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夷陵之戰中,蜀漢到底損失有多大?看這些戰死的主將就明白

2021-01-18 騰訊網

夷陵之戰是荊州之戰的延續,它是劉備為了試圖奪取荊州而發起的一場伐吳戰役,這場戰鬥最終以蜀漢的失敗而告終,而在這場戰爭中,劉備損失了近8萬士兵(孫權戰後統計數字),亦有許多蜀漢名將陣亡。所以很多人評價,經此一戰蜀漢被徹底的打趴下了,從此一蹶不振。

首先要糾正的是蜀吳兩方陣亡之四位將領說法,在小說《三國演義》中,蜀漢大將黃忠被描寫成為了參與夷陵之戰的將領人選。劉備東徵時,黃忠也作為主帥伐吳,夷陵之戰前夕,黃忠受到了吳將馬忠的偷襲,被其一箭射中臂膀,最後回營失血過多而死。其實這完全是小說杜撰的成分,黃忠並非死於夷陵之戰的戰場上,依據正史記載,黃忠早在夷陵之戰前去世。

演義中,吳將甘寧在夷陵之戰時被蠻王沙摩柯一箭射中頭部而死,其實,這也是杜撰的部分,正史記載,甘寧早在公元221年就去世。另外,潘璋也並非關興所殺,正史記載,潘璋的確參與了夷陵之戰,不過,其最終卻是全身而退,公元234年,吳國名將潘璋病死於建鄴。吳將馬忠在書中亦是被蜀漢叛將傅士仁、糜芳所殺,依據史書記載,吳將馬忠的結局不詳。

蜀吳四將的結局皆為演義杜撰的成分,那麼,真實的夷陵之戰中,蜀漢到底戰死了哪些部將呢?

夷陵之戰中,蜀漢一方戰死的部將有六位,他們分別是張南、馮習、馬良、沙摩柯、傅彤、程畿,另外,還有名臣李朝病逝於軍中。

傅彤是劉備作為伐吳前鋒的將領之一,他曾在秭歸之戰中立有大功,作為劉備麾下的大將,傅彤對蜀漢也是忠心耿耿,可惜的是,這樣一位名將最後卻戰死在了夷陵戰場上,這對蜀漢來說,可以說是重大的損失。史載劉備在夷陵之戰慘敗後,傅彤作為後軍統帥則抵禦吳軍,當時,傅彤已經深陷吳軍包圍之中,為了不被吳軍俘虜,傅彤遂自殺而死。

張南、馮習分別為劉備的前路親將,這兩位從一開始就受到了劉備的重用,東徵戰場上,也是張南和馮習作為前鋒而出擊吳國。蜀軍失敗後,張南被吳將周泰臨陣掩殺,而馮習也在突圍途中陷入重圍,不屈戰死。

沙摩柯是蜀漢劉備伐吳期間招來的少數民族首領,在演義中,沙摩柯以騎射而聞名全軍,其實,正史對於沙摩柯的記載非常少,夷陵之戰時,沙摩柯領軍近一萬人遭到了吳軍的包圍,在突圍途中,其被吳軍殺死。

馬良和程畿是劉備伐吳時的謀士,其中,馬良最為出名。馬良原是蜀漢的名士,其為馬氏五常之首,劉備駐紮荊州時,曾專門聘請馬良出山,若其不在夷陵之戰中身死,或許馬良也會在蜀漢後期的朝政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夷陵之戰前夕,馬良曾說服了蠻族出兵伐吳,後來,劉備在夷陵慘敗,馬良又率軍從西北荊襄一帶撤退,其遭到了吳軍步騭部的截擊,兵敗身死。

程畿是劉備伐吳時的隨軍參謀,夷陵之戰蜀漢慘敗後,程畿斷後阻擊敵軍,為了保護劉備撤退,程畿也多次受傷,後來,他在江上與吳軍拼鬥,力竭而亡。

劉備的別駕從事李朝也是蜀漢的名臣,他是蜀漢益州的李氏三龍之一,此人才華橫溢,智謀不下於馬良。劉備東徵時,李朝也作為謀士隨軍出徵,可惜的是,這位文臣並沒有直接參與軍事決策,在到達永安的時候,李朝就因為身體不適而病倒在了軍中。夷陵之戰前夕,李朝最終病死於軍中。

相關焦點

  • 三國最後的大戰,夷陵之戰蜀國到底損失多大?看戰死的主將就明白
    東漢末年的三國時期,可以說是吸引了無數人的興趣,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爾虞我詐的群雄割據世界,三國有三大戰役,分別是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以及最後的大戰夷陵之戰
  • 劉備夷陵之戰的慘重損失:七將陣亡,五將投降,一將失蹤
    傅肜還有一個名叫傅僉的兒子,事跡也令人動容。司馬昭發動伐蜀之戰時,傅僉任職關中都督,在陽平關與魏軍展開血戰,最終與父親傅肜一樣戰死沙場。小說中提到的程畿,也是真實的歷史人物。夷陵之戰期間,他以從事祭酒的身份參戰,但卻並非如小說所言死在馬鞍山一帶,而是在峽中阻擊戰中陣亡的。在峽中之戰中,程畿所面對的是東吳名將徐盛。此戰也是劉備繼馬鞍山之戰後的又一次慘敗。
  • 三國時期的夷陵之戰,看看劉備的損失,蜀國為何一蹶不振?
    三國演義這部小說可以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在三國這個勾心鬥角的亂世之中,更多人所被吸引的還是以劉備為中心的群雄之爭。而三國裡也有震驚中外的世界名戰,官服,赤壁,夷陵之戰號稱三國頂級的三大戰鬥,同時也是改變整個三國局勢的戰鬥。不過今天所說的夷陵之戰卻是一個讓人議論紛紛的戰鬥。
  • 襄樊之戰到夷陵之戰,劉備損失有多大?十二名大將八死四降
    後半生才開始逐漸走向人生的巔峰,得荊州,擁益州,據漢中,能有和北方曹操單獨抗衡的能力。漢中王誕生赤壁之戰後,劉備借公子劉琦之名取得了荊南四郡,又從東吳借了赤壁之戰勝利果實荊州,從那之後,劉備的勝利終於一日接著一日的來臨。公元214年,劉備得巴蜀之地,獲得了天下第一大州益州。
  • 諸葛亮六出祁山,手下多少大將北伐戰死沙場?
    眾所周知,諸葛亮用兵不像劉備,你看劉備領導的漢中之戰和夷陵之戰,蜀漢戰死沙場的將領並不少,漢中之戰有雷銅、吳蘭、任夔等將領戰死,夷陵之戰有張南、馮習、沙摩軻、傅肜等將領戰死。諸葛一生唯謹慎,尤其是諸葛亮用兵,數次北伐中,除了馬謖、張休、李盛等將領因為違抗軍令,丟失街亭被諸葛亮斬殺之外,蜀漢大將在北伐中幾乎沒有損失,都被諸葛亮安全地帶了回來,就連諸葛亮在前線病逝,北伐蜀軍主力也在諸葛亮臨死前的安排下,有條不紊地撤退回成都。
  • 夷陵之戰是天意嗎?
    夷陵之戰劉備為什麼前勝後敗對於劉備所領導的蜀漢政權來說,夷陵之戰的失敗,可能象徵著劉備自己統一天下的可能性也就不復存在了。夷陵之戰給蜀漢政權所帶來的打擊,是十分巨大的。蜀漢最精銳的中央軍,基本上被徹底殲滅,而南方的蠻族部落也同樣在夷陵之戰之後,給整個蜀漢政權帶來了巨大的政治和地理麻煩。但是在夷陵之戰初期,劉備所率領的蜀漢軍隊是獲得了絕對戰略優勢的,那麼,為什麼劉備會最後在夷陵之戰的關鍵時刻,輸掉了自己最後的家業呢?在夷陵之戰之前,蜀漢軍隊已經受到了嚴重的損失。
  • 梟雄昭烈帝的最後一戰:影響蜀漢國運的夷陵之戰是戰略失誤嗎?
    追思那個群星璀璨的三國時空,緬懷昭烈帝百折不撓的一生,評點夷陵之戰。常見的哭哭啼啼的劉備影視形象誤導國人久矣,縱觀昭烈帝劉備一生,年少遊學,壯年起兵,戎馬一生,雖屢經挫折,卻「折而不撓,終不為下」,在亂世群雄紛紛謝幕之時,以雄烈之姿成一方霸主,鼎足三分而留名青史。
  • 趣讀 | 公基:夷陵老祖?關於夷陵之戰的知識你了解多少?
    提起夷陵,很多人都會想起來去年的熱播劇《陳情令》中的夷陵老祖魏無羨,想起那場在夷陵的戰爭,然而歷史上的夷陵之戰真的存在,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來講解一下三國中的著名戰役——夷陵之戰。(相關的名句: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2.夷陵之戰基本情況地點:夷陵(今湖北宜都北) 時間:221年七月-222年八月參戰方:蜀漢、五溪蠻夷、東吳 結果:吳軍得勝,蜀漢元氣大傷3.戰役經過公元221年7月,劉備親率蜀漢軍隊數萬人,對吳國發動了大規模的戰爭。
  • 法正在蜀漢官至「尚書令」,這到底是多大的官職?
    在劉備的一生中,漢中之戰無疑是自己的巔峰。漢中之戰是漢末三國時期,劉備與曹操爭奪漢中的戰爭。此戰由劉備從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發起,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結束,戰爭持續近兩年之久。最終,劉備得以擊敗曹操,奪取了漢中之戰,並正式進位漢中王。
  • 法正在蜀漢官至「尚書令」 ,這到底是多大的官職?
    在劉備的一生中,漢中之戰無疑是自己的巔峰。漢中之戰是漢末三國時期,劉備與曹操爭奪漢中的戰爭。此戰由劉備從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發起,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結束,戰爭持續近兩年之久。最終,劉備得以擊敗曹操,奪取了漢中之戰,並正式進位漢中王。
  • 漢中之戰中,曹操一方夏侯淵陣亡,那麼劉備損失了多少武將?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在三國時期,漢中之戰和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等戰役一樣,都對漢末三國的歷史走向起到了重要影響。漢中之戰是漢末三國時期,劉備與曹操爭奪漢中的戰爭。此戰由劉備從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發起,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結束,戰爭持續近兩年之久。因為戰爭持續時間相對較久,加上爭奪的是漢中這一戰略要地,所以,劉備和曹操都投入了眾多名將。
  • 夷陵之戰後,劉備一直留在白帝城,並做了三件事情
    秋七月,被吳將陸遜在夷陵之戰中打敗,將軍馮習、張南、傅肜、程畿等戰死。在夷陵之戰被陸遜擊敗之後,劉備退到永安白帝城。章武三年(223年)三月,劉備託孤於諸葛亮,夏四月二十四日(6月10日),劉備病逝,享年六十三歲。諡號昭烈帝,廟號烈祖,葬於惠陵。從時間上來看,自公元221年秋七月,到公元222年夏四月,劉備生命的最後半年時間,都留在白帝城這個地方了。
  • 劉備夷陵之戰慘敗後,為什麼沒有回成都,而是停留在永安白帝城?
    今天,我們繼續來講述夷陵之戰的相關話題。公元221年,已經年滿60歲的劉備最終還是登上的帝位,成為蜀漢王朝的開國之君。
  • 夷陵之戰劉備大敗,曹丕為何攻吳不攻蜀呢,原因有三
    曹丕在夷陵之戰發生前認為劉備不會攻打孫權,在夷陵之戰發生中選擇了坐山觀虎鬥,在夷陵之戰結束劉備大敗後,選擇了攻打東吳,這是曹丕在整個夷陵之戰前、中、後的態度,曹丕的態度很大程度上,來源於魏國朝堂上的主流態度。
  • 劉備夷陵之戰慘敗,他卻成為蜀漢定海神針
    自此劉備有了四個戰略支點,成都大本營,養子劉封鎮守的東三郡,二弟關羽鎮守的荊州,愛將魏延鎮守的漢中。隨著關羽水淹七軍,劉備集團到了最頂點。可是好景不長,張飛人品有問題(擅鞭撻士兵),劉備是知道的。劉備萬萬沒想到,關羽的人品也有問題,在劉備最艱難的時候,他的大舅哥糜芳都沒有反叛,卻被關羽給逼反了。糜芳勾結東吳軍隊奪下了荊州,擒殺了關羽。劉備準備了兩年,開始伐吳,不料被火燒連營。
  • 《皇帝成長計劃2》夷陵之戰怎麼打 夷陵之戰打法攻略
    那麼遊戲中夷陵之戰應該怎麼打?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帶來一篇夷陵之戰打法講解。   困境 首先是困境 如圖... 皇帝成長計劃2是一款模擬養成類休閒娛樂遊戲。並且是《皇帝成長計劃》的續作。那麼遊戲中夷陵之戰應該怎麼打?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帶來一篇夷陵之戰打法講解。
  • 黃權是蜀漢最大叛將,為何家屬受到劉備照顧,兒子為蜀漢殉國?
    黃權此前是劉備的部下,後來在夷陵之戰中投降了魏國。在蜀國中,黃權受到很多人的尊重,深受劉備的器重,對蜀國忠心耿耿,而且劉備對他很不錯,為什麼會投降魏國呢?黃權投降之後,劉備並沒有責罰黃權的妻兒老小,反倒對他們照顧有加,讓人捉摸不透。
  •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先勝後敗,蜀軍遭受了多少損失,損失了哪些將領
    可是縱觀這些北伐戰役,最讓他接近成功的卻是第一次北伐。可惜諸葛亮錯用馬謖,在街亭遭受了慘敗。那麼,在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中,他遭受了多大的損失呢?一、令人嘆惋的街亭之敗。諸葛亮在接管蜀漢政權後,正是蜀漢處於風雨飄搖的時期。用諸葛亮自己的話來說,是「危急存亡之秋」。諸葛亮團結蜀漢君臣,力挽狂瀾,在短時間中穩定了形勢。他編練新軍,並率領這支軍隊五月渡瀘,平定了南中的叛亂。
  • 三國時期的「蜀漢五虎上將」,最終結局都是戰死的嗎?
    蜀漢五虎上將,分別是關羽、張飛、趙雲、馬超,以及黃忠。但是,這五人並不全部都是戰死的。關羽:兵敗被殺關羽出身於耕讀家庭,早年因犯事而逃離家鄉,期間以販棗為生。在黃巾之亂時,關羽曾來到幽州涿郡。也正是因為如此,關羽才和劉備,以及張飛相識。隨後,關羽和張飛在劉備的率領下起兵打黃巾。
  • 夷陵之戰打的有多慘?蜀漢精銳全死了
    估計大家都知道赤壁之戰是三國中最重要的戰爭之一。但是還有一個戰爭同樣重要,這場戰爭決定了三國此後的發展,興衰在此一戰。這場戰爭就是夷陵之戰。是孫權與劉備爭奪荊州之戰,因為孫權在此戰役中殺掉了關羽,劉備憤怒,發動蜀國全部兵力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