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與安生》:嶄露頭角

2020-12-22 怡馨說娛樂

影片《七月與安生》的「做作」氣質與導演曾國祥無關,與作者安妮寶貝有關。安妮寶貝的做作源於她的文字,矯揉造作,無病呻吟,賣弄文採。於是,基於她的原作改編的電影很好地呈現出安妮寶貝的基本面:賦予哲理有餘,雞皮疙瘩過甚。至少從這點來說,《七月與安生》是合格的。

監製和導演的關係像是《北平無戰事》裡面的倪大紅和祖峰:「他在前面替我擋著,我在後面替他把著。」陳可辛把著曾國祥,曾國祥擋著陳可辛,擋著可能飛噴的口水,一老一新,不同的三觀交融,交融出前半部分很陳可辛,後半部分很曾國祥的《七月與安生》。

說到底,《七月與安生》本質上就是一段三角戀的故事。陳可辛,被譽為「最懂女人心的導演」,這是陳可辛的拿手好戲。因此,前半部分,愛得撕心裂肺,恨得咬牙切齒,所有埋梗的戲劇衝突都為「三角戀」服務,為「渣男劈腿」服務。

兩種類型的女孩,愛與不愛?或者,兩全其美?這是道難題,但在愛欲閘口迸裂的時候,情愛難以自抑,狂瀉到底,便渲染出帶有道義性和複雜性的哲學思考,同時,哲學思考裡還參雜著長籲短嘆、鬱鬱寡歡,愛情的甜蜜與悲苦盡收眼底。陳可辛的愛情演繹即是如此,《七月與安生》在感情線的處理方式上,與其名作《雙城故事》《甜蜜蜜》大同小異。

《七月與安生》另一條主線即後半部分的交換人生。與其說是交換人生,不如說是經歷改變觀念,開始走向對立的人生,揮別過去的自己,斬斷昔日的情絲。這種手法在陳可辛看來是商業片的大忌,觀眾並不看好,曾國祥和陳可辛激烈碰撞後,依然選擇「固執己見」,從市場反應來看,曾國祥對了,贏得觀眾的好評正是商業片需要的投其所好。徘徊在80後的年輕人與60後的代溝,反證出受眾人群的市場趨勢之變化。

不過,曾國祥主導的這條主線的格局並不高,無非是前半部分的三角戀繼續衍生,衍生出後續影響。簡言之,「渣男,毀滅女人的一生」其實是《七月與安生》的核心立意,至於說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帶出的自卑、自傲、自立與價值觀矛盾,只是附屬產品,並未撼動「三角戀」的絕對地位。

當然,若因「三角戀」主題便否認《七月與安生》,認定它僅僅是低級趣味,那又有失偏頗。除了影片尾聲有些拖沓,整體還是頗為細膩,並且在曾國祥的調教下,周冬雨總算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奉獻出出道後最合適的表演。曾國祥將原著發行本的寫真穿插在影片中,以虛實結合的表現形式推動故事發展,具有一定的創新,到底是邊寫邊創作,還是寫完在回憶,倒是有幾分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的幻念。另外,曾國祥複製《情書》的鏡頭,致敬巖井俊二,並在字幕裡留下「鳴謝巖井俊二」的印記,可見鏡頭語言參照了巖井俊二的柔情似水。

曾國祥在《老笠》中有句臺詞:「李小龍死時三十二歲,是個神話;我今年三十二歲,是個笑話」,這算是他的自嘲。《老笠》見證了曾國祥演技的進步,在大明星面前當小配角太久太久,總算磨礪出技藝深刻,慶幸有個小平臺供他發揮。而《GOOD TAKE》中的20分鐘短故事《水泥》則展現出他執導水平的提升,有想法,有膽量,終於在《戀人絮語》的稚嫩後成熟起來。曾國祥說他願意聽別人說他演戲爛,導演爛,但不高興別人說他靠父親。沒錯,如果真的靠著曾志偉,還有姐姐曾寶儀,他不至於到現在還不溫不火,早都在眾星捧月的環境下肆意妄為了。那樣的話,他很可能不會憑藉《七月與安生》的黑馬姿態在內地市場嶄露頭角了。

《七月與安生》,是對曾國祥最好的褒獎,是讓女人們看到渣男可怕的現實主義。

相關焦點

  • 《七月與安生 》 七月流火,半世安生
    每個人的生命裡都會遇見七月和安生每個人既是七月也是安生《七月與安生》主題曲演唱:
  • 《七月和安生》:半輩子七月,一輩子安生
    小時候砸安全警報的不是小太妹安生,而是內心躁動奔放的乖乖女七月。 《七月和安生》這部小說我並沒有讀過,但是老婆看完電影後告訴我。 這個導演不錯,原著沒有這麼好看,導演和編劇升華了這個故事。
  • 七月與安生
    先說說安生,安生更象是七月的影子,但影子往往比本相更加真實,所以安生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安生從小父母離異,後來在七月家生活。安生面臨了人生的第一次抉擇:慧劍斬情絲。安生離開了。與其說是她離開了愛情,不如說她是離開了七月,她去往了八月,可惜,那也不是她生命中的秋天。七月的陽光,無比炙熱,但七月的愛情不溫不火。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書生突然表現的象一個男人,要去外面闖蕩。七月黯然。
  • 《七月與安生》:安生讓給七月的生活最後七月還是失去了
    影片中的七月與安生,分別代表著安穩與自由,七月從小就是品學兼優人們眼中的乖寶寶,安生由於家庭原因不得不早早地踏入社會,這就代表著她一直在漂泊,生活也是居無定所。而而七月呢?一直過著父母給自己計劃好的人生,考大學,找工作,結婚生子這些似乎是每個人都要過的生活,沒有任何新鮮可言,還因為這些和男朋友的意見產生分歧。但是七月就一直在過,她們兩個代表的就是這兩種生活。
  • 安生何處安生?《七月與安生》電影解讀
    13歲時的安生選擇了乖張桀驁,13歲的七月選擇了乖巧內斂。安生,是勇敢張揚的安生;七月,是沉靜柔和的七月。這無疑與她們的成長環境有著不可割裂的關係:安生家庭破裂,生活無處依託,情感沒有落腳點;七月則家庭圓滿,父母關愛,生活幸福。
  • 七月與安生.
    很久以後,七月對家明說,她和安生之間,她是一次被選擇的結果。只是她心甘情願。她喜歡被選擇的結果。這樣心裡可以少一些負累。
  • 七月與安生的志願季
    《七月與安生》安妮寶貝,很多人罵,不解,也沒怎麼看過。《七月與安生》,知道,有些影響,沒看過。好死不死,選了這個,但是,女兒顯然沒懂。七月是乖孩子,安生是瘋丫頭,七月就是安生,安生也是七月。安生是生來的七月,七月是給人看的安生。
  • 七月與安生影評
    影片主要圍繞著兩個閨蜜七月與安生展開的,七月是典型的乖乖女好孩子,成績好,性格溫和乖巧,一直過著父母期望她過的穩定生活,而安生就是那種會搗亂,不願學習,到處去飛的女生,居無定所,漂泊流浪。兩個看似不一樣性格的人卻成為了非常要好的朋友,然後喜歡上了同一個男孩家明,男孩兩個都愛,無法割捨任何一個。
  • 七月與安生電視劇主題曲叫什麼 七月與安生歌詞全文完整版
    《七月與安生》是由沈月、陳都靈、熊梓淇領銜主演的都市情感劇,該劇於2019年7月22日在愛奇藝播出。那麼七月與安生電視劇主題曲叫什麼?下面來看一下。七月與安生電視劇主題曲叫什麼  據了解,《七月與安生》的主題曲與電視劇的名字同名,也叫作《七月與安生》,這首歌曲是由兩大主演陳都靈和沈月獻唱的,目前這首歌曲在各大音樂平臺均可以搜索,完整版本可以試聽和下載,喜歡的小夥伴都可以去試聽哦。
  • 《七月與安生》:除了心疼七月和安生,你還體會到什麼?
    七月的家庭條件優越,安生則是沒人管的「野孩子」,七月把自己擁有的一切都跟安生分享,包括自己的爸爸媽媽的愛。唯獨是在16歲遇見的家明,她不想分享給任何人,就算那個人是安生也不行,可能這句話說得不對,應該是尤其這個人是安生,是她的閨蜜,因為是她,七月尤其接受不了。
  • 七月與安生互為影子
    因為工作的關係,這半年來很少看電影,直到前幾天一個朋友告訴我安妮的《七月與安生》被拍成電影了,我才知道我所愛的安生終於活過來了。 七月與安生相遇在13歲的校園,緣分本身就是一件說不清道不明的事物,一個安靜如水,一個灑脫如兔,只一眼,便註定了一生。從13歲到15歲,七月與安生彼此陪伴,快樂地踩著彼此的影子,因為這樣誰都不會離開誰。中考之後,安靜的七月去了一所重點高中,灑脫的安生則去了一所職業中專。
  • 重溫《七月與安生》:如果家明沒有出現,七月和安生還會分開嗎?
    一、七月與安生同樣愛上了家明七月和安生一樣,也不一樣。安生沒有體會過家庭的溫暖,是個從小叛逆的女孩子。而在一開始,故事中的小安生甚至大膽到能夠去砸消防鈴。七月麼,就是所有人眼中的乖乖女。七月會把安生帶回家,毫不吝嗇的分享當初小孩子心中最重要的東西。長大後的安生會帶七月去買東西,哪怕是大半夜,安生也會帶著七月騎著小電車去找。女孩子最珍貴的情感就是什麼事都會講給你聽。
  • 《七月與安生》90%的人只看到了七月的脆弱,卻沒讀懂安生的自私
    七月把安生帶回了自己家,七月的父母也逐漸把安生當成這個家庭的一份子。安生找到了一種久違的,她嚮往卻不可得的家庭溫暖和愛。同齡小夥伴的愛,七月爸媽那種類似至親的關懷,沾上「家」的味道的熱開水熱飯菜——這種味道對安生的誘惑之大令她多年後都難以忘懷。
  • 《七月與安生》北美DVD發行,三年後你變成了七月還是安生?
    《七月與安生》在這方面取得了近年來少數電影才取得的成功。"——Bobby LePire  Film Threat"甜而不膩,情緒鋒利,無法抗拒的動人,《七月與安生》會是任何電影節入選電影中的亮點。"《七月與安生》用令人深思而又微妙的劇本打破了觀眾的所有預期,也使曾國祥成為華語和粵語電影的焦點。"——Kristine Don  Comics Verse"《七月與安生》是一部撕心裂肺,同時又能讓人產生共鳴的電影,散場後這部電影還將長久地留在觀眾心裡。"
  • 電影《七月與安生》影評
    家明抱著安生是閉眼的,抱著七月是睜眼的,敢於只是人生無法直視自己內心。在爵跡之後已經很久很久沒有敲過字了,被生活的瑣碎和敏感的心思折磨得無法多動一字,七月與安生,有時候七月是安生的影子,有時候安生是七月的影子。我恨過你,可我也只有你。我想要變成你,你想要變成我。最終我們都是同一個人。
  • 視聽分析 |《七月與安生》
    該影片講述了七月與安生兩個女孩從13歲相識相知、相愛相殺的成長故事。電影《在《七月與安生》中,無論是影片開場安生與蘇家明的相遇還是七月與蘇家明在圖書館的牽手成功導演都採用小景別來展示人物的內心活動。公共汽車上,安生無意間碰到了家明,時隔多年後的兩人意外相遇,導演選用特寫鏡頭對準兩人的面部,觀眾可以醒目的看清楚兩人的面部表情和局部信息。安生眼神遊離,神色慌張,家明也有種小心試探的感覺。
  • 《七月與安生》經典臺詞
    電影《七月與安生》是由作家慶山(安妮寶貝)的小說改編,講述了兩個從13歲開始就相識的女孩七月和安生,心心相惜成為彼此最好的朋友。機緣巧合之下,七月和安生愛上了同一個叫做「家明」的男生,最終得到各自命運的安排。
  • 《七月與安生》影評
    憑藉著慣性思維,我們會對這個問題給出種種假想:失魂落魄地奔波於往來的人流中,看到每一個像七月的女孩就會瘋狂地跑上去,一次次在誤解與鄙視的眼神裡帶著說不出的疲憊呆呆地站在原地,迷茫著、痛苦著;空曠的房間裡,坐在床邊,埋頭抽菸,煙霧瀰漫了整個屋子;被人嬉笑著從酒吧推出,散發著令人噁心的酒氣跌跌撞撞在別人的視線裡……不管他究竟是愛著七月還是安生,尋找七月將會成為他今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
  • 電影《七月與安生》有感
    電影簡介:七月(馬思純 飾)和安生(周冬雨 飾)的第一次相識在十三歲,她們一個是特立獨行飛揚跋扈的「野孩子」,一個是單純溫婉循規蹈矩的「乖乖女」,從那一年開始,七月和安生幾乎形影不離,她是她的光,她是她的影子,直到某一天,一位名為蘇家明(李程彬 飾)的少年出現在了七月的身邊,七月戀愛了
  • 電視劇七月與安生大結局是什麼?
    電視劇七月與安生大結局是什麼?電視劇七月與安生即將上映,那麼電視劇跟電影劇情有不一樣的嗎?七月跟安生最後的結局是什麼?在一個南方小城裡,開朗的安生與靦腆的七月是好朋友。安生出生在破碎的家庭之中,骨子裡有一種叛逆的感覺,而七月則在溫暖的環境裡長大,她的性格也因此溫暖,待人接物很溫柔。