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情綿長,比海更深

2020-11-19 說懌文字

本周推薦日本電影《比海更深》。嗯,觀影慣性——本片也有樹木希林奶奶出演。

日本電影《比海更深》海報

前兩天跟閨蜜聊天的時候聊起來什麼樣的人特有魅力呢?就是「雌雄同體」的人。有剛強一面的女人和有溫柔一面的男人。這樣的人,相處起來坦白、有趣、不矯情、如沐春風,所以非常有魅力。而今天,我在電影裡領略了有魅力的老者,就是依然保有童趣的老人家。是指老人家「倚老賣小」,TA原本就是那個能掌控全局的人,可偏偏要賣個破綻,讓你覺得自己棒棒噠,再冷不防將你掀翻在地,TA看著哈哈大笑。連看了三部樹木奶奶的片子,看她塑造了三個不同的老婦人的形象,都精彩,但本片裡的淑子奶奶最可愛。

《比海更深》是日本著名導演是枝裕和的作品。他的電影本就是以紀實風格展現真實世界為特色,而本片便是此種風格之典型體現。電影講述的故事只是生活的一個剖面,沒有線性敘事,就關注當下一個隨意的生活片段,翻來覆去地、掰開了揉碎了地描繪著其中的人生況味。

日本電影《比海更深》

男主角良多(阿部寬 飾)人到中年,過得各種不靠譜,滿嘴跑火車。原本是作家,作品也獲過獎。但後來對文化環境極為不滿,認為「文學已死」,不再提筆,轉而去做私家偵探。

良多已與妻子離婚,每月只有一天探望兒子的時間,但父子二人的情感至深。兒子真悟(吉澤太陽 飾)冀希望於買彩票中個大獎,這樣一家三口就能住進大房子,並把奶奶也接來住。

良多的母親篠田淑子(樹木希林 飾),剛剛失去丈夫,獨自居住在老屋,生活過得極為簡樸。她寵愛兒子,牽掛孫子,疼愛兒媳,是傳統、平凡的東方老太太。老人家還是孫子蓋章認定的「最有智慧的人」。

良多有一個姐姐中島千奈津(小林聰美 飾)對親弟的啃老行為嚴防死守。

日本電影《比海更深》淑子奶奶和女兒

電影就講了這麼點兒事兒,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開始,更沒有什麼升華主題的結尾,如果這是某位鄰居家的八卦,可能三五句就講完了,而且傳播超不過三個人。

但電影的每一幀畫面,每一句臺詞都充滿著真實感,真實得就像你我每天過的日子,就像每個三代同堂的家庭,就像你敲開任意一個鄰居家的門,撲面而來就能看到的景象。但又不是簡單地復刻平凡的日子,電影的藝術性還在於對真實生活片斷的巧妙編織和演員們對角色細緻入微的刻畫。

男主經濟很結據,但內心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就是交得起兒子的贍養費,雖然每個月一拖再拖,但月復一月地努力去賺錢。並祭出一碗濃濃的雞湯:你要明白,是否成為想成為的人並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否在為實現夢想而努力生活(有點齁兒,反正我喝不下)

奶奶作為劇中智慧擔當,集真誠與狡黠於一身——戳得破真相賣得了萌,溫暖得了晚輩撒得了嬌。他知道兒子是「假孝順」但她是真擠兌,但對兒媳和孫子卻是全心全心,毫不保留地付出愛。

一對已經離婚的中年夫妻之間,有孩子的牽連還有經濟上的破爛事,有不舍和決絕,更有曾經愛過的印跡。

颱風把原本分散生活的一家人又一次關聯在一起,颱風過後,日子繼續,哪個狀態更真切或是更理想呢?

不得不說,寬叔實在是太帥了,在東方帥哥裡簡直就是bug一樣的存在。記得《妖貓傳》熱映的時候,有個段子:飾演楊玉環的臺灣女演員張榕容很擔心自己的長相過於立體,不是傳統中國人審美中美人的長相,然後她寬慰自己說,沒事兒,還有張魯一呢。沒想到張魯一也有同樣的擔心,他寬慰自己說,沒事兒,還有阿部寬呢。

相關焦點

  • 有什麼《比海更深》?大概是愛,是親情
    今天想和大家說的是《比海更深》。我覺得這部電影應該讓中年人也看。即使我們是富有人情味的中年,也什麼都做不了。配偶會離開。但是我們的父母,我們的家人永遠不會放棄我們。所以,小編想提醒大家一件事。一定要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事故和明天誰會先到。《比海還要更》講述的是中年男子良多的故事。
  • 《比海更深》|家庭親情關係的詩意表達
    電影《比海更深》依舊延續了是枝裕和一貫的風格,影片在聚焦「家庭」這一主題的同時,也有對社會現實問題等層面的思考,當原生家庭破碎或重組,人們如何在家庭殘餘的軀殼中走出重新找尋昔日的親情。傳統故事片在拍攝方面更強調故事的戲劇性、畫面感,以及扣人心弦的故事高潮等,這些也成為整部影片的買點所在,而在是枝裕和的《比海更深》中似乎採用一種故意淡化戲劇性的敘事策略,平淡如水的生活中發現平淡的事,導演用鏡頭刻畫了一個事業和婚姻均面臨危機的中年人良多如何在這個社會生存。
  • 溫情治癒系電影《比海更深》,你是否愛過一個人比海更深?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講述的是一部日本溫情電影《比海更深》。這部電影小編覺得中年人都應該看一看,影片中的就是中年男人良多的故事,良多曾是一名作家,但除了自己的處女作獲得一次獎之外,便再也沒有其他好作品,不僅如此他還是個失敗的丈夫和父親,他只能眼睜睜看著妻子帶著兒子離開,面對此景良多也無可奈何,他不願意放下身段去創作沒有靈魂的作品。
  • 《比海更深》——那些比海更深比天更藍的生命
    電影:《比海更深》類型:劇情導演:是枝裕和主演:阿部寬,真木陽子,樹木希林,吉澤太陽上映時間:2016年5月21日(日本)獎項:第69屆坎城電影節關注單元提名善於用生活細節說話的電影挺可怕的,它像一張厚實細密的網
  • 《比海更深》——那些比海更深比天更藍的生命
    電影:《比海更深》類型:劇情導演:是枝裕和主演:阿部寬,真木陽子第一遍看電影《比海更深》時,我以為它要說人最重要的就是活在當下,不要追逐已經失去的或者力所不及的東西,看完第二遍,我以為它要告訴我們人會在某個時間節點幡然醒悟,原來一直有人默默地愛著自己,比海更深。斷斷續續看了第三遍,忽然覺得,它什麼都沒有明說,但它什麼都說了。
  • 是枝裕和《比海更深》:「福利房」的家庭故事,什麼情感「比海更深」
    《比海更深》創作於《步履不停》之後,兩部電影之間導演枝裕和與男主角阿部寬都成為了父親,完成了人生角色轉換。戲裡戲外主創與角色共同成長,虛實交錯中向我們訴說了更為感人真實的親情故事。此外,《比海更深》中也融入了導演是枝裕和的相關人生體驗。他曾成長於福利房,9歲全家搬離之後住進了木結構的長屋。
  • 《比海更深》如果愛一個人比海更深,會捨得放手嗎?
    真心不是我的菜用最日常的記述淺淺說出成年人心中的傷痛,是枝裕和的片子,目前為止最愛的還是《海街日記》,《步履不停》和《比海更深》沒有太多共鳴,頂多給7分劇中沒露過面的那位父親大概是整個家庭矛盾的基石。一如既往是枝裕和的味道。
  • 《比海更深》這部電影讓我深思,比海更深的到底是什麼?
    看完《比海更深》的當天晚上感覺心裡一直種說不出來的情緒,有種覺得只有自己感覺到的東西被人看穿的感覺。從未露面的父親更是沉迷於賭博彩票,不會照顧孩子家人。到現在,我也不知道比海更深的什麼了。是愛還是親情?
  • 《比海更深》:平平淡淡才是真!
    《比海更深》就是一部很生活很治癒的是枝裕和作品,他的作品已經成了一種電影文化的象徵,讓觀眾提到一個人,就能想到一種生活,一種電影所表達的美好意境。如本片的主題一樣,現實很殘酷,可人們往往就在理想和現實之間徘徊不定。良多是一個不入流的小說家,靠當私家偵探掙來的錢又用在了賭博上,他的生活十分窘困,甚至沒有能力承擔兒子真悟的撫養費。他的媽媽淑子獨自生活,對良多仍然滿懷希望。
  • 《比海更深》:兩種生活觀的碰撞,引發對平凡的探究及人生的思考
    《比海更深》由日本著名導演是枝裕和執導,阿部寬、真木陽子、樹木希林等聯合主演。該影片榮獲第26屆挪威南方電影節最佳影片獎,在豆瓣評分獲8.7的高分。在《比海更深》中,都是這樣平淡的日常生活式描述,沒有任何令人興奮的情節,也沒突如其來的反轉結局。但其情感的傳達是細膩深邃的,所有的感情都從細節中展露,讓人回味悠長。
  • 《比海更深》:是枝裕和想要傳達的「比海更深」,涵蓋了三層含義
    電影《比海更深》是日本導演是枝裕和參與執導的第14部作品,這部電影的靈感源自於2001年是枝裕和的父親去世,母親不得不一個人面對餘生。這引發了他的一些思考,是枝裕和撰寫劇本時在第一頁寫下這樣一句話:"我們都無法成為自己想成為的大人。"《比海更深》豆瓣評分8.7分,是2016年評分最高的日本電影,是枝裕和又一次用他的日式溫馨捕獲了中國影迷的心。
  • 書影評:成年人生—讀《比海更深》
    讀完這本小說是枝裕和電影的同名小說《比海更深》,似可體會這種心境。書中是一如既往的是枝裕和風格以小見大,普通家庭的一個剪影,一場平常的相聚,卻展現出兩代人的生活——矛盾,迷茫,卻還要走下去。每次是枝裕和的作品中,都脫離不開兩代人的親情牽絆,《步履不停》是,《如父如子》亦是,而在《比海更深》中則展現了父子間或者說原生家庭的另外一面,良多討厭父親的賭博與不負責任,可是長大了的良多卻變成了父親的樣子,他小心翼翼地經營與兒子真悟的關係,而真悟卻同樣長成了一個不喜歡本壘打卻喜歡四壞球的孩子,就像良多從去世父親的遺物中翻檢出的彩票一樣,他也會與真悟一起去買彩票
  • 生活或許比海更深
    頭一回看《比海更深》,我其實只看見了裡面的喪,影片裡男主良多原是一位作家,自視清高。後來生活艱難,成了一位沒有「職業道德」的私家偵探,靠著勒索那些被調查出的秘密的人過活,卻又貪戀賭博,留不住錢,可能是病,也許是命。可以說他的艱難的生活完全來源於他自己,意料之外,卻又情理之中。
  • 從敘事手法、人物塑造、情感表達的角度解讀《比海更深》獨特魅力
    在一個颱風來臨的夏末,良多重新審視了親情和生活的意義,與自己的內心達成了和解。《比海更深》這部影片,繼承了是枝裕和一貫的溫情而平淡的風格,延續著屬於「是枝電影」的家庭哲學。今天,我將從敘事手法、人物塑造和情感表達三角度來賞析解讀這部影片的魅力。本文第四部分,我會談談這部電影帶給我的一些思考和啟發。
  • 高分日影《比海更深》誰是那個「大器晚成」的人?
    導演是枝裕和在憑藉《海街日記》取得2016年日本電影學院獎桂冠後,又於同年5月推出了飽含誠意的新作《比海更深》,這部電影繼承了是枝裕和一貫的溫情風格,延續著他的「家庭哲學」。01相信看日本電影的各位都是為了「治癒」,而「治癒系」一詞最早也是出自日本,產生於20世紀90年代末,以出現就受到了日本觀眾的廣泛接受,從音樂到動漫再到影視,成為了風格鮮明、極具代表性的創作風格。
  • 《小偷家族》比不上比海更深
    《小偷家族》是枝裕和的電影明顯是高於同類一個層次的存在,看似只是漫無目的的生活表達,其實比海更深。現代電影的審美走向是無限貼近現實主義,然後在一個更高的層次上進行形式主義。配上有奇妙感的配樂。是枝裕和在探討親情和血緣之間有沒有必然的聯繫。
  • 比海更深的是人生
    人生無法概括,存在太多可能性,無法預知,比海更深的便是人生。就像《阿甘正傳》經典臺詞說的那樣,人生就像一盒各式各樣的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將是哪種。1、日本電影原著小說《比海更深》講述的便是關於人生的故事。主人公良多曾經是一位作家,在十五年前獲得過某項文學獎,獲獎之後,便陷入創作危機,筆下再也無法寫出優秀的作品,生活一度陷入困境。
  • 比《你的名字》更令人感動的日本電影:《比海更深》
    電影《比海更深》大概會比《你的名字》更容易叫人感動。影片是日本導演是枝裕和參與執導的第14部作品,靈感源於2001年,導演的父親去世,留下母親獨自面對餘生,引起導演的一些思考。在撰寫本片劇本時,是枝裕和在第一頁寫下這樣一句話:「我們都無法成為自己想成為的大人。」
  • 比海更深的,是什麼呢?
    今天想推薦一部電影,是枝裕和的《比海更深》。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平淡的故事:一個落魄的中年小說家,離異、嗜賭、啃老、拿不出孩子的撫養費;一個普通的雨夜,經歷了埋怨、試探、體諒,最終又回到原來的生活。《比海更深》是枝裕和的生活的繁雜之曲…電影裡寬叔緊縮的眉頭,時不時苦笑和最後堅定的眼神,奶奶的可愛,苦心和還有突然說出的很棒的話,姐弟倆日常的拌嘴,兒子早熟的眼神,妻子的倔強…電影在輕輕的揉搓我們生活中的記憶片段
  • 看日本男神阿部寬主演影片《比海更深》,感悟三種比海還要深的愛
    昨天下午央視電影頻道放映了日本影片《比海更深》,這部電影是枝裕和自編自導的一部劇情片,由阿部寬、真木陽子、樹木希林等聯合主演。影片於2016年5月21日在日本上映。《比海更深》片名取自中國臺灣著名歌星鄧麗君的日文歌《別れの予感》中的一句歌詞。該片主人公母親看電視時也出現了鄧麗君演唱該曲。《比海更深》講述了良多實現自己成為小說家的夢想以及對家庭情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