就在理想和現實之間徘徊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