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蜜搶男友,撕還是讓?感情的脆弱在《七月與安生》中暴露無遺

2020-12-22 小貓摸娛

安妮寶貝是一個有爭議的小眾作者,被貼上了「非主流」標籤。很多人評論她的文章是自戀、病態的小資女孩發出的無病呻吟。其實,她的文字很有靈性,用溫暖的筆觸寫著冰冷的現實。她寫邊緣人,無意中迎合了那個時代的情感需求,引領了一波潮流。

安妮寶貝在書中將冰冷、物慾橫流、感情短暫且易碎的大都市生活與溫暖、逼仄、陳舊的小縣城生活結合起來,陰鬱、頹廢的文字為新一代都市人帶來了情感宣洩,產生了共鳴。

《七月與安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放蕩不羈愛自由的安生與循規蹈矩的七月愛上了同一個男人家明。在家明不捨得放棄任何一方時,安生與七月的友情好像盛了滾燙開水的玻璃杯,熱烈而脆弱。

一、世間的相遇與別離無法預測

世間的很多事物。人們並無方法從它寂靜的表象上猜測到暗湧。比如一個人和另一個人的相遇。或者他們的離別。----《七月與安生》

13歲的一天,安生對七月說,咱們去操場轉轉吧。七月說,她和安生的相遇是一個被選擇的結果,她心甘情願。

從概率論來計算,在人的一生中,平均會遇到2920萬人,但只會與其中的3000人結交。成為密友的只不過寥寥幾人。這樣的相遇中,往往緣起於一個微笑或者一個眼神。無論是選擇還是被選擇的那一方,只能膜拜感恩,感謝上天給了我們這個機會。

安生桀驁不馴,七月循規蹈矩。這並不妨礙兩人整天膩在一處。年輕時候的友情,沒有那麼多利害關係,憑著本性互相吸引,單純而真摯。

安生的母親拋下她獨自遠走,她孤單而又寂寞,七月給了安生家的溫暖。安生給了七月對外面世界的憧憬,她常常爬上大樹,將看到的遠方講給七月聽。

七月關掉燈,在安生旁邊慢慢躺下來,突然安生就緊緊到抱住了她。她把頭埋在七月的懷裡,發出像動物一樣受傷而沉悶的嗚咽。溫暖粘溼的眼淚順著七月的脖子往下淌。七月反抱住她。好了。安生乖。一切都會好的。我們會長大的。長大了就沒事了。----《七月與安生》

16歲的時候,七月上了重點中學,安生進入了職業學校。又一次相遇開始了,只是不知道這一次該不該感恩上天。

家明和七月的愛順理成章。本質上來說,家明和七月是同一類人,他們被對方身上那種同類的氣質所吸引。他們熟悉彼此,因為對方的世界就是自己的世界。

而讓家明對安生動心的,是他從未體驗過的那個世界。與他日常見慣的按部就班生活的人不同,安生身上具有特立獨行的不羈氣質。而長久沒有安全感的安生,在家明身上找到了自己嚮往的安穩可靠的感覺。

兩個人相愛,自己嚮往卻無法觸及的那個特質,往往成為互相吸引的重要因素。人總是這樣,嚮往那些自己沒有的東西,卻不知道,其實別人或許也在嚮往你所擁有的。

二、三個人的愛情太擁擠

季羨林在《愛情》一文中說:愛情是有排他性的,真正的愛情不容有一個第三者。

七月帶著安生和家明一起去爬山,在山頂的廟中,安生親吻了家明。安生表明了心跡,可是隨後她又放棄了。因為家明是她閨蜜的男人,友情和愛情,哪個重要?

她帶著擁有的全部東西,家明給她的玉牌和三個人的合影,離開了故鄉。她本來就憧憬著遠方廣闊的世界。可是這一次,她是為了把家明的愛讓給七月。

安生從此在外漂泊,從一個城市奔波到另一個城市。

安生是沒有家,也沒有諾言的人。七月想。只是她永遠不知道可以拿什麼東西給安生分享。----《七月與安生》

安生想要的七月給不了,也不想給。從她看到安生脖子上掛的玉牌起,她就明白安生為了什麼而流浪。只是愛情是她不願意與人分享的,因此她一邊心疼著安生四處遊蕩,一邊希望她永遠不要回來,儘管她思念安生思念到心痛。

三、愛情避無可避,只能迎面撞得粉碎

湯顯祖《牡丹亭》: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六年後,七月在上海見到安生,漂泊許久的她似乎要安定在這個都市。

這麼多年,安生經歷過各種男人,穿越過不同的城市。她想要將家明忘記在逝去的歲月裡,可是,她給七月的每封信都不忘問候家明。

七月心裡明白,卻不肯點破。當作不知道,才能安心面對安生。

對於安生來說,如果能忘記,當然很好。只不過對這一切,她也無能為力。一直以來,她愛的男人只有家明。安生的心累了,卻無法停止對家明的愛。能怎麼辦?如果她能夠狠心忘記了七月的友情,一切都變得簡單,可是她忘不了,她一直記著。這樣的死胡同進得去,出不來。

七月,你以後當我死了吧,我不想再看到你了。為什麼這麼多年我還會想起你。可是我不願意再想你了。我又要走了。我好累。我無法停止。安生大聲地叫起來。----《七月與安生》

七月能想到的辦法就是和家明結婚。可是她發現家明偷偷和安生住在了一起。七月打了安生一耳光,三個人之間遮掩的面紗被撕扯了下來,赤裸裸地相對,避無可避。

七月將選擇權交給了家明。

動物的世界都是多夫多妻的,偏偏人類的感情要受到約束。家明在兩個女人的愛中遊移不定,他的所作所為符合渣男的所有條件,卻無法對他過於苛責,畢竟他只是個凡人,在感情上乾脆利落地揮慧劍斬情絲幾乎是神才能做出的事。

這一次,安生又退讓了,她遠去加拿大,把家明還給了七月。

七月喜歡被選擇的結果。這樣心裡可以少一些負累。----《七月與安生》

四、永遠有多遠

七月和家明結婚了,七月有了愛情,還是想念安生的友情。

擁有愛情和友情,人生才是完整的。缺少了任何一部分,人生就像缺了紐扣的衣服,紐襻再華美,衣服也拉不到一起。

在一個下雨的夜晚,安生回來了。她懷了家明的孩子,愈加想念家的感覺,於是她不顧一切,奔著讓她生命完整的愛情和友情來了。

七月和安生像小時候一樣,一起洗澡。七月看到安生曾經潔白如花的身體上布滿了傷疤。歲月的滄桑總是不知不覺地在所到之處布滿痕跡,看到的在身體上,沒看到的在心上。

安生聽到七月緊張的呼吸聲,就笑著說,看著很可怕是嗎。我走之前就知道,這具身體以後會傷痕累累。我以前一直厭惡它。只想虐待它,摧殘它。因為我不明白我為什麼不可以做七月。卻只能做安生。我愛家明,只是我不知道生下孩子是繼續漂泊,還是能夠停留下來。我真的不知道。我已經無法再傷害你。----《七月與安生》

安生一直心存愧疚,其實受傷害最深的不是七月,而是她自己。她讓出了自己的愛情,在過去的八年歲月裡,帶著累累傷痕漂泊在異鄉。

安生在生孩子的時候死了,這是她最後的退讓。

安生爬到樹上,看到昔日的鐵軌還在。依然穿過田野通向蒼茫的遠方。安生說,小時候我非常想知道它能通向何方。現在我終於知道了。原來它並沒有盡頭。----《七月與安生》

電影的結局與小說不同,電影中,安生過起了七月的安穩日子,而七月四處漂泊。相比起來,小說的結局更合理一些。

畢竟人的性格是不可能反轉的,那些缺失卻無法碰觸的部分永遠是讓人嚮往,卻不可能擁有的。那麼,永遠有多遠?原來並沒有盡頭。懂得欣賞和珍惜自己擁有的人,才是能得到幸福的人。

相關焦點

  • 七月與安生:閨蜜都是一邊撕一邊愛嗎?
    快結束的時候,他擦了擦眼淚,說,想不到你們女生之間的感情是這樣的,原來我總覺得女孩子好麻煩,嫉妒來嫉妒去,原來這些小情緒都這麼細膩呢這部由安妮寶貝多年前小說改編的電影,竟然能把一個男孩子都看哭。講真,沒看這部電影之前我根本沒仔細想過閨蜜之間的感情。看完這部電影,又覺得,女孩子之間的感情真的比談戀愛還要麻煩。
  • 七月與安生:閨蜜,我們依舊是最初的自己
    不如就把這部影片當做一個全新的故事來看吧!這麼想著,安妮寶貝的七月與安生就這樣淡去了,而馬思純和周冬雨的七月與安生逐漸地鮮活起來。女孩子們一起洗澡,好奇地打探著對方的身體;互相踩著對方的影子,安生說一輩子太長,自己只要活到27歲就好了;兩人躺在出租房的小屋子裡,規劃著有關這幢小屋未來的點點滴滴,安生說,來,快躺到我的臂彎裡!
  • 影評分享|《七月與安生》不應該被辜負
    《小時代》攪渾了「閨蜜」這個詞,並且把「撕逼」發揚光大。女主角們名為閨蜜,可是美麗空洞,大腦不是用來思考的,而是用來搶男人和醞釀下一場撕逼的。談判,妥協,隱忍,體諒在主角們的字典裡統統不存在。1對1撕,1對n撕,接力撕,混合撕,差輩撕,文撕,武撕,亂入撕。殘酷青春全因為主角們壓抑不住身體裡熊熊燃燒的撕逼之火。哦,壓抑不住也是正常,畢竟那是他們的生命源泉。
  • 《七月與安生》9.14就要撕!
    當被問到「現實中面對安生和七月更喜歡哪一個」時,曾國祥直言「女朋友會選安生,老婆則會選七月」:「年輕時比較激情,所以安生適合年輕時的愛情,但希望安穩的時候,七月就會適合跟你一塊生活。」話說從《七月與安生》的故事問世以來,關於男生到底會選擇七月還是選擇安生的問題在這十五年裡一直都有被討論。其實不僅是女孩子們,電影《七月與安生》也會給男孩子一些感情上的啟發哦!
  • 閨蜜情+三角戀,"七月與安生"到底講了什麼故事?
    多年好閨蜜開撕↓ 對安生的描述來源於七月男友家明的判斷,典型的「安妮寶貝」句式:「安生是個不漂亮的女孩。但是她像一顆散發詭異濃鬱芳香的植物。會開出讓人恐懼的迷離花朵。」安生天生具有一種奇異的吸引力,在故事中她通篇都是較為強勢、鮮明,更具有力量的那一個,雖然這種性格讓她此後顛沛流離。
  • 閨蜜情+三角戀,《七月與安生》到底講了什麼故事? 內含福利
    多年好閨蜜開撕↓ 對安生的描述來源於七月男友家明的判斷,典型的「安妮寶貝」句式:「安生是個不漂亮的女孩。但是她像一顆散發詭異濃鬱芳香的植物。會開出讓人恐懼的迷離花朵。」安生天生具有一種奇異的吸引力,在故事中她通篇都是較為強勢、鮮明,更具有力量的那一個,雖然這種性格讓她此後顛沛流離。
  • 電視劇《七月與安生》被吐槽,只因為加戲太多?
    說起《七月與安生》,很多80後、90後都比較熟悉,它是著名作家安妮寶貝在2000年創作的短篇小說。該小說講述了七月與安生兩個女性成長歲月中複雜的友情。小說通過女性視角描繪七月與安生在情感關係中複雜的心理變化,從而關注女性的生存狀況,表達出女性的生命體驗和感悟。
  • 七月與安生 和壞女孩戀愛,同好姑娘結婚
    《七月與安生》的主題依然是俗套的「為愛撕X"。閨蜜兩個情比金堅,卻看上了同一個男人,一夕反目。這個狗血的橋段,總是被拿來製造戲劇衝突,《金枝欲孽》中爾淳與玉瑩本是義結金蘭的好姐妹,為了孫白楊鬥得你死我活。《小時代》裡顧裡與南湘,顧裡睡了南湘的男友,南湘對顧裡進行打擊性報復。還有最近大熱的日劇《賢者之愛》,你搶我初戀,我睡你兒子……女人之間的戰爭,總是比男女之間更精彩。
  • 《七月與安生》在「搶閨蜜男友」的故事中,竟然看到自我意識成長
    七月嫉妒安生可以輕易吸引家明的注意;安生嫉妒七月擁有體面的工作、優秀的愛人,兩人的暗中較勁,最終讓三個人的命運都發生了重大改變:七月為逃避人言而放逐自己,最終魂歸他鄉;安生為躲避與七月的競爭,一直顛沛流離居無定所;蘇家明在兩人中搖擺不定,最終誰都失去......但這場悲劇,是否可以避免呢?也許可以。
  • 七月與安生,我們的紅藍色青春
    最近大家有被熱映的《七月與安生》刷屏嗎?不得不說國產青春劇終於不再是早戀、打架、打胎的狗血劇情了。這部劇沒有以往青春電影的嬌柔做作,不僅讓人看的不尷尬,甚至出乎意料的有點好看。電影絕對不是一個:「閨蜜搶了我男票我該怎麼辦?」的狗血故事,而是內心裡不同自我的成長。叛逆的孩子學會了壓抑自己的戾氣;小白兔學會了獨立,向從前沒有勇氣打破的死水般的生活挑戰。
  • 你是七月,便有安生
    但我們最容易感動的,不是那段戲劇化的三角關係,而是七月和安生友誼的疏離和靠近。因為我們很容易從中讀出自己。世上哪有那麼多「我一切都為你好」「你的一切在我眼裡看起來都好」的死黨啊。有的都是:你的缺點我看在眼裡,嘆氣在心裡,但我對你的愛大過了嫌棄。
  • 片刻丨《七月與安生》終於拍出了青春&閨蜜電影的正確打開方式
    故事的小黃花,要從13歲那年講起……乖乖女「七月」(馬思純飾)與叛逆小孩「安生」(周冬雨飾)在軍訓時相識,然後迅速成為一對兒好閨蜜。好到可以同吃同住,睡一張床,一起洗澡。直到……「不愛不撕。」安生害怕控制不了自己的感情,所以選擇離開。一路顛簸流浪,嘗過最痛苦的生活,她也很想回家。
  • 《七月與安生》閨蜜情讓人落淚,你走了我替你養娃,男人算什麼
    --2017年1月,古龍在家裡觀看了《七月與安生》,一部在2016年9月上映的大陸青春片。七月份和安生的友誼是經得住考驗的友誼。原書為慶山(安妮寶貝),可以說這不是一部傳統的青春片,而是一部非常精彩的劇情片,兩個女孩之間的感情很虐心也很動人。在中學的時候我就非常喜歡看安妮寶貝,現在工作了,我就非常喜歡這部《七月和安生》。
  • 七月與安生,不只是閨蜜
    原本對安妮寶貝、周冬雨都不感冒的我還是被好奇心所打敗,加上對陳可辛導演的信賴,走進了電影院。電影放映廳內大概有五成上座率,瞟了一眼,竟然沒有一位男士。電影一開場就隨著竇靖童空靈的歌聲把我們迅速帶回了1996年,七月和安生在初一新生軍訓中相識,之後迅疾發展成為親密無間、形影不離的一對閨蜜。初中三年,她們度過了人生中最最美好又無憂無慮的時光。
  • 我本以為《七月與安生》說的是閨蜜的事,結果講的是一個『情』
    林七月和李安生13歲步入校門的那一刻起,故事已經開始了。她們成為了朋友,一個性格如水般恬靜,一個性格如驕陽般豔麗,性格迥異的兩個人卻情深意切、密不可分。她們一起上學、一塊學習、一塊玩耍、一塊洗澡,休息都在一起,如膠似漆。
  • 《七月與安生》北美DVD發行,三年後你變成了七月還是安生?
    《七月與安生》或許就是能產生更大能量的電影2016年上映,當時也算引起了一陣討論閨蜜搶男朋友,佳明是渣男,狗血終於不再套路的華語青春片.《七月與安生》在這方面取得了近年來少數電影才取得的成功。"——Bobby LePire  Film Threat"甜而不膩,情緒鋒利,無法抗拒的動人,《七月與安生》會是任何電影節入選電影中的亮點。"
  • 《七月與安生》:陳可辛想表達的,不僅僅是閨蜜互撕那麼簡單
    《七月與安生》如果粗看劇情,你會以為這部影片,講述的不過是一對很要好的閨蜜,原本關係不分彼此的好,但是最後卻因為喜歡上了同一個男生,昔日的好朋友開始有了間隙甚至友盡的俗套劇情,然而影片要傳遞的內容,可遠遠不止那麼淺顯,這也是是導演最為高明的地方。
  • 電影《七月與安生》▎馬思純與周冬雨誰更「純」?
    在友情上,七月對安生的道德綁架獲得了名義上的勝利13歲,當安生這個不確定因素女孩,闖入到七月的生活中來時,就加深了七月對放蕩不羈的期盼,也肯定了七月對現實生活一成不變,一眼望到頭的生活的厭倦。在外人看來,家明是一個臨陣逃婚不負責任的男人,而私底下,安生是一個背負著搶閨蜜男友包袱的壞女孩
  • 七月與安生,永恆的友誼是真實存在的
    踩影子的人和影子的本體交換了人生:安生成了安穩的七月,七月成了流浪著的安生。 還記得七月與安生初見時的情景,兩人明媚的笑容,溫暖著觀眾的心,也喚醒了人們對於珍貴友情的懷念。18歲那年,七月遇上了蘇家明。單純善良的她一時手足無措,找來安生幫她。卻不曾想到二人後來因為他而決裂。沒錯,就是男友愛上女友閨蜜的老套劇情。安生來到七月的學校,找到蘇家明,和他說有個女生看上了他。也許就是這樣,安生的有趣和直爽深深吸引著蘇家明,他想要了解這個女孩子。其實,每個人都是一個矛盾體。人們總會去追求自己身上沒有的東西,想成為另一個自己。
  • 《七月與安生》:抓住七月的尾巴,一起重溫女孩子之間的愛恨情仇
    人的感情難以捉摸,而女孩子之間的情感更是難以猜測。有時恨死了對方,但又愛透了對方,吵吵鬧鬧分分合合後,最後最想念的還是彼此。這部電影的監製中有陳可辛參加,電影也有了陳可辛的一貫特色,即使女生搶了別人男朋友,卻又讓我們恨不起來。就像陳可辛拍的《甜蜜蜜》中我們心疼李翹一樣,在這部電影裡,我們也心疼那個喜歡上閨蜜男友的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