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與安生:閨蜜,我們依舊是最初的自己

2021-02-08 花邊閱讀

大概是從去年開始,影視劇出現了一種潮流,男一和男二、女一和女二會產生讓人遐想萬千的超友誼情感,俗稱基情。順應這樣的潮流,電影《七月與安生》也把原作的純閨蜜,改編出了一種「腐腐」的感覺,不說別的,光看英文片名Soulmate(靈魂伴侶)已可見一斑。

關於這點,身邊有個原著黨不太滿意,不過我倒是覺得這還算是合理地延伸了人物,畢竟電影和書不一樣,需要把人物性格外化,讓情節有鋪墊有層次也更激烈一些。

之前預告片出來之後,好幾個人都跟我說太作了。看完正片之後,大家倒是很一致地認為,這是一部正片比預告片精彩好幾倍的電影。你的感覺呢?

花邊君

Soulmate,我們依舊是最初的自己

作者 / 反派胡克

Tips:本文含有劇透

鑑於青春愛情片一直是近年來國產影片市場的重災區,我對《七月與安生》這部片也沒抱有太大的希望。但在豆瓣上,同樣打上愛情片tag的,《匆匆那年》5.3分,《同桌的你》5.9分,《致青春》6.6分,《七月與安生》剛上映,有1萬多人評分,暫時口碑良好,有7.7分。

可是,根據它的英文名字soulmate以及整個故事的著重點來看,這部劇分在愛情片裡並不太合適,畢竟酷似彭于晏的男主李程彬全劇都有打醬油的嫌疑,一言不合就北上,一言不合就逃婚,遇到雙女主撕逼這樣的年度大戲,還被鎖在了門外扎馬步。講道理,整個故事從開始到結束,都是在講一個嚴絲合縫的友情故事而已。

其實這部電影我看得很糾結,因為已經看過原作,滿腦子都是安妮寶貝筆下的七月和安生。安生在那個炎熱的秋天午後對七月發出了邀請;七月偷偷把小說和話梅扔給窗外的安生;安生像鳥一樣爬到大樟樹的最高處,看見綠色的河,開滿黃金雛菊的田野和石頭橋,她朝著七月伸出手,可是七月沒有勇氣回應她;她們在大雨中一起跑向鐵路的盡頭……


讀原作時,我讀得很慢,甚至在腦海中事先勾畫出了電影中會出現的場景。

也就是因為這樣,在真的看到電影時,我開始完全無法接受,以上我所讀到的畫面,在電影裡根本沒有出現。

安生明明應該是那樣的張揚和不羈,在酒吧裡畫著濃重的煙燻妝,在幽暗的廟堂裡主動勾引家明;七月明明應該是那樣的安逸和柔軟,從頭到尾幾乎都是被選擇,害怕遠行,害怕離開……

而電影卻把這兩種鮮明的性格改掉了,七月不再是軟弱的七月,安生不再是倔強的安生,兩人的性格甚至一度攪合在一起,七月強硬地和安生撕逼,安生卻像是無辜的小獸,眼睛裡溼漉漉地下著大雨。我急得直拍桌子,怎麼能這樣拍呢?你這分明就是最嚴重的OOC事件啊!(OOC,意思是再創作時性格脫離原著)


不過安妮寶貝的原作本來就是一部中短篇,人物難免有些扁平,而改編成110分鐘的電影之後,七月和安生勢必不能一根筋走到底,而像閨蜜撕逼、新郎逃婚等年度大戲自然是要見縫插針地融入到影片中的。

不如就把這部影片當做一個全新的故事來看吧!

這麼想著,安妮寶貝的七月與安生就這樣淡去了,而馬思純和周冬雨的七月與安生逐漸地鮮活起來。女孩子們一起洗澡,好奇地打探著對方的身體;互相踩著對方的影子,安生說一輩子太長,自己只要活到27歲就好了;兩人躺在出租房的小屋子裡,規劃著有關這幢小屋未來的點點滴滴,安生說,來,快躺到我的臂彎裡!

可所有的幸福快樂都只存在於最初的混沌年少。而後,少年家明出現了。一個割裂了七月和安生的友誼,並致使這兩人走上撕逼不歸路的醬油男主角。


發現自己的閨蜜和男友有姦情後,七月沒有挽留安生,卻也沒有放手;在出租房發現閨蜜和男友同居後,七月沒有對家明吼一個字,卻和安生進行了肉體和精神上的雙重撕逼,最後乾脆扯開衣服把自己的胸罩秀給閨蜜示威。

這一段是全劇中我最不喜歡的劇情,簡直就是《小時代》四人幫友情的低配版再現,搞得好像友情裡閨蜜們不撕一段就不算真正的友情一樣。非得吵得沸反盈天為了男人撕一頓,才是閨蜜友情的常態嗎?

這些年來,國產友情片一直在孜孜不倦地營造著防火防盜防閨蜜的友情氛圍。閨蜜都變成了一種美麗又危險的存在,明明表面上是無話不談的朋友,背地裡卻都舉著美麗又有毒的刀子,虎視眈眈地尋找下手的時機。有時,閨蜜甚至成了一種凜冽的貶義詞。

難道我們就不能期待一場毫無心機的友情嗎?我們無限了解彼此,無限親近,因此會產生許多無傷大雅的小摩擦,但我們的友情,自始至終都是純粹的,美麗的,沒有小心翼翼的設防也沒有勾心鬥角的心機,這樣難道不才是閨蜜的定義嗎?

可惜,電影《七月與安生》裡,閨蜜的設定依舊讓人不舒服,好像一定要經歷背叛與撕逼這道坎,才能煉成友情的真金一樣。


撕逼過後的兩人,似乎過上了反轉的人生。

旁白說,後來的七月活成了安生,開始漂泊,去向遠方,後來的安生活成了七月,過著安穩的日子,馬上就要組建家庭。雖然她們不曾承認,可她們是彼此的soulmate,到最後,她們還是活成了彼此的樣子。

可是我卻覺得,她們自始至終,都是最初的自我。


安生真的想漂泊嗎?她曾經在離開的火車上對著安生大喊,如果你想讓我留下,我就留下。最開始的安生,並不真的想去向遠方,骨子裡的她依舊是安逸的,她看過茫茫的雪山,見識過豪華遊輪之外浩淼的大海,她去過數不清的酒吧,她在各種各樣的出租屋之間周轉,可是到頭來,她最想去的地方,依舊是故鄉。她逼迫自己遠行,卻發現,自己始終是個戀家的人。

而七月呢,表面上她是個乖乖女,受到各種刺激,才會黑化和閨蜜撕逼,拿著花灑狂噴安生,被未婚夫逃婚之後不得已離開家鄉。可在最開始的時候,七月的性格之中就已經埋藏了叛逆的種子,13歲的安生猶豫再三都沒有動手之時,是七月抓著安生的手砸碎了消防報警裝置,並拉著安生快樂地逃離。那之後,她的一切行動看上去是出離性格、被逼無奈的瘋狂,實際上卻是性格使然罷了。

兩個人並不是活成了彼此,而是保持著忠貞的自己,也正是因為太過忠於自己,才會在友誼中笨拙地碰撞交鋒,爭吵過,決裂過,到頭來,卻還是義無返顧地愛著對方。

七月在發現自己懷孕的時候,第一時間跑來找到了安生。雖然兩人已決裂,可在這樣的關頭,七月卻發現,原來自己這樣的心情,最想傳達給的,還是安生。

友情終於還是恢復了最初的模樣,兩人不計前嫌,繼續當著彼此的閨蜜。安生大刺刺地展開手臂,說,快躺在我的臂彎裡!


電影的最後一波三折,不斷反轉,最後呈現給我們一個唏噓不已的結局。在安生用筆勾畫出來的那個世界裡,七月自由自在地活著,看過這世界的千萬風景,而安生則帶著七月的心意,平凡又努力地活著。

比起電影的設定,我個人更喜歡小說原作,沒有譁眾取寵的撕逼,只有軟弱卻會勇敢站出來捍衛安生的七月,也有在青春的道路上不斷流浪和絕望,最後還是選擇了七月的安生,那才是讓我鼻酸淚流的友情。

讀原作的過程中鼻酸了好幾次,那些有關友誼的小細節總讓我想起我和我的朋友,可看電影的時候,只有七月和安生年少時昏黃時光下的交往,才讓我因感動而產生淚點。

只不過原書中的那句話,還是極好地貼合了這部電影的主題。那是書中和電影中兩個世界裡,交疊在一起的、同屬於七月與安生的故事:

少年的友情就像一隻蝴蝶一樣絢麗而盲目。可是安生,是她愛過的第一個人。



近期文章

☞這部刷爆朋友圈的大熱片,你看了嗎?(我被溫暖了)

☞談戀愛,光想啪啪啪是不行的

☞這個王朔口中的人精,陳丹青眼中的「天下第一聊天高手」出全集了

製作 | 花邊君

花邊閱讀

<huabianyuedu>

花邊閱讀·文藝連萌

歡迎分享朋友圈,媒體轉載請諮詢後臺


▲長按掃描二維碼,關注花邊閱讀

「你和你的七月或安生還有聯繫嗎?」

相關焦點

  • 七月與安生,不只是閨蜜
    電影一開場就隨著竇靖童空靈的歌聲把我們迅速帶回了1996年,七月和安生在初一新生軍訓中相識,之後迅疾發展成為親密無間、形影不離的一對閨蜜。初中三年,她們度過了人生中最最美好又無憂無慮的時光。隨著七月考入當地最好的高中,而安生則就讀於職專,兩個人的差距逐漸拉開,越來越大。直到這對閨蜜愛上了同一個男人,她們的友情不出意外地終於走到了崩潰的邊緣。
  • 【七月與安生】感覺是今年醉懂女生的閨蜜電影!
    閨蜜們在學生時代都很喜歡的作家安妮寶貝,她的小說《七月與安生》被改編成9月14日上映的同名電影了!想當年,周圍每一個80後女孩的書架上,都有一本安妮寶貝啊!而《七月與安生》正是寫七月和安生這對好閨蜜的故事!話說,周冬雨和馬思純分別飾演的安生和七月,感覺也是滿臉的青春洋溢,渾身都是膠原蛋白呢!
  • 閨蜜情+三角戀,"七月與安生"到底講了什麼故事?
    小說: 七月與安生從小就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女孩,七月溫柔漂亮、文靜乖巧,走到哪裡都受歡迎,而安生性格陰鬱冷僻、桀驁不馴,除了七月沒有人願意和她來往。兩個表象看上去極端相反的、帶有符號化特質的女孩,其實恰好就是彼此的投射,她們是對方的映射,顯現出自己另外一面所隱含的被壓抑的天性。
  • 七月與安生
    至少在此之前,我還沒有看過《七月與安生》這部小說或電影。但我『』聽『』過 ,象是一次原野中漫不經心的行走,突然之間,於無聲處聽到妙不可言的天籟之音。故事一波三折,但沒有任何的波瀾起伏,仿佛就是發生在我們的身邊,處處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
  • 《七月與安生》影評:如何安放自己?
    電影《七月與安生》是由曾國祥執導的,由周冬雨和馬思純主演的青春愛情電影。這部影片是根據安妮寶貝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這是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敘述的是出生在南方的兩個十三歲的女孩,由於各自鮮明而獨特的個性,相互吸引,成為最要好的閨蜜。而這兩個清純的女孩又都愛上了同一個叫家明的男孩。
  • 電影《七月與安生》:親密無間的閨蜜,一方有男朋友會怎樣?
    電影《七月與安生》,青春的感情,會有怎樣的走向?曾經親密無間的閨蜜,如果一方有男朋友會是怎樣?年少的經歷、情商有限,以為天長地久,一輩子,永遠不變。有多少感情,隨著兩人日漸的差異,不同的人生軌跡,而改變呢?你追求自由,我卻追求安穩。再見見,能聊些什麼共同話題呢?依舊熟悉,還是有了陌生感呢?
  • 七月與安生:閨蜜都是一邊撕一邊愛嗎?
    和《七月與安生》裡的情節差不多。姐姐喜歡一個男生,妹妹去幫她把關,幫她送情書。結果男生覺得妹妹性格好,喜歡上了妹妹姐姐簡直是要瘋掉了,這樣,不如我們都和他絕交,我倆都別要,你更是不許和他說話。本來妹妹已經拒絕了男生的表白,聽姐姐這麼一說,偏偏脾氣上來了,我憑什麼聽你的?妹妹偷偷地和男孩子見面。
  • 七月與安生,我們的紅藍色青春
    你最終向自己孤獨的心屈服安定了生活你最終成為盛夏的七月在燦爛後轉瞬即逝我是你 你是我電影絕對不是一個:「閨蜜搶了我男票我該怎麼辦?」的狗血故事,而是內心裡不同自我的成長。叛逆的孩子學會了壓抑自己的戾氣;小白兔學會了獨立,向從前沒有勇氣打破的死水般的生活挑戰。
  • 七月與安生,永恆的友誼是真實存在的
    後來,七月與安生一塊長大,幾乎形影不離。兩個女孩的性格是截然不同的,一個如火,活潑熱烈,一個似水,溫柔恬靜。即便性格存在差異,二人依舊互相陪伴,無話不說。直到,一個男人的出現,打破了這份寧靜。18歲那年,七月遇上了蘇家明。單純善良的她一時手足無措,找來安生幫她。卻不曾想到二人後來因為他而決裂。沒錯,就是男友愛上女友閨蜜的老套劇情。安生來到七月的學校,找到蘇家明,和他說有個女生看上了他。也許就是這樣,安生的有趣和直爽深深吸引著蘇家明,他想要了解這個女孩子。其實,每個人都是一個矛盾體。人們總會去追求自己身上沒有的東西,想成為另一個自己。
  • 《七月與安生》:抓住七月的尾巴,一起重溫女孩子之間的愛恨情仇
    這部電影的監製中有陳可辛參加,電影也有了陳可辛的一貫特色,即使女生搶了別人男朋友,卻又讓我們恨不起來。就像陳可辛拍的《甜蜜蜜》中我們心疼李翹一樣,在這部電影裡,我們也心疼那個喜歡上閨蜜男友的安生。在那個廉價的出租屋內,兩個女孩躺在一起,安生說著以後有錢了要給七月買一個歐式大立櫃,但七月卻告訴安生自己有了喜歡的男生
  • 《七月與安生》閨蜜情讓人落淚,你走了我替你養娃,男人算什麼
    二人關係不錯,安生想拼盡全力來照顧七月,安生在外面租了一間房子,帶著七月去她租的房子玩。七月份還經常邀請安生到家裡吃飯。但是,當七月上高中後,一個名叫蘇家明(李程彬飾)的少年出現在七月的身邊,七月開始了戀愛。七月份和安生形影不離,自然把蘇家明帶到安生身邊。所有的罪孽都源於他們那次爬山。果然,蘇家明對活潑的安生頗有好感,安生卻是為了閨蜜離開家鄉到北京討生活,甚至自己心裡都喜歡蘇家明。
  • 片刻丨《七月與安生》終於拍出了青春&閨蜜電影的正確打開方式
    安生害怕控制不了自己的感情,所以選擇離開。一路顛簸流浪,嘗過最痛苦的生活,她也很想回家。七月知道自己的自私,但是對不起,人生總有不能分享的東西。不過安生啊,我也會責備自己沒有把你留下,我也很想你。當她們愛上了一個無法做出決定的人,那麼這個決定就必須由自己來做。
  • 《七月與安生》:陳可辛想表達的,不僅僅是閨蜜互撕那麼簡單
    《七月與安生》如果粗看劇情,你會以為這部影片,講述的不過是一對很要好的閨蜜,原本關係不分彼此的好,但是最後卻因為喜歡上了同一個男生,昔日的好朋友開始有了間隙甚至友盡的俗套劇情,然而影片要傳遞的內容,可遠遠不止那麼淺顯,這也是是導演最為高明的地方。
  • 閨蜜情+三角戀,《七月與安生》到底講了什麼故事? 內含福利
    七月與安生從小就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女孩,七月溫柔漂亮、文靜乖巧,走到哪裡都受歡迎,而安生性格陰鬱冷僻、桀驁不馴,除了七月沒有人願意和她來往。兩個表象看上去極端相反的、帶有符號化特質的女孩,其實恰好就是彼此的投射,她們是對方的映射,顯現出自己另外一面所隱含的被壓抑的天性。
  • 七月與安生影評
    影片主要圍繞著兩個閨蜜七月與安生展開的,七月是典型的乖乖女好孩子,成績好,性格溫和乖巧,一直過著父母期望她過的穩定生活,而安生就是那種會搗亂,不願學習,到處去飛的女生,居無定所,漂泊流浪。兩個看似不一樣性格的人卻成為了非常要好的朋友,然後喜歡上了同一個男孩家明,男孩兩個都愛,無法割捨任何一個。
  • 我本以為《七月與安生》說的是閨蜜的事,結果講的是一個『情』
    林七月和李安生13歲步入校門的那一刻起,故事已經開始了。她們成為了朋友,一個性格如水般恬靜,一個性格如驕陽般豔麗,性格迥異的兩個人卻情深意切、密不可分。她們一起上學、一塊學習、一塊玩耍、一塊洗澡,休息都在一起,如膠似漆。
  • 七月與安生:等待,並非執拗
    第二次見面。家明問安生:「你喜歡她什麼?」安生:「我喜歡他的一切!你喜歡她什麼?」家明:「她的一切我都喜歡。」聾子都能看出來家明這個話的意思:安生不就是七月的嗎? 安生說:「任何東西到了一個看得懂的人的手裡,就是有了價值。」七月看著安生脖子上那個本來屬於家明的吊墜,本來的依依惜別似乎要變成一一永別。
  • 《七月與安生》:除了心疼七月和安生,你還體會到什麼?
    七月的家庭條件優越,安生則是沒人管的「野孩子」,七月把自己擁有的一切都跟安生分享,包括自己的爸爸媽媽的愛。唯獨是在16歲遇見的家明,她不想分享給任何人,就算那個人是安生也不行,可能這句話說得不對,應該是尤其這個人是安生,是她的閨蜜,因為是她,七月尤其接受不了。
  • 周冬雨電影《七月與安生》攜手赫拉公主花店推「閨蜜」花禮
    電影《七月與安生》溫情預告片周冬雨手捧赫拉公主「閨蜜」進口花束 ▼電影
  • 這部國產劇,讓「七月不得安生」!
    有這樣的母親。為了讓閨蜜安心,寧可自己錯過高考?求求你們,不要再重演一遍「我們仨」的故事了。真·不得安生!目前,四五十集的劇播了沒有一半。從內容提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