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與安生,不只是閨蜜

2021-02-11 第二種可能性


最初是在地鐵站看到了《七月與安生》的海報,兩個女人懷抱著同一個男人,一個眼神中充滿怨恨,一個則飽含愧疚。無可否認,沒有看過小說的我被海報所吸引,不禁思索著兩個女孩間究竟發生了什麼故事?僅僅是因為愛上了同一個男人?原本對安妮寶貝、周冬雨都不感冒的我還是被好奇心所打敗,加上對陳可辛導演的信賴,走進了電影院。

電影放映廳內大概有五成上座率,瞟了一眼,竟然沒有一位男士。電影一開場就隨著竇靖童空靈的歌聲把我們迅速帶回了1996年,七月和安生在初一新生軍訓中相識,之後迅疾發展成為親密無間、形影不離的一對閨蜜。初中三年,她們度過了人生中最最美好又無憂無慮的時光。隨著七月考入當地最好的高中,而安生則就讀於職專,兩個人的差距逐漸拉開,越來越大。直到這對閨蜜愛上了同一個男人,她們的友情不出意外地終於走到了崩潰的邊緣。


其實,故事說起來十分簡單,但卻很抓人心。這些年來,中國影壇出現了很多追憶校園青春記憶的電影,但是講男女生早戀的多,講一群好哥們、一群好姐妹的多,講男閨蜜的也多,而講述一對好閨蜜的卻甚少。陳可辛導演在我心中是最會講故事的中國導演之一。從《甜蜜蜜》到《如果·愛》,從《中國合伙人》到《親愛的》,都是小人物的平凡故事,但卻能在平凡中讓人感動不已,引發無盡的思考。這次也不例外,電影播放的全過程現場都很安靜,只能偶爾聽到四周傳來的抽泣聲,感覺到身邊人都在悄悄抹淚。影片放映結束,大家都默默離開,沒有過多地交流。我想她們應該都和我一樣,在回想自己一去不返的青春年華,回想自己許久沒有音訊的初中時代好閨蜜。


·不是什麼都可以分享的·

人與人的相處,都需要有一個把控很好的距離,都需要為彼此留有一定獨立的空間。再好的閨蜜也不該親密無間,因為不是什麼都可以拿出來分享的。電影中描述了很多次七月同安生一起洗澡的情節,其實就是表達她們彼此有多麼親密。女孩青春期身體發育的秘密可以彼此分享,七月家庭的溫暖也與安生分享,兩個人吃在一起、睡在一起、學在一起、玩在一起,親密得沒有任何秘密可言,自然而然,談戀愛也不分彼此還在一起,導致悲劇的發生。

人是自私的,愛情更是自私中的自私。一位好朋友曾經說過一句很經典的話:「大學生要做到防火防盜防閨蜜」。話雖糙但理不糙。如果我們去統計一下有多少戀情是由身邊閨蜜、好朋友、同學、同事甚至親戚破壞的或者存在破壞可能性的,我想比例應該至少不會低於30%。大學時代有位非常漂亮的女同學,曾經一臉無辜地對我說:「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每次見過閨蜜的男朋友,回頭那個男生就會跑來跟我說喜歡我。」暫且不論存不存在誰「勾引」誰的問題,身邊有這樣一位美若天仙的閨蜜,的確存在一定的風險。

做金融的人都要學會經營風險,當風險足夠大時,就要認真分析一下這件事是否值得去冒險,自己是否具有把控風險的能力,能否承受風險帶來的損失。我的答案是,一邊是愛情,一邊是友情,如果想要兼得,就必須「自私」起來,在男朋友和閨蜜之間搭起一座防火牆。


·坦誠相待方能天長地久·

以情相交,情斷則傷;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遠。我們都深有感觸,交朋友易,而交一輩子的朋友難。我們身邊都不乏喜愛社交,能迅速與陌生人打成一片,交友甚廣甚多的人,而能夠以誠相待、以心相交的人恐怕寥寥。坦誠相待的基礎是彼此信任,然而在與我們有血緣關係的親屬以外,能夠與他人建立絕對信任關係非常難得。

即使是七月與安生,親密得如同姐妹,如同自己的影子,但也最終無法建立信任。七月從一開始就知道男朋友蘇家明與安生關係曖昧,但卻表現出毫不知情;安生為了不傷害七月而不得不藉故選擇逃離和流浪;七月對安生每次來信都問候家明耿耿於懷卻從不提起;安生明明愛著家明卻不敢承認。試想,如果七月從一開始就與蘇家明和安生挑明,讓家明來做一個選擇;如果安生向七月坦白自己對家明的愛,請求七月成全;如果蘇家明不是一個猶猶豫豫,一邊想要追逐自己的內心,一邊又想要做個負責任大男人的所謂「好人」……當然,如果是這樣,就沒有這部電影了。

在七月送安生上了從此開始浪跡天涯的火車之後,她痛哭流涕,為的不是安生的離去,而是因為恨自己為何不能像愛自己一樣愛安生。看到這裡,我流淚了,為這兩個被命運無情捉弄的好女孩,也為著內心預感到的悲傷的結局。我們不能去責怪七月,因為我們不應該苛求每一個人都愛別人如同愛自己。



·時間永遠都無法倒回·


從趙薇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開始,在七零末、八零初這代人的帶領下,全民進入了追憶青春歲月的時代。「時光一去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一首老歌唱得好,當我們回首追憶的時候,估計青春歲月的那份純粹與不羈永遠都會是主角。

少年不知愁滋味。可惜,只有不再是少年的時候才能體會其中的真諦。正如七月感嘆,真的沒有想到長大會是這樣。不錯的,長大的代價就是要經歷痛苦、傷感、悔恨、失望、背叛甚至是絕望,沒有人可以逃脫。這就是人生。時間是一把無情的刀,可以斬斷情絲,可以毀滅美好。初中的三年是七月和安生最美好的時光,高中開始兩個人的人生軌跡開始偏離,隨著安生的流浪人生,彼此心靈的距離也越發遙遠,以至於會為了一次旅行,一頓飯錢而幾乎斷送了友情。一個是為了生存下去,一個是為了更好地生活,她們已經遠隔千山萬水。

電影的結局非常耐人尋味,導演給出了兩個結局:一個是故事真實的結局,一個是安生以七月為筆名撰寫的小說的結局。儘管我們都希望七月和安生經歷了那麼多磨難可以一輩子好下去,儘管我們都希望七月經歷了被安排的人生之後可以做回想做的自己,儘管我們都希望七月和安生這對好姑娘可以收穫甜蜜的愛情和幸福的家庭,然而,現實往往是殘酷的,悲劇就是要把美好的事物撕碎,七月還是早早地離開了安生,27歲,走得如此匆忙。

人生就是如此,時而殘酷,時而幸福,時而無情,時而溫馨。但也是人生教會了我們如何放下,如何原諒,如何堅強,如何向前。人在人生的面前實在渺小。我們無法去選擇人生,無法改變過去,無法預見未來,我們能做的唯有把握住此時此刻的幸福。


相關焦點

  • 七月與安生:閨蜜,我們依舊是最初的自己
    你這分明就是最嚴重的OOC事件啊!(OOC,意思是再創作時性格脫離原著)不如就把這部影片當做一個全新的故事來看吧!這麼想著,安妮寶貝的七月與安生就這樣淡去了,而馬思純和周冬雨的七月與安生逐漸地鮮活起來。女孩子們一起洗澡,好奇地打探著對方的身體;互相踩著對方的影子,安生說一輩子太長,自己只要活到27歲就好了;兩人躺在出租房的小屋子裡,規劃著有關這幢小屋未來的點點滴滴,安生說,來,快躺到我的臂彎裡!
  • 閨蜜情+三角戀,"七月與安生"到底講了什麼故事?
    原本以為電影只是會照本宣科順時針講一遍故事,看過後發現有幅度不小的修改與延伸,主創花了一番心思想要在這個過於戲劇化的故事裡延續探討個體成長、每個人內心的衝突矛盾、自我修正、自我和解。 雖然並沒有大尺度床戲,但影片的噱頭也是讓小編看花眼。
  • 【七月與安生】感覺是今年醉懂女生的閨蜜電影!
    感覺現在在國內的大銀幕上,大多都是套路滿滿的青春片、動不動就撕逼的愛情片啊,真正靜下心來講閨蜜情的電影可能真心沒遇到過.
  • 片刻丨《七月與安生》終於拍出了青春&閨蜜電影的正確打開方式
    「不愛不撕。」可怕,但是更可怕的是不作為。他明白,生活應該和七月這樣的乖女孩在一起,才會安穩。但當遇到安生這樣,永遠給人驚喜與眾不同的女孩,實在無法不動心。於是帶著對安生的念念不忘,他選擇與七月結合。而正是因為對她們的不了解,他也終於幫她們過上了想要的日子……
  • 七月與安生:閨蜜都是一邊撕一邊愛嗎?
    七月的生活裡也離不開安生,她把沒人照顧的安生帶回自己家,和安生一起泡澡,和安生一起看彼此的胸,和她一起在夜晚探討如何算得上喜歡一個人,告訴她,女孩子要愛自己多一點。但是按理說,是七月發現了這個男生,理所應當就應該屬於七月。安生覺得自己是把家明讓給了七月,可是七月也知道,她讓的根本不徹底。然後幾年來兩個人雖然在乎、心疼,但是更多地還有嫉妒、傷害..
  • 閨蜜情+三角戀,《七月與安生》到底講了什麼故事? 內含福利
    原本以為電影只是會照本宣科順時針講一遍故事,看過後發現有幅度不小的修改與延伸,主創花了一番心思想要在這個過於戲劇化的故事裡延續探討個體成長、每個人內心的衝突矛盾、自我修正、自我和解。 雖然並沒有大尺度床戲,但影片的噱頭也是讓小編看花眼。
  • 七月與安生
    先說說安生,安生更象是七月的影子,但影子往往比本相更加真實,所以安生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安生從小父母離異,後來在七月家生活。而七月呢,自小品學兼優,樣樣俱全,順利的上了大學,似乎是得到了命運的垂青,成為天之驕子。不得不說,七月與安生,真的是一對好閨蜜,但不是意義上的好姐妹。
  • 電影《七月與安生》:親密無間的閨蜜,一方有男朋友會怎樣?
    電影《七月與安生》,青春的感情,會有怎樣的走向?曾經親密無間的閨蜜,如果一方有男朋友會是怎樣?年少的經歷、情商有限,以為天長地久,一輩子,永遠不變。有多少感情,隨著兩人日漸的差異,不同的人生軌跡,而改變呢?你追求自由,我卻追求安穩。再見見,能聊些什麼共同話題呢?依舊熟悉,還是有了陌生感呢?
  • 《七月與安生》:陳可辛想表達的,不僅僅是閨蜜互撕那麼簡單
    《七月與安生》如果粗看劇情,你會以為這部影片,講述的不過是一對很要好的閨蜜,原本關係不分彼此的好,但是最後卻因為喜歡上了同一個男生,昔日的好朋友開始有了間隙甚至友盡的俗套劇情,然而影片要傳遞的內容,可遠遠不止那麼淺顯,這也是是導演最為高明的地方。
  • 影評分享|《七月與安生》不應該被辜負
    鑑於今年國產電影低到離奇的影片質量,在走進電影院前,我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揣測《七月與安生》的。這部電影實在太有被黑的潛力了。讓我們劃一下關鍵詞: 安妮寶貝,小清新,國產青春片,雙女主,閨蜜。全是重災區。
  • 七月與安生影評
    影片主要圍繞著兩個閨蜜七月與安生展開的,七月是典型的乖乖女好孩子,成績好,性格溫和乖巧,一直過著父母期望她過的穩定生活,而安生就是那種會搗亂,不願學習,到處去飛的女生,居無定所,漂泊流浪。兩個看似不一樣性格的人卻成為了非常要好的朋友,然後喜歡上了同一個男孩家明,男孩兩個都愛,無法割捨任何一個。
  • 七月與安生:等待,並非執拗
    第二次見面。家明問安生:「你喜歡她什麼?」安生:「我喜歡他的一切!你喜歡她什麼?」家明:「她的一切我都喜歡。」聾子都能看出來家明這個話的意思:安生不就是七月的嗎? 安生說:「任何東西到了一個看得懂的人的手裡,就是有了價值。」七月看著安生脖子上那個本來屬於家明的吊墜,本來的依依惜別似乎要變成一一永別。
  • 閨蜜搶男友,撕還是讓?感情的脆弱在《七月與安生》中暴露無遺
    ----《七月與安生》16歲的時候,七月上了重點中學,安生進入了職業學校。又一次相遇開始了,只是不知道這一次該不該感恩上天。家明和七月的愛順理成章。本質上來說,家明和七月是同一類人,他們被對方身上那種同類的氣質所吸引。他們熟悉彼此,因為對方的世界就是自己的世界。
  • 《七月與安生》閨蜜情讓人落淚,你走了我替你養娃,男人算什麼
    七月份和安生形影不離,自然把蘇家明帶到安生身邊。所有的罪孽都源於他們那次爬山。果然,蘇家明對活潑的安生頗有好感,安生卻是為了閨蜜離開家鄉到北京討生活,甚至自己心裡都喜歡蘇家明。七月份發現蘇家明貼著玉佩出現在安生的領子上。但她裝著什麼也不知道,畢竟安生已經走了。應該說,分別在劇中,兩個女主一個笑得很好看,一個哭得很好。
  • 周冬雨電影《七月與安生》攜手赫拉公主花店推「閨蜜」花禮
    電影《七月與安生》溫情預告片周冬雨手捧赫拉公主「閨蜜」進口花束 ▼電影
  • 我本以為《七月與安生》說的是閨蜜的事,結果講的是一個『情』
    林七月和李安生13歲步入校門的那一刻起,故事已經開始了。她們成為了朋友,一個性格如水般恬靜,一個性格如驕陽般豔麗,性格迥異的兩個人卻情深意切、密不可分。她們一起上學、一塊學習、一塊玩耍、一塊洗澡,休息都在一起,如膠似漆。
  • 《七月與安生 》 七月流火,半世安生
    每個人的生命裡都會遇見七月和安生每個人既是七月也是安生《七月與安生》主題曲演唱:
  • 《七月與安生》這個七月,沈月讓人不太安生
    《七月與安生》的電視劇版在這個盛夏七月如約而至。
  • 鳳凰精選| 七月與安生
    她心裡有十分反叛的一面,只是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不斷壓抑自己。作為補償,她訂定了每階段人生的「幸褔」計劃,只要這些期望都能按她的本子達到,生活也算可耐。80%用腦袋待人和戀愛,所以雖然看起來柔弱,心裡其實沒太受傷。李安生,年少的安生是個放浪、不覊、自我的女生。不按規矩辦事,喜歡挑戰權威。她心裡脆弱又沒自信,害怕被別人拒絕和討厭,總是想引人注意,想討別人喜歡,卻完全不懂得保護自己。
  • 這部國產劇,讓「七月不得安生」!
    劇版有大量高中時代安生幫七月追家明的劇情。又是畫畫寫情書尾隨到家裡,又是做病毒軟體默默表白。安生自然是不學習的,但七月怎麼也這麼有空?橘懷疑她是天降紫薇星,不需要多努力就能考上好大學。這套路橘不懂,也想不明白。但橘知道,這安排就是為了埋下第三雷——安生沒見到母親最後一面跟七月有關。從片花看,七月誤會了家明和安生有私情,且不肯聽安生解釋。這導致安生只能躲出去,沒見到母親最後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