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打的有多慘?蜀漢精銳全死了

2021-02-07 歷史故事

我們都知道,《三國》這部名著描寫的是魏蜀吳三個國家發生的事情,並且都了解奠定這三個國家局面的是赤壁之戰。這場戰爭是孫劉聯合對抗曹操。最後的結局就是三分天下,由此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此後,各個國家為了自己的疆土各自徵戰以求擴大版圖。

估計大家都知道赤壁之戰是三國中最重要的戰爭之一。但是還有一個戰爭同樣重要,這場戰爭決定了三國此後的發展,興衰在此一戰。這場戰爭就是夷陵之戰。是孫權與劉備爭奪荊州之戰,因為孫權在此戰役中殺掉了關羽,劉備憤怒,發動蜀國全部兵力攻打。

不過,最後的結局不盡人意,劉備失敗了,而且非常嚴重。有人說,這場戰役不過是死了一些小兵,像馬超和趙雲都在,所以不足為慮。其實,通過這場戰役,蜀國的精銳全都死了,下面來盤點在這場戰役中死去的優秀將領:

首先是馬良,他是劉備東徵的首席謀士,在東徵以前,為劉備也貢獻了自己的力量,但是這樣有智慧的人死在了夷陵之戰中。還有駐守武陵郡的沙摩柯,他也是劉備的得力幹將,在這場戰爭中犧牲了。還有黃權,他是駐守益州的將軍,為劉備打理益州立下了汗馬功勞,就連劉備也稱讚他。

不過,他在夷陵這場北伐戰爭中因被吳軍截斷退路,最後投降曹軍。還有馮習張南等人,他們在夷陵之戰中作為先鋒主力。後來兩個人都被吳軍斬殺。上面這些人都是在夷陵之戰中劉備的主力軍,大多都軍事能力很強。可以算得上是蜀國的保障,但是因為這場戰爭,他們都死了,蜀國的未來也就岌岌可危。確實令人惋惜!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儘快刪除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真實的夷陵之戰中,蜀漢到底損失有多大?看這些戰死的主將就明白
    夷陵之戰是荊州之戰的延續,它是劉備為了試圖奪取荊州而發起的一場伐吳戰役,這場戰鬥最終以蜀漢的失敗而告終,而在這場戰爭中,劉備損失了近8萬士兵(孫權戰後統計數字),亦有許多蜀漢名將陣亡。所以很多人評價,經此一戰蜀漢被徹底的打趴下了,從此一蹶不振。
  • 梟雄昭烈帝的最後一戰:影響蜀漢國運的夷陵之戰是戰略失誤嗎?
    追思那個群星璀璨的三國時空,緬懷昭烈帝百折不撓的一生,評點夷陵之戰。常見的哭哭啼啼的劉備影視形象誤導國人久矣,縱觀昭烈帝劉備一生,年少遊學,壯年起兵,戎馬一生,雖屢經挫折,卻「折而不撓,終不為下」,在亂世群雄紛紛謝幕之時,以雄烈之姿成一方霸主,鼎足三分而留名青史。
  • 夷陵之戰是天意嗎?
    夷陵之戰劉備為什麼前勝後敗對於劉備所領導的蜀漢政權來說,夷陵之戰的失敗,可能象徵著劉備自己統一天下的可能性也就不復存在了。夷陵之戰給蜀漢政權所帶來的打擊,是十分巨大的。蜀漢最精銳的中央軍,基本上被徹底殲滅,而南方的蠻族部落也同樣在夷陵之戰之後,給整個蜀漢政權帶來了巨大的政治和地理麻煩。但是在夷陵之戰初期,劉備所率領的蜀漢軍隊是獲得了絕對戰略優勢的,那麼,為什麼劉備會最後在夷陵之戰的關鍵時刻,輸掉了自己最後的家業呢?在夷陵之戰之前,蜀漢軍隊已經受到了嚴重的損失。
  • 劉備為何發動夷陵之戰?原因不簡單:諸葛亮與劉備的「宮心計」
    之前諸葛亮對劉備沒有進行具體的勸阻,諸葛亮看不出來夷陵之戰是一個戰略錯誤嗎?顯然是能夠看得出來的。因為諸葛亮在第一次為劉備制定的整個戰略最重要的一點兒就是「連孫抗曹」,而劉備徵討夷陵明顯就是打破這個戰略。而且諸葛亮也看出了孫權不能打的原因:「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 《皇帝成長計劃2》夷陵之戰怎麼打 夷陵之戰打法攻略
    那麼遊戲中夷陵之戰應該怎麼打?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帶來一篇夷陵之戰打法講解。   困境 首先是困境 如圖... 皇帝成長計劃2是一款模擬養成類休閒娛樂遊戲。並且是《皇帝成長計劃》的續作。那麼遊戲中夷陵之戰應該怎麼打?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帶來一篇夷陵之戰打法講解。
  • 襄樊之戰到夷陵之戰,劉備損失有多大?十二名大將八死四降
    後半生才開始逐漸走向人生的巔峰,得荊州,擁益州,據漢中,能有和北方曹操單獨抗衡的能力。漢中王誕生赤壁之戰後,劉備借公子劉琦之名取得了荊南四郡,又從東吳借了赤壁之戰勝利果實荊州,從那之後,劉備的勝利終於一日接著一日的來臨。公元214年,劉備得巴蜀之地,獲得了天下第一大州益州。
  • 夷陵之戰劉備大敗,曹丕為何攻吳不攻蜀呢,原因有三
    曹丕在夷陵之戰發生前認為劉備不會攻打孫權,在夷陵之戰發生中選擇了坐山觀虎鬥,在夷陵之戰結束劉備大敗後,選擇了攻打東吳,這是曹丕在整個夷陵之戰前、中、後的態度,曹丕的態度很大程度上,來源於魏國朝堂上的主流態度。
  • 夷陵之戰劉備慘敗,孫權為何不攻克西蜀?周瑜之死或改變三國戰局!
    我們知道,這場戰鬥,劉備最終遭遇了夷陵大敗,一場大火讓季漢政權在丟失荊州之後雪上加霜。北邊曹魏在虎視眈眈,東邊東吳隨時可能西進,南邊蠻人因為親蜀漢的沙摩柯死了,就在孫權的支持下向北騷擾,這個時候還有漢嘉太守黃元謀反,朝中益州豪強支持的益州派也有降曹或降吳傾向。可以說,季漢政權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東吳如果強勢殺進西川的話,季漢政權鹿死誰手尚不可知。
  • 夷陵之戰並不是意氣用事,劉備一世梟雄,看到了東吳的命門
    夷陵之戰爆發之前,曹操去世,曹丕篡漢曹魏正式建國,在這種情況下劉備需要確認自己的政治地位,政治方向。在人才方面,關羽死的第二年法正去世,黃忠去世,孟達攜三郡叛漢歸魏。
  • 如果劉備不打夷陵之戰,那後來諸葛亮是否能打敗曹魏?
    而當時來說,劉備打夷陵之戰的時候沒有75萬大軍,那都是演義誇張的說法,真實歷史是劉備攻打東吳的夷陵之戰軍隊人數在5萬人左右,當然都是蜀國的精銳部隊,也是當時蜀國最為寶貴的戰略資源,畢竟都是跟著劉備打了多年的仗打下來的老兵為主的部隊,戰鬥力至少是比較強悍的。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打夷陵之戰,直接北伐進攻曹魏,會有什麼情況呢?
  • 三國死得最慘的五位大將,蜀漢獨佔四人,第一毫無爭議
    原標題:三國死得最慘的五位大將,蜀漢獨佔四人,第一毫無爭議今天我們講的還是三國的故事。
  • 夷陵之戰:是為國家命運還是兄弟情義,你不知道的難言之隱X
    夷陵之戰,是劉備借著給義弟關羽報仇的名義所發起的,舉全國之力伐吳,但最終卻成為了他一生的遺憾。其實關於夷陵之戰存在著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劉備這樣做是不明智的,至少在當時不應該有那樣的衝動,荊州剛失,關羽剛死,其實力和士兵士氣都不適合發動戰爭,而且當時的孫權也主動派人求和,此時的劉備是不應該拒絕的,如若不然的話,三國的歷史走向或許會有新的改變。
  • 趣讀 | 公基:夷陵老祖?關於夷陵之戰的知識你了解多少?
    提起夷陵,很多人都會想起來去年的熱播劇《陳情令》中的夷陵老祖魏無羨,想起那場在夷陵的戰爭,然而歷史上的夷陵之戰真的存在,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來講解一下三國中的著名戰役——夷陵之戰。蜀漢猛將張飛率兵萬人,從閬中至於江州,與劉備會師,但在出發前,被部下張達、範強所殺。該戰役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也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
  • 夷陵之戰,魏蜀吳三國鼎立
    赤壁之戰,孫劉聯盟,大敗曹魏,繼而「天下三分」(《後漢書》);夷陵之戰,魏蜀吳互相抗衡,三國鼎立形成。公元221年,劉備出川東進,孫權西拒,在宜昌對峙交戰達一年之久,以孫權大將陸遜防禦反擊、大敗劉備而結束,史稱吳蜀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刀光劍影的背後,彰顯曹魏、蜀漢、孫吳三大集團合縱連橫的韜略。
  • 煮酒論英雄之三國良將,陸遜篇(下)——夷陵之戰的東吳大都督
    陸遜重大事件之十——夷陵之戰,兵力對比黃武元年(221)七月,劉備親自率領大軍伐吳,誓要為關羽之死、荊州之失復仇。孫權任命陸遜為大都督、假節,總督朱然、潘璋、宋謙、韓當、徐盛、鮮于丹、孫桓等東吳將領,共計五萬人迎戰蜀漢軍。
  • 夷陵之戰,劉備敗在連營七百裡?其實只怪陸遜太厲害
    夷陵之戰可以說是三國時期蜀漢的轉折點,在此之前蜀漢的國力儘管偏弱,但實質上還是可以和東吳,甚至和曹魏一較高下。但經過夷陵之戰的慘敗之後蜀漢因此元氣大傷,劉備不久後鬱鬱而終,臨終前只能把蜀漢還有未成年的劉禪託付給諸葛亮,希望他好生輔佐劉禪。
  • 劉備夷陵之戰的慘重損失:七將陣亡,五將投降,一將失蹤
    夷陵之戰期間,他以從事祭酒的身份參戰,但卻並非如小說所言死在馬鞍山一帶,而是在峽中阻擊戰中陣亡的。在峽中之戰中,程畿所面對的是東吳名將徐盛。此戰也是劉備繼馬鞍山之戰後的又一次慘敗。至於小說中提到的馮習和張南,也的確死於夷陵之戰當中,但兩人並非在一處陣亡的。馮習死在陸遜的「火燒連營」之時,他面對的對手很可能是東吳名將潘璋。而張南則死於夷道城一帶,他所面對的對手則是孫桓與朱然。
  • 劉備夷陵之戰慘敗後,為什麼沒有回成都,而是停留在永安白帝城?
    今天,我們繼續來講述夷陵之戰的相關話題。公元221年,已經年滿60歲的劉備最終還是登上的帝位,成為蜀漢王朝的開國之君。
  • 諸葛亮「七擒孟獲」,確立蜀漢「羈縻政策」
    諸葛亮蜀漢與東吳爭奪南中控制權南中之亂要從「夷陵之戰」說起,劉備率領蜀漢精銳與五溪蠻夷徵討東吳,被東吳陸遜攔截近八個月時間,陸遜火燒夷陵蜀漢精銳盡失,劉備逃至白帝城卻憂憤成疾,公元223年夏四月託孤後病逝,蜀漢益州豪強作亂,曹魏與東吳強兵壓境。
  • 夷陵之戰:劉備若使用這三大戰術,孫權早就全軍覆沒了
    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之一,劉備作為進攻方帶著6萬精銳士兵和武陵蠻沙摩柯的1萬精銳蠻族士兵一起攻打荊州。孫權得知消息後派人議和卻被劉備拒絕,無奈只能啟用少壯派陸遜統兵禦敵。陸遜利用劉備急切的心態不斷誘敵深入,最終在夷陵地區反擊,放火燒蜀漢的營帳造成混亂後領兵衝擊,蜀軍被殲滅、燒死、踐踏致死不計其數,劉備跑回白帝城時手上僅剩2萬兵馬。這一仗蜀漢損失慘重,也預示著蜀漢徹底淪為一個區域性政權,失去翻盤的可能。其實現在的角度來看,假如劉備運用下面這三個戰術作戰的話,結局就能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