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蜜情+三角戀,《七月與安生》到底講了什麼故事? 內含福利

2021-02-08 1905電影網

對於80後、90後來說,本周三有一部要上映的影片或許有些特別。它看上去有點小清新、文藝,題材不算新穎,故事的編織架構也並非獨樹一幟,但卻是不少人的「青春回憶」。

這部影片就是由陳可辛監製,曾國祥執導,周冬雨和馬思純主演的《七月與安生》


電影就是改編自安妮寶貝(慶山)早年作品的《七月與安生》,故事收錄在她第一本短篇小說集《告別薇安》裡,還曾被改編成同名舞臺劇,江一燕出演,當年也引起眾人矚目。


小說只有30頁紙的厚度,拍成電影後銀幕上足足撐了將近兩小時。

原本以為電影只是會照本宣科順時針講一遍故事,看過後發現有幅度不小的修改與延伸,主創花了一番心思想要在這個過於戲劇化的故事裡延續探討個體成長、每個人內心的衝突矛盾、自我修正、自我和解。

 

雖然並沒有大尺度床戲,但影片的噱頭也是讓小編看花眼。

 

比如在宣傳期就開始強調的雙女主「袒胸相待」↓(兩個姑娘從小到大經常一言不合就脫衣)


以及以閨蜜為主題的影片裡被玩壞的三角戀↓(男主像彭于晏+李易峰?)


多年好閨蜜開撕


 

致敬了《情書》↓(片尾還特別鳴謝了巖井俊二)

不如我們從頭還原故事的全部,小說與電影還是有很多不同之處。


>>> 提示:以下無電影關鍵情節劇透,請放心觀看。

 

七月與安生從小就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女孩,七月溫柔漂亮、文靜乖巧,走到哪裡都受歡迎,而安生性格陰鬱冷僻、桀驁不馴,除了七月沒有人願意和她來往。兩個表象看上去極端相反的、帶有符號化特質的女孩,其實恰好就是彼此的投射,她們是對方的映射,顯現出自己另外一面所隱含的被壓抑的天性。

 

對安生的描述來源於七月男友家明的判斷,典型的「安妮寶貝」句式:「安生是個不漂亮的女孩。但是她像一顆散發詭異濃鬱芳香的植物。會開出讓人恐懼的迷離花朵。」安生天生具有一種奇異的吸引力,在故事中她通篇都是較為強勢、鮮明,更具有力量的那一個,雖然這種性格讓她此後顛沛流離。

 

七月和安生在十三歲相識,也是完全處於被動之中:「突然一個女孩轉過臉來對七月說,我們去操場轉轉吧。女孩的微笑很快樂。七月莫名其妙地就跟著她跑了。

 

開篇在此參照小說,體現了那句:「她和安生之間,她是一次被選擇的結果,只是她心甘情願。兩個女孩的性格等設定也忠於原作。

十三歲到十六歲七月與安生形影不離,安生總去七月家裡蹭飯,兩人一起泡澡、一起去看內衣。有些男孩子氣的安生總是要七月脫衣服看胸,正在懵懂發育期的女孩有她們的小困惑,但總體相親相愛兩小無猜。隨後兩人的成長由於家明的出現而變得迅猛。


家明和七月第一次相遇是在文學社第一次會議上,這個被形容為「七月十六歲以前包括以後看到過的,最英俊的男人」有一個十分青春片的出場方式——在黑板上寫字,然後回過頭來看女主,笑容溫和。

 

七月告訴安生自己在文學社遇到家明,不展現文學社的場景,反而拍了安生去七月學校找家明警告他:「有個女生看上你了,最好給我老實點。」↓

七月主動在圖書館裡親吻家明,也是書中沒有的情節↓



在《山楂樹之戀》裡以純情形象示人的周冬雨,演起安生來倒也是不含糊。大大咧咧、沒心沒肺、抽菸喝酒泡吧一樣不落↓


書中曾經衍化出另外一個象徵七月與安生不同命運的意象,就是三人在登山探險舊廟時,家明給七月與安生買的不同玉鐲。安生的白鐲子與七月的綠鐲子剛碰到一起就碎成兩半,掉了下來,為安生的死亡埋下伏筆。

 

這一場戲只展現了家明與安生之間感情進階升級,玉鐲這一線索被完全抹去。因為小說與電影在後半篇幅,特別是結局有很大不同,電影改寫了小說裡兩個女孩的宿命。

在安生發現自己對家明的感情已經非常明晰之後,她選擇離開去闖蕩,從海南到廣州到上海一路北上漂泊,不斷給七月寫信,地址總在變化中。

 

也以兩人的離別為重頭戲,快速閃現安生在不同地方的艱辛經歷,以及七月平淡安詳的生活,形成鮮明對比。

隨後家明去西安做項目,七月一直等他回家結婚,家明遲遲未歸,七月發現他與安生在一起。兩個女孩在離別之後本就走上了不同道路,疏遠而隔絕,至此閨蜜終於開撕——「七月凝固了全身的力量,重重地打了安生一個耳光。」

 

沒有沿用「打耳光」的套路,改成七月用花灑把安生澆得全身溼透,向安生示威,宣示家明的主權,種種寄生在罅隙中的情緒猛然翻覆上湧。七月爆發,兩人大吵一架。

女生之間的感情複雜、不合邏輯,「相愛相殺」最能形容透徹,外人的確難以體會。她們只有彼此,但又相互嫉妒、相互忌憚,相互恨。羨慕對方卻不能成為對方,更無法再像小時候一樣共有一個外界無法打破,只有彼此相融的烏託邦。

 

七月隨後等了家明一個月,家明回歸,兩人結婚。安生出國,再次寫信是告知七月懷了家明的孩子,自己孤身一人。七月讓安生回家並照顧她,隨後安生不幸難產死亡,七月與家明一直照顧安生的孩子,出版安生小說《七月與安生》。

 

這裡導演則開始醞釀、鋪墊並最終呈現連續反轉的劇情。導演似乎著意要延展故事的長度,為深入體現兩個女孩之間最本質的關係——借用作者本人的描述,她們是「一個人心中的兩個自我。是自我的對抗與和解。」影像的改編也都以此為出發點,不知是否不滿足於小說中兩人被安排的宿命,導演柔化了悲劇和衝突,在儘可能致敬原著的基礎上,加了一版理想化的解讀,突出兩個女孩性格中的隱性特質,上演命運置換。


兩個女孩對立共生,是彼此的鏡子——


對於讀過原作的人而言,聽到影片上映,像突然撞見舊識,已經多年不見沒什麼話好聊,雖然共有一些少年往事,可想起來倒是很為青澀時代尷尬。不過文字裡有熟悉的故事,影像之間或許能看到一些過去的影子,這麼想著,也就一邊故作不屑一邊又心情複雜地去看了影片。

 

原本虛幻無實體的角色在演員表演的一剎那開始有了具象形態,但其實很難真正對號入座。可能對於大部分書迷來說,七月與安生早已脫離「角色」的概念,而是抽象地成為一段代表著迷惘、激烈衝突、不斷探索尋找自我與意義的經歷,是茫然衝撞、不知所措的心境。

 

人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困惑與思考,故事之所以能夠被廣泛閱讀,大概也折射出群體一段時期的內在狀態。


《七月與安生》從表象上來看有太多讓人眼花繚亂的元素,或許它不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夢幻迷離、充滿神秘感的《雙生花》,也與日式溫柔淡雅的《花與愛麗絲》有明顯差別。

但抽離花裡胡哨的外殼,故事實際上只是在講述一個人內在的兩股力量,它們對立、共生,矛盾而此消彼長。形式笨拙、或許不堪回首,但戲劇化的浮誇裡還有想要真誠探討的事物,盡力向擁有深度的遠方前行。

 

好在尖銳的矛盾過後,我們最終都度過了那段不明所以的成長期。

如果你想知道電影裡最後到底發生了什麼,那麼就按照小電君的「老規矩」搶福利吧!不清楚規則的小夥伴後臺回復「福利」查看。

記住:朋友圈非分組三十分鐘以上。

被小電君挑選出來的朋友將獲得免費觀影兌換券兩張

撰文/薴節 編輯/結冰

相關焦點

  • 閨蜜情+三角戀,"七月與安生"到底講了什麼故事?
    原本以為電影只是會照本宣科順時針講一遍故事,看過後發現有幅度不小的修改與延伸,主創花了一番心思想要在這個過於戲劇化的故事裡延續探討個體成長、每個人內心的衝突矛盾、自我修正、自我和解。 雖然並沒有大尺度床戲,但影片的噱頭也是讓小編看花眼。
  • 七月與安生,不只是閨蜜
    電影一開場就隨著竇靖童空靈的歌聲把我們迅速帶回了1996年,七月和安生在初一新生軍訓中相識,之後迅疾發展成為親密無間、形影不離的一對閨蜜。初中三年,她們度過了人生中最最美好又無憂無慮的時光。隨著七月考入當地最好的高中,而安生則就讀於職專,兩個人的差距逐漸拉開,越來越大。直到這對閨蜜愛上了同一個男人,她們的友情不出意外地終於走到了崩潰的邊緣。
  • 我本以為《七月與安生》說的是閨蜜的事,結果講的是一個『情』
    林七月和李安生13歲步入校門的那一刻起,故事已經開始了。她們成為了朋友,一個性格如水般恬靜,一個性格如驕陽般豔麗,性格迥異的兩個人卻情深意切、密不可分。她們一起上學、一塊學習、一塊玩耍、一塊洗澡,休息都在一起,如膠似漆。
  • 《七月與安生》:嶄露頭角
    陳可辛把著曾國祥,曾國祥擋著陳可辛,擋著可能飛噴的口水,一老一新,不同的三觀交融,交融出前半部分很陳可辛,後半部分很曾國祥的《七月與安生》。說到底,《七月與安生》本質上就是一段三角戀的故事。陳可辛,被譽為「最懂女人心的導演」,這是陳可辛的拿手好戲。因此,前半部分,愛得撕心裂肺,恨得咬牙切齒,所有埋梗的戲劇衝突都為「三角戀」服務,為「渣男劈腿」服務。
  • 【七月與安生】感覺是今年醉懂女生的閨蜜電影!
    感覺現在在國內的大銀幕上,大多都是套路滿滿的青春片、動不動就撕逼的愛情片啊,真正靜下心來講閨蜜情的電影可能真心沒遇到過.
  • 七月與安生:閨蜜,我們依舊是最初的自己
    可是,根據它的英文名字soulmate以及整個故事的著重點來看,這部劇分在愛情片裡並不太合適,畢竟酷似彭于晏的男主李程彬全劇都有打醬油的嫌疑,一言不合就北上,一言不合就逃婚,遇到雙女主撕逼這樣的年度大戲,還被鎖在了門外扎馬步。講道理,整個故事從開始到結束,都是在講一個嚴絲合縫的友情故事而已。其實這部電影我看得很糾結,因為已經看過原作,滿腦子都是安妮寶貝筆下的七月和安生。
  • 《七月與安生》:小說1.7萬字改編53集電視劇,小仙女閨蜜情
    這個暑假檔, 大家都在追什麼劇呢? 近日,有一部新的校園青春劇開始熱播了。 《七月與安生》該劇改編自安妮寶貝的同名小說, 講述了七月和安生兩個女生十年的成長故事, 名字雖然很平凡,但是沒想到追了幾集就上癮停不下來。
  • 《七月與安生》閨蜜情讓人落淚,你走了我替你養娃,男人算什麼
    「七月與安生」是一部中國大陸劇情/愛情電影,導演為曾國祥(曾志偉之子)。這部電影榮獲第53屆臺北金馬電影節2016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周冬雨/馬思純。電影中兩個男主角都獲獎的情況很少見,足見兩個男主角的演技。這就是這個故事。馬思純扮演的七月是一個「乖乖女」,從小學習成績好,家境好,安生(周冬雨)是一名無人照顧的孩子,成績不好,兩人認識時只有十三歲,安生經常到七月家吃飯。
  • 《七月與安生》北美DVD發行,三年後你變成了七月還是安生?
    《七月與安生》或許就是能產生更大能量的電影2016年上映,當時也算引起了一陣討論閨蜜搶男朋友,佳明是渣男,狗血終於不再套路的華語青春片.——Adriana Rosati Asian Movie Pulse"電影不僅僅是展現一個故事,而是將所有電影元素融合在一起,攝影、表演、燈光、剪輯、對話等等,讓故事的敘述變得值得一看。《七月與安生》在這方面取得了近年來少數電影才取得的成功。"
  • 電視劇七月與安生大結局是什麼?
    電視劇七月與安生大結局是什麼?電視劇七月與安生即將上映,那麼電視劇跟電影劇情有不一樣的嗎?七月跟安生最後的結局是什麼?七月與學長家明成為情侶,安生漂泊已經,想要獲得安定,她心裡早已悄悄喜歡上了令人覺得踏實的家明。
  • 這部國產劇,讓「七月不得安生」!
    編輯:慄子烤地瓜2016年,不一樣的「三角戀」《七月與安生》上映。它不但讓觀眾看到了國產青春片的希望。說實在的,《七月與安生》的故事非常狗血:兩女爭一男,姐妹反目成仇。如果劇本不合理且沒有演技加成。上了學她又打探安生家庭狀況。安生跟男同學在餐廳無故打架。
  • 《七月與安生》秒殺一切國產青春片,你想不到它的故事如此複雜
    《七月與安生》第一是她的小說裡雖然並不缺少三角戀之類的足夠戲劇性的故事,但情節的鋪陳和架設往往不足(注意「故事」和「情節」這兩個概念的區別)。第二是她的小說對於讀者的主要吸引力在於極具個性的風格化文字,在改成電影後,文字特色無法保留,那怎麼維繫和原作之間的聯繫呢?
  • 片刻丨《七月與安生》終於拍出了青春&閨蜜電影的正確打開方式
    故事的小黃花,要從13歲那年講起……乖乖女「七月」(馬思純飾)與叛逆小孩「安生」(周冬雨飾)在軍訓時相識,然後迅速成為一對兒好閨蜜。好到可以同吃同住,睡一張床,一起洗澡。直到……「不愛不撕。」《七月與安生》的英文譯名是《Soulmate》。Soulmate是什麼?靈魂伴侶。閨蜜也許是很好很好的朋友,但靈魂伴侶呢?大概是另一個自己。七月與安生,聽起來就是要糾纏一生的兩個名字。
  • 《七月與安生》結局三次反轉,你看懂了嗎?
    《七月與安生》劇照電影一開始網上突然出現了一本叫《七月與安生》的小說,小說的作者是七月,講的是她和自己最好的閨蜜安生之間的愛恨情仇。家庭幸福的三好學生兼乖乖女——七月,和父母離異的叛逆問題少女——安生,本是性格完全相反的兩個人,但是卻從初中開始就成了一起睡覺一起洗澡,還要互相看胸的好閨蜜。放蕩不羈愛自由的安生,經常帶著老實本分的七月一起闖禍。
  • 七月與安生:閨蜜都是一邊撕一邊愛嗎?
    講真,沒看這部電影之前我根本沒仔細想過閨蜜之間的感情。看完這部電影,又覺得,女孩子之間的感情真的比談戀愛還要麻煩。大概都是一邊撕一遍愛..不管是十五歲還是二十五歲,甚至到了四十歲。我的一對高中同學,她倆是雙胞胎,從小一起長大,穿同樣的衣服,上從來沒有分開超過24個小時。但是她們是姐妹,也是朋友,也是.知根知底的仇人。怎麼說呢?
  • 周冬雨電影《七月與安生》攜手赫拉公主花店推「閨蜜」花禮
    電影《七月與安生》溫情預告片周冬雨手捧赫拉公主「閨蜜」進口花束 ▼電影
  • 電影《七月與安生》▎馬思純與周冬雨誰更「純」?
    就像七月和安生那樣從13歲開始的亦親亦友的至交,最後因為一場三角戀不歡而散。,在以後的日子裡,只要七月有事情找安生幫忙,任何事情,只要安生不同意,都會被扣上不仁不義不懂感恩的帽子,甚至包括愛情,事實也證明,安生從一開始的遠離家鄉,就是在成全七月和退讓。
  • 《七月與安生》在「搶閨蜜男友」的故事中,竟然看到自我意識成長
    也許很多人早已忘了這本書,甚至不知道作者,但如果說起這本書中的一個故事,你一定會有印象,那就是——《七月與安生》。從那之後,「海藻般的長髮」、「白色棉質連衣裙」、「光腳穿白球鞋」便成了文藝女青年的標配!整整影響了那一代剛興起的網絡文字風格,把一個「兩閨蜜同時愛上一個男生」的俗套故事,寫的肝腸寸斷,也寫進了那一代年輕人的心裡。
  • 【福利】《七月與安生》:今年最懂女生的電影
    在你的微信朋友圈說出「你和閨蜜的故事」。最後把截圖發送至「廣州萬達電影城公眾號」並報上你的手機號碼9月20日每位朋友可獲得2張《七月與安生》免費電影兌換碼!註:兌換碼可在9月23日前到任一家廣州萬達影城。
  • 【影評】七月與安生:一個胸罩引發的百合(誤)故事!
    九月份一部國產青春片《七月與安生》上映,有毒君本是拒絕觀看的。因為它的標籤:安妮寶貝、國產青春、雙女主、閨蜜.No!!!肯定又是一場毫無營養·狗血·無釐頭撕逼大戰。電影的預告片已經明顯打出來了:撕逼。但是電影裡沒有勾引閨蜜男友然後上床的橋段!為了七月的幸福,安生毅然選擇了離開。只不過在流浪途中,每寄回來的信中在末尾都會寫上「問候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