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嶺》64周年:原型人物健在,女主角息影,男主角遺憾離世

2020-11-01 德濂美

前不久,由張譯、吳京主演的《金剛川》上映。

這部電影獻禮抗美援朝70周年,上映8天,票房破5億。

雖然票房一路高漲,但豆瓣上評分卻跌到了6.5分。

這讓很多人不禁懷念起了那部經典的老電影《上甘嶺》。

這部電影雖然於1956年拍攝,卻在豆瓣拿下8.0高分,幾乎零差評。

一部黑白的電影《上甘嶺》,憑什麼有這麼大的魅力 ?

1

如果《金剛川》用精緻、震撼、創新來形容。

那麼《上甘嶺》就是樸素、真實,直戳人心。

《上甘嶺》選取的背景,是抗美援朝戰爭中極為著名的,發生在1952年10月的上甘嶺戰役

在電影中,志願軍某部8連連長張忠發接到任務,去守衛上甘嶺的主峰陣地,必須要堅持24小時,以等待後援部隊的到來。

可聯合國軍火力實在太強,要知道當年在歷史上,他們有6萬多兵力6萬,大炮300餘門,坦克170多輛,出動飛機3000多架次……

轟炸鋪天蓋地而來,僅僅一個上午,敵人就進攻了23次。

張忠髮帶著戰士奮勇抵抗,傷亡慘重,但也只是暫時抵擋住了敵人的進攻。

為了保存兵力,拖住敵人,張忠發接到命令,暫時撤進站前已經挖好的坑道裡。

坑道裡物資緊缺,嚴重缺少食物和水,戰士們不僅要繼續跟頭頂上的敵人作戰,還要忍受寒冷和飢餓。

還有一些受傷的戰士,也只能默默忍受著傷痛,拼死堅持著。

8連的戰士們相互鼓勵,用頑強的意志力在坑道裡堅持了24天。

最終等來了後方部隊的支援,打退了聯合國軍,贏得了勝利。

《金剛川》選取的是在金剛川河上搭橋的過程,與敵軍的對抗也僅僅是一個在天空,一個在陸地。

而電影《上甘嶺》,是實打實的作戰,與敵軍正面對抗。

在電影中,能看到非常真實的戰爭過程:

轟炸機在低空飛過,鋪天蓋地的炮火,黑壓壓的一片,衝鋒的志願軍們隨時被轟炸倒下……

英勇的志願軍衝前方的敵軍們,扔手榴彈、開槍射擊、大炮轟炸。

戰場上煙霧繚繞,沒有一片完好的空地,地上更是屍橫遍野。

敵人一遍遍衝上來,志願軍們鼓足了勁,頑強抵抗著……

雖然電影的畫面是黑白的,投資有限,但卻給觀眾呈現出一個極其真實的戰爭場面。

原來那時的戰爭是如此殘酷,現在的和平與安定,都是千千萬萬個志願軍,用血肉之軀換來的。

2

在電影《上甘嶺》中,除了震撼的戰爭場面,讓人動容的,還有真實的小細節。

看了這些細節你就會明白,在軍事力量如此懸殊的情況下,志願軍為什麼能夠獲得勝利。

在戰鬥中,七連連長陣亡。

在臨死前,他的最後半句話是:「保持七連榮譽。」

七連死傷過半,指導員雖還活著,但眼睛被灼傷,用繃帶纏著。

八連過來支援,讓指導員下去休息,他卻不肯走,激動地說道:「我不能下去啊,我對陣地熟悉,你讓我躺在這裡,我給你出出主意……只要我還有一口氣,我就不下去,我要為我的戰士報仇啊!」

即便身負重傷,他第一時間考慮的,還是戰爭的輸贏。

電影中還有一個以黃繼光為原型的人物。

當時一個暗火力點裡的敵人開始射擊,張忠發的警衛員楊德才請求去完成任務。

剛衝出去,就被打中了,可楊德才忍著,衝到了敵人的地堡口,把爆破筒扔了進去。

可還沒等爆炸,就被敵人扔了出來。

這時,楊德才快速抓了起來,又扔了進去,然後,他用自己的身體,堵住了敵人的機槍射口,敵人的地堡爆照,他用自己的生命,光榮地完成了這項任務。

這不是藝術的再創造,而是真實發生在戰場上的事情。

最感人的,還是發生在坑道裡。

外面有敵人駐守,裡面資源極度匱乏。

一個炊事員冒著危險給坑道裡的八連送來了兩個蘋果,當時這兩個蘋果,就是寶貝一樣啊,大夥們開心得鼓掌。

張連長不捨得吃,讓衛生員把蘋果送給受傷的指導員。

指導員摸摸蘋果,聞聞味兒,開心一笑,但是也不捨得吃,堅持要把蘋果給連長還有那些沒有受傷的戰士。

最後連長說,把蘋果削成片,每個人都嘗一口。

後來連長得知,有5個戰士一起來送蘋果和蘿蔔,可那4個戰士,都犧牲在了路途中。

連長聽後,嚴肅地說道:「回去告訴師長,以後再也不要送東西了!」

但是師長說:「送!一定要送!」

為了給坑道裡的八連送東西,一個又一個運輸物資的戰士,倒在敵人的槍口之下。

這樣的情節,還有太多太多了……

這場戰爭中能夠取得勝利,靠的就是志願軍們那無堅不摧的意志力、整個團隊的凝聚力,還有那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不懼生死的勇氣。

雖然沒有敵軍人數多,沒有他們那強大的軍事武器,但有了這種精神,就可以以一抵十,以一抵百,所向披靡。

3

在《上甘嶺》這部電影中,還有一個很大的亮點是,裡面塑造了一個極具代表性的女性人物。

大家知道,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也有很多女戰士,她們的作用功不可沒。

在《金剛川》中,也出現了一個女話務員,但只是一筆帶過,並沒有太多具體的情節。

但在《上甘嶺》中,用很大的篇幅,描繪了女衛生員王蘭。

王蘭的原型人物是志願軍45師醫政股收容所的女衛生員王清珍,在上甘嶺戰役中,她堅持留下照顧傷員,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在電影中,把王蘭這個角色描繪地非常細膩、感人。

比如,當時八連連長張忠發想把王蘭送回安全的師部。

王蘭真誠地懇求留在危險的前線,「就讓我留下吧!我之前一直跟著部隊後面轉,根本沒做出什麼貢獻,就讓我留在這裡照顧傷員吧!」

還有在坑道裡,當敵人把毒氣投到坑道時,王蘭毫不猶豫地將最後一塊毛巾,捂在了張連長的臉上,自己卻中毒暈了過去。

在真實的抗美援朝戰役中,還有許許多多像王蘭一樣的女戰士,她們雖不能上前線打戰,卻也奉獻著自己的力量,成為戰役中不可或缺的一員。

王蘭這個角色,也給這部戰爭電影,帶來了難得的溫情一幕。

在戰士們剛躲進坑道裡時,迎來了難得的放鬆一刻。

有的打牌,有的下象棋,有的玩松鼠。

而王蘭,飽含熱情,唱起了那首《我的祖國》:

一條大河波浪寬

風吹稻花香兩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聽慣了艄公的號子

看慣了船上的白帆

這個經典場面,讓多少人跟著淚目啊!

在戰爭中,不僅僅只有炮火連天的嚴肅時刻,同樣也有一幕幕溫暖感人的時刻,這才更加真實。

值得一提的是,飾演王蘭的演員叫做劉玉茹。

當年是導演偶遇了剛從魯迅藝術學院畢業的她,直接眼前一亮,敲定了讓她來演。

《上甘嶺》是劉玉茹演的第一部影片,也是她一生中出演的唯一一部影片。

拍完後,就息影了。

本片主角張忠發,飾演的原型人物叫做張計發。

張計發曾是志願軍第15軍135團7連連長,立下赫赫戰功,今年他已經94歲了,仍然健在,而且精神頭很不錯。

可飾演他的演員高保成,卻在2004年因病離世了,真的令人唏噓。

《上甘嶺》為什麼能成為描繪抗美援朝的經典,好評不斷?

全片124分鐘,在那個極為艱苦的拍攝環境下,電影主創兢兢業業,處處細節都能體現出他們的認真。

整個影片不矯情、不做作,更不誇張,真實地描繪出當時戰爭的場景,令人動容。

影片中描繪出許多鮮明的小人物形象,正是有了他們的付出,才有了戰爭最後的勝利。

可見,一個好的戰爭片,沒有華麗的特效和宏大的場景,但足夠真誠和真實,同樣可以成為經典,好評至今。

相關焦點

  • 《上甘嶺》完成4K修復,時隔64年重現銀幕,原型健在演員已逝
    15軍第45師135團7連在597.9高地的作戰事跡為劇本,7連的連長張計發為電影主角張忠發的原型》已經64年了,故事的原型張計發如今94歲還健在,國慶節的時候有關部門還對其進行了慰問,從照片上看精神狀態還很好
  • 《神秘的旅伴》:光陰似箭,男主角意外離世,女主角王曉棠還健在
    1955年,長影決定拍攝《神秘的旅伴》,但女主角彝族姑娘小黎英一直沒有著落。這年元旦剛過,兩位導演找到時任總政話劇團副團長的李壬林,請他幫忙推薦一個「小黎英」。李壬林思索了一會兒,推薦了王曉棠。見到本人,兩位導演大喜過望,這不就是「天然」的「小黎英」嗎?小黎英成為馬幫的一員,是因為馬幫主魏福僱傭了她家的馬,她是跟著前來照顧馬的。
  • 上甘嶺的遺憾
    1952年12月18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祝賀上甘嶺前線我軍的偉大勝利」,概括戰役戰果:我軍在上甘嶺一個半月的戰鬥中,殲滅敵軍25000多名,繳獲和消耗敵人大批軍用物資......我是這場慘烈戰役的倖存者,在這場戰役中有喜悅,也有遺憾。
  • 中國第一部抗美援朝電影《上甘嶺》完成4K修復,或於不久後上映
    近日影視圈又傳來一個特大好消息:中國第一部抗美援朝電影《上甘嶺》已完成4K修復,或於不久後上映。在整個華語電影史上《上甘嶺》都是個極其特殊的存在,它的誕生頗具傳奇色彩,眾多影業巨匠參與製作,在影史有著極其崇高的地位。
  • 中國第一部抗美援朝電影《上甘嶺》完成4K修復,或於不久後上映
    近日影視圈又傳來一個特大好消息:中國第一部抗美援朝電影《上甘嶺》已完成4K修復,或於不久後上映。在整個華語電影史上《上甘嶺》都是個極其特殊的存在,它的誕生頗具傳奇色彩,眾多影業巨匠參與製作,在影史有著極其崇高的地位。
  • 《上甘嶺》唯一女性劉玉茹,為啥一生只此一部電影,今還好嗎?
    這首《我的祖國》其實是由喬羽作詞,劉熾作曲,著名歌唱家郭蘭英演唱的,它也是1956年電影《上甘嶺》的插曲。《上甘嶺》是第一部表現抗美援朝戰爭的影片,它取材於著名的上甘嶺戰役。影片通過對戰役進程、戰鬥故事進行了精心的剪裁和表現,將這場氣壯山河的戰役真實地烘託出來。
  • 老片新映:硝煙瀰漫《上甘嶺》
    《上甘嶺》的視角主要集中在志願軍八連,這支隊伍的原型是曾榮立集體一等功的中國人民志願軍15軍45師135團7連,曾在上甘嶺陣地堅守24天,先後兩次補充兵力100多人,最後撤下戰場時,僅餘19人;在7連之外,真實的上甘嶺戰役,曾遂次投入27個連隊,其中有16個連兩次打光重建。
  • ...電影《上甘嶺》衛生員的原型, 踏上戰場,她們只有15歲、18歲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中國之聲推出特別報導《我和我的祖國》,由戰場上的十名戰鬥英雄講述他們的鐵血人生和家國情懷。曾經的少年王清珍:電影《上甘嶺》中女衛生員王蘭的原型之一。
  • 電影《上甘嶺》衛生員的原型, 踏上戰場,她們只有15歲、18歲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中國之聲推出特別報導《我和我的祖國》,由戰場上的十名戰鬥英雄講述他們的鐵血人生和家國情懷。曾經的少年王清珍:電影《上甘嶺》中女衛生員王蘭的原型之一。
  • 《上甘嶺》何以不朽
    關於《上甘嶺》的創作,林杉1957年在《中國電影》上,曾以《深入向生活學習,忠實於生活》為題,較詳盡地談了電影劇本的創作經過,其中的一些話題,我覺得,依舊有展開的必要。這部電影問世至今60多年了,成為經典,其藝術魅力超越了時空。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成就展上,有一個介紹優秀影片的展板,《上甘嶺》位列其中。
  • 上甘嶺唯一女性劉玉茹,為啥一生只此一部電影,今87歲還好嗎
    這首《我的祖國》其實是由喬羽作詞,劉熾作曲,著名歌唱家郭蘭英演唱的,它也是1956年電影《上甘嶺》的插曲。《上甘嶺》是第一部表現抗美援朝戰爭的影片,它取材於著名的上甘嶺戰役。影片通過對戰役進程、戰鬥故事進行了精心的剪裁和表現,將這場氣壯山河的戰役真實地烘託出來。
  • 她們是電影《上甘嶺》衛生員的原型,背後故事令人淚目
    >王清珍:電影《上甘嶺》中女衛生員王蘭的原型之一。1936年出生在湖北武漢,1951年初入朝參戰,擔任志願軍第15軍45師醫政股收容所的衛生員,在上甘嶺戰役中以出色的表現榮立二等功,被授予二級戰士榮譽勳章。吳炯:電影《上甘嶺》中女衛生員王蘭的原型之一。1933年出生於原四川忠縣(現屬重慶)。
  • 尋訪抗美援朝老兵|周榮根:停戰前夕,仍血戰上甘嶺
    編者按 2020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70年前,志願軍指戰員以堅定的革命意志、頑強的戰鬥作風和崇高的獻身精神,譜寫了氣壯山河的英雄讚歌、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光輝典範。為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學習強國」江蘇學習平臺、中國江蘇網·新江蘇與江蘇省退役軍人事務廳聯合開展「尋訪抗美援朝老兵 弘揚抗美援朝精神」大型全媒體新聞行動,在全省範圍內尋訪健在的志願軍老戰士,聽他們講述當年的故事。讓我們一起向不畏犧牲保家衛國的「最可愛的人」致敬!
  • 老電影《上甘嶺》《奇襲》的主角原型現身屏幕 戰後他們曾任何職
    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一些志願軍老戰士在媒體採訪中紛紛亮相屏幕,這些戰鬥功臣耄耋之年,仍然精神矍鑠,令人欣慰。 在電視新聞報導中,欣喜看到了老電影《上甘嶺》中張忠發連長的真實原型張計發,還有老電影《奇襲》中方連長的真實原型張魁印。
  • 女主患病曾十年息影,男主角棄影從商
    因為這部電影當時的男女主角都是新人,如今他們事業發展各異,女主則因患病曾將近十年息影,而男主則棄影從商了。當時出演《火燒紅蓮寺》的男主角方世玉的是年輕演員季天笙飾演的,季天笙因從小學習武術,在《醉拳Ⅲ》中就是演了配角黃飛鴻。因為有武術以及表演經歷,導演林嶺東找到他,讓他出演《火燒紅蓮寺》男主角。雖然當時演技還顯稚嫩,可是季天笙功夫很好,在這部片子中表現還算不錯。
  • 今天,我們來聊聊《上甘嶺》
    >歡迎關注《中國青年》雜誌官方微信編者按: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指出,無論時代如何發展,我們都要砥礪不畏強暴、反抗強權的民族風骨;無論時代如何發展,我們都要匯聚萬眾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無論時代如何發展,我們都要鍛造捨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無論時代如何發展,我們都要激發守正創新、奮勇向前的民族智慧。偉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
  • 《招魂》系列女主角原型逝世 導演溫子仁發文悼念
    羅琳·沃倫1905電影網訊 當地時間4月18日,著名恐怖片《招魂》系列的女主角原型人物羅琳·沃倫離世,終年92歲。她的孫子克裡斯在當日晚些時候向外界公布了這一消息。他表示稱,自己的奶奶是在睡夢中安靜地離開這個世界的。
  • 《黑豹》男主角因結腸癌遺憾離世!與癌症苦鬥爭4年,年僅43歲
    8月29日,據外媒報導,漫威電影《黑豹》的男主角查德威克因結腸癌遺憾離世,年僅43歲。媒體透露,查德威克是在家中去世的,離世前妻子和家人一直都陪伴在他身邊對查德威克突然離世的消息,許多網友都被倍感意外,直言完全不敢相信
  • 64年前的電影《上甘嶺》憑啥豆瓣評分8.0?
    近日,中國電影資料館官微發布消息稱,我國首部抗美援朝故事片《上甘嶺》獲得「新生」,經過4K精緻修復後再現銀幕,未來有望在全國多個城市專場放映。記者了解到,《上甘嶺》1956年12月1日上映,至今豆瓣分仍高達8.0。戰爭的硝煙雖早已散去,但英雄們的功績彪炳史冊,一時間,這段歷史和相關影片背後的故事都引發了網友們的廣泛關注。
  • 64年前的電影《上甘嶺》憑啥豆瓣評分8.0?
    近日,中國電影資料館官微發布消息稱,我國首部抗美援朝故事片《上甘嶺》獲得「新生」,經過4K精緻修復後再現銀幕,未來有望在全國多個城市專場放映。記者了解到,《上甘嶺》1956年12月1日上映,至今豆瓣分仍高達8.0。戰爭的硝煙雖早已散去,但英雄們的功績彪炳史冊,一時間,這段歷史和相關影片背後的故事都引發了網友們的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