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下有色眼鏡,看日本人拍攝的紀錄片《人生果實》。
說實話,這是一部用心質樸的好片。
之所以說好,取決於影片主題符合觀眾的心理需求,人生應該是怎樣的結局才算圓滿;我們對人生的理解,與日本人的人生觀是否會有所不同?
之所以說好,是因為在時長80多分鐘的畫面裡,絲毫沒有敏感的政治說教,更沒有狹隘的民族主義陰影或偏見,主人公就像我們身邊司空見慣的熟人一樣,平凡而充實的生活著。
之所以說好,還因為《人生果實》給出了一個普適價值的哲學思考,在平淡而有限的生活氛圍中,展開了「什麼是真正的人類生活」的探討,使人不得不認真看下去。
該片截取一對兒日籍老夫妻修一(建築師90歲)和英子(舊時酒坊主的獨生女、退休家庭主婦87歲)晚年獨居生活片段,在看似閒適恬淡的庭院果蔬種植、飲食起居中,設定人生末端的思考主題——「人生果實」到底是什麼。
構思簡潔的「倒敘」和「閃回」,用老照片將這對兒老夫妻成家立業的歷史背景、婚戀情感、工作生活等作了必要交代。
戰爭年代過來的人,工作起來都有一種執著的韌勁和對生活的熱愛。
他們年輕時買下這片荒地,蓋上修一自己設計的木結構房屋,建設自己綠樹成蔭的家園。
如今果實纍纍,喜悅滿枝,他們用自己的雙手營造了一個理想的居住地。
影片跟拍,忠實紀錄這對兒高齡夫妻兩人收集落葉、給果蔬施肥,以及收穫果實的勞動場面。
我們看到日常生活中兩位老人的感情至深而篤厚,他們都有著花白而略顯凌亂的過耳長發,言談舉止輕鬆愉快。
90高齡的修一戴著眼鏡,瘦高的身材,還能像年輕人一樣靈巧地登梯上房。
87歲的英子跪在修一身後,為他修剪脖頸後的頭髮。
兩人走在街上步履穩健,談笑如風。
日常飲食,都是英子以勤快和樂觀的情緒,為修一做他喜歡吃的食物。
畫面親和,感染力強。
我國的人口老齡化以及健康狀況,生活節奏,遠沒有他們這般樂觀。
看到這裡,觀眾思緒必然產生聯想:沒有戰爭和疾病的困擾,自己的晚年如果也是這樣的,那該是何等的幸福啊!
問題來了:
這就是本片要表達的「人生果實」嗎?
還不是。
這只是「什麼是真正的人類生活」的一個剪影,片段。
老建築師修一的設計理念也是他的人生理念,在授課,參與設計新城藍圖和與人交流中「不經意」的展現出來:
人類是需要陽光的。
要讓荒山變青山。
街道園林要種植讓人眼饞的果樹。
這是人類對生活環境的崇尚和嚮往。
是人類美好幸福生活的組成部分。
是平頭百姓對幸福生活最普遍的基本訴求。
英子在園中給果蔬施肥也流露出:要把肥沃的土地留給後人。
他們用自己的付出,為後人創造著美好。
這些簡單而質樸的願望和勞動生活,使「人生果實」的主題寓意凸顯,真實可信。
在我國,也不乏種種為造福子孫後代而付出生命和辛勤汗水的人們。
他們做著諸多「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壯舉。
影片記錄到這裡,似乎可以結束了。
讓人意外的是:
主人公修一在勞動後的午間小憩中,毫無徵兆的壽終正寢了。他死了。
而紀錄片依然沒有停止拍攝。
有一組鏡頭,讓人感動。
失去老伴兒的英子老太太真的很堅強!
老伴兒離世,身穿黑色旗袍的英子在人們的想像中,似乎應該表情悲傷或哀愁。
她從屋內走到院子裡,用一種老人禮節性的笑對記者說:「修一喜歡明亮和色彩,所以我們的女兒做了彩旗船來紀念他。」
她不是演員,紀錄片的真實性就在這裡。那笑被真實的內心悲痛頂了回去,她捂住嘴,表情依舊淡然,「流淚是不行的,我試著不哭。」悲傷被壓抑著,她抬頭仰望那一面面彩旗,不讓眼淚掉下來。
一個經歷過世事滄桑的老人,面對肝心圮裂的悲慟,她的內心,會是怎樣的滋味可想而知。
這是該片敘寫人生果實最成功的地方——真實的人物,真實的場景,真實的情懷!
人物形象的血肉豐滿,決定了作品的成敗。
兩位主人公已經被觀眾所熟知,被情感所接納,使人生發感慨。
我原以為中日兩國不同的世界觀,不同的社會性質,對於人生的理解會有觀念上的衝突,觀後,讓人心情頗有些沉重。
普通百姓的生活願望都是簡單、善良的。
英子僱人將遮擋他人視線的自家樹木截斷,內心覺得對不住自己已故的老伴兒,但還是要顧全路人的安全,她的價值觀可見一斑。
她依然樂觀地面對餘生,獨自挑起生活的重擔。
高官厚祿,殷實家產,子嗣傳承,是人生果實吧?千年認知,概莫能焉。
然而,紀錄片反覆出現的畫面:搜集落葉施肥的英子念叨著:「風吹枯葉落,落葉生肥土,肥土豐香果。孜孜不倦,不緊不慢,人生果實。」
人生如落葉,正是這樣循環往復。
樸素的情感表達中,是不是更具普適價值呢?
這是人類共同具有的普遍適用的價值觀,一代一代,薪火相傳。
這種價值觀,如果就是人生果實!那麼
格局宏大!
我被這對兒老夫妻平凡而低調的晚年生活所感染。
為這部影片的普適價值觀所觸動。
人的一生,他們平凡正直的價值取向和血汗付出,都是對人類文明的奉獻!
普適價值:是指已經存在的,以自律、平等、博愛為基礎的,且不具廣泛爭議的公序良俗。
它不一定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但確實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成果。
正如英子所說「我們會做夢,所以我們目光長遠。」
心有遠方,不啻於一種智慧。
規劃別樣的生活,就會走出別樣的人生。
結出別樣的人生果實。
我為這樣的價值觀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