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於有機棉和植物染色相結合,Blara Organic House為家庭提供...

2020-12-24 獵雲網

【獵雲網武漢】1月13日報導(文/顧桐羽)

紡織服裝行業在經濟與民生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汙染問題也隨之而來。紡織服裝行業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汙染行業,僅次於石油行業。面對這一嚴峻形勢,一些服裝企業開始轉型,使用環保面料。

「慢下來,做設計」的理念

走在工業園溪邊,小女孩抬頭問:「為什麼魚兒都翻著白肚皮呢?」媽媽看了看排放中的汙水管道,說道:「染布的水不乾淨,小魚兒喝了以後就生病了。」小女孩思索了一會:「那為什麼不用彩色的花染布呢?小魚是不是就不會生病了?」小女兒的一句話觸動了Ann的心,一段溫暖的對話,也讓創始人Ann堅定了要做純天然植物染色的決心。

在創始人Ann自己有了孩子後發現,國外孩子中普遍會存在溼疹的狀況,所以對於女兒的照顧Ann一直都很注意,不論從吃的穿的還是用的都選擇有機產品,曾經自己在溫哥華開過一家代理各種有機品牌的門店,發現大家對有機棉的定位更多是局限在家具,Ann便開始思考想給有機棉更多新的概念和新的突破,便融合了有機棉加有機染色,讓有機棉與更多的時尚元素相結合。

在2016年,產品秉承著綠色環保的理念,採用有機棉和純天然植物染料,Blara Organic House在全球最宜居的城市溫哥華成立,同樣也希望Blara能成為最適宜人類穿著的品牌服飾之一。

Blara的植物染料來自板藍根、茜草、薑黃、藏青果等天然中草藥。這些草藥具有抗菌消炎、抗氧化、防紫外線等功效。同時,在染色的過程中無化學添加,重金屬含量遠低於北美和歐盟標準。並且Blara的藍色染料提取自板藍根,經日本權威機構檢測,面料中所含的色胺酮可抵抗大多數已知病毒。

「跟傳統的服飾服裝品牌來比,我們更注重用戶的使用感和傳遞給用戶的態度,踏踏實實做品牌,慢下來做設計,做一個對未來負責對客戶負責的產品就是我們對品牌和員工的基本要求」

「慢下來,做設計」這一理念也是貫穿Blara的每個設計製作流程。每件衣服的平均設計時間為90天,團隊需經過3次以上版型修改,5次的模特試衣,不斷反覆的去摳細節最後才能成為顧客手中最稱心的那一件,衣服版型經過反覆調整後能夠完美符合人體工程學。採用無骨工藝、裁片工藝能讓服裝無拼接縫、平滑流暢、貼合肌膚,寶寶可以無拘束的伸展。

保護地球環境及兒童服飾安全為己任

縱觀當前全球的服裝產業也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據統計,在過去5年中,一線「快時尚」零售商的業績年增速為9.7%,遠超傳統服裝公司的6.8%。但我們換個角度去看,據聯合國預測,如果全球人口到2030年達到85億,服裝消費量將從6200萬噸暴增到1.02億噸。這個數字意味著與日超增的資源消耗、勞動力投入和汙染排放。

在如今的汙染現狀裡,一些快時尚品牌也有所自知,也紛紛積極尋求減少汙染,承擔起環境保護的方案,正如H&M,優衣庫、ZARA等快銷品牌,目前H&M已推出有機棉、再生聚酯纖維和天絲纖維製成的環保自覺行動系列,Zara於2016年推出了首個環保品牌——JoinLife。在產品包裝上,Zara採用100%可回收的紙版,而線上訂單均使用回收的再生紙箱,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同是快時尚的C&A則通過拍攝有機棉的紀錄片來宣傳綠色生產。

創始人Ann向獵雲網透露,Blara現在能做的就是站在未來需求的角度上去給未來做計劃,傳遞一種可持續的環保理念,所以Blara願意給市場一個標準,給自己一個標準,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做準備並獲得了GOTS認證,成為全球唯一一家獲得有機棉植物染色GOTS認證的服裝品牌。真正做到了「零負擔」、「零添加」、「零排放」和「零汙染」的理念。

滿足這項認證,就代表著紡織物滿足了北美、英格蘭、法國、德國、義大利、土耳其、美國、阿根廷等多個國家的有機紡織品標準,能保證從棉花種植,到紡紗、織布、印染、縫製、包裝出廠等所有環節全部有機,保證衣物不含甲醛、殺菌劑、芳烴溶劑等多種有害物質。

Blara團隊共有60人,核心成員十幾位,目前Blara以溫哥華為基準覆蓋了澳大利亞、丹麥、杜拜、新加坡、中東的部分國家,線下門店十多家,主要代理商有十多個,在2019年下半年創始人Ann通過展會慢慢把Blara帶入中國市場,並在蘇州開設了中國的第一家門店,如今中國市場發展很快,人口基數大,並且環保理念在全國也是大力提倡,接下來Blara也會在江浙滬和深圳這些城市去樹立起一個標杆,漸漸覆蓋到全國。

談到未來的規劃和目標,創始人Ann向獵雲網透露,目前Blara希望踏踏實實把產品做精做盡,也希望在各個國家不同環境下生活的人都能接受這樣的環保產品並且感受到環保的理念。

相關焦點

  • 「植物染色」非遺課堂系列 | 黑豆衣扎染亞麻圍巾
    本季《博閱薈》大咖好書分享會將為觀眾朋友們推出12期「植物染色」非遺課堂系列。7月2日的開場活動邀請了傳統染織繡和古代家紡研究者、艾藍染色技藝傳承人王浩然老師在自己的工作室展廳裡以直播的方式介紹,關於植物染色書籍《戀戀植物染》的內容與傳統染色方式的意義。
  • 造就直播 | 紅色系植物染色技法與知識課程
    本次造就平臺直播課程,我們將結合古裝劇、口紅等案例,暢談紅色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及應用,介紹與演示紅色植物染色的方法,並用傳統扎染工藝為學員演示染出絢爛的傳統植物色中國紅。D.學員實踐與體驗,課程嘉賓以扎染為例指導學員操作;華夏先民從自然色彩中總結出 「青」、「赤」、「黃」、「白」、「黑」為滋生宇宙一切色彩的五種基本色調:青、赤、黃、白、黑,五方正色也。青是東方正,東為木,木色青。赤是南方正,南為火,火色赤。
  • 5月4日,本周五,ORGANIC 呈現 San Soda【We Play House Recordings / MTMU】
    經典的house 和 techno 帶有一點原始的粗糙,他主要偏好帶有芝加哥和底特律影響的,穿插著歡快的disco,迷人的 Afro 或永恆的electro。他避免使用花招和疊加效果。相反,他讓音樂以本身的樣貌放出來,始終具有潛在的凝聚力。
  • 臺灣植物染色大師陳景林獲第11屆非凡時尚人物
    陳老師是臺灣植物染色的大師級人物,有著30多年植物染色的研究實踐經驗。陳景林老師在2019非凡時尚人物頒獎現場(圖片來自華藝天然染色研習群)我的植物染色道路是被陳老師感染的。那是2016年4月寧波的文博會,我無意中走進了寧波文博會,走進了臺灣非遺館,遇見了陳景林老師的展位。二人初次相見相談甚歡,陳老師拿著他的IPAD,給我看他存儲在裡面的作品。
  • 有清香和沁人沁鼻的五色糯米都是用天然植物染色的
    取出浸泡過的楓葉水,在糯米中浸泡一晚,然後染色,第二天,取出糯米並衝洗乾淨,然後把他放進電飯鍋裡煮大約40分鐘左右。過去小時候是用柴火燒的,所以我們當地人也把這種五顏六色的糯米叫做「炊米飯」。媽媽,她喜歡吃五色糯米,但她對其他五顏六色的食物比較敏感,所以我家一般只做楓葉這種黑色的天然色素,來做單一黑糯米來吃。祭祀用的五色糯米是從外面買來的。
  • 錘子敲出來的曼陀羅圖案,DIY植物染色,不一樣的染布,附教程
    DIY天然染色教程:布料上的植物曼陀羅圖案哈嘍,大家好,今天的手工教程是染布,不一樣的染布。通過敲打的方式,讓植物或花朵的顏色和圖案,保留在天然面料上,一直是一種友情的天然染色方式,或者也可以稱呼植物拓染,但這種染色方式最大的問題在於固色,今天分享的教程,一方面使用豆漿作為「媒染劑」,其次曼陀羅圖案很漂亮。喜歡的可以帶著小朋友一起玩,就算失敗,也可以收穫無窮樂趣。
  • 古代彩色衣服主要用什麼染色?靠化學顏料還是植物染料
    古代時彩色衣服主要靠什麼來染色的?這是螞蟻莊園10月12號今日莊園小課堂的問題,很多用戶還不知道答案,本文小編會為大家詳細介紹10月12日今天螞蟻莊園課堂小雞飼料答案。 今天的問題是: 古代時彩色衣服主要靠什麼來染色的? 化學顏料 植物染料 答案:植物染料 答案解析:古人們很早就能生產出五彩繽紛的紡織品了,古代用於紡織品著色的物質主要來源於礦物顏料和天然染料。天然染料中90%以上為植物染料,多提取自植物根、莖、葉、花、果皮等部位的色素,另外還有動物染料和地衣染料。
  • 植物表觀基因組研究進展
    表觀調控是調節基因表達和染色質狀態的重要機制之一,是植物對環境刺激作出的響應,基於染色質修飾的基因表達調控對植物來說至關重要。表觀修飾從多個水平貢獻於表型變異,包括基因調控、發育、脅迫響應以及群體層面的表型多樣性和進化。
  • 「青束」為防脫而生,專注於植物萃取
    自古以來,男性擁有一頭烏黑茂密的頭髮,總令人聯想到青春、活力和健康,而女性飄逸秀麗的長髮,則是女人味、魅力和性感的象徵。因此,脫髮本身不僅造成美觀健康方面的困擾,也會嚴重打擊一個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青束】就是這樣一個「為防脫而生」的洗護品牌,採用弱酸性配方,使用起來特別溫和,絲毫不用擔心刺激會到頭皮,造成二次傷害。專注植物萃取更健康【青束】鮮姜檸檬洗髮膏,由天然植物萃取的精華,分子非常細小,能夠滲透頭皮基底層,深層清潔滋養,快速被頭皮吸收。
  • 陳景林:自然與生活,會造就最美的植物染作品
    陳景林臺灣工藝大師、「天染工坊」創始人及藝術總監,專注植物染30餘年,著有《大地之華——臺灣天然染色事典》等多本草木染專業書籍,被工藝界譽為「臺灣染織工藝的推手」。天然染色早在周朝就有記錄。二十多年前,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還隨處可見傳統染色。
  • 專注拳擊,將娛樂感與健身相結合,b-monster開創健身新賽道
    ▲ b-monster中國區總經理靳丹b-monster起源紐約潮流時尚前端的格鬥系健身俱樂部,「我們老闆在美國考察時發現這一項目,加上他本人很喜歡夜店釋放的能量感,於是有了這樣一個結合的idea,並且將其取名為『b-monster
  • 「珍藏版」綜述|染色質複製與細胞的表觀遺傳記憶
    撰文 | 十一月責編 | 兮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質的遺傳是保持細胞表觀遺傳記憶的核心。而目前關於DNA複製、細胞周期以及表觀遺傳組學之間關係的機制分析為複製偶聯的染色質裝配和複製後染色質的維持提供了一些見解。
  • 遼西化石為被子植物起源提供新證據
    化石概貌被子植物起源及歷史是植物學家長期以來致力攻克的植物學難題。關於這個問題現代植物學家提出過各種不同的假說,我國遼西義縣組的被子植物化石曾為檢驗這些假說提供了重要的證據。近日,《地質學報》(英文版)發表了南京地質古生物所研究員王鑫和海南科技職業大學教授韓剛團隊題為《中國早白堊世被子植物的新果序》的論文。柳條溝始果作為早白堊世義縣組被子植物家族的最新成員,為相關研究提供了更多的證據。始果的標本來自內蒙古寧城縣大雙廟鎮柳條溝的義縣組地層。
  • 被子植物「變果」化石為花朵演化研究提供新啟示—新聞—科學網
    近日,《歷史生物學》在線發表了王鑫研究團隊與福建農林大學共5位學者合作完成的題為《早白堊世包括不同器官的新型被子植物為花朵演化提供新的啟示》的論文。他們發現了遼寧凌源大王丈子義縣組(約1.25億年前)地層中出產的被子植物化石——凌源變果。
  • 鄭寧/董欣年合作團隊揭示植物激素水楊酸與受體結合的...
    早在1997年,美國杜克大學董欣年實驗室利用遺傳學方法首次發現和克隆了植物抗病反應中的關鍵基因NPR1 (NONEXPRESSOR OF PATHOGENESIS-RELATED GENES 1) 。2012年,作為NPR家族的另外兩個家族成員NPR3和NPR4被確認為是SA受體,但NPR1是否也是SA受體一直存在有爭議。
  • 首都師大生命科學學院青年教師在《植物細胞》上發表重要研究成果
    1月4日,生物學領域國際頂級刊物《植物細胞》(The Plant Cell)在線發表首都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劉良玉課題組的最新研究成果——擬南芥葉片韌皮部伴胞和表皮細胞染色質可及性響應光周期變化(Photoperiod-responsive changes in chromatin accessibility
  • 《神武4》電腦版寵物染色鑑賞:「布羅利」風格孫小聖參上
    神武大胖熊,陪你看遍光華繁榮,你們的大胖熊又回來了~不知道上一期寵物染色鑑賞是否有驚豔到各位,本期胖熊繼續搜羅了一些極具特色的染色作品,相信在本期的鑑賞中,一定能夠出現抓住你眼球的獨特作品。本期所迎來的第一隻寵物同樣是仙獸翼龍,但是它與上期紫晶神龍選擇了截然不同的染色風格,我們可以看到這隻仙獸翼龍整體選取的色調為冷色調,主體為青黑色打底。
  • 密苑雲頂M House首秀 Christmas Cloud Party
    內容:平安夜和聖誕節雙日電子音樂現場+全息影像呈現;並提供節日特調酒飲產品等;交通及住宿方式:高鐵:北京北站 始發 至 太子城站,下高鐵可以搭乘免費的 「雲頂大酒店」擺渡車到達;雲頂大酒店自駕:請導航至 崇禮 雲頂大酒店住宿:由於節日活動,務必提前訂房,首選【雲頂大酒店】,備選酒店距離400米的 【
  • 為學子賦能 第二屆vidahouse學院杯設計大賽圓滿收官
    和首屆學院杯相同,第二屆依然是由各高校參賽大學生使用vidahouse設計工具完成指定主題圖稿的空間設計,並邀請到國內知名設計師列席評委。最後獲獎的學生不僅能獲得全國性的榮譽及vidahouse提供的豐厚獎金獎品、還有可能獲得大師的親自指導以及合作企業提供的實習就業機會。據悉,月星家居茂+凹凸設計獎還將實現賽事設計方案落地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