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名著改編電影之《悲慘世界》,開端平平無奇,後段精彩至極!

2020-12-28 牛神馬電影

該片講述了19世紀的法國,窮苦農民冉阿讓因偷麵包而入獄多年,出獄後被收留他的主教感化,冉阿讓決心洗心革面,開始新生活,卻一直受到鐵面警官沙威鍥而不捨地追捕的故事!

雖然本片在創作理念上主要突出的是社會意識形態差異所導致的衝突,但最終指向卻實落在少年一代,面對那些氣勢洶洶的大人臉上的暴戾,他們眼中的兇狠,他們傳遞的恃強凌弱,他們遵循的目無法紀,統統盡收眼底,最後轉化為少年手中熊熊燃燒的怒火,狠狠地砸向悲慘世界。相比東木刻畫出的溫情守望者,這裡只有雨果筆下的邪惡莊稼漢。

高貴的雄獅在籠中呆坐,關不住弱肉強食的森林法則。沉默的眼睛在天空遊蕩,看不盡痛苦無助的芸芸眾生。如果發洩怒火才能換來傾聽,那凱旋門前的歡呼是否能驅散仇恨。如果好勇鬥狠才能換來尊重,那馬戲團裡的哭聲終究會扼殺笑容。在這看似寧靜實則洶湧的悲慘世界,誰來給孩子們的天空畫上一道彩虹。

這個世界上沒有邪惡的植物,只有邪惡的培育者。

相關焦點

  • <悲慘世界>是成功的名著成功的電影
    演員的表演展示,也由舞臺上的聲音和形體,不可避免地要擴展到面部特寫……像這樣一部由音樂劇名著改編的電影,在立項之始、尚未確定導演之際,通常便是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而舞臺劇改電影肯定是要遭罵的——  首先,重場戲之間的常規過渡肯定壓縮,熟悉的觀眾會不適應,覺得侷促。
  • 妙無言|世界名著改編的電影《悲慘世界》上、下集
    出獄後,走投無路的他偷走了收留他過夜的主教的銀器潛逃,被警察捉回。主教聲稱銀器是送給他的,使他免於被捕。主教的言行感化了他,他化名馬德蘭,從此洗心革面奮發向上開始新生活。但緝拿過他的警長沙威卻一心要找他麻煩。在得知了芳汀的悲慘遭遇後,他承諾照顧她的私生女柯賽特。
  • 推薦10部由|世界名著|改編的電影,每一部都很精彩!
    推薦10部由世界文學名著改編的電影,每一部都很精彩,排名不分先後:1.|悲慘世界|根據法國著名作家維克多·雨果作品改編它的前身是同名音樂劇,由安妮·海瑟薇、休·傑克曼等主演,於2013年2月28日在中國內地公映。
  • 【名著選讀】雨果《悲慘世界》
    點擊箭頭所指的世界名著每日讀,每日陪你有品位地閱讀編輯:世界名著每日讀(ticesmall)      《悲慘世界》是法國十九世紀浪漫派領袖雨果繼《巴黎聖母院》之後創作的又一部氣勢恢宏的鴻篇巨著。全書以卓越的藝術魅力,展示了一幅自1793年法國大革命至1832年巴黎人民起義期間,法國近代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的輝煌畫卷,最大限度地體現了雨果在敘事方面的過人才華,是世界文學史上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結合 的典範。小說集中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飽含了雨果對於人類苦難命運的關心和對末來堅定不移的信念,具有震撼人心的藝術感染力。
  • 雨果書寫的傳奇魅力150年 《悲慘世界》的N版本
    《悲慘世界》被認為是影視改編的「永恆的主題」。作為法國大文豪維克多·雨果的代表作,它可能是世界上被改編成電影次數最多的小說了。自1862年問世151年以來,一直是影視劇改編的熱點。據不完全統計,它曾19次被拍攝成電影,4次被拍成電視劇。最早的版本在1912年。經雨果本人同意,它就由百代公司拍成4段式故事片。美國曾4次把該小說改編成影片,甚至連埃及也拍過《悲慘世界》。1958年,第一部彩色故事片《悲慘世界》與觀眾見面,法國當時的一些大明星都參加了演出。最新電影版《悲慘世界》已於今日登陸中國。
  • 評《悲慘世界》:文藝與文藝是有鴻溝的
    演員的表演展示,也由舞臺上的聲音和形體,不可避免地要擴展到面部特寫……像這樣一部由音樂劇名著改編的電影,在立項之始、尚未確定導演之際,通常便是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而舞臺劇改電影肯定是要遭罵的——   首先,重場戲之間的常規過渡肯定壓縮,熟悉的觀眾會不適應,覺得侷促。
  • 重溫雨果佳作:《悲慘世界》的人道主義精神
    根據經典名著改編的影片往往更受青睞。不久前,由英國導演湯姆·霍珀執導的影片《悲慘世界》榮獲第八十五屆奧斯卡三項大獎,不禁令人再次想起法國著名作家維克多·雨果和他的傳世佳作《悲慘世界》。在《悲慘世界》中,雨果通過對窮人苦難的真實描繪,對社會的黑暗和司法的不公提出了強烈的抗議,宣揚了仁慈博愛可以杜絕罪惡和拯救人類的人道主義思想。《悲慘世界》是雨果根據一個真實的事件,歷時30餘年構思和創作的巨著,其中有些故事可以獨立成篇,也有滑鐵盧戰役和1832年共和黨人起義等歷史場景,它們都是為宣揚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和藝術觀念服務的。
  • 悲慘世界+一線希望+百科全書=雨果《悲慘世界》
    悲慘世界的主線《悲慘世界》的人性教化功能研究-垂楊紫陌。法國文豪維克多·雨果於1862年發表的長篇小說《悲慘世界》是一部反映了當時法國社會的史詩級繪卷,其內容涵蓋了拿破崙戰爭和其後十幾年的時間,故事的主線圍繞著犯了盜竊罪的苦刑犯冉阿讓的經歷展開。作者在作品中融入了對法國歷史、革命、戰爭、道德哲學、法律、正義、宗教信仰的多方位思考。
  • 雨果《悲慘世界》與列夫託爾斯泰《戰爭與和平》
    前段時間無意中看到有文章推薦《悲慘世界》,說是世界前十大經典名著之一。印象深刻的就是推薦了《戰爭與和平》和《悲慘世界》。《戰爭與和平》我在看過的書中也經常有其他名家給予極高的評價。列夫託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寧那》也在十大名著之中,作者格局大,思想深,精通語言和寫作技巧。看雨果的《悲慘世界》猶如看經典的推理小說,結構緊湊,語言精煉。書中任何一個被描寫的人、物、事,絕對是伏筆,作者惜字如金但該交代的該描寫的,作者會非常細緻、耐心、精準的敘述。
  • 名著專業戶藤岡靛攜手井浦新主演雨果作品新劇
    曾經主演名著改編的日劇《基督山伯爵 華麗的復仇》的藤岡靛,如今又接下另外一部名著的劇本——雨果的《悲慘世界》,富士電視臺開臺60周年特別企劃的
  • 用40年,日本把26部世界名著改編成了動畫片 童書媽媽電影之夜
    這裡是童書媽媽電影之夜,每周五分享你可以放心給孩子看的優質電影動畫片40年前,日本開啟了一個影響深遠的項目,叫做「世界名作劇場」。而且,幾十年來,包括高畑勳、富野由悠季、美樹本晴彥等動畫大師都曾是這些作品的幕後班底。 他們為了拿到《長襪子皮皮》的版權,專程去瑞典拜訪作者;為了更好地表現歐洲的風情,還特意到歐洲區取景。以致於歐洲的動畫導演看到這些片子後,驚呼「這怎麼可能是日本人做出來的呢,太地道了!」 當然,這項近半個世紀的工程,的確有很多的波折。
  • 《悲慘世界》悲慘世界
    【透過電影·看世界】43-悲慘世界如果你對世界名著有興趣,但又覺得看書太枯燥,不妨來看看電影版的名著改編吧!《悲慘世界》是雨果鑄就的名篇,不得不說原本小說當中的人物情節環環相扣,本就動人心弦。而用電影音樂劇的方式表達出來,人物更加直觀立體,豐富多彩。其中故事情節不多加贅述,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這部電影。
  • 這部《悲慘世界》和雨果沒什麼關係,卻足夠引人深思
    法國大文豪維克多·雨果的代表作《悲慘世界》盡人皆知。所以,當今年的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提名名單裡出現法國導演拉吉·利拍攝的《悲慘世界》的名字時,我巴巴地想找來看,因為我太喜歡這部名著了,已經看過不下五六遍。但始終找不到這部片子的資源。兩天前,我終於找到了這部片子,但驚訝地發現,它與雨果的《悲慘世界》根本就沒多大關係。全片只有兩處提到了維克多·雨果。
  • 寫給全世界讀者的書,再讀《悲慘世界》:一個人也就是冉·阿讓的...
    由李丹翻譯、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悲慘世界》(1978年再版)1958年改編電影《悲慘世界》海報以孤女珂賽特為「招牌」的2012年音樂劇改編版《悲慘世界》海報第五卷的翻譯由方於完成,出版後署名李丹、方於。《悲慘世界》中譯本後三卷出版的時間,正趕上改革開放後的「外國文學名著熱」,筆者當年為了購買《悲慘世界》第五卷,經常去新華書店打聽出版消息,很多讀者都有這樣的經歷,那是翻譯文學的黃金年代。銀幕上的《悲慘世界》《悲慘世界》被多次改編成電影。
  • 名著改編的電影孩子們看起來
    這有五部名著改編的電影,不要錯過哦~~♥No.1奇幻森林The Jungle Book一部電影,孩子願意看兩遍,大人也願意,只能說明這電影好看,迪士尼今年出品的《奇幻森林》就是這樣一部電影。電影根據吉卜林的名著The Jungle Book《叢林之書》改編而成。作為一本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為孩子寫的書,其精彩程度已遠超一般童書,可以想像終於原著的電影就更是孩子們的視覺盛宴了。電影講述一個小男孩被遺棄在叢林中,被一隻黑豹收留,交給狼群撫養。
  • 經典的魅力—電影《悲慘世界》
    經典的魅力—電影《悲慘世界》十九世紀的巴黎,貧苦的冉·阿讓為了挨餓的孩子去偷麵包,結果被法官判處5年的苦役。出獄後,走投無路的冉·阿讓被好心的米裡哀主教收留過夜,卻偷走了主教的銀器潛逃,後被警察捉回。主教聲稱銀器是送給他的,使冉·阿讓免於被捕。
  • 【一本好書】維克多·雨果《悲慘世界》
    這部小說的創作動機,來自這樣二件事實:1801年,一個名叫彼埃爾·莫的窮苦農民,因飢餓偷了一塊麵包判五年苦役,刑滿釋放後,持黃色身份證討生活又處處碰壁;雨果自己的好友維克多年輕時的逃亡生活。到1828年,雨果又開始搜集有關米奧利斯主教及其家庭的資料,醞釀寫一個釋放的苦役犯受聖徒式的主教感化而棄惡從善的故事。
  • 以2018世界盃為序,法國再出《悲慘世界》,劇情卻比雨果原著還慘
    提起《悲慘世界》,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法國大文豪雨果的巨著,但是很少有人把現在的法國跟書裡描寫的法國相提並論,只有浪漫之都巴黎的美名遠播。但是今年奧斯卡和坎城電影節上衝出的一匹處女作黑馬,卻讓不少觀眾看到了法國的另一面。
  • 淺談《悲慘世界》: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與空想主義思想
    但不久後就因為暴露了過去的身份而在此入獄。逃走後,從一個惡棍手中救出已故工人芳汀的獨生女珂賽特,前往巴黎。後來,他們不斷被警察追捕。冉阿讓的一生充滿了囚禁、奴役和流離失所的痛苦,這是小說的主要線索。同時,在第四、五部小說中,作者用大量的筆墨描寫了1832年巴黎的共和革命。這部小說內容豐富。但作家關注的中心是那些不幸的人的"悲慘世界"。
  • 悲慘世界 Les misérables (1958) 賞析
    悲慘世界 Les misérables (1958) Part 2分享譯製電影 聆聽經典配音共享精神財富 探尋心靈寧靜之道悲慘世界 Les misérables (1958)導演: 讓-保羅·勒沙努瓦編劇: 米歇爾·奧迪亞 / 勒內·巴雅韋爾 / 讓-保羅·勒沙努瓦 / 維克多·雨果主演: 讓·迦本 / 布爾維爾 / 費爾南·勒杜 / 西爾維亞·蒙福爾 / 丹尼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